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对驾驶安全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刘新雨 吴学勤 +2 位作者 王畅 张瑞宾 宋柱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48,共6页
为探究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系统对驾驶安全性的影响,首先通过实际道路驾驶试验获取我国典型道路交通场景,用驾驶模拟器进行场景仿真,并在有/无ACC状态下开展模拟驾驶试验;然后分析ACC系统在中国典型道路中的表现,通过对比分析ACC模式下... 为探究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系统对驾驶安全性的影响,首先通过实际道路驾驶试验获取我国典型道路交通场景,用驾驶模拟器进行场景仿真,并在有/无ACC状态下开展模拟驾驶试验;然后分析ACC系统在中国典型道路中的表现,通过对比分析ACC模式下不同特征驾驶人的碰撞时间(TTC),探讨不同类型驾驶人的应急反应。结果表明,ACC能较好地处理大多数路况;但面对危险路况时,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驾驶人,ACC的应急反应都没有手动驾驶迅速;且女性、年老和对ACC认知度低的驾驶人更容易受ACC的不良影响;驾驶人对ACC的认知度决定其ACC驾驶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系统 驾驶安全性 模拟驾驶 碰撞时间(TTC) 驾驶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的驾驶疲劳量化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世武 尹燕娜 +1 位作者 王琳虹 徐艺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0-56,共7页
为了客观准确获取驾驶疲劳判别阈值,采用驾驶模拟试验研究方法,采集驾驶员在清醒及疲劳状态下的眼动数据、反应时间、执行时间.用驾驶人连续驾驶状态下的眼动数据、反应时间、执行时间表达驾驶人注意特性、反应能力、执行能力.并以三者... 为了客观准确获取驾驶疲劳判别阈值,采用驾驶模拟试验研究方法,采集驾驶员在清醒及疲劳状态下的眼动数据、反应时间、执行时间.用驾驶人连续驾驶状态下的眼动数据、反应时间、执行时间表达驾驶人注意特性、反应能力、执行能力.并以三者为自变量,驾驶疲劳量化值为因变量,基于熵权法对三者加权平均建立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为了提高驾驶疲劳阈值的客观性,选取基于可变的阈值确定方法,得到最优一次疲劳及二次疲劳阈值.文中还揭示了驾驶人连续驾驶状态下疲劳变化规律.评价了驾驶疲劳的量化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驾驶疲劳量化的准确性,在预防驾驶疲劳的行车安全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人 PERCL0S 反应能力 执行能力 疲劳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铰接式车辆转向行驶轨迹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宾泽云 张治龙 覃维献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6-189,共4页
针对铰接式车辆的铰接式转向系统长时间工作导致零件之间配合宽松,而在行驶过程中存在着"振摆现象",对车辆转向行驶轨迹进行分析。对车辆转向行驶过程的轨迹进行数学建模,以行驶的速度为输入量,转向角度为变化量,得到其在不... 针对铰接式车辆的铰接式转向系统长时间工作导致零件之间配合宽松,而在行驶过程中存在着"振摆现象",对车辆转向行驶轨迹进行分析。对车辆转向行驶过程的轨迹进行数学建模,以行驶的速度为输入量,转向角度为变化量,得到其在不同工况下的行驶轨迹的数学方程,方程中加入了由差速器等对速度造成的影响。基于ADAMS对铰接式车辆的行驶轨迹进行虚拟样机模拟仿真分析,建立了模拟路面模型以及轮胎模型。通过分析可知:车辆的安全转向行驶速度范围在(3-6)m/s,在这个速度范围内,车辆转向行驶的安全性更高,稳定性良好;仿真轨迹曲线和实际工况下轨迹吻合度相对较高,仿真结果可以作为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铰接式车辆 转向系统 行驶轨迹 数学模型 转向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作子空间和权重条件随机场的行为识别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智文 蒋联源 +4 位作者 王宇航 欧阳浩 张灿龙 黄镇谨 王鹏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12-418,共7页
针对单目视频中的人类行为识别,提出了基于动作子空间与权重条件随机场的行为识别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基于特征提取的核主分量分析(KPCA)与基于运动建模的权重条件随机场(WCRF)模型。探讨了通过非线性降维行为空间的基本结构,并在运动轨... 针对单目视频中的人类行为识别,提出了基于动作子空间与权重条件随机场的行为识别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基于特征提取的核主分量分析(KPCA)与基于运动建模的权重条件随机场(WCRF)模型。探讨了通过非线性降维行为空间的基本结构,并在运动轨迹投影过程中保留清晰的时间顺序,使人体轮廓数据表示更紧凑。WCRF通过多种交互途径对时间序列建模,从而提高了信息共享的联合精确度,具有超越生成模型的优势(如放宽观察之间独立性的假设,有效地将重叠的特征和远距离依存关系合并起来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行为识别方法不仅能够准确地识别随时间、区域内外人员变化的人类行为,而且对噪声和其他因素鲁棒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行为识别 人体轮廓提取与表示 核主分量分析 非线性降维 权重条件随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侧激光雷达的城市交叉口目标识别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瑞宾 郭应时 +2 位作者 陈元华 李天明 刘晓刚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20年第12期32-35,共4页
针对城市交叉口环境下交通基础设施无法精确检测道路使用者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点特征直方图与支持向量机(VFH-SVM)的点云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根据交叉口复杂环境下目标物的感知需求,对路侧三维激光雷达获取的点云信息采用直通数... 针对城市交叉口环境下交通基础设施无法精确检测道路使用者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视点特征直方图与支持向量机(VFH-SVM)的点云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根据交叉口复杂环境下目标物的感知需求,对路侧三维激光雷达获取的点云信息采用直通数据滤波预处理;利用条件欧氏聚类算法对场景点云数据进行分割;基于视点特征直方图对分割后不同目标物的三维点云特征进行提取;建立了不同交通参与者及设施的视点特征直方图(VFH)特征数据集;采用线性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交通场景内的点云数据进行分类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城市交叉口环境下典型目标物体的分类识别准确率均大于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口 三维点云 视点特征直方图 支持向量机 分类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材料在摩擦机理和润滑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晓刚 孙红 刘林聪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33-37,45,共6页
层状结构的二维材料具有原子级的厚度、层间超低的剪切强度、高比表面积以及表面化学稳定性。其由于独特的性能,引起了润滑领域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当二维材料应用于润滑领域时,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润滑介质的减摩性能,还可以解决传统... 层状结构的二维材料具有原子级的厚度、层间超低的剪切强度、高比表面积以及表面化学稳定性。其由于独特的性能,引起了润滑领域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当二维材料应用于润滑领域时,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润滑介质的减摩性能,还可以解决传统添加剂的局限性,如分散性差、恶劣环境下失效。本文从二维材料的纳米摩擦机理出发,详细介绍了二维材料的层间摩擦机理和表面摩擦机理;另外,从实验内容、润滑性能及润滑机制等方面也详细介绍了近年来二维材料用作添加剂在油润滑和水润滑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材料 层间摩擦机理 表面摩擦机理 油润滑 水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前端主轴承座结构改进及强度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元华 王国富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7年第3期62-64,74,共4页
针对某款新开发的直列4缸柴油发动机前端主轴承座强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增加加强筋、增大主轴承座外径、增大圆角、连接搭子等结构改进措施。运用Abqus和Femfat软件对改进后的前端主轴承座进行应力分布和安全系数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改... 针对某款新开发的直列4缸柴油发动机前端主轴承座强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增加加强筋、增大主轴承座外径、增大圆角、连接搭子等结构改进措施。运用Abqus和Femfat软件对改进后的前端主轴承座进行应力分布和安全系数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方案对疲劳安全系数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满足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缸体 主轴承座 结构强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尺度自适应局部时空特征的足球比赛视频中的多运动员行为表示
8
作者 王智文 蒋联源 +4 位作者 王宇航 王日凤 张灿龙 黄镇谨 王鹏涛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134-2138,共5页
为提高足球比赛视频中的多运动员行为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尺度自适应局部时空特征的足球比赛视频中的多运动员行为表示方法,利用时空兴趣点来表示足球比赛视频中的多运动员行为。首先将足球比赛视频序列中的多运动员行为看作是三... 为提高足球比赛视频中的多运动员行为识别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尺度自适应局部时空特征的足球比赛视频中的多运动员行为表示方法,利用时空兴趣点来表示足球比赛视频中的多运动员行为。首先将足球比赛视频序列中的多运动员行为看作是三维空间中的时空兴趣点的集合,然后采用直方图量化技术将时空兴趣点集合量化为维数固定的直方图(即时空单词),最后采用K-means聚类算法生成时空码本。在聚类生成码本之前,对每个时空兴趣点都进行了归一化,以保证其缩放和平移不变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大大减少足球比赛视频中的多运动员行为识别算法的计算量,显著提高识别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兴趣点 多运动员行为表示 行为识别 K-MEANS聚类算法 时空特征检测操作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域微波信号缓存的关键技术研究
9
作者 代丰羽 龙云泽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2-428,共7页
随着雷达、技侦、通信等无线电设备的瞬时工作带宽不断拓展,现有的数字储频(DRFM)技术难以满足现代电子战的要求。然而微波光子技术具有的超大带宽、超低损耗、抗电磁干扰等优秀特性,可很好地提升电子战装备的性能。本文提出了利用微波... 随着雷达、技侦、通信等无线电设备的瞬时工作带宽不断拓展,现有的数字储频(DRFM)技术难以满足现代电子战的要求。然而微波光子技术具有的超大带宽、超低损耗、抗电磁干扰等优秀特性,可很好地提升电子战装备的性能。本文提出了利用微波光子技术在光域内实现微波信号的缓存方法,用于大幅拓展现有数字储频技术的瞬时工作带宽、减小体积功耗、提升抗电磁干扰能力。针对电光调制、超高速光开关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利用Matlab进行相关技术仿真,搭建了光域微波信号缓存试验系统,对其关键指标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光子 微波信号缓存 数字储频 电子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迁移学习的驾驶分心行为识别及模型解释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扬 张瑞宾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967-2973,共7页
为了提高驾驶分心识别的应用性及识别模型的可解释性,利用迁移学习方法研究构建驾驶人驾驶分心行为识别模型并采用神经网络可视化技术研究对模型进行解释。以VGG-16模型为基础,对原模型全连接层进行修改以适应驾驶分心行为识别任务,将... 为了提高驾驶分心识别的应用性及识别模型的可解释性,利用迁移学习方法研究构建驾驶人驾驶分心行为识别模型并采用神经网络可视化技术研究对模型进行解释。以VGG-16模型为基础,对原模型全连接层进行修改以适应驾驶分心行为识别任务,将原数据集中的10类驾驶行为按照所包含的分心类型合并为6类,采用合并后的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和验证。利用Grad-Cam方法提取了模型在识别不同驾驶行为时的重点关注区域并进行可视化,对照各分心行为的特点及模型分类时的重点关注区域对模型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在测试集中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98.89%,经过训练的模型已具备了定位各驾驶行为的关键特征并据此判别行为类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分心 行为识别 迁移学习 神经网络可视化 重点关注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偏置碰撞的轿车车身优化设计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锐 胡远志 +2 位作者 刘西 张治龙 唐学帮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5-62,共8页
为了研究某轿车的小偏置碰撞结构耐撞性,根据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相关规定建立了某轿车的小偏置碰撞有限元模型。基于仿真结果总结该轿车结构耐撞性存在的问题,评估其小偏置碰撞结构耐撞性评级为"差"。从结构件优化... 为了研究某轿车的小偏置碰撞结构耐撞性,根据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相关规定建立了某轿车的小偏置碰撞有限元模型。基于仿真结果总结该轿车结构耐撞性存在的问题,评估其小偏置碰撞结构耐撞性评级为"差"。从结构件优化设计和悬架系统安全性设计2个角度提出了该轿车的小偏置碰撞结构耐撞性优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轿车乘员舱侵入量显著降低,其结构耐撞性评级提升至"良"。该结果证明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优化 轿车 小偏置碰撞 有限元模型 结构耐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式发动机水冷系统流固耦合传热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云 张瑞宾 +1 位作者 莫德赟 刘晓刚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4-349,共6页
针对电磁式发动机电磁线圈由工作温度过高导致其内阻过大、发动机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应用流固耦合传热理论对发动机水冷系统的传热性能进行研究。以电磁式发动机水冷系统流场和固场为研究对象,建立流固耦合传热的数学模型;利用UG(Unigr... 针对电磁式发动机电磁线圈由工作温度过高导致其内阻过大、发动机工作效率降低的问题,应用流固耦合传热理论对发动机水冷系统的传热性能进行研究。以电磁式发动机水冷系统流场和固场为研究对象,建立流固耦合传热的数学模型;利用UG(Unigraphics)软件建立水冷系统流固耦合模型,对水冷系统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水冷系统死角区域内的流体会使周围流体的运动阻力加大,流速变小;冷却水套材质采用导热性较好的铝合金,可提高无流区的散热能力;水套进出口采用对角结构设计,可使水冷系统热量吸收较均匀。根据汽车行业相关标准进行温升实验,测量水冷系统各关键部位的温度,测得进水口处的温度为26.4℃,出水口处的最高温度为46.7℃,表明冷却系统设计合理,具有较好的传热降温作用。所设计的电磁式发动机水冷系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线圈 水冷系统 流固耦合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合金表面电子束熔覆Co/CeO_2复合涂层的耐磨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瑞宾 王国富 陈元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4-178,183,共6页
镍基合金在含氯介质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但其耐磨性不足。利用电子束在Inconel617合金基体表面熔覆Co+CeO_2复合涂层,研究了不同含量(0%~4%)CeO_2对钴基熔覆层显微组织、硬度分布以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添加CeO_2的钴基熔覆... 镍基合金在含氯介质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但其耐磨性不足。利用电子束在Inconel617合金基体表面熔覆Co+CeO_2复合涂层,研究了不同含量(0%~4%)CeO_2对钴基熔覆层显微组织、硬度分布以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添加CeO_2的钴基熔覆层最高显微硬度为850 HV0.2,约为基体(450 HV0.2)的1.8倍,摩擦系数以及磨损率都有所降低,耐磨性得到了改善;CeO_2有效改善了Co基熔覆层中气孔、裂纹等的缺陷,降低了原熔覆层在滑动摩擦实验中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提高了耐磨性;CeO_2的添加不影响原熔覆层的物相成分,但提升了其组织致密性和力学性能,显微硬度得到增加;当添加CeO_2含量为2%时,该熔覆层获得了最佳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熔覆 耐磨性 CEO2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_(2)O_(3)下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及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兰兰 陆伟华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36-5140,共5页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Er^(3+)/Yb^(3+)双掺杂的Gd_(2)O_(3)下转换发光材料,按照掺杂摩尔百分比n(Gd^(3+))∶n(Er^(3+))∶n(Yb^(3+))=100∶2:x(x=0,3,6,9)调整Yb^(3+)的掺杂比例,通过XRD、SEM、荧光光谱和荧光衰减研究了Er^(3+)/Yb^(3+...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Er^(3+)/Yb^(3+)双掺杂的Gd_(2)O_(3)下转换发光材料,按照掺杂摩尔百分比n(Gd^(3+))∶n(Er^(3+))∶n(Yb^(3+))=100∶2:x(x=0,3,6,9)调整Yb^(3+)的掺杂比例,通过XRD、SEM、荧光光谱和荧光衰减研究了Er^(3+)/Yb^(3+)双掺对Gd_(2)O_(3)发光材料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发光性能和量子传递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Er^(3+)/Yb^(3+)的掺杂没有改变Gd_(2)O_(3)的晶体结构,但使样品的特征衍射峰出现了高角度偏移;所有样品的晶粒尺寸约为65~85 nm,均属于纳米材料;随着Yb^(3+)掺杂量的增加,样品在可见光区域和近红外光区域的衍射峰强度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2Er:3Yb掺杂比例的Gd_(2)O_(3)发光材料的衍射峰强度达到最大值;随着Yb^(3+)掺杂量的增加,样品逐渐从黄绿光区域向蓝光区域偏移,可以通过调整Er^(3+)/Yb^(3+)的掺杂比例实现Gd_(2)O_(3)发光材料的颜色转变;随着Yb^(3+)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平均寿命逐渐降低,能量传递效率和量子效率逐渐增大,其中Gd_(2)O_(3):2Er/9Yb的能量传递效率和量子效率分别达到77.80%和177.80%,具有较高的能量传递效率和量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2O3 下转换 发光材料 微观形貌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电磁式发动机电磁机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瑞宾 王国富 +1 位作者 陈元华 赵宏旺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0-173,177,共5页
为解决电磁式发动机电磁机构的设计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有限元法与磁路法相结合的目标设计法。根据电磁机构的结构特点,推导出磁导、磁漏、磁阻、总磁通、磁势等参数间的关系表达式,确定出电磁线圈及铁芯尺寸的计算模型。利用三维有限元方... 为解决电磁式发动机电磁机构的设计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有限元法与磁路法相结合的目标设计法。根据电磁机构的结构特点,推导出磁导、磁漏、磁阻、总磁通、磁势等参数间的关系表达式,确定出电磁线圈及铁芯尺寸的计算模型。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分析电磁线圈通电时,电磁机构内的衔铁与铁芯在分离和接触两种状态下,磁场强度及电磁能分布情况。设计实验对电磁机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电磁机构设计合理,磁场强度及磁能分布均匀,且具有极高的导磁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线圈 电磁设计 磁场分布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装配工况发动机连杆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郭华礼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2年第5期55-60,共6页
以某汽油机连杆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完成连杆数模搭建,通过Hyper Mesh完成有限元前处理,基于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及动力学对连杆在装配、最大燃气爆发压力和最大惯性力等工况下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强度满足使用要求,其变形在... 以某汽油机连杆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完成连杆数模搭建,通过Hyper Mesh完成有限元前处理,基于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及动力学对连杆在装配、最大燃气爆发压力和最大惯性力等工况下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强度满足使用要求,其变形在轴瓦容差范围内,为后续连杆的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连杆 运动分析 燃气爆发压力 惯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轮独立驱动EV自校正转向控制研究
17
作者 龙云泽 封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7-82,共6页
针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转向控制效果与所搭建车辆动力学模型参数紧密相关的问题,提出一种车辆动力学模型参数自校正转向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车辆动力学模型关键参数进行实时辨识,有效地解决了车辆动力模型参数时... 针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转向控制效果与所搭建车辆动力学模型参数紧密相关的问题,提出一种车辆动力学模型参数自校正转向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采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对车辆动力学模型关键参数进行实时辨识,有效地解决了车辆动力模型参数时变及非线性扰动影响的问题。设计加权最小方差自校正车辆转向控制器,实现对车辆转向横摆稳定性进行实时优化的目标。通过建立加权最小方差控制目标函数,计算出优化横向稳定性所需附加横摆力矩,并实时修正车辆四轮独立驱动转矩,有效提升了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转向工况操纵稳定性。搭建CarSim与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对所设计自校正四轮转向控制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加权最小方差自校正转向控制器能有效提升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轮独立驱动 电动汽车 转向控制器 加权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喷孔出口湍流特性研究
18
作者 陈元华 王国富 +2 位作者 唐学帮 李强 魏建勤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4-103,共10页
喷孔出口断面湍流是喷雾破碎的重要因素,为研究柴油喷孔出口湍流特性,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同时计算了喷孔内外流场,重点研究了喷孔出口断面上的湍动能、湍流耗散率、湍流积分尺度和湍流积分时间尺度分布形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 喷孔出口断面湍流是喷雾破碎的重要因素,为研究柴油喷孔出口湍流特性,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同时计算了喷孔内外流场,重点研究了喷孔出口断面上的湍动能、湍流耗散率、湍流积分尺度和湍流积分时间尺度分布形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在喷孔中心区,湍动能、湍流耗散率和湍流积分尺度随时间变化的幅度很小,因喷孔出口流动边界突变所形成的压力波导致孔外空气沿喷孔壁面间断性地向孔内回流,从而导致湍动能、湍流耗散率和湍流积分尺度发生明显的变化,在壁面附近区域值较大,湍动能、湍流耗散率和湍流积分尺度的峰值分别为104 m^2/s^2、4×10~6 m^2/s^3、12μm。湍流积分时间尺度变化规律与此相反,喷孔中心附近的时间积分尺度大在5~6μm之间,其余区域湍流积分时间尺度大致在1μ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 喷孔 湍流特性 湍动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