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标定参数修正的远心成像精密三维测量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文杰 刘伍浪 +3 位作者 王贝贝 黄玉源 刘规杰 李富权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75,共11页
远心成像具有稳定放大倍率、大景深、低畸变等优点,在三维精密测量领域备受关注。然而,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远心镜头的孔径光阑无法完美地置于焦平面上,导致偏离光轴微小角度的光线也能进入,从而引入测量误差。针对该误差,提出了一种基... 远心成像具有稳定放大倍率、大景深、低畸变等优点,在三维精密测量领域备受关注。然而,由于制造工艺的限制,远心镜头的孔径光阑无法完美地置于焦平面上,导致偏离光轴微小角度的光线也能进入,从而引入测量误差。针对该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定参数修正的远心三维重构模型。在理论上分析了远心光路非理想性产生的原因,并构建了与成像深度相关的系统标定参数模型,补偿因光路非理想性引起的测量误差。以对焦平面的标定参数为基础,基于控制变量法和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建立径向畸变系数与成像深度之间的数学多项式表达式。采用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滤除相位噪声,并基于多项式模型建立相位-深度映射关系。三维重构时,根据绝对相位确定的深度信息修正径向畸变系数,继而实现高精度的横向尺寸重构。在标定板和标准球实验中,系统参数修正前后被测线段的测量误差由28.8μm降为4.8μm,标准球的直径测量误差由35.2μm降为8.1μm,验证了所提出方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该方法为远心光路系统的精密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参数修正思路,丰富了远心三维测量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心成像 三维成像 精密测量 条纹投影轮廓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波光子的高精度毫米波测向技术
2
作者 唐龙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06,共6页
针对传统毫米波测向技术存在传输损耗大、幅相一致性差及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波光子的高精度毫米波测向技术。该技术结合并联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相干光子变频技术与多基线干涉仪测向算法,通过光域信号处理实现毫米波... 针对传统毫米波测向技术存在传输损耗大、幅相一致性差及抗干扰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微波光子的高精度毫米波测向技术。该技术结合并联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相干光子变频技术与多基线干涉仪测向算法,通过光域信号处理实现毫米波信号的低损耗传输与高保真变频;采用多通道阵列天线方向图校正方法补偿系统幅相误差,并利用逼近交互式多模型(IMM)测向滤波算法剔除测向异常值。仿真与实测表明:该技术将测向数据波动范围从27.2°~32.5°收敛至29.7°~30.2°,测向均方误差最大值为0.31°,显著优于传统微波测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 毫米波干涉仪 交互式多模型 一致性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跟踪的自适应PHD-SLAM算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邓洪高 韦凯玲 +4 位作者 吴孙勇 邹晗 李明 纪元法 孙少帅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74-2084,共11页
同时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使移动机器人在缺乏先验环境信息的条件下,能够在估计自身位姿的同时构建环境地图。然而,在海洋、矿洞等复杂环境中,移动机器人容易受到随机突变噪声的干扰,进而导致SLA... 同时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使移动机器人在缺乏先验环境信息的条件下,能够在估计自身位姿的同时构建环境地图。然而,在海洋、矿洞等复杂环境中,移动机器人容易受到随机突变噪声的干扰,进而导致SLAM性能下降。现有的概率假设密度(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PHD)SLAM算法未考虑随机突变噪声,受到干扰时在线自适应调整能力较弱。为解决移动机器人因随机突变噪声导致状态估计和建图精度降低的问题,本文结合强跟踪滤波器(Strong Tracking Filter,STF)与PHD滤波器,提出了一种基于强跟踪的自适应PHD-SLAM滤波算法(Strong Tracking 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 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TPHD-SLAM)。该算法以PHD-SLAM为框架,针对过程噪声协方差和量测噪声协方差随机突变问题,本文通过在特征预测协方差中引入STF中的渐消因子,实现了对特征预测的自适应修正和卡尔曼增益的动态调整,从而增强了算法的自适应能力。其中渐消因子根据量测新息递归更新,确保噪声突变时每个时刻的量测新息保持正交,从而充分利用量测信息,准确并且快速地跟踪突变噪声。针对渐消因子激增导致的滤波器发散问题,本文对渐消因子进行边界约束,提高算法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在量测噪声协方差和过程噪声协方差随机突变的情况下,所提算法相较于PHD-SLAM 1.0和PHD-SLAM 2.0的定位和建图精度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保证了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定位与建图 概率假设密度 强跟踪 渐消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势平衡多伯努利滤波的多传感器纯方位多目标跟踪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孙勇 张小琪 +1 位作者 李明 余润华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50-2061,共12页
被动传感器不主动发射信号,通常仅获得目标的角度量测信息,无法获得径向距离信息,这种仅利用角度量测信息对多目标跟踪的方法称为纯方位多目标跟踪。实际应用中,纯方位多目标跟踪面临三个主要问题:一是由于被动传感器只获取目标的角度量... 被动传感器不主动发射信号,通常仅获得目标的角度量测信息,无法获得径向距离信息,这种仅利用角度量测信息对多目标跟踪的方法称为纯方位多目标跟踪。实际应用中,纯方位多目标跟踪面临三个主要问题:一是由于被动传感器只获取目标的角度量测,导致量测信息不完备;二是量测方程存在高度非线性;三是由于传感器可能接收到杂波等非目标产生的量测,导致量测源不确定。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传感器贪婪伪线性粒子势平衡多伯努利滤波。首先采用Rao-Blackwell理论将混合目标状态向量分解,将与量测值相关的位置分量视为非线性分量,而与量测值无关的速度分量视为线性分量,并分别采用粒子滤波器(Particle Filter,PF)和卡尔曼滤波器(Kalman Filter,KF)进行处理,从而有效降低粒子滤波采样维度。其次,针对传统粒子采样严重依赖模型的问题,基于伪线性卡尔曼滤波器(Pseudo-linear Kalman Filter,PLKF)设计一种新型粒子采样方法,即利用PLKF和最新量测信息构造重要性密度函数,并对非线性分量进行粒子采样;在更新阶段采用贪婪量测划分策略选取最优量测集合,并利用最优量测集合中量测信息实现多目标状态集中式融合估计。最后,通过仿真结果验证,本文所提滤波器能在杂波环境中仅利用角度量测对目标进行有效稳定的跟踪,相较于对比方法,所提滤波器能够更为准确估计目标数量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方位多目标跟踪 多传感器 势平衡多伯努利滤波 伪线性卡尔曼滤波 贪婪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跟踪UKF的自适应PHD-SLAM算法
5
作者 邹晗 吴孙勇 +1 位作者 薛秋条 李明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75-1883,共9页
传统概率假设密度同时定位与建图(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PHD-SLAM)方法缺乏在线自适应调整能力,容易受到不确定噪声、初始系统参数选择以及线性化近似误差的影响,从而导致粒子退化问题... 传统概率假设密度同时定位与建图(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PHD-SLAM)方法缺乏在线自适应调整能力,容易受到不确定噪声、初始系统参数选择以及线性化近似误差的影响,从而导致粒子退化问题,进而影响机器人位姿和地图特征点的估计精度。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强跟踪和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UKF),并融合最新观测数据来产生重要性密度的PHD-SLAM算法(Strong Tracking UKF PHD-SLAM,SUPHD-SLAM)。所提算法在重要性采样阶段将上一时刻的机器人位姿和地图特征点增广为联合向量,为了避免传统PHD-SLAM中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引入的线性化误差,利用UKF对粒子进行预测,并通过引入强跟踪滤波中的渐消因子修正UKF预测后不精确的位姿状态协方差,保持量测新息正交,从而抑制不确定噪声和不精确初始系统参数设置对状态估计的影响。随后通过UKF更新每个位姿粒子,引导粒子向高似然区域移动,以获得更准确的位姿的重要性密度,从而避免粒子退化。从重要性密度中采样新的位姿粒子,针对每个位姿粒子使用基于UKF的PHD滤波计算地图特征点,并用单簇(Single-Cluster,SC)策略更新每个位姿粒子的权重。最后,提取权重最大的位姿粒子及其对应的地图作为状态估计。仿真实验表明,SUPHD-SLAM相较于PHD-SLAM 1.0和PHD-SLAM 2.0,保证计算效率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机器人位姿和地图特征点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迹卡尔曼滤波 强跟踪 机器人位姿 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制造设备资源组网接入技术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春泉 何汉钊 +3 位作者 张明 尚玉玲 唐海波 黄琼琼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3-46,共4页
设备资源组网接入技术是云制造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讨论了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网组网技术,研究了设备ID绑定技术及设备资源的访问控制通信协议,分析了云制造资源模板及资源封装技术,最后,设计试验对文中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云制造 云端化 ZIGBEE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对硫酸盐镀镍及镀层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延伟 尚雄 +2 位作者 黄晓曦 吕频 杨哲龙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3,32,共5页
研究了硫酸盐镀镍过程中施加超声波对阴极极化能力、阴极电流效率、分散能力、电化学反应阻抗、镀层内应力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镀镍过程中施加超声波能够降低阴极极化、提高阴极电流效率、改善电解液的分散能力、减小镍沉积阻抗;还... 研究了硫酸盐镀镍过程中施加超声波对阴极极化能力、阴极电流效率、分散能力、电化学反应阻抗、镀层内应力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镀镍过程中施加超声波能够降低阴极极化、提高阴极电流效率、改善电解液的分散能力、减小镍沉积阻抗;还能细化镀层晶粒、降低镀层内应力、提高镀层的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镀镍 硫酸盐 超声波 电流效率 内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阵列相干信号功率合成栅基仿真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秋菊 姜秋喜 +1 位作者 曾芳玲 王华山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7-91,共5页
稀疏阵列相干信号功率合成栅基仿真技术包括阵列功率合成数学建模、栅格尺度原则选定及计算机仿真实验设计实现等。文中从多点源稀疏阵列交汇区域相干信号的功率合成原理出发,建立其数学模型,设计了栅基实验流程,并对实验中重要参数栅... 稀疏阵列相干信号功率合成栅基仿真技术包括阵列功率合成数学建模、栅格尺度原则选定及计算机仿真实验设计实现等。文中从多点源稀疏阵列交汇区域相干信号的功率合成原理出发,建立其数学模型,设计了栅基实验流程,并对实验中重要参数栅格尺度的选定原则进行了推算分析,为利用计算机无失真地复现多点源功率合成能量分布规律打下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疏阵列 空间功率合成 相干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恶劣环境机箱结构设计及其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昆 杨连发 +2 位作者 庞伟志 付国华 杨林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5-37,共3页
机箱是保证电子设备正常稳定工作的硬件设施,对保护电子元器件免于各种不确定性载荷作用和电磁干扰具有重要作用。从结构设计角度出发,介绍了机箱的总体设计、热设计。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ANSYS Workbench对某军用机箱进行了模态分析,随... 机箱是保证电子设备正常稳定工作的硬件设施,对保护电子元器件免于各种不确定性载荷作用和电磁干扰具有重要作用。从结构设计角度出发,介绍了机箱的总体设计、热设计。运用大型有限元分析ANSYS Workbench对某军用机箱进行了模态分析,随机振动分析,得到了机箱各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及各部件的应力、位移,并分析了各参数对机箱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箱 结构设计 热设计 动力学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天线风荷的应力应变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琼琼 秦显柱 黄红艳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9-102,共4页
天线被广泛应用通信、雷达导航等领域,天线结构的静力学、动力学特性对天线整体的电/机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且抛物面天线的口面面积较大,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因此风荷载成为影响天线正常运转的最主要荷载,文中用有限元法对雷达天线... 天线被广泛应用通信、雷达导航等领域,天线结构的静力学、动力学特性对天线整体的电/机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且抛物面天线的口面面积较大,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因此风荷载成为影响天线正常运转的最主要荷载,文中用有限元法对雷达天线装置在风荷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应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并给出了分析的云纹图,以达到为天线处于优化状态下工作提供科学的分析结论和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荷载 有限元法 天线 应力应变 云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earson相关性的雷达交叠信号识别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先洪 李永祯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9-333,共5页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多部雷达同时到达信号频域交叠时难以分选识别的问题,分析了信号交叠对于雷达信号识别模块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面向识别需求,基于Pearson算法研究了交叠信号分选的处理方法。从信息论视角来说,两个信号脉冲波形相... 针对复杂电磁环境下多部雷达同时到达信号频域交叠时难以分选识别的问题,分析了信号交叠对于雷达信号识别模块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面向识别需求,基于Pearson算法研究了交叠信号分选的处理方法。从信息论视角来说,两个信号脉冲波形相关性越弱,则其所表达的信息量越大,特征相关度越低。在信号脉冲数一定时,基于Pearson算法可以选择相关性较弱的信号脉冲载波,以削弱同时信号交叠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利用选择后的弱相关信号脉冲载波特征来表达信号特性,能有效降低数据维度,尽可能减少信息丢失,有利于达到鲁棒的识别效果,因此该方法可为同时到达信号交叠下的信号识别提供有效途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rson相关性 信号交叠 雷达信号分选 雷达信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关处理的非合作信号增强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莉 高希光 陈宝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86,共4页
面对低截获概率雷达、超视距侦察等高灵敏度接收需求,现代电子侦察设备需要完成对弱小信号的检测处理。大型侦察设备可以采用相控阵技术,通过模拟或数字波束合成来提高系统灵敏度,但是随之带来了系统大小、重量和功耗(SWaP)的急剧增加,... 面对低截获概率雷达、超视距侦察等高灵敏度接收需求,现代电子侦察设备需要完成对弱小信号的检测处理。大型侦察设备可以采用相控阵技术,通过模拟或数字波束合成来提高系统灵敏度,但是随之带来了系统大小、重量和功耗(SWaP)的急剧增加,无法满足对于SWaP要求十分苛刻的应用场合。相关处理技术作为一种信号增强手段,无需信号先验知识,十分适合非合作信号的侦察接收。文中首先分析了相关处理技术的算法原理,比较了自相关和互相关两种方法的信噪比提升性能,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工程实践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当输入信号信噪比为-7 dB时,通过互相关方法可以提高信号处理增益20 dB,说明相关处理方法在非合作信号增强接收领域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增强 相关处理 非合作信号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