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工况下混动变速器行星轮微观修形优化
1
作者 黄美发 蒋一凡 +1 位作者 唐哲敏 陈龙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9-155,共7页
为提升混合动力汽车减振降噪效果,基于多种工况下混动变速器行星轮的动态特性,对行星齿轮微观几何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采用遗传算法和多项式响应面优化模型,对行星轮进行以传动误差波动、接触齿面载荷系数、齿轮接触应力为目标的微观... 为提升混合动力汽车减振降噪效果,基于多种工况下混动变速器行星轮的动态特性,对行星齿轮微观几何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采用遗传算法和多项式响应面优化模型,对行星轮进行以传动误差波动、接触齿面载荷系数、齿轮接触应力为目标的微观参数优化,获得了550组优化参数。通过有序加权评分(C-OWA)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获得帕累托最优解。接着对各个工况下的变速器齿轮进行动态分析和声学分析,得到修形后的齿轮优化结果。结果表明,修形后的行星轮载荷系数、传动误差和最大接触应力等系数得到了优化,振动和噪声得到显著降低,可为改善混动汽车变速器振动和噪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动变速器 振动噪声 齿轮修形 多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光三维重建系统的改进相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邓仕超 陈艺海 +1 位作者 黄扬 梅枫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34,38,共5页
结构光测量是三维形貌测量重要方法之一,其中一步就是光栅解包裹。传统多频外差在实际解包裹时,由于外界环境或传感器因素会存在相位跳变,使得最终解包裹结果不准确。为降低传统多频外差解包裹过程中的相位误差,实现全场的相位展开,提... 结构光测量是三维形貌测量重要方法之一,其中一步就是光栅解包裹。传统多频外差在实际解包裹时,由于外界环境或传感器因素会存在相位跳变,使得最终解包裹结果不准确。为降低传统多频外差解包裹过程中的相位误差,实现全场的相位展开,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来抑制相位跳变,该算法使用误差范围约束,在此基础上利用了公式回带和多频外差展开的所有相位信息。所提算法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减小了相位误差,通过三组真实实验进行分析,相比于传统算法,所提算法解包裹结果更加准确,得到了全场的展开相位,且物体三维重建后点云表面细节清晰,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光 多频外差 解包裹 三维重建 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Steger算法流程的激光条纹中心提取 被引量:1
3
作者 邓仕超 何新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1-174,180,共5页
在三维测量与重建的过程中,准确地提取激光条纹的中心位置至关重要。然而,由于Steger算法运算量庞大,难以满足工业领域对实时性的迫切需求。为克服Steger算法运算量大、提取效率低的难题,首先,采用波峰波谷阈值分割的方法对预处理过的... 在三维测量与重建的过程中,准确地提取激光条纹的中心位置至关重要。然而,由于Steger算法运算量庞大,难以满足工业领域对实时性的迫切需求。为克服Steger算法运算量大、提取效率低的难题,首先,采用波峰波谷阈值分割的方法对预处理过的图像进行阈值分割,以降低图像的复杂性;其次,通过设置最小矩形面积和最小长宽比查寻感兴趣区域,提取感兴趣区域以减少算法的冗余计算;最后,对感兴趣区域用改进后的Steger算法进行中心提取。经过实验数据分析,所提算法保留了传统Steger算法的精度和有效提高了Steger算法的运算速度,这为实时进行三维重建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ger 中心提取 阈值分割 感兴趣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三频四步相移面结构光三维重建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邓仕超 周炉保 何新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16,21,共5页
针对面结构光中传统三频四步相移算法投影图片过多、效率较慢这一问题,提出了改进的三频四步相移面结构光重建算法。改进的算法需要3个高频率的正弦条纹图,但所需投影的条纹数量从传统算法的12张减少到了7张,最高频率的条纹图4张,次高... 针对面结构光中传统三频四步相移算法投影图片过多、效率较慢这一问题,提出了改进的三频四步相移面结构光重建算法。改进的算法需要3个高频率的正弦条纹图,但所需投影的条纹数量从传统算法的12张减少到了7张,最高频率的条纹图4张,次高频和最低条纹图分别为2张和1张,投影效率比传统算法提高了41.7%。介绍了改进算法的原理,将最高频率4张图所计算的包裹相位用来三维重建,其余两个频率条纹图计算的包裹相位用来进行相位展开,理论上该方法与传统算法精度一致。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重建精度以及对具有复杂表面物体的三维重建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面结构光算法在提高投影效率的同时与传统算法保持着一致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结构光 三维重建 相移法 相位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体的箱体类零件形位公差语义智能推理
5
作者 黄美发 陈源庆 +2 位作者 唐哲敏 柴鹏 靳尚坤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161,共6页
为解决当前箱体类零件形位公差语义仍然依赖人工理解,造成公差理解分歧,导致测量认证不一致的问题,引入本体技术,实现箱体类零件形位公差语义的智能推理。构建了箱体类零件形位公差语义层次表示模型,采用邻接矩阵表示层内信息或层次关系... 为解决当前箱体类零件形位公差语义仍然依赖人工理解,造成公差理解分歧,导致测量认证不一致的问题,引入本体技术,实现箱体类零件形位公差语义的智能推理。构建了箱体类零件形位公差语义层次表示模型,采用邻接矩阵表示层内信息或层次关系;将其转化成计算机可读可解释的元本体模型;根据几何规范应用的公差原则,推理出相应的形位公差语义(公差带或实效边界);以减速器箱体几何规范为例,展示形位公差带或实效边界自动生成过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 箱体零件 公差语义 公差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本体的测量仪器智能优选研究
6
作者 黄美发 柴鹏 +1 位作者 唐哲敏 张晗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160,共5页
针对当前测量仪器的种类逐渐增多且各仪器都有不同的性能影响因素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本体的测量仪器智能优选研究。首先,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对测量仪器的性能影响因素进行模糊划分;其次,依据本体领域知识,将模糊划分模型... 针对当前测量仪器的种类逐渐增多且各仪器都有不同的性能影响因素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本体的测量仪器智能优选研究。首先,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对测量仪器的性能影响因素进行模糊划分;其次,依据本体领域知识,将模糊划分模型转化为测量仪器智能优选的本体模型,运用SWRL规则和protégé工具推理出最优的测量仪器;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展示该方法的工作过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为仪器选择提供参考,并可自动推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 本体 测量仪器 智能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轴车削刀具磨损因素交互效应与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艳平 莫秋云 +2 位作者 李乐 林升垚 王思远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为有效减缓刀具磨损并尽可能地提高加工效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与多元非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切削参数效应的显著性及交互作用机理,并拟合含有交互效应的刀具磨损回归方程;基于NSAG-Ⅱ算法,以切削参数为设计变量,刀具磨损回归... 为有效减缓刀具磨损并尽可能地提高加工效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与多元非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切削参数效应的显著性及交互作用机理,并拟合含有交互效应的刀具磨损回归方程;基于NSAG-Ⅱ算法,以切削参数为设计变量,刀具磨损回归方程和加工效率方程作为多目标优化函数,优化切削参数以实现减小刀具磨损速度的目的。结果表明,进给量与主轴转速间存在显著的正向交互效应,建立的刀具磨损回归方程在95%的置信区间内的最大拟合差值不超过0.000 6,优化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的误差不超过2%,可有效降低刀具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轴车削 刀具磨损 交互效应 NSAG-Ⅱ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蚁群粒子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14
8
作者 何少佳 史剑清 王海坤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65-770,共6页
全局静态地图下,针对蚁群算法规划机器人移动路径时存在计算时间长、搜索效率低,并且得到的优化路径转弯次数过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蚁群粒子群算法:首先利用粒子群算法快速得到蚁群算法初始信息素,然后进行蚁群算法路径规划,对得到... 全局静态地图下,针对蚁群算法规划机器人移动路径时存在计算时间长、搜索效率低,并且得到的优化路径转弯次数过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蚁群粒子群算法:首先利用粒子群算法快速得到蚁群算法初始信息素,然后进行蚁群算法路径规划,对得到的路径采用惯性优化,对每个节点进行遍历,当2个节点间的路径上无障碍物时,将中间节点删除,转换为优化路径。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与传统蚁群算法及相关改进算法相比,能有效减少迭代次数、提高搜索效率、减少转弯次数、缩短路径长度,从而提高路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蚁群算法 路径规划 移动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目机器人手眼标定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邓仕超 梅枫 +2 位作者 高兴宇 杨龙 梁晨光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3-57,共5页
手眼标定是研究机械手工具坐标系与相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提出了一种单位八元数手眼标定算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和抗噪声能力。该算法在传统的对偶四元数的基础上结合数据在特殊正交群上的特点,有效地恢复数据在特殊欧几里得群的同步... 手眼标定是研究机械手工具坐标系与相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提出了一种单位八元数手眼标定算法,具有较好的精度和抗噪声能力。该算法在传统的对偶四元数的基础上结合数据在特殊正交群上的特点,有效地恢复数据在特殊欧几里得群的同步问题,通过手眼关系AX=XB的模型,实现旋转和平移矩阵的同步最优解,使手眼标定以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来解决。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对偶四元数算法速度更快、鲁棒性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实用性的优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手眼标定 八元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转子焊点图像检测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仕超 张延儒 +3 位作者 高兴宇 刘平 黄海兰 杨家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7793-7797,共5页
针对微型电机转子焊点检测费时费力且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转子焊点检测方法。首先运用网络预训练的方法加速网络训练,提高模型准确率;然后在网络中引入批量归一化,避免出现梯度消失;最后对图像进行数据增强,减少... 针对微型电机转子焊点检测费时费力且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残差神经网络的转子焊点检测方法。首先运用网络预训练的方法加速网络训练,提高模型准确率;然后在网络中引入批量归一化,避免出现梯度消失;最后对图像进行数据增强,减少过拟合现象。实验表明,与K最近邻(KNN)等经典算法相比,该算法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达到91.5%,与工人检测的速度相比提高了3.5倍,具有很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焊点 残差神经网络 预训练 批量归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面法向量的线结构光视觉传感器参数标定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仕超 蒋应良 高兴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9-72,共4页
为解决线结构光传感器精度低且易受环境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标定方法。此方法以棋盘格为靶标,使用一种新的角点快速定位算法进行相机标定;使用Steger算法提取图像激光中心点后结合Huber损失函数拟合出光条直线;通过相机内外参标定两个... 为解决线结构光传感器精度低且易受环境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标定方法。此方法以棋盘格为靶标,使用一种新的角点快速定位算法进行相机标定;使用Steger算法提取图像激光中心点后结合Huber损失函数拟合出光条直线;通过相机内外参标定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两法向量叉乘后获得激光光条在相机坐标系下的点向式方程;对提取的多条激光光条进行等距取点后利用最小二乘拟合出激光平面。使用3种方法进行对比实验,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对长为7 mm的标准量块在此系统下进行测量,其平均测量误差为0.036 mm。与传统方法相比,此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与较好的鲁棒性,能够适应较复杂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结构光 光平面标定 三维重建 法向量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中心约束的点对特征三维物体识别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仕超 杨龙 +2 位作者 梁晨光 高兴宇 蒋应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30,34,共5页
目标姿态识别系统中能够快速、准确在复杂场景里识别目标物体是实现机器人在线抓取的关键,针对传统点对特征(PPF)算法相邻物体点云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中心约束点对特征的三维物体识别算法。首先通过法向量相交约束为条件提... 目标姿态识别系统中能够快速、准确在复杂场景里识别目标物体是实现机器人在线抓取的关键,针对传统点对特征(PPF)算法相邻物体点云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点云中心约束点对特征的三维物体识别算法。首先通过法向量相交约束为条件提取物体中心,然后根据模型的大小筛选出相关的点对特征,最后利用共面点对和物体中心特征,实现计算三维物体的姿态,以此来提高识别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显著减少特征描述符数量,提高了三维物体在复杂场景中的识别速度。与原始的点对特征算法相比,该方法对三维目标识别具有较好的性能与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物体识别 点对特征 点云中心 法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配合偏差的装配尺寸链本体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黄美发 江艳燕 +1 位作者 刘智勇 丁国臻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09-215,共7页
为了减少不同配合类型下配合偏差对尺寸链生成的影响,使生成中相关的公差信息能被计算机更好的理解和共享,将本体技术引入到装配尺寸链的自动生成中。首先,通过网络本体语言(OWL)构建装配尺寸链表示模型,根据特征面之间是否有间隙将装... 为了减少不同配合类型下配合偏差对尺寸链生成的影响,使生成中相关的公差信息能被计算机更好的理解和共享,将本体技术引入到装配尺寸链的自动生成中。首先,通过网络本体语言(OWL)构建装配尺寸链表示模型,根据特征面之间是否有间隙将装配约束类型分成漂移配合和固定配合,将间隙量映射成漂移配合。在此基础上运用OWL断言描述模型中各层的约束关系。然后,构建装配尺寸链本体模型及其推理规则,采用OWL描述其结构化知识,建立相关的类、对象属性和数据属性。其次,对漂移配合类型的装配约束关系进行标记,并进行计量分析,利用SWRL描述推理规则得出偏差影响最小且最短的尺寸链。最后,在建立的本体模型和规则语言的基础上,以滚轮为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 装配尺寸链 自动生成 配合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误差来源的孔轴直线度检测的测点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美发 刘廷伟 +1 位作者 唐哲敏 刘振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58,共10页
针对测量间距的选择难以兼顾准确及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误差来源的孔轴直线度检测的测点优化方法。分析实际零件的误差来源,得到零件表面形状的尺寸误差;根据误差来源和直线度公差的工程语义,构建零件表面形状的模拟函数;基于误差... 针对测量间距的选择难以兼顾准确及效率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误差来源的孔轴直线度检测的测点优化方法。分析实际零件的误差来源,得到零件表面形状的尺寸误差;根据误差来源和直线度公差的工程语义,构建零件表面形状的模拟函数;基于误差理论的原理,在模拟函数的基础上分析测量间距与误差评定值的关系,构建测点集精度函数;对于给定的公差和加工方法,基于蒙特卡罗法仿真原理随机生成一系列模拟表面,用建立的测点集精度函数分析和统计各模拟表面的最佳测量间距,并进一步分析真实零件的最佳测量间距。最后,通过两个工程实例分别验证提出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实例结果表明,与理论方法相比,实例一(实例二)的轴向和径向的测点数分别减少1994(226)个和42(396)个,提出的方法在满足精度的条件下提高了测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来源 测点 模拟函数 蒙特卡罗法 孔轴直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的工业钉类识别研究及优化策略
15
作者 高兴宇 陈凯生 +1 位作者 黄寅 张朋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22,26,共4页
为了实现交换机外壳上钉类安装正确与否的精确检测,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处理识别算法。首先对交换机外壳图像进行Canny算子提取边缘,用透视变换算法与模板形成统一尺寸,定位截取出样本,然后把不同环境下的样本输入Ca... 为了实现交换机外壳上钉类安装正确与否的精确检测,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处理识别算法。首先对交换机外壳图像进行Canny算子提取边缘,用透视变换算法与模板形成统一尺寸,定位截取出样本,然后把不同环境下的样本输入Caffe框架下构建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PU模式下训练识别模型,最后运用于实际工程中。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不同钉类样本数据量增加,网络结构不能完全满足检测需求,进而采用一种基于产品类型的不同模型训练优化策略。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可以快速训练模型并且结合策略可使不同产品检测准确度达99%以上,有效提高了交换机外壳上钉类安装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类 透视变换 深度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齐次坐标变换的统计装配公差建模 被引量:14
16
作者 唐哲敏 黄美发 孙永厚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5-464,共10页
基于新一代产品几何规范与认证体系,研究了基于齐次坐标变换的统计装配公差建模方法。将装配有向图改进为装配体几何关系图,图象化地表达与装配公差有关的关键特征及特征间的关系。用三维向量和齐次坐标转换矩阵来建立能够表达主要装配... 基于新一代产品几何规范与认证体系,研究了基于齐次坐标变换的统计装配公差建模方法。将装配有向图改进为装配体几何关系图,图象化地表达与装配公差有关的关键特征及特征间的关系。用三维向量和齐次坐标转换矩阵来建立能够表达主要装配定位连接和辅助装配定位连接信息的装配公差传递模型。以实际零件为随机自变量,以该装配公差传递模型为映射函数,建立了统计装配公差分析模型。给出了该方法在公差分析中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次坐标转换矩阵 统计装配公差 装配定位约束 装配有向图 公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自由度双臂协作机器人操作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贺晓莹 高兴宇 +2 位作者 王海舰 彭艳华 李煜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6-713,共8页
为了验证七自由度双臂协作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操作适应性和稳定性,以及提高机器人工作效率和协调性能,提出一种结合MATLAB和ADAMS的数值分析方法,对七自由度双臂协作机器人的空间运作模式进行分析和计算。首先,在Solidworks中建立七... 为了验证七自由度双臂协作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操作适应性和稳定性,以及提高机器人工作效率和协调性能,提出一种结合MATLAB和ADAMS的数值分析方法,对七自由度双臂协作机器人的空间运作模式进行分析和计算。首先,在Solidworks中建立七自由度双臂协作机器人的三维模型;然后,运用结合MATLAB和ADAMS的数值分析方法计算七自由度机械臂的运动学逆解;最后,运用基于虚拟动力学模型的控制方法,仿真七自由度双臂协作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夹取与搬运作业,以验证运动学逆解和分析双臂作业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由仿真结果得到:双臂到达目标位置的X向误差为0.6 mm,Y向误差为0.5 mm,Z向误差为0.9 mm;到达预设位置的平均误差为0.5 mm;双臂协同抓取目标物成功率可达99.1%。由此可见,七自由度机械臂的运动学逆解满足预期要求,七自由度双臂协作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操作适应性和稳定性有所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自由度机械臂 运动学 逆解 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学习的整车主动悬架免参数H_(∞)控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刚 李昆鹏 +1 位作者 景晖 刘溯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60-2271,共12页
主动悬架是智能汽车全线控底盘的重要部件,配合各线控执行系统可实现整车底盘的全矢量控制,极大增强行驶的安全性,而传统控制方法需要标定的整车模型参数过多,降低了控制开发的效率。基于此,本文研究了整车主动悬架免参数H_(∞)控制方... 主动悬架是智能汽车全线控底盘的重要部件,配合各线控执行系统可实现整车底盘的全矢量控制,极大增强行驶的安全性,而传统控制方法需要标定的整车模型参数过多,降低了控制开发的效率。基于此,本文研究了整车主动悬架免参数H_(∞)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主动悬架的行为依赖近似动态规划模型,将H_(∞)控制问题转化为路面干扰和控制行为的零和博弈过程;其次,使用自适应评判方法整定动作网络与批判网络,通过在线Q学习求解系统的博弈黎卡提方程,给出无须模型参数的控制最优解,稳定性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收敛到系统的纳什平衡点;最后,搭建硬件在环系统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对包块路面以及不同路面等级下的随机路面进行主动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Q学习的控制方法具有最优控制效果,能够改善低频范围内的整车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车主动悬架 免参数 H_(∞)控制 Q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结构光的手机封装胶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邹翔 宁黎华 +2 位作者 高兴宇 廖斌 王海舰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23期149-154,共6页
为了克服手机在封装工艺中的胶水断裂、溢出等缺陷,提出一种基于线结构光传感器(LMI Gocator 2510)及HALCON软件的手机封装胶测量方法。通过提取手机壳深度图中的胶水区域特征,采用直方图谷底法实现无胶水区域和点胶后有胶水区域的有效... 为了克服手机在封装工艺中的胶水断裂、溢出等缺陷,提出一种基于线结构光传感器(LMI Gocator 2510)及HALCON软件的手机封装胶测量方法。通过提取手机壳深度图中的胶水区域特征,采用直方图谷底法实现无胶水区域和点胶后有胶水区域的有效分离;分别截取已分割区域中对应行坐标的全部像素值,进一步重构出深度轮廓线,利用基于深度轮廓信息的最小二乘法拟合出胶路的胶基准;结合胶基准测量点胶后的胶水高度,最后再判断点胶后轮廓位置的胶水宽度和各类缺陷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准确测量出微米级胶水胶截面轮廓的宽度、高度,通过设定阈值数据精准判断出缺胶、溢胶缺陷,同时该方法的胶宽度测量误差为0.03 mm,测量结果有稳定的数据集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工业自动化 HALCON 激光三角测量法 线结构光传感器 微米级测量 胶水检测 深度图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隐点的线结构光传感器光平面标定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增 高兴宇 +2 位作者 李伟明 尹炳强 于泽华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8-171,共4页
光平面高精度标定是实现线结构光传感器精密测量的关键,提出一种基于消隐点的光平面标定方法。首先控制平面靶标或者传感器作一组平移运动,得到光平面中一组平行的激光条纹图像;然后通过提取光条与标定板网格线交点,构造出光平面中第二... 光平面高精度标定是实现线结构光传感器精密测量的关键,提出一种基于消隐点的光平面标定方法。首先控制平面靶标或者传感器作一组平移运动,得到光平面中一组平行的激光条纹图像;然后通过提取光条与标定板网格线交点,构造出光平面中第二组平行直线,计算两组平行直线的消隐点并利用向量叉积标定光平面的法向;最后计算光平面上两特征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并根据这一约束条件,标定得到光平面方程的其余参数。通过与多种标定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更高的标定精度,结合工业机器人对厚度为7 mm的标准量块进行测量,平均测量误差为0.013 mm。与基于两组平移运动的标定方法相比,本方法进一步减少了人工参与,提高了标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平面标定 消隐点 线结构光 三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