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技术创新机制的实证分析
1
作者 谢磊 舒巧峰 《金融经济》 2025年第1期51-61,共11页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已成为企业高质量投资的核心驱动力。本文以我国数据交易平台的兴起作为准自然实验背景,利用2011—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应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法评估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已成为企业高质量投资的核心驱动力。本文以我国数据交易平台的兴起作为准自然实验背景,利用2011—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应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法评估数据要素市场化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市场化能显著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展现投资优化与治理效能。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数据要素市场化通过激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间接促进了投资效率的提升。异质性检验显示,高新技术企业、大规模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及国有企业在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中受益更为显著。本文深化了对企业投资效率影响因素的探讨,为政府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据要素市场化 数据交易平台 技术创新 企业投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语实践视域下广西面向东盟的多语人才培养路径
2
作者 郭炎华 石婕妤 蓝永胜 《现代语文》 2025年第1期83-89,共7页
在全球化语言频繁接触与多元互动的背景下,超语理论已广泛应用于多语教育实践中。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迭代升级,对东盟小语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广西具有毗邻东盟国家的区位优势、多民族语多方言的语言优势以及与东盟民族“... 在全球化语言频繁接触与多元互动的背景下,超语理论已广泛应用于多语教育实践中。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迭代升级,对东盟小语种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广西具有毗邻东盟国家的区位优势、多民族语多方言的语言优势以及与东盟民族“同源异族”的人文优势,因此,超语实践能够促进广西与东盟各民族语言的交融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广西面向东盟的多语人才培养路径进行探讨。首先,构建超语实践与三个变量的有效关联,充分发挥语言接触、社区因素、动机和态度的积极作用,进行超语实践教学。其次,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创新多语种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探索超语实践教育范式。再次,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实现超语资源的共建共享,构建跨境超语文字知识库和文化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语实践 广西 东盟 多语人才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桂林红色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黄兰堞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1年第16期18-22,共5页
景点公示语是景点传播重要信息和展示对外形象的窗口,其英译质量至关重要。然而,桂林红色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质量不容乐观。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分析桂林红色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问题的对策,旨在提高桂林... 景点公示语是景点传播重要信息和展示对外形象的窗口,其英译质量至关重要。然而,桂林红色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质量不容乐观。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分析桂林红色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问题的对策,旨在提高桂林红色旅游景点公示语英译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桂林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和红色文化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公示语英译 红色旅游景点 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 被引量:6
4
作者 于世海 汤红杰 张景新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2-98,共7页
数字化转型作为数字经济的微观体现,在企业的长远发展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为深入探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文章选取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经过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具有显... 数字化转型作为数字经济的微观体现,在企业的长远发展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为深入探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之间的关系,文章选取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经过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内部控制在二者之间存在负向调节作用,而且这一表现在非国有企业以及成长期企业中表现更加明显。该结论经稳健性检验仍然成立。另外,机制检验表明,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和治理能力来提高风险承担水平。研究结论为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决策、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对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化转型 内部控制 风险承担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理论下红色旅游文本中叙事隐喻的翻译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林林 崔立秀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9期13-16,共4页
红色旅游是传播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红色旅游文本中蕴含较多的隐喻,恰当处理其中的叙事隐喻有助于红色文化的对外输出与我国红色文化自述的话语构建。本文通过将红色旅游文本进行归类,从宣传、故事、引用三种文本类型的角度探... 红色旅游是传播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红色旅游文本中蕴含较多的隐喻,恰当处理其中的叙事隐喻有助于红色文化的对外输出与我国红色文化自述的话语构建。本文通过将红色旅游文本进行归类,从宣传、故事、引用三种文本类型的角度探讨其中的隐喻,并结合关联理论提出对应的翻译策略,从而提高红色旅游文本中叙事隐喻的翻译效果,促进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旅游文本 叙事隐喻 关联理论 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逃离》中女性的自我书写
6
作者 张芳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31期52-55,共4页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艾丽丝·门罗十分关注普通女性的生命体验。在《逃离》这部短篇小说中,门罗通过女主人公的逃离经历,反映女性在父权制婚姻生活中的困境与挣扎,表达隐匿在女性恐惧与焦虑之下悄然而决然苏醒的女性自我意识,探寻她...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艾丽丝·门罗十分关注普通女性的生命体验。在《逃离》这部短篇小说中,门罗通过女主人公的逃离经历,反映女性在父权制婚姻生活中的困境与挣扎,表达隐匿在女性恐惧与焦虑之下悄然而决然苏醒的女性自我意识,探寻她们自我追寻过程中的复杂情感和艰难抉择,旨在揭示女性自我独立的深层次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丝·门罗 父权制婚姻 逃离 女性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昆仑略论
7
作者 张少云 娄利杰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4期67-74,共8页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解读昆仑不是一个明确的地理名词,更多地表现出文化昆仑意义。论证了华夏族群的祖先是多种族融合体“,龙脉”是华夏族群东西方向往来迁徙路线图,其原点就是昆仑山。并以此形成了华夏族群独有的玉文化,以及中华民...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解读昆仑不是一个明确的地理名词,更多地表现出文化昆仑意义。论证了华夏族群的祖先是多种族融合体“,龙脉”是华夏族群东西方向往来迁徙路线图,其原点就是昆仑山。并以此形成了华夏族群独有的玉文化,以及中华民族神话传说和原始宗教文化,推论出昆仑是华夏族群形成之初的共同文化记忆。进而证明昆仑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文化昆仑建构了中华民族的神话与宇宙观,表达了“大一统”的主流价值。文化昆仑是中华民族文化文明的标识与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昆仑 华夏族群 中华文明 标识与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的可视化分析(2000—2023)
8
作者 张芳 李会平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28期124-128,共5页
本文基于CSSCI来源期刊的文献数据,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从发文数量、研究机构、核心作者、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等角度,考察2000—2023年国内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研究情况。结果显示:国内ESP教学研究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取得... 本文基于CSSCI来源期刊的文献数据,采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从发文数量、研究机构、核心作者、研究热点、研究趋势等角度,考察2000—2023年国内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的研究情况。结果显示:国内ESP教学研究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取得了显著进展,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研究成果日益丰富,但合作网络不够密集,研究方向相对零散,核心作者数量不多。2013年以前,ESP教学研究聚焦于专业英语教学领域;2013年之后,研究重点转向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中的ESP教学,特别是学术英语教学。近年来,跨学科研究成为ESP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门用途英语教学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盟三国劳动力市场中文人才需求研究——基于越南、泰国和印尼招聘网站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郑崧 尹建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3年第6期12-20,共9页
研究采集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主流招聘网站发布的中文人才岗位信息,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东盟国家劳动力市场中文人才岗的数据与相关信息,结果发现:东盟三国劳动力市场对中文人才的需求大,工资水平较高,需求类型较为集中,对中文人才的... 研究采集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主流招聘网站发布的中文人才岗位信息,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东盟国家劳动力市场中文人才岗的数据与相关信息,结果发现:东盟三国劳动力市场对中文人才的需求大,工资水平较高,需求类型较为集中,对中文人才的学历要求整体较高,但对HSK等级要求不高。因此,未来可在该地区增加作为公共产品的中文教育的有效供给,针对东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以及“一带一路”框架下国际合作的人才需求,扩大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统一和规范区域中文教育标准,提升中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中文人才区域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国家 劳动力市场 中文人才 需求分析 “一带一路”倡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传播学视角下桂剧剧本英译--以《一幅壮锦》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伍洋 向心怡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7期16-19,共4页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大背景下,桂剧剧本英译实践有助于促进传统桂剧的传承与发展,促进戏剧文化在不同地域间的交流、传播与发展。本文以翻译传播学为视角,结合戏剧翻译的特点,构建桂剧译介模式,明确各传播要素在桂剧译制与传播过程中...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大背景下,桂剧剧本英译实践有助于促进传统桂剧的传承与发展,促进戏剧文化在不同地域间的交流、传播与发展。本文以翻译传播学为视角,结合戏剧翻译的特点,构建桂剧译介模式,明确各传播要素在桂剧译制与传播过程中的相互关联,并提出桂剧英译的三个指导原则:“关联异质文化,填补文化空缺”“守正固本,传播文化正能量”和“融汇变通,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传播学 桂剧 英译 《一幅壮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阳方言否定词的语法意义比较分析
11
作者 黄志媛 尹建玉 《语文学刊》 2020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冇"和"不"是祁阳方言常用的否定词。通过考察"冇""不"与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组合搭配情况,得出两者在语法意义上存在同一性,"冇"和"不"都可以否定"事物"和&qu... "冇"和"不"是祁阳方言常用的否定词。通过考察"冇""不"与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的组合搭配情况,得出两者在语法意义上存在同一性,"冇"和"不"都可以否定"事物"和"行为",而两者的主要差异在于:"不"用于主观否定,表现为对事物和行为的性质否定;"冇"用于客观否定,表现为对事物和行为存现的否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阳方言 “冇” “不” 语法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化与异化视角下国产游戏翻译策略研究——以《原神》原创戏曲《神女劈观》为例
12
作者 蒲怡霖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16期19-22,共4页
近年来,国产游戏在全球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其中2020年下半年问世的开放世界游戏《原神》则被视为其中的佼佼者,成功向海外输出了许多中国文化元素。上述成就离不开优秀的游戏文本翻译。本文以《原神》原创中国戏曲《神女劈观》为例,分析... 近年来,国产游戏在全球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其中2020年下半年问世的开放世界游戏《原神》则被视为其中的佼佼者,成功向海外输出了许多中国文化元素。上述成就离不开优秀的游戏文本翻译。本文以《原神》原创中国戏曲《神女劈观》为例,分析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在游戏文本翻译中的应用,以期为国产游戏翻译提供一定的经验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游戏 文化意象 归化 异化 原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际翻译视角下应用文文体翻译实践探究——以《贵州大学章程》节选翻译为例
13
作者 周谦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2年第21期19-22,共4页
本文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为理论视角,并从词汇、句式、语篇三个层面对《贵州大学章程》进行文本分析和翻译,简化和强调原文的基本信息,对应用文文体的信息型文本提供实践指导意义,同时对中国高校外宣文化传播与翻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 交际翻译 纽马克 应用文文体 大学章程 文体与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桂剧的外宣翻译原则及策略研究
14
作者 向心怡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3年第5期36-39,共4页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中华戏剧的传播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给广西重要的地方剧种——桂剧的外宣翻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和机遇。本文立足于桂剧外宣翻译的现状,基于传播学的“5W...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与沿线国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中华戏剧的传播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给广西重要的地方剧种——桂剧的外宣翻译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和机遇。本文立足于桂剧外宣翻译的现状,基于传播学的“5W”理论模式探索桂剧外宣翻译的原则和策略,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国地方戏剧的海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剧 外宣翻译 传播 “一带一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汉语“S+V得+一M+NP”构式探析
15
作者 尹建玉 黄志媛 《钦州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94-100,共7页
"S+V得+一M+NP"是现代汉语中比较常用的格式,根据句法结构可以切分成"S|V〈得〉∣一MNP"。构式义为说话者对评说对象拥有某项技能和才艺给予肯定和赞扬,带有褒义色彩的主观评价义。其中,"V"有制约,为取... "S+V得+一M+NP"是现代汉语中比较常用的格式,根据句法结构可以切分成"S|V〈得〉∣一MNP"。构式义为说话者对评说对象拥有某项技能和才艺给予肯定和赞扬,带有褒义色彩的主观评价义。其中,"V"有制约,为取义动词,表达"施展能力、才艺"意义;"M"非临时两次,而是身体器官名称,"一"为费真值数值。语用上具有主观性及褒义色彩,不同语境中所表达的作用和功能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得+一M+NP” 构式义 主观性 构式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