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迟滞非线性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春涛 谭永红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81-287,共7页
介绍了对不平滑、多映射迟滞非线性系统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迟滞建模与控制器设计的研究现状.详细地分析比较了Preisach模型和线性迟滞模型优缺点.在控制器设计方法方面,比较了常用的两类基于逆模型补偿方案的特点、差别和适应范围,... 介绍了对不平滑、多映射迟滞非线性系统的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迟滞建模与控制器设计的研究现状.详细地分析比较了Preisach模型和线性迟滞模型优缺点.在控制器设计方法方面,比较了常用的两类基于逆模型补偿方案的特点、差别和适应范围,并扼要论述了其他控制方案.最后,对迟滞研究中仍需解决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ISACH模型 压电执行器 迟滞非线性 逆模型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观测器的非线性系统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英文)
2
作者 李春涛 谭永红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2335-2339,共5页
结合高增益观测器,针对相对阶为n的非线性系统,设计了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器。利用Lyapnov定理获得了神经网络权值的更新律和控制器的控制律,从而确保了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有界性。由于神经网络不需任何的离线训练,因而该控制器能够... 结合高增益观测器,针对相对阶为n的非线性系统,设计了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器。利用Lyapnov定理获得了神经网络权值的更新律和控制器的控制律,从而确保了整个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有界性。由于神经网络不需任何的离线训练,因而该控制器能够广泛应用于一大类非线性性系统的控制中。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神经网络 非线性系统 输出反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的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子民 王勇 谭永红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078-2079,共2页
入侵检测系统是当前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保障信息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BP神经网络优化算法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利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传统BP算法进行改进,成功地将LMBP算法运用到基于W indows操作系统的主机入侵... 入侵检测系统是当前信息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保障信息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BP神经网络优化算法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利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传统BP算法进行改进,成功地将LMBP算法运用到基于W indows操作系统的主机入侵检测中去,建立LMBP-HIDS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运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进行主机入侵检测,可以较好地提高学习速率,缩短训练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安全 入侵检测 神经网络 BP神经网 LM算法 LMBP-HI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ENER模型的压电陶瓷神经网络动态迟滞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党选举 谭永红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701-2703,2716,共4页
从频域的角度分析,一般认为迟滞特性的形成是由于对输入信号进行了相位滞后而造成,从而形成了输入和输出的多值对应关系,但直接从相位滞后角度所建立的迟滞模型主要是对迟滞环中的主环进行逼近。该文给出了多值对应的迟滞特性的新解释,... 从频域的角度分析,一般认为迟滞特性的形成是由于对输入信号进行了相位滞后而造成,从而形成了输入和输出的多值对应关系,但直接从相位滞后角度所建立的迟滞模型主要是对迟滞环中的主环进行逼近。该文给出了多值对应的迟滞特性的新解释,提出迟滞特性是由形成多值对应的相位滞后部分和动态非线性部分串联组成。采用改进的Wiener模型建立压电陶瓷的迟滞回环特性模型,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在描述压电陶瓷的多值对应、动态特性及非线性特性方面,所提出的神经网络动态迟滞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相位滞后 动态迟滞特性 WIENER模型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压电陶瓷执行器迟滞特性的智能建模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新龙 谭永红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5,共3页
由于压电陶瓷执行器固有的迟滞非线性会影响系统的控制精度,甚至能导致系统不稳定,基于神经网络建立一个迟滞非线性的智能模型。提出一个迟滞因子将多映射的迟滞非线性转换成能够被神经网络逼近的一一映射。该模型结构简单,简化了辨识... 由于压电陶瓷执行器固有的迟滞非线性会影响系统的控制精度,甚至能导致系统不稳定,基于神经网络建立一个迟滞非线性的智能模型。提出一个迟滞因子将多映射的迟滞非线性转换成能够被神经网络逼近的一一映射。该模型结构简单,简化了辨识过程。最后用该方法对实际的压电陶瓷执行器进行建模,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的逼近迟滞非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迟滞 PREISACH模型 迟滞因子 智能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热电偶传感器的智能信号处理 被引量:10
6
作者 党选举 谭永红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5-26,108,共3页
在先进的控制系统中,智能化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已被广泛采用,但由于其非线性校正和冷端温度补偿依然采用硬件或软件查表的方法而存在一定的误差,限制了智能温度传感器精度的进一步提高。该文采用多个神经网络组成一个新结构,同时完成... 在先进的控制系统中,智能化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已被广泛采用,但由于其非线性校正和冷端温度补偿依然采用硬件或软件查表的方法而存在一定的误差,限制了智能温度传感器精度的进一步提高。该文采用多个神经网络组成一个新结构,同时完成高精度非线性校正和冷端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校正 冷端补偿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陶瓷回环特性的RBF神经网络建模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党选举 谭永红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4-147,共4页
压电陶瓷的输入输出特性表现为非线性多值对应关系,直接采用只能逼近任意单值对应函数的前馈神经网络是无法描述压电陶瓷回环特性的,该文提出在二维输入输出空间中增加时间轴,构成三维空间,使压电陶瓷的输入输出特性变为单值对应关系。... 压电陶瓷的输入输出特性表现为非线性多值对应关系,直接采用只能逼近任意单值对应函数的前馈神经网络是无法描述压电陶瓷回环特性的,该文提出在二维输入输出空间中增加时间轴,构成三维空间,使压电陶瓷的输入输出特性变为单值对应关系。采用多输入单输出的RBF神经网络实现对迟滞回环特性的描述,其仿真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是有效的,并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 迟滞特性 三维空间 RBF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理论的压电陶瓷迟滞特性的神经网络建模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党选举 谭永红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13-916,共4页
针对不光滑非单值对应的非线性压电陶瓷的迟滞特性,提出了采用灰色理论中的累加生成(AGO)方法,将压电陶瓷的非负多值对应的输入与输出特性的数据转换为单值对应的新数据,再通过神经网络建立压电陶瓷的迟滞特性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针对不光滑非单值对应的非线性压电陶瓷的迟滞特性,提出了采用灰色理论中的累加生成(AGO)方法,将压电陶瓷的非负多值对应的输入与输出特性的数据转换为单值对应的新数据,再通过神经网络建立压电陶瓷的迟滞特性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建立迟滞特性对象的模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理论 累加生成 压电陶瓷 迟滞特性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ID梯度算法训练基于神经网络的广义非线性PID控制器(英文) 被引量:4
9
作者 谭永红 党选举 +1 位作者 范.高温伯格 迈达德.萨义夫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61-867,共7页
将梯度优化过程看作反馈控制系统 ,从而提出了一种带动量项的PID梯度算法 (PIDGDM ) .进一步讨论了该算法的收敛特性 .提出了一种非线性PID控制器以对付一些非线性控制问题 .神经网络被用于实现该非线性PID控制器 .PIDGDM算法被用于训... 将梯度优化过程看作反馈控制系统 ,从而提出了一种带动量项的PID梯度算法 (PIDGDM ) .进一步讨论了该算法的收敛特性 .提出了一种非线性PID控制器以对付一些非线性控制问题 .神经网络被用于实现该非线性PID控制器 .PIDGDM算法被用于训练所提出的神经网络非线性PID控制器 .最后 ,给出了有关方法应用于两个化工过程的仿真研究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 梯度 优化 神经网络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糖醇发酵过程的软测量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薛万伟 党选举 李鑫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6,9,共3页
针对木糖醇发酵过程中木糖醇浓度不能在线测量和影响发酵过程控制的情况,使用软测量技术来估算木糖醇的浓度和底物浓度,使用动态BP网络作为软测量模型,并确定了10个隐含层节点的网络拓扑结构,使用LM算法训练网络。用未经训练的数据检验... 针对木糖醇发酵过程中木糖醇浓度不能在线测量和影响发酵过程控制的情况,使用软测量技术来估算木糖醇的浓度和底物浓度,使用动态BP网络作为软测量模型,并确定了10个隐含层节点的网络拓扑结构,使用LM算法训练网络。用未经训练的数据检验软测量模型,取得了满意的逼近效果。实现了木糖醇发酵过程木糖醇浓度和底物浓度的间接实时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醇 软传感器 神经网络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湿度传感器的湿滞建模与智能补偿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斌 党选举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3-45,49,共4页
高分子湿度传感器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存在着湿滞特性影响了其测量的精度。根据湿滞特性表现出的分段线性性质与T-S模糊建模原理的相似性,提出利用T-S模糊建模的思想对高分子湿度传感器的湿滞非线性环节进行建模,进而建立起湿滞环节的逆模... 高分子湿度传感器在测量过程中由于存在着湿滞特性影响了其测量的精度。根据湿滞特性表现出的分段线性性质与T-S模糊建模原理的相似性,提出利用T-S模糊建模的思想对高分子湿度传感器的湿滞非线性环节进行建模,进而建立起湿滞环节的逆模型,并采用其逆模型实现对湿滞环节的智能补偿。仿真结果表明:经湿滞补偿后,高分子湿度传感器的湿滞由5.56%RH减小到0.045%R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湿度传感器 湿滞特性 T-S模糊模型 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Smith预估器(英文) 被引量:9
12
作者 谭永红 范.高温伯格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10-414,共5页
将Smith预估原理推广到非线性系统 ,并用神经网络予以实现以对非线性大滞后系统进行纯滞后补偿 .并将所提出的神经网络非线性Smith预估器用于非线性动态系统即汽车发动机歧气管压力系统的预报 ,并与基于神经网络的迭代及非迭代d步超前... 将Smith预估原理推广到非线性系统 ,并用神经网络予以实现以对非线性大滞后系统进行纯滞后补偿 .并将所提出的神经网络非线性Smith预估器用于非线性动态系统即汽车发动机歧气管压力系统的预报 ,并与基于神经网络的迭代及非迭代d步超前预报器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SMITH预估器 非线性系统 汽车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坐标变换和仿射映射辨识迟滞非线性模型
13
作者 赵彤 谭永红 《控制工程》 CSCD 2004年第S2期75-78,共4页
运用坐标变换方法和仿射映射的有关原理,对迟滞系统的输入信号进行变换映射。利用集合理论证明了变换后,迟滞的输入输出集合是双射的,从而对在光滑周期信号作用下的一类迟滞非线性进行建模。不仅建立了动态迟滞模型,而且也建立了相应的... 运用坐标变换方法和仿射映射的有关原理,对迟滞系统的输入信号进行变换映射。利用集合理论证明了变换后,迟滞的输入输出集合是双射的,从而对在光滑周期信号作用下的一类迟滞非线性进行建模。不仅建立了动态迟滞模型,而且也建立了相应的动态逆模型。仿真试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变换 仿射映射 迟滞非线性 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