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8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上线下电子电路虚拟仪器实验系统设计
1
作者 殷贤华 张富强 许川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0,共4页
线上电子电路虚拟仿真实验能够解决线下实验的弊端,但线上电子电路虚拟仿真实验仅能使学生掌握实验电路原理和理论特性,无法掌握实际电路输入输出动态特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利用可互换式虚拟仪器(IVI)、仿真电路和自动测试总线设计了... 线上电子电路虚拟仿真实验能够解决线下实验的弊端,但线上电子电路虚拟仿真实验仅能使学生掌握实验电路原理和理论特性,无法掌握实际电路输入输出动态特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利用可互换式虚拟仪器(IVI)、仿真电路和自动测试总线设计了一个虚拟仪器实验系统,由用户登录模块、数据库模块、预习测试模块和虚拟仪器实验模块组成。通过线上线下2种模式完成了28个电子电路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提供较好的实验条件和学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电路 虚拟仪器 自动测试总线 线上虚拟仿真实验 线下硬件电路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椭球假设的三轴电子罗盘罗差补偿研究 被引量:34
2
作者 李智 李翔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10-2215,共6页
为实现三轴电子罗盘的自动罗差校正,对基于椭球假设的罗差补偿算法进行了研究。从描述载体干扰磁场的泊松模型出发,分析了椭球假设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给出了利用椭球拟合实现罗差补偿的算法,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及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 为实现三轴电子罗盘的自动罗差校正,对基于椭球假设的罗差补偿算法进行了研究。从描述载体干扰磁场的泊松模型出发,分析了椭球假设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给出了利用椭球拟合实现罗差补偿的算法,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及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椭球拟合的罗差校正方法的剩余误差主要表现为常值误差与半圆罗差的结合,该方法可在无外部航向基准条件下实现三轴电子罗盘的自动罗差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电子罗盘 罗差 椭球假设 自动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自动化生产线控制系统 被引量:25
3
作者 许川佩 彭圣华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5-89,共5页
为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设计了以S7-200 Smart PLC为控制核心,三自由度滑台为执行部件的控制系统,采用逐点比较法进行直线插补运动控制,实现三轴准确定点移动控制,从而准确调整待装配工件的位置和姿态,完成工件的装配。重点介绍了系... 为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设计了以S7-200 Smart PLC为控制核心,三自由度滑台为执行部件的控制系统,采用逐点比较法进行直线插补运动控制,实现三轴准确定点移动控制,从而准确调整待装配工件的位置和姿态,完成工件的装配。重点介绍了系统的整体架构、系统硬件平台、系统软件设计步骤和实现方法,采用PLC控制步进电机驱动器实现步进电机的位置和速度的控制。该系统可靠性较高,并且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三自由度滑台 逐点比较法 运动控制 步进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轴电子罗盘的设计与误差校正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勇军 李智 李翔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0-112,共3页
介绍了三轴电子罗盘的测量原理。利用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研制了带倾斜补偿功能的三轴电子罗盘,并论述了电子罗盘的硬件设计和软件流程。针对电子罗盘传感器的误差特点,采用十二位置标定法实现了罗盘的校正。在罗盘处于不... 介绍了三轴电子罗盘的测量原理。利用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和加速度传感器研制了带倾斜补偿功能的三轴电子罗盘,并论述了电子罗盘的硬件设计和软件流程。针对电子罗盘传感器的误差特点,采用十二位置标定法实现了罗盘的校正。在罗盘处于不同倾斜的情况下进行圆周测试,经误差校正和倾角补偿后的轨迹是大体重合的圆,有效降低了罗盘误差。在某些具备翻滚条件的应用场合,该校正方法还可有效补偿电子罗盘的罗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罗盘 磁阻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 误差校正 罗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实践创新体系的建设 被引量:7
5
作者 陈以 杨青 王改云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19,24,共5页
总结和有效利用学校现有的国家级自动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省级质量工程等项目的建设成果,对自动化学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探讨,提出了适合于学科和专业交叉融合发展,以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分阶段、多层... 总结和有效利用学校现有的国家级自动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省级质量工程等项目的建设成果,对自动化学科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与创新探讨,提出了适合于学科和专业交叉融合发展,以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分阶段、多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实施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与实践创新理念,系统地构建了新的"理论+实验+实践+设计+培训"专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较明显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学科 人才培养 实践创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罗盘动态航向误差校正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翔 刘晓琴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52-54,59,共4页
电子罗盘通过三轴磁强计测量地磁场矢量获取航向信息,其精度易受传感器自身非理想特性及外界干扰磁场影响。传统校正方法未考虑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仅能保证罗盘在静态下的航向精度。为改善电子罗盘的动态精度,对三轴磁强计的动态响应进... 电子罗盘通过三轴磁强计测量地磁场矢量获取航向信息,其精度易受传感器自身非理想特性及外界干扰磁场影响。传统校正方法未考虑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仅能保证罗盘在静态下的航向精度。为改善电子罗盘的动态精度,对三轴磁强计的动态响应进行建模,采用动静结合的数据采集方式完成校正,并分别对罗盘的静态和动态航向精度进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动态响应模型校正后,可使航向角动态误差减小50%以上,且静态误差均方根小于0.5°,提升了电子罗盘的动态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罗盘 航向角 误差校正 动态响应 航向精度检验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多粒度行人再识别方法
7
作者 莫太平 覃汉岳 +2 位作者 孙鹏 张向文 孟春城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3-400,共8页
针对监控环境复杂,行人在光照变化、视角变化和遮挡等不同条件下图像外观差异较大,导致行人细节特征难以被提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多粒度行人再识别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多分支结构,提取包含不同尺度信息的特征图;结合... 针对监控环境复杂,行人在光照变化、视角变化和遮挡等不同条件下图像外观差异较大,导致行人细节特征难以被提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多粒度行人再识别模型。该模型通过引入多分支结构,提取包含不同尺度信息的特征图;结合多粒度切分模块和注意力机制,进一步提取特征图的局部判别性信息,获取多样化的特征表示并实现特征的协调统一;采用联合学习的方式对模型进行监督训练,得到更全面的特征描述。在主流的行人再识别数据集Market-1501、DukeMTMC-reID和CUHK03上取得了优异的性能,mAP分别达到了88.42%、78.86%和76.70%,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再识别 多尺度多分支 多粒度特征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8的密集人群口罩检测算法
8
作者 伍锡如 梁诗意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3,共9页
针对公共场合密集人群场景下由于人群遮挡导致的信息缺失及检测目标较小、分辨率低导致人脸佩戴口罩检测算法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v8的密集人群口罩检测算法。采用GD机制代替YOLOv8中FPN结构解决跨层信息传输中信息丢失的... 针对公共场合密集人群场景下由于人群遮挡导致的信息缺失及检测目标较小、分辨率低导致人脸佩戴口罩检测算法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YOLOv8的密集人群口罩检测算法。采用GD机制代替YOLOv8中FPN结构解决跨层信息传输中信息丢失的问题,GD使用一个统一的模块收集和融合所有层级的信息,实现网络跨层信息的无损传输,增强了网络特征提取能力。在GD机制中插入ODconv模块对GD传输的信息沿4个维度进行学习,提高模型低分辨目标和小目标的检测精度。此外,引入了一种轻量化检测头SCSBD,对占比过高的YOLOv8检测头进行轻量化处理,平衡模型大小。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网络在精确率、召回率和平均精度上分别提升了13.6%、1.5%和6.9%,对人脸口罩的检测精度达到了81.1%,模型权重文件仅为25 MB,模型大小介于YOLOv8s和Gold-YOLO-S之间,达到了大小和精度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人群 口罩检测 YOLOv8 GD机制 ODConv SCSBD 特征提取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势场的防疫机器人改进近端策略优化算法
9
作者 伍锡如 沈可扬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9-698,共10页
针对防疫机器人在复杂医疗环境中的路径规划与避障效果差、学习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势场的改进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PPO)路径规划算法。根据人工势场法(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APF)构建障碍物和... 针对防疫机器人在复杂医疗环境中的路径规划与避障效果差、学习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势场的改进近端策略优化(proximal policy optimization,PPO)路径规划算法。根据人工势场法(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APF)构建障碍物和目标节点的势场,定义防疫机器人的动作空间与安全运动范围,解决防疫机器人运作中避障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传统PPO算法的奖励稀疏问题,将人工势场因子引入PPO算法的奖励函数,提升算法运行中的奖励反馈效率。改进PPO算法网络模型,增加隐藏层和Previous Actor网络,提高了防疫机器人的灵活性与学习感知能力。最后,在静态和动态仿真环境中对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能更快到达奖励峰值,减少冗余路径,有效完成避障和路径规划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O算法 人工势场 路径规划 防疫机器人 深度强化学习 动态环境 安全性 奖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ransformer模型的工业机器人关节迟滞建模研究
10
作者 党选举 沈远桂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182,共6页
针对工业机器人的柔性关节表现的复杂迟滞特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iTransformer(inverted transformer)模型的非线性迟滞建模方法,用于描述柔性关节的输出力矩与扭转角之间的复杂迟滞特性。采用具有输入反转嵌入层的iTransformer... 针对工业机器人的柔性关节表现的复杂迟滞特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iTransformer(inverted transformer)模型的非线性迟滞建模方法,用于描述柔性关节的输出力矩与扭转角之间的复杂迟滞特性。采用具有输入反转嵌入层的iTransformer模型,体现时间前后信号关联性,其自注意力机制,描述了迟滞的记忆特性。为了提高迟滞模型的精度,从结构及输入前端信息两个方面对iTransformer模型进行改进:在结构上,将LSTM网络与iTransformer模型并联,以增强迟滞模型的动态特性;在输入端,设计了一个自相关模块。将输入扭转角向量进行哈达玛积运算,构成新输入向量,并与所设计类迟滞算子结合,设计一个iTransformer模型前端的自相关模块,充分体现了输入信号的关联性。与iTransformer、LSTM及PI迟滞模型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迟滞模型,对工业机器人的复杂迟滞特性的描述,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关节 复杂迟滞特性 iTransformer模型 类迟滞算子 自相关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Bouc-Wen模型结构的柔性关节复杂迟滞特性建模方法
11
作者 党选举 肖康旭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5-30,共6页
针对协作机器人柔性关节的强非线性、非对称性及非光滑复杂迟滞特性高精度建模问题,提出基于双Bouc-Wen模型结构的柔性关节迟滞特性建模方法。在第一个基于非线性递推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的Bouc-Wen模型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模型精度,增... 针对协作机器人柔性关节的强非线性、非对称性及非光滑复杂迟滞特性高精度建模问题,提出基于双Bouc-Wen模型结构的柔性关节迟滞特性建模方法。在第一个基于非线性递推最小二乘法参数辨识的Bouc-Wen模型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模型精度,增加第二个Bouc-Wen模型用于描述第一个模型的输出误差。将两个模型串联,构建一个混合结构的关节迟滞模型,用于描述柔性关节强非线性、非对称性及非光滑复杂迟滞特性。基于Franka协作机器人平台,采集关节数据,验证所迟滞模型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经典PI迟滞模型和独立Bouc-Wen迟滞模型,所构建的双Bouc-Wen模型结构的柔性关节复杂迟滞特性模型MAE分别降低了83.2%和74.8%,RMSE分别降低了81.8%和81.1%,具有较高的模型精度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机器人 柔性关节 迟滞建模 BOUC-WEN模型 非线性递推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OpenPose网络的交通警察姿态估计
12
作者 伍锡如 陈麒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5,101,共7页
针对交警姿态估计存在的特征提取困难、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OpenPose网络交警姿态估计方法。采用MobileNet作为主干网络进行交警姿态的特征提取,解决模型随层次加深导致网络退化的问题,减少网络的参数量,加速主干网络内部特... 针对交警姿态估计存在的特征提取困难、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OpenPose网络交警姿态估计方法。采用MobileNet作为主干网络进行交警姿态的特征提取,解决模型随层次加深导致网络退化的问题,减少网络的参数量,加速主干网络内部特征的计算。通过跳跃连接机制将模型并行结构改进为串并同行结构,实现网络内部参数共享,降低模型的复杂度,提高检测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在COCO数据集以及公开交警数据集上分别获得78.9%和74.9%的mAP,检测速度可达25帧/s,为交通警察姿态估计问题提供了一种鲁棒性强、实时性高的实际应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交通警察姿态估计 OpenPose Mobile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输电线路绝缘子缺陷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苏怡萱 李智 盘书宝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针对输电线路绝缘子缺陷检测过程中目标小、分布零散、易受背景及噪音干扰等问题,提出并改进了一种基于YOLOv8的输电线路绝缘子缺陷检测方法。首先引入了LSKNet代替原有的路径聚合网络,使模型能够根据不同目标的特性自适应地选取和调整... 针对输电线路绝缘子缺陷检测过程中目标小、分布零散、易受背景及噪音干扰等问题,提出并改进了一种基于YOLOv8的输电线路绝缘子缺陷检测方法。首先引入了LSKNet代替原有的路径聚合网络,使模型能够根据不同目标的特性自适应地选取和调整卷积核的大小,从而在不同尺度上更精准地匹配目标特征与背景信息的需求,显著增强了对复杂场景下缺陷识别的鲁棒性;并进一步集成SPPF-LSKA模块,该模块通过融合全局上下文信息,极大提升了模型在多尺度特征上的聚合效率与分辨能力,为缺陷检测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特征表示;此外,所提方法通过对YOLOv8的颈部网络中注入空域注意力机制,使其获得更强的全局特征理解力,强化了模型对关键信息,特别是对小目标的聚焦能力;同时,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的模型效率与部署问题,所提方法还将颈部网络中的部分常规卷积层替换为GhostConv,有效减少了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负担,实现了检测性能与资源效率的平衡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平均精度均值达到了93.1%,相较于改进前提升了4.4%。有效地实现了对小目标的精确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检测 绝缘子缺陷 YOLOv8 注意力机制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卓越工程师”的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16
14
作者 董庆贺 殷贤华 +1 位作者 李伟 许川佩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9-171,共3页
根据"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结合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某门具体课程入手,分别从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理论教师走进实验室、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紧密结合以及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4个方面进行研究。实践表明,教学效果改善明显... 根据"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结合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某门具体课程入手,分别从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理论教师走进实验室、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紧密结合以及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4个方面进行研究。实践表明,教学效果改善明显,加强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教学改革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A的脑电信号P300少次自动提取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洪波 李蓓蕾 陈真诚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57-1262,共6页
提出一种基于Infomax ICA少次自动提取脑电信号P300成分的方法.为了提高ICA分解的有效性,对原始数据中的自发脑电信号和P300成分进行了均衡.混合信号经过ICA分解后,根据IC的固定时间模式的标准差来自动选择P300成分IC,最后重构得到P300... 提出一种基于Infomax ICA少次自动提取脑电信号P300成分的方法.为了提高ICA分解的有效性,对原始数据中的自发脑电信号和P300成分进行了均衡.混合信号经过ICA分解后,根据IC的固定时间模式的标准差来自动选择P300成分IC,最后重构得到P300成分.实验结果是:利用6试次实验数据经过本文方法处理后能自动得到P300成分,与29试次平均结果(标准信号)相比,它们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达0.9035,而6试次实验数据平均的结果与标准信号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5105.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的获取P300成分,同时增强了P300成分少次提取的客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分量分析 P300 脑电 固定时间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抗氧化性的Al-Bi(C_(2)H_(5)OH)_(3)-C多孔块体制氢材料
16
作者 武金帆 徐芬 +2 位作者 孙立贤 廖鹿敏 管彦洵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0-145,共6页
为改善铝(Al)基复合材料的产氢性能,以乙酸铋(Bi(C_(2)H_(5)OH)_(3))和不同碳材料为添加剂,利用高能球磨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Al-Bi(C_(2)H_(5)OH)_(3)-C多孔块体制氢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射... 为改善铝(Al)基复合材料的产氢性能,以乙酸铋(Bi(C_(2)H_(5)OH)_(3))和不同碳材料为添加剂,利用高能球磨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制备了Al-Bi(C_(2)H_(5)OH)_(3)-C多孔块体制氢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拉曼光谱(Raman)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了铝基块体制氢材料的产氢效率、抗氧化性能及添加剂提高Al水解活性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在333.15 K下,Al5%Bi(C_(2)H_(5)OH)_(3)3%CNTs(如无特别说明,均为质量分数)块体材料具有高的反应活性,产氢量达到了1275.4 mL·g^(-1),比粉体材料高31.7%。尤其是连续暴露在空气中30天后,块体材料的产氢量仍达到921.5 mL·g^(-1),而粉体材料基本不产氢,证明SPS处理显著提高了Al基材料的抗氧化性能。XRD和SEM结果表明,SPS的处理使Al颗粒表面产生了裂痕,且Bi(C_(2)H_(5)OH)_(3)分解产生的气体使铝基块体材料内部形成多孔结构,它们促进了Al与水的接触。同时,原位形成的Bi_(2)O_(3)和Bi与具有更多缺陷的碳纳米管(CNTs)协同作用是块体材料产氢性能提高的另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块体制氢材料 产氢性能 抗氧化性能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 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模自动钻床钻削进给算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鸿志 朱明强 郭庆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5-88,共4页
环模是饲料加工机械的核心部件,钻孔是环模加工的重要工序.根据环模加工实际经验和生产需求,为提高环模加工效率和质量,研究环模模孔加工中麻花钻头受力理论模型,给出新的环模自动钻床钻削进给算法,并根据实践结果对算法进行了优化.经... 环模是饲料加工机械的核心部件,钻孔是环模加工的重要工序.根据环模加工实际经验和生产需求,为提高环模加工效率和质量,研究环模模孔加工中麻花钻头受力理论模型,给出新的环模自动钻床钻削进给算法,并根据实践结果对算法进行了优化.经实际生产检验,该算法能够有效降低钻头磨损速度,减少工人更换和打磨钻头的时间,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模 自动钻床 进给算法 麻花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声器电声参数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庆 杨东奇 徐翠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56-63,共8页
目前国内大多数扬声器电声参数测试系统以模拟仪器为主,而且其价格昂贵、使用条件相对苛刻、检测参数项较少、检测时间长。研制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的扬声器电声参数自动测试系统。开发数字算法快速处理发声体参数,对采集的数据快速处理,... 目前国内大多数扬声器电声参数测试系统以模拟仪器为主,而且其价格昂贵、使用条件相对苛刻、检测参数项较少、检测时间长。研制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的扬声器电声参数自动测试系统。开发数字算法快速处理发声体参数,对采集的数据快速处理,准确检测定位两接线端子的位置。该系统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测试功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自动检测扬声器的灵敏度频响曲线、失真频响曲线、相位频响曲线等各项电声参数。系统可应用于扬声器的电声性能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声器电声参数 扬声器接线端子 检测定位 电声性能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EEE 1149.10协议的多扫描通道同步测试数据包优化策略
19
作者 杨竞波 黄新 何堂泉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0,共6页
为了提高IEEE 1149.10协议中多扫描通道同步测试数据包编码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多策略改进野狗算法(mMDOA)的多扫描通道数据包优化方法。首先,多策略改进野狗算法使用自适应追击步长与螺旋游走结合的迫害策略,并通过基于反向精英的食腐策... 为了提高IEEE 1149.10协议中多扫描通道同步测试数据包编码效率,提出一种基于多策略改进野狗算法(mMDOA)的多扫描通道数据包优化方法。首先,多策略改进野狗算法使用自适应追击步长与螺旋游走结合的迫害策略,并通过基于反向精英的食腐策略,帮助算法跳出局部最优,提升全局搜索的能力;其次,根据IEEE 1149.10多扫描通道同步测试数据包编码格式,提出新的扫描通道分组方法,通过扫描数据大小和数据交织大小计算组内扫描通道数目,以组内长度差为目标函数,使用mMDOA选择组内扫描通道。经实验验证,使用mMDOA算法能减少约30%数据包数量,并有效地缩短了数据包编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EE 1149.10协议 多扫描通道同步测试 改进野狗算法 螺旋游走策略 通道分组 数据包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桂林市气溶胶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松 关屿璠 +5 位作者 李树 汪杰君 王新强 王方原 甘永莹 张文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7-33,共7页
该文基于CE-318反演的光学参数、环境监测站的细颗粒物分布和以卫星数据为基础所做的后向轨迹图,研究了2017年9月-2018年8月的桂林地区气溶胶特性,分析由CE-318数据反演的桂林地区的气溶胶光学参数。结果显示:气溶胶在500 nm通道的光学... 该文基于CE-318反演的光学参数、环境监测站的细颗粒物分布和以卫星数据为基础所做的后向轨迹图,研究了2017年9月-2018年8月的桂林地区气溶胶特性,分析由CE-318数据反演的桂林地区的气溶胶光学参数。结果显示:气溶胶在500 nm通道的光学厚度反演值在0.136~3.490,波长指数的反演范围在0.065~1.776,平均值为1.164,较高的波长指数值表明桂林市的空气质量主要受人为气溶胶干扰。对观测期间总体和不同季节波长指数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并进行高斯拟合。拟合结果表明:整个观测期间波长指数峰值出现在1.347处,确定主控粒子是细粒子;由环境监测站的桂林全年细颗粒物分布发现:研究期间,2017年11月、12月、2018年1月出现污染过程;利用卫星数据做污染日的HYSPLIT后向轨迹图观察发现:桂林污染较为严重时主要受东北和东南风场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光学厚度 波长指数 高斯拟合 HYSPLI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