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视觉算法的自动驾驶风险预判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赵红专 张继康 +5 位作者 潘佳雯 袁泉 许恩永 魏金占 周旦 刘承堃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90,139,共13页
针对传统车辆切入过近导致自动驾驶产生脱离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YOLOV7-Tiny(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7 Tiny)和SS-LSTM(Strong Sort Long Short Term Memory)的自动驾驶风险预判模型。首先,模型改进了视觉目标检测模型YOLOV7-Tiny... 针对传统车辆切入过近导致自动驾驶产生脱离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YOLOV7-Tiny(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7 Tiny)和SS-LSTM(Strong Sort Long Short Term Memory)的自动驾驶风险预判模型。首先,模型改进了视觉目标检测模型YOLOV7-Tiny,增加小目标检测层;其次,引入SimAM(A Simple,Parameter-Free Attention Module for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无参注意力机制模块,优化训练损失函数,并对其目标车辆进行轨迹跟踪及预测,通过改进的多目标跟踪算法StrongSORT(Strong Simple Online and Realtime Tracking)的短期预测不断矫正LSTM(Long Short Term Memory)的长期预测,即建立SS-LSTM模型,并将预测的超车轨迹与智能网联车自身轨迹在同一时间纬度下进行拟合,得到传统车辆切入时的风险预判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自动驾驶风险预判方法有效预判了传统车辆切入时的风险。仿真实验表明,改进YOLOV7-Tiny相比于原有算法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提高了2.3个百分点,FPS(Frames Per Second)为61.35 Hz,模型大小为12.6 MB,模型满足车载端轻量化的需求。实车实验表明,根据SS-LSTM模型所得到的风险预判准确率为9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风险预判 YOLOV7-Tiny 自动驾驶 长短期记忆网络 轨迹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信息化背景下微课在颗粒化知识结构建设中的研究与实践——以“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为例
2
作者 周甜 胡聪 周鹏 《教师》 2022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微课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产物之一,在众多优秀的教学资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学颗粒化是根据授课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划分、整体建设的基本教学单元。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与教学颗粒化正好有着契合点。... 微课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产物之一,在众多优秀的教学资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学颗粒化是根据授课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划分、整体建设的基本教学单元。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与教学颗粒化正好有着契合点。文章以“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为例,将微课应用于教学中。对比传统教学,微课有利于学生掌握颗粒化结构的重难点知识,学生成绩的提高也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 教学信息化 颗粒化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立体R-CNN的自动驾驶中的路障识别与定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启 卢林 朱兆旻 《时代汽车》 2024年第8期178-180,共3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驾驶技术是目前最为先进和主流的自动驾驶技术之一,它通过应用深度学习算法来实现对驾驶场景的感知、路径规划、行为决策和运动控制,极大地提高了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立体区域卷积神... 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驾驶技术是目前最为先进和主流的自动驾驶技术之一,它通过应用深度学习算法来实现对驾驶场景的感知、路径规划、行为决策和运动控制,极大地提高了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立体区域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自动驾驶中的路障的识别与定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文章提出的方法在图像识别精度和速度上要优于Mono3D和VeloFCN等其它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R-CNN 自动驾驶 路障识别与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要信息反馈的BATS码优化设计
4
作者 杨娟 史治平 嵇建波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4-199,共6页
BATS码是一种结合喷泉码和网络编码技术的新型前向纠删码,能有效保证数据在多跳网络中的可靠传输。在传统BATS码编译码方案中,反馈信息没有得到高效利用,为提高BATS码的译码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重要信息反馈的BATS码编译码算法,其... BATS码是一种结合喷泉码和网络编码技术的新型前向纠删码,能有效保证数据在多跳网络中的可靠传输。在传统BATS码编译码方案中,反馈信息没有得到高效利用,为提高BATS码的译码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重要信息反馈的BATS码编译码算法,其中,重要信息包由接收端和发送端共同选择用于下一轮编码;同时,对重要信息的编码包在中继节点采用网络编码算法进行再编码,以保证重要信息在接收端的可靠恢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相比传统的BATS码以及过去用于喷泉码的基于重要信息反馈的编译码方案,具有更好的译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S码 BP译码算法 反馈 文件分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路混合注意力机制的水下图像增强网络 被引量:4
5
作者 李云 孙山林 +1 位作者 黄晴 井佩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光线在水下被吸收或者散射使得水下图像成像出现色偏、模糊遮挡等问题,影响水下视觉任务。传统的图像增强方法分别采用直方图均衡、伽马矫正和白平衡方法较好地增强水下图像。然而,3种方法融合增强水下图像的互补性和相关性方面的研究... 光线在水下被吸收或者散射使得水下图像成像出现色偏、模糊遮挡等问题,影响水下视觉任务。传统的图像增强方法分别采用直方图均衡、伽马矫正和白平衡方法较好地增强水下图像。然而,3种方法融合增强水下图像的互补性和相关性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多路混合注意力机制的水下图像增强网络。首先,提出多路特征提取模块,对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支路、伽马矫正支路和白平衡支路的多路特征提取,提取图像的对比度、亮度和颜色特征;然后,融合直方图均衡、伽马矫正和白平衡3支路特征,增强3支路特征融合的互补性;最后,设计混合注意力学习模块,深度挖掘3支路在对比度、亮度和颜色的相关性矩阵,并引入跳跃连接增强图像输出。在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恢复水下图像色偏、模糊遮挡和提高图像明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图像增强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跳跃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码转发CR-NOMA协同系统物理层安全性能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吕铄 嵇建波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8,共10页
分析了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网络中的物理层安全性能。考虑到现有窃听者,支持NOMA的CR通过Nakagami-m信道以解码转发协作模式传输数据。为了分析CR-NOMA物理层安全性能,通过... 分析了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网络中的物理层安全性能。考虑到现有窃听者,支持NOMA的CR通过Nakagami-m信道以解码转发协作模式传输数据。为了分析CR-NOMA物理层安全性能,通过连接中断概率和安全中断概率的闭式表达式来评估CR-NOMA的安全性能。此外,通过蒙特卡罗模拟仿真以验证推导出的分析结果,并深入分析了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非正交多址接入 物理层安全性能 连接中断概率 安全中断概率 解码转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活动轮廓模型的脑梗死图像分割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智 陈业航 +5 位作者 冯宝 张绍荣 李昌林 陈相猛 刘壮盛 龙晚生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111,124,共11页
脑梗死病灶分割是评估脑功能损伤程度的重要预处理步骤。针对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中,脑梗死病灶边界模糊、形状不规则和亮度不均匀等特点,文中提出一种模糊速度函数驱动下活动轮廓模型的分割方法。首先,在活动轮廓模型轮廓初始化方面... 脑梗死病灶分割是评估脑功能损伤程度的重要预处理步骤。针对弥散加权成像(DWI)图像中,脑梗死病灶边界模糊、形状不规则和亮度不均匀等特点,文中提出一种模糊速度函数驱动下活动轮廓模型的分割方法。首先,在活动轮廓模型轮廓初始化方面,利用小波变换域下的贝叶斯概率获取初始轮廓,该初始轮廓可快速定位于脑梗死病灶的真实边界附近,增强模型的鲁棒性和准确性。其次,将图像局部熵引入活动轮廓模型中。图像局部熵可表征脑梗死DWI图像水分子分布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图像亮度不均匀性和噪声的干扰问题。然后,根据脑梗死病灶的边界模糊特性,提出结合图像局部熵和灰度的模糊聚类算法计算模糊隶属度,进一步加强脑梗死病灶与正常组织的区分。最后,将基于模糊隶属度的模糊速度函数引入活动轮廓模型,构建能量泛函,使轮廓曲线在脑梗死病灶的模糊边界处停止演变,完成脑梗死病灶的分割。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模型可以有效分割脑梗死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弥散加权成像 贝叶斯概率 模糊聚类 活动轮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带宽利用率10G EPON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高凡 陈学卿 赵素文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5-27,共3页
根据网络数据流量特性,针对10G EPON承载协议数据报文的特殊性,提出了分级授权的带宽分配算法。该算法对保证带宽和尽力而为带宽分配方式进行了优化,在授权周期上采用弹性授权机制以提高带宽利用率。
关键词 动态带宽分配 分级授权 带宽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G-EPON系统中的低时隙损耗动态带宽分配算法 被引量:4
9
作者 高凡 李海兵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49,共3页
为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带宽需求,在已有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严格按照带宽调度进行带宽分配的动态带宽分配算法。介绍了算法的思想和实现过程,采用OPNET Modeler仿真软件对算法进行仿真,并分析了仿真结果。
关键词 动态带宽分配 时隙损耗 带宽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围栏工程化应用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美杰 潘丹青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7-59,共3页
介绍了光纤围栏系统工程应用中常见的两种光缆安装方式,通过试验展示和分析了不同安装方式下的振动信号特征。并针对光纤围栏与防区报警设备的区别,分析了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时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出两种解决思路。
关键词 光纤围栏 周界安防 视频监控 报警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极限学习机的尿沉渣图像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秦传波 冯宝 谌瑶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5-49,共5页
针对尿沉渣中的有形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提出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极限学习机(ELM)的识别和统计方法。该方法通过PCA对样本进行特征提取和降维后输入到ELM进行训练,根据训练得出的模型与未经PCA处理的样本训练的模型进行检测效果对比... 针对尿沉渣中的有形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提出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极限学习机(ELM)的识别和统计方法。该方法通过PCA对样本进行特征提取和降维后输入到ELM进行训练,根据训练得出的模型与未经PCA处理的样本训练的模型进行检测效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使用PCA处理后的样本训练得出的模型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度和稳定性,同时训练时间大幅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沉渣检测 尿沉渣成分分类 极限学习机 主成分分析 图像识别 特征提取 医学显微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频谱共享系统最大比例合并分集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嵇建波 熊川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55-1359,共5页
研究了一个认知频谱共享系统,该系统是由一个次用户发射机、一个次用户接收机和一对主用户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次用户接收机利用最大比合并策略提高系统性能。首先分析了来自主用户发射机的干扰对频谱共享系统中断概率的影响。经过一些... 研究了一个认知频谱共享系统,该系统是由一个次用户发射机、一个次用户接收机和一对主用户发射机和接收机组成,次用户接收机利用最大比合并策略提高系统性能。首先分析了来自主用户发射机的干扰对频谱共享系统中断概率的影响。经过一些运算得到了中断概率确切的封闭表达式,为评价系统关键参数的联合作用提供了有效手段,如次用户接收机天线的数目、次用户最大的发射功率、干扰温度限制以及主用户发射功率等。另外,还对系统中断概率的渐近性能进行了研究,揭示了次用户系统中断概率具有饱和现象。最后,分析了该系统分集复用增益。仿真结果表明,该中断概率确切封闭表达式与Monte Carlo仿真结果非常吻合,干扰温度约束和主用户的干扰对中断概率具有显著的不利影响,增加次用户接收机的天线数目可提高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 频谱共享 最大比例合并 中断概率封闭表达式 分集复用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天线频谱共享认知网络保密中断概率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智靓 嵇建波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20-325,共6页
针对单输入多输出认知无线电网络,研究了瑞利衰落信道下采用最大比合并时保密中断性能。在所研究的系统中,次用户发射机发送机密信息给另一个次用户接收机,次用户接收机配备多个天线并且采用最大比例合并多个接收信号。同时,拥有多个天... 针对单输入多输出认知无线电网络,研究了瑞利衰落信道下采用最大比合并时保密中断性能。在所研究的系统中,次用户发射机发送机密信息给另一个次用户接收机,次用户接收机配备多个天线并且采用最大比例合并多个接收信号。同时,拥有多个天线窃听者也采用最大比合并方案偷听次用户发射机和次用户接收机之间传送的信息。频谱共享下次用户发射机工作时必须保证主用户的服务质量。推导了保密中断概率的精确表达式,分析了系统保密中断概率渐近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无线电网络 频谱共享 最大比合并 保密中断概率 渐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相干光通信外差效率的数值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中华 辛海燕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62,共4页
外差效率是衡量相干光通信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本振光和信号光的振幅匹配问题将直接决定相干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好坏。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别以平行光束(P)、高斯光(G)和艾里光(A)作为信号光,推导计算了信号光与本振光的相干外差效率... 外差效率是衡量相干光通信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本振光和信号光的振幅匹配问题将直接决定相干光通信系统的性能好坏。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别以平行光束(P)、高斯光(G)和艾里光(A)作为信号光,推导计算了信号光与本振光的相干外差效率,并分析了在不同情况下,外差效率与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该研究结果为信号光和本振光的类型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相干光通信系统中的聚焦系统和探测器提供了参数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光通信 外差效率 平行光束 高斯光 艾里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双幂次滑模反演控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书童 江驹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24,共6页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存在参数不确定性的问题,设计了双幂次滑模反演控制器。首先,将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学模型表示为严反馈形式,在反演设计的过程中采用动态面控制的方法避免微分膨胀问题;其次,在反演控制的基础上结合了滑模控制方法,并...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存在参数不确定性的问题,设计了双幂次滑模反演控制器。首先,将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学模型表示为严反馈形式,在反演设计的过程中采用动态面控制的方法避免微分膨胀问题;其次,在反演控制的基础上结合了滑模控制方法,并在滑模控制中采用双幂次趋近律以消除抖振的影响。基于Lyapunov稳定性原理证明了方法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在考虑较大参数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基于反演控制的双幂次滑模控制器实现了高度和速度的稳定跟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双幂次趋近律 滑模控制 反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活动轮廓模型和影像组学的乳腺癌LVI状态预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宝 李昌林 +1 位作者 李智 刘壮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3-199,共7页
针对乳腺癌患者术前LVI状态预测问题,提出了活动轮廓模型和影像组学相结合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后验概率和模糊速度函数的活动轮廓模型方法来完成乳腺癌DCE-MRI图像分割.通过在小波域下构建基于后验概率的活动轮廓模... 针对乳腺癌患者术前LVI状态预测问题,提出了活动轮廓模型和影像组学相结合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后验概率和模糊速度函数的活动轮廓模型方法来完成乳腺癌DCE-MRI图像分割.通过在小波域下构建基于后验概率的活动轮廓模型的区域项,同时利用模糊速度函数构建活动轮廓模型的边界项,可以提高乳腺癌病灶分割的准确性.其次,提取形态、灰度、纹理等图像特征,利用集成分类器随机森林方法构造LVI状态的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对乳腺癌患者LVI状态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E-MRI 乳腺癌 活动轮廓模型 影像组学 图像分割 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电梯轿厢噪声主动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皓阳 吴亚锋 +2 位作者 艾志伟 徐龙 卢望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6期133-139,186,共8页
为研究高速电梯轿厢内声场特性及其噪声主动控制系统性能,根据计算流体力学、声学有限元法、声振耦合理论,获取高速电梯在井道内上行时的流场分布规律,并将电梯轿厢外表面的气体脉动压力作为电梯轿厢内噪声的激励,建立对应的声振耦合计... 为研究高速电梯轿厢内声场特性及其噪声主动控制系统性能,根据计算流体力学、声学有限元法、声振耦合理论,获取高速电梯在井道内上行时的流场分布规律,并将电梯轿厢外表面的气体脉动压力作为电梯轿厢内噪声的激励,建立对应的声振耦合计算模型,揭示高速电梯轿厢外空气脉动规律及轿厢内噪声的传播特性。并基于主动噪声控制的声学势能最小准则,揭示7种次级声源不同的噪声主动控制系统的降噪性能,可为高速电梯轿厢内噪声控制优化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高速电梯 低频噪声 声学仿真 声振耦合 主动噪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MIMO空分复用发射天线数目识别 被引量:1
18
作者 易国顺 谢跃雷 梁文斌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78-1384,共7页
针对传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空分复用发射天线数目识别方法要求对于非合作方接收天线数目大于发射天线数目,以及特征寻找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MIMO空分复用发射天线数目识别方法。... 针对传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空分复用发射天线数目识别方法要求对于非合作方接收天线数目大于发射天线数目,以及特征寻找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MIMO空分复用发射天线数目识别方法。通过单天线接收目标信号,采集数据,再由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训练和测试。网络用发射端信号经过空时编码后表现出的不同特征识别发射天线数目。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了CNN对于发射天线数目识别的效果,在信噪比大于15 dB时识别率可以达到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MO 空分复用 发射天线数目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平衡馈电的宽带全向偶极子天线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蔚 盛丽丽 +2 位作者 刘国 曹卫平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095-2101,共7页
为了实现在多频段下的无线通信需求,设计了一种宽带偶极子天线。天线由介质基板上下表面的一对多边形覆铜贴片组成,通过2对形状不同的偶极子实现宽频带辐射。天线使用SMA接头直接馈电,为了减轻不平衡电流对天线辐射性能的影响,在天线上... 为了实现在多频段下的无线通信需求,设计了一种宽带偶极子天线。天线由介质基板上下表面的一对多边形覆铜贴片组成,通过2对形状不同的偶极子实现宽频带辐射。天线使用SMA接头直接馈电,为了减轻不平衡电流对天线辐射性能的影响,在天线上表面添加三角形结构,在下表面进行开槽,以调整表面电流的幅值与相位。实测结果表明,天线在1.3~2.5 GHz电压驻波比小于2,且方向图具有全向特性,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宽带偶极子天线具有质量轻、剖面低的特点,为多频段无线通信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向 宽带 无线通信 不平衡馈电 偶极子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间激光通信中四象限探测器的定位精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树德 刘彩霞 +2 位作者 徐林 安建欣 刘政 《光通信研究》 2021年第4期61-65,共5页
在星间激光通信中,精跟踪单元常采用四象限探测器用于光斑位置定位,定位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精跟踪单元的测角精度。为实现微弧度量级的测角精度,文章研究了影响探测器定位误差的各个噪声因素,并根据星间光通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简化分析... 在星间激光通信中,精跟踪单元常采用四象限探测器用于光斑位置定位,定位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精跟踪单元的测角精度。为实现微弧度量级的测角精度,文章研究了影响探测器定位误差的各个噪声因素,并根据星间光通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简化分析,提出了定位误差的具体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具体算例评估了各噪声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发射功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接收端信号的信噪比,减小定位误差,进而减小测角误差,提高测角精度。但定位误差并非随发射功率的增大而线性减小,当发射功率增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定位误差的减小有限,这时再单纯通过增大发射功率来提高测角精度代价将非常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象限光电探测器 定位误差 噪声因素 精跟踪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