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微球的应用及制备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段景宽 罗炎 +1 位作者 王亚珍 李长元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1-64,共4页
简述了聚合物微球在分离技术方面的应用概况,分析不同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如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分散聚合法、种子聚合法,着重提出反应诱导相分离法制备热固性树脂微球的工艺路线和优缺点。
关键词 聚合物微球 反应诱导相分离法 分离技术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B_2超导电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心宇 黄勇 曾中明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4-109,共6页
20 0 1年 1月所发现的MgB2 超导体具有 39K的临界转变温度 ,是迄今为止转变温度最高的非铜氧化物超导体。它可能做为一种新型低成本高性能超导材料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简述了近期对MgB2 超导体的研究工作 ,介绍了近期主要有关MgB2 超... 20 0 1年 1月所发现的MgB2 超导体具有 39K的临界转变温度 ,是迄今为止转变温度最高的非铜氧化物超导体。它可能做为一种新型低成本高性能超导材料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简述了近期对MgB2 超导体的研究工作 ,介绍了近期主要有关MgB2 超导体电子结构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工作 ,着重叙述了关于MgB2 超导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B2超导体 超导电性 电子结构 超导机制 二硼化镁 线材 薄膜 抗磁场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酰亚胺/环氧树脂共混物的相结构及制备环氧树脂微球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段景宽 罗炎 +1 位作者 王亚珍 李长元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20,共6页
采用共缩聚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聚醚酰亚胺(COPEI),通过改变它在COPEI/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E828)/二氨基二苯基砜(DDS)共混体系中的用量,考察了对共混体系的相结构以及对制备环氧树脂微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COPEI树脂后... 采用共缩聚方法合成了一种新型聚醚酰亚胺(COPEI),通过改变它在COPEI/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E828)/二氨基二苯基砜(DDS)共混体系中的用量,考察了对共混体系的相结构以及对制备环氧树脂微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加入COPEI树脂后,共混体系发生相分离,得到不同的相结构。当COPEI树脂含量在30%(质量)以上时,共混体系出现完全反转相结构,随着其含量增加,环氧树脂分散相尺寸逐渐减小,制得的环氧树脂微球粒径和粒度分布逐渐降低。红外光谱显示环氧树脂微球问的特征吸收峰以及与纯环氧树脂的特征吸收峰间都没有明显区别。DSC分析显示环氧树脂微球的玻璃化温度(Tg)略低于纯环氧树脂的Tg,而且随着COPEI用量增加,环氧树脂微球的Tg有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酰亚胺 环氧树脂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La-BaPbO_3导电陶瓷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心宇 曾中明 +1 位作者 万仁勇 成钧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34-237,共4页
采用化学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掺稀土La的BaPbO3导电陶瓷 ;用X射线衍射及SEM对粉末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 ,从而确定了液相共沉淀法制取Ba1 -xLaxPbO3的合成温度 ;同时讨论了稀土La对BaPbO3粉末合成过程及其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 采用化学液相共沉淀法制备了掺稀土La的BaPbO3导电陶瓷 ;用X射线衍射及SEM对粉末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 ,从而确定了液相共沉淀法制取Ba1 -xLaxPbO3的合成温度 ;同时讨论了稀土La对BaPbO3粉末合成过程及其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液相共沉淀法能明显降低Ba1 -xLaxPbO3粉末的合成温度 ,提高粉体的合成率 ,其合成温度大约在 65 0℃左右 ;添加稀土La对BaPbO3的电阻率的影响呈W形状变化 ,当x =0 1时Ba1 -xLaxPbO3的焙烧温度、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BAPBO3 导电陶瓷 液相共沉淀法 铅酸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Mg-LaNi_5合金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蒙冕武 刘心宇 +1 位作者 成钧 周怀营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3-167,共5页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差热分析(DTA)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新型材料Mg 6 9%LaNi5(质量分数)的组织形貌及热稳定性能等。结果表明:该合金在转速为2 80r/min的条件下球磨2 5 0h后形成了短程有序或无序的镧、镁、镍等非晶... 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差热分析(DTA)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新型材料Mg 6 9%LaNi5(质量分数)的组织形貌及热稳定性能等。结果表明:该合金在转速为2 80r/min的条件下球磨2 5 0h后形成了短程有序或无序的镧、镁、镍等非晶及MgNi2 纳米晶(3nm)组织;所得样品的颗粒形状主要为规则的球形或近球形,还有少量多角形等不规则形状。球磨样品在76 3K温度下保温35d ,得到热稳定性较好的具有纳米尺度(2 5nm)的Mg2 NiLa ,Mg2 Ni,MgNi2 三相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I5合金 机械合金化 扫描电子显微镜 X射线衍射 热稳定性能 不规则形状 MG2NI 组织形貌 质量分数 新型材料 测试方法 差热分析 短程有序 颗粒形状 纳米尺度 min 纳米晶 多角形 球磨 球形 样品 非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LaNi_5-41%Mg合金的相组成与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蒙冕武 刘心宇 +1 位作者 成钧 周怀营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8-41,共4页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热分析(DTA)等方法研究了高能球磨及热处理对新型合金LaNi5-41%Mg(质量分数)的组织形貌、结构变化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80r/min球磨250h后,LaNi5-41%Mg样品由镧、镁和镍等非...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热分析(DTA)等方法研究了高能球磨及热处理对新型合金LaNi5-41%Mg(质量分数)的组织形貌、结构变化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80r/min球磨250h后,LaNi5-41%Mg样品由镧、镁和镍等非晶以及微量的晶体Mg和Mg2Ni组成;所得的粉末形状大多数为规则的近球形或球形,颗粒直径为0.1~15.2μm,其中87%的颗粒直径为0.1~2μm。球磨样品经763K保温35d后,得到热稳定性较好的由纳米Mg2NiLa,Mg2Ni,Mg17La2三相组成的合金,其平均晶粒直径为26.9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i5-41%Mg合金 高能球磨 相组成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封装微晶玻璃基板的介电性能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国华 刘心宇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3-286,共4页
研究了堇青石基微晶玻璃介电性能随测试温度和测试频率变化的温度特性和频率特性,结果说明,未添加和添加氧化铋的微晶玻璃的极化机理表现为离子极化,而添加稀土氧化铈的微晶玻璃的极化机理表现为空间电荷极化。介电性能的温度特性说明,... 研究了堇青石基微晶玻璃介电性能随测试温度和测试频率变化的温度特性和频率特性,结果说明,未添加和添加氧化铋的微晶玻璃的极化机理表现为离子极化,而添加稀土氧化铈的微晶玻璃的极化机理表现为空间电荷极化。介电性能的温度特性说明,添加稀土氧化铈的微晶玻璃样品介电损耗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他样品的介电损耗随测试温度基本不变,并基于德拜(Debye)弛豫方程作了分析。所有样品的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增加基本不变。介电性能的频率特性说明极化弛豫普适定律适用于堇青石基微晶玻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微晶玻璃 介电性能 温度特性 频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Ni-RE贮氢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徐欣 周怀营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镁基稀土贮氢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添加不同稀土和采用不同的工艺条件对Mg-Ni合金的贮氢量、吸放氢速度等贮氢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当前Mg-Ni-RE(RE=La,Y,Ce,Pr,Nd)贮氢合金的研究现状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今后... 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镁基稀土贮氢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添加不同稀土和采用不同的工艺条件对Mg-Ni合金的贮氢量、吸放氢速度等贮氢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当前Mg-Ni-RE(RE=La,Y,Ce,Pr,Nd)贮氢合金的研究现状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今后应用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Ni—RE 贮氢合金 贮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LaNi_5-34%(质量分数)Mg的相组成与热稳定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蒙冕武 刘心宇 +1 位作者 成钧 周怀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7-179,182,共4页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热分析(DTA)等方法研究了高能球磨及热处理等对新型合金LaNi5 34%(质量分数)Mg的相组成、形貌及热稳定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00r/min球磨100h及190r/min球磨100h后,样品由La、Mg...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热分析(DTA)等方法研究了高能球磨及热处理等对新型合金LaNi5 34%(质量分数)Mg的相组成、形貌及热稳定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00r/min球磨100h及190r/min球磨100h后,样品由La、Mg、Ni等非晶,微量的晶体Ni和MgNi2相组成,所得粉末的形状大多为规则的球形或近球形,其颗粒直径范围为0.05~33.0μm。球磨样品具有较好的室温活化特性,其最大电化学放电容量为460mAh/g。该样品经763K保温35d后,得到热稳定性较好的具有纳米尺度的MgNi2、Mg2Ni、Mg2NiLa三相组织,其平均晶粒直径为21.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合金 活化性能 高能球磨 相组成 热稳定性 XRD SEM 差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对堇青石基陶瓷的相组成和相变机理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国华 刘心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20-1424,共5页
采用X射线衍射 (XRD)和扫描电镜 (SEM )研究了由氧化物粉末制备堇青石陶瓷时 ,高能球磨及其后续热处理对堇青石陶瓷相组成和相变过程的影响 ,分析了高能球磨的作用机理 ;探明了经高能球磨的样品在低温烧成 (90 0℃ )时 ,首先出现了新的... 采用X射线衍射 (XRD)和扫描电镜 (SEM )研究了由氧化物粉末制备堇青石陶瓷时 ,高能球磨及其后续热处理对堇青石陶瓷相组成和相变过程的影响 ,分析了高能球磨的作用机理 ;探明了经高能球磨的样品在低温烧成 (90 0℃ )时 ,首先出现了新的中间相镁铝尖晶石 (MgAl2 O4) ,110 0℃中间相消失。与未球磨的样品比较表明 :高能球磨不仅能够降低堇青石的相转变温度 ,而且可以大幅加快中间相和原料相向α 堇青石转变的速度 ,同时发现提高烧成温度有利于中间相向堇青石的转变。研究了粉末状态对堇青石陶瓷相组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加压成型易于使Si4+ 、Mg2 + 和Al3 + 离子扩散 ,促进早期的固相烧结和后期的液相烧结 ,并影响各相的相对含量 ,有利于主晶相α 堇青石的合成 ,但对相的组成没有太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基陶瓷 相组成 相变机理 高能球磨 热处理 压型 XRD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参数对MgNi非晶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蒙冕武 刘心宇 +1 位作者 成钧 周怀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7-700,共4页
采用带高温附件的X射线衍射仪(XRD)、差热分析仪(DTA)等研究了磨球配比、球料比、球磨速度、球磨时间等参数对MgNi样品的结构、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及其在加热过程中的相变规律。结果表明MgNi非晶的热稳定性能随着样品中球磨能量的增加而... 采用带高温附件的X射线衍射仪(XRD)、差热分析仪(DTA)等研究了磨球配比、球料比、球磨速度、球磨时间等参数对MgNi样品的结构、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及其在加热过程中的相变规律。结果表明MgNi非晶的热稳定性能随着样品中球磨能量的增加而降低。当样品的球磨能量较低时(球磨时间短、球磨速度低、球料比小、磨球配比中大球质量大而小球数量少),非晶样品只有一个放热峰,对应着Mg2Ni和Mg Ni2晶体相的生成;当样品的球磨能量较高时则出现二个放热峰,分别对应着Mg2Ni、MgNi2晶体相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Ni非晶 球磨参数 相变 热稳定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微晶玻璃的生产及其着色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心宇 陈国华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61-65,共5页
介绍了烧结微晶玻璃的工艺原理、生产工艺 。
关键词 烧结法 微晶玻璃 着色 工艺原理 着色剂 种类 着色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合成Mg-La-Ni系合金的相结构 被引量:3
13
作者 蒙冕武 刘心宇 成钧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4,共5页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差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机械球磨及热处理对Mg-La-Ni系Mg-59%LaNi5和Mg-63%LaNi5合金的组织形貌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转速为280 r·min-1球磨250 h后,Mg-La-Ni系合金主要由镧、镁、镍等...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差热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机械球磨及热处理对Mg-La-Ni系Mg-59%LaNi5和Mg-63%LaNi5合金的组织形貌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转速为280 r·min-1球磨250 h后,Mg-La-Ni系合金主要由镧、镁、镍等非晶和Mg2Ni(Mg-59%LaNi5)或MgNi2(Mg-62%LaNi5)纳米晶组成;大多数粉末呈球形或近球形,Mg-59%LaNi5和Mg-62%LaNi5合金颗粒直径分别为0.10~15.20 μm和0.05~13.90 μm,其中,Mg-59%LaNi5和Mg-62%LaNi5分别约有87%和90%的颗粒直径为0.50~2.00 μm;经763 K保温35 d后,Mg-59%LaNi5的相组成由热稳定性较强的Mg2NiLa,Mg2Ni和Mg17La2组成;Mg-62%LaNi5合金由热稳定性较强的Mg2NiLa,Mg2Ni和MgNi2相组成,其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26.9 nm和25.3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机械合金化 相组成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度调节剂对制备环氧树脂微球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段景宽 罗炎 +1 位作者 王亚珍 李长元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18,共3页
研究粘度调节剂对环氧树脂/二氨基二苯基砜/聚醚酰亚胺(EP/DDS/PEI)共混物相结构及制备EP微球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物中加入粘度调节剂后,固化过程中共混体系的粘度明显降低,随着粘度调节剂用量的增加,EP分散相尺寸逐渐增大,制得的EP... 研究粘度调节剂对环氧树脂/二氨基二苯基砜/聚醚酰亚胺(EP/DDS/PEI)共混物相结构及制备EP微球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物中加入粘度调节剂后,固化过程中共混体系的粘度明显降低,随着粘度调节剂用量的增加,EP分散相尺寸逐渐增大,制得的EP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指数逐渐增大。EP微球的红外光谱显示粘度调节剂对EP微球的成分和相结构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微球 制备 粘度调节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球磨作用对合成堇青石基陶瓷的相组成和相变机理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国华 刘心宇 成均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2-285,共4页
采用XRD分析研究了由分析纯的氧化物粉末制备堇青石基陶瓷时,高能球磨作用及热处理温度对堇青石陶瓷相组成和相变过程的影响,并分析了高能球磨在堇青石陶瓷烧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经高能球磨处理的试样在低温烧成(900℃)时,首先出... 采用XRD分析研究了由分析纯的氧化物粉末制备堇青石基陶瓷时,高能球磨作用及热处理温度对堇青石陶瓷相组成和相变过程的影响,并分析了高能球磨在堇青石陶瓷烧成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经高能球磨处理的试样在低温烧成(900℃)时,首先出现中间相镁铝尖晶石(MgAl_2O_4),但1100℃时中间相又消失;与未球磨的试样比较,高能球磨不仅能够降低堇青石的相变温度,而且可大大加快中间相和原料相向α-堇青石转变的速度;同时发现提高烧成温度有利于中间相向堇青石的转变。此外,还研究了粉末的状态(即是否经成型处理)对堇青石陶瓷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压成型使Si^(4+)、Mg^(2+)和Al^(3+)易于扩散,能促进早期的固相烧结和后期的液相烧结,有利于主晶相α-堇青石的合成,但对相组成没有太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球磨作用 合成 堇青石基陶瓷 相组成 相变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合金化LaNi_5-31%Mg的结构及性能表征
16
作者 蒙冕武 刘心宇 +1 位作者 成钧 周怀营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71,共4页
采用X -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差热分析 (DTA)及电池性能测试仪等方法研究了LaNi5 3 1%Mg合金的组织形貌、热稳定性能及电化学活化性能等。结果表明 :经 3 0 0r min球磨 2 5 0h后 ,样品中形成了短程有序或无序的镧、... 采用X -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差热分析 (DTA)及电池性能测试仪等方法研究了LaNi5 3 1%Mg合金的组织形貌、热稳定性能及电化学活化性能等。结果表明 :经 3 0 0r min球磨 2 5 0h后 ,样品中形成了短程有序或无序的镧、镁、镍等非晶及MgNi2 纳米晶 ( 3 .4nm)组织 ;颗粒形状主要为规则的球形或近球形及少量多角形等 ,粒径范围为 0 .12~ 8.70 μm。经 763K保温3 5d ,得到热稳定性较好的具有纳米尺度的Mg2 NiLa ,Mg2 Ni,MgNi2 三相合金。球磨样品在碱性电解液中首次充放电活化时即达到其最大容量 410mAh 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 机械合金化 相组成 热稳定性 活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Mg-Ni非晶形成的局部熔化-相互扩散-快速凝固机理
17
作者 蒙冕武 刘心宇 成钧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9-22,共4页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等研究了Mg-Ni样品在球磨过程中的相结构、形貌、微区成分等变化规律,提出了球磨Mg-Ni非晶形成的局部熔化-相互扩散-快速凝固机理:样品在高于一定转速的球磨过程中发生局部熔化,...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分析仪等研究了Mg-Ni样品在球磨过程中的相结构、形貌、微区成分等变化规律,提出了球磨Mg-Ni非晶形成的局部熔化-相互扩散-快速凝固机理:样品在高于一定转速的球磨过程中发生局部熔化,镍粉镶嵌入熔体中,在磨球的撞击作用下,熔体经快速凝固形成成分不均的晶体样品。再次被磨球碰撞时,样品产生局部熔化-相互扩散-快速凝固过程并在界面处形成非晶薄层,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非晶层的厚度不断增加、样品的微区成分逐渐趋于均匀,原子排列也从长程有序转变为短程有序甚至无序的非晶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磨 MG-NI合金 非晶形成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孔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微球的制备
18
作者 李长元 罗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04-1107,共4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聚醚酰亚胺(PEI-A),使之以10%~50%的质量分数与双马来酰亚胺(BMI)单体+烯丙基双酚A(DBA)体系共混,经由反应诱导相分离(160 ℃、8 h,185 ℃、2 h,200 ℃、10 h),制得粒径为3~5 μm 无孔BMI树脂微球. 用SEM观察了共混...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聚醚酰亚胺(PEI-A),使之以10%~50%的质量分数与双马来酰亚胺(BMI)单体+烯丙基双酚A(DBA)体系共混,经由反应诱导相分离(160 ℃、8 h,185 ℃、2 h,200 ℃、10 h),制得粒径为3~5 μm 无孔BMI树脂微球. 用SEM观察了共混物的相结构和BMI树脂微球的形态,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了BMI树脂微球的粒度及其分布. 结果表明,随着PEI-A用量的增加,BMI树脂微球粒径减小,且粒度分布呈由不均匀到均匀再到不均匀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酰亚胺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 相结构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