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星陨石NWA 13763矿物岩石学特征及其岩浆演化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晋瑜 陈宏毅 +3 位作者 谢兰芳 高旭凯 芦思洁 宋文磊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4-216,共13页
NWA 13763陨石为一块新发现的辉长质辉玻无球粒火星陨石,辉长结构和次辉绿结构,主要矿物组成为辉石(45.1%,其中普通辉石36.1%,易变辉石9.0%)和斜长石(42.3%,几乎全部熔长石化),次要矿物组成为富硅相(5.1%)、橄榄石(2.7%)、磷酸盐矿物(2.... NWA 13763陨石为一块新发现的辉长质辉玻无球粒火星陨石,辉长结构和次辉绿结构,主要矿物组成为辉石(45.1%,其中普通辉石36.1%,易变辉石9.0%)和斜长石(42.3%,几乎全部熔长石化),次要矿物组成为富硅相(5.1%)、橄榄石(2.7%)、磷酸盐矿物(2.4%)、钛铁矿(2.2%),含极少量钛磁铁矿和斜锆石。陨石中广泛发育“铁橄榄石+富硅相”二相后成合晶和“钙铁辉石+铁橄榄石+富硅相”三相后成合晶。辉石主晶核部贫铁富镁(Fs_(24.7-55.3)),边部富铁贫镁(Fs_(61.5-86.1));熔长石成分均一(An_(44.4-54.6Ab43.7-53.7));铁橄榄石(Fa_(84.5-97.7))全部以细粒状分布于后成合晶中。由钛铁氧化物固溶体计算得到岩浆结晶的氧逸度(FMQ)f_(O_(2))=-0.045,钛铁矿结晶温度约975℃。利用全岩成分和MELTS程序模拟计算表明,NWA 13763陨石的母岩浆液相线温度范围可能为1190~830℃,矿物结晶顺序由早到晚可能为:培长石→拉长石→橄榄石→单斜辉石→中长石→磷酸盐矿物→钛铁矿→富硅残余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陨石 NWA 13763 辉玻无球粒陨石 岩石学 矿物学 岩浆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辉无球粒陨石NWA 16071的岩石学、矿物化学特征和岩石成因
2
作者 杨宝琛 缪秉魁 夏志鹏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42,共13页
NWA 16071是一块新发现的橄辉无球粒陨石,主要由橄榄石和易变辉石组成,矿物颗粒之间有少量碳质、金属和硫化物等填隙物。NWA 16071陨石具有两种结构区域:一种是粒状结构区域,主要由粗粒橄榄石和易变辉石组成;另一种是嵌晶结构区域,常见... NWA 16071是一块新发现的橄辉无球粒陨石,主要由橄榄石和易变辉石组成,矿物颗粒之间有少量碳质、金属和硫化物等填隙物。NWA 16071陨石具有两种结构区域:一种是粒状结构区域,主要由粗粒橄榄石和易变辉石组成;另一种是嵌晶结构区域,常见易变辉石主晶包裹球形橄榄石和金属球。样品中的橄榄石广泛发育宽20~50μm还原边,边部较核部富镁;辉石主要为易变辉石(En_(83.7)Fs_(8.9)Wo_(7.4)),少量顽火辉石(En_(96.5)Fs_(2.6)Wo_(0.9))出现在橄榄石边部;金刚石呈不规则粒状分布在石墨中;大量方石英分布在褐铁矿脉中。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特征表明,NWA 16071陨石是一块具有嵌晶结构的橄榄石-易变辉石型橄辉无球粒陨石,化学成分落在Ⅲ型低FeO/MgO(高Fo)群范围内。拉曼光谱表明,石墨具有较低的结晶程度,金刚石为冲击成因。硅酸盐矿物普遍存在冲击裂隙、橄榄石发生面状变形和金刚石的出现,表明样品的冲击程度在S5以上。嵌晶结构、陨硫铬铁矿出溶和方石英的存在表明冲击后的温度在1500~1700℃,高温和退火过程消除了部分冲击变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辉无球粒陨石 方石英 石墨 金刚石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GRV 13001中SiO_(2)相的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丽霖 温日强 +3 位作者 陈宏毅 陈国柱 罗金连 李春梅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9-418,共10页
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中SiO_(2)相的形成与母体经历的热改造作用密切相关,能在一定程度上指示母体的热变质历史。以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发现的一块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GRV 13001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不同产状的SiO_(2)相,发现其可分... 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中SiO_(2)相的形成与母体经历的热改造作用密切相关,能在一定程度上指示母体的热变质历史。以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发现的一块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GRV 13001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不同产状的SiO_(2)相,发现其可分为成分较纯的不规则粒状方石英和石英、富Al和K的板条状鳞石英以及高钙辉石边部的蠕虫状SiO_(2)相3种类型。不同产状SiO_(2)相的成因及其指示的陨石母体热变质历史为:(1)母星体浅表层岩浆快速冷却结晶,形成充填型不规则粒状方石英;(2)经历缓慢热变质作用形成4型热变质程度辉石,同时导致充填物中部分方石英转变为石英;(3)缓慢热变质作用期间,相对短暂且高温的重新加热事件引起充填物区域物质部分熔融,从而形成板条状鳞石英,亦导致原生辉石颗粒边缘高钙辉石次生边的形成,生长过程中蠕虫状SiO_(2)相被包裹进次生边。不同产状SiO_(2)相的成因为其陨石母体经历的热改造过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D族陨石 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 GRV 13001陨石 SiO_(2)相 热变质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极陨石的收集、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夏志鹏 杨东亮 +3 位作者 王潇锐 张川统 陈宏毅 缪秉魁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4-472,共19页
陨石不仅是地球与宇宙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是揭开太阳系历史、探索宇宙演化的关键钥匙。南极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冰雪环境使其成为全球发现陨石最多的地区。自1998年在格罗夫山发现第一个陨石富集区以来,中国已收集了12665块陨石,在全球南极... 陨石不仅是地球与宇宙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是揭开太阳系历史、探索宇宙演化的关键钥匙。南极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冰雪环境使其成为全球发现陨石最多的地区。自1998年在格罗夫山发现第一个陨石富集区以来,中国已收集了12665块陨石,在全球南极陨石收集数量中排名第三。本文概述了南极陨石发现历史,揭示了冰盖上陨石富集的独特性,集成了中国在格罗夫山陨石收集方面的成绩,并探讨了陨石的分类工作和最新的研究进展。总结取得成就的同时,也探索收集效率下降、富集区域限制和南极陨石自然“消失”等挑战和问题。最后,面对行星科学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的大好时机,本文提出了一些未来设想,包括成立南极陨石考察队,以秦岭站和中山站为后勤保障基地,开展横贯南极山脉和查尔斯王子山陨石综合考察,并加强南极陨石科研和科普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陨石 收集与富集区 格罗夫山 南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撞击玻璃与酸性火山玻璃的判别——以一块疑似芒农型撞击玻璃为例
5
作者 樊聪 陈宏毅 +5 位作者 谢兰芳 张晋瑜 殷一曼 赵妍菲 黄延凤 白令安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588,共13页
撞击玻璃与酸性火山玻璃特征相似,常不易区分。通过对一块疑似芒农型撞击玻璃样品开展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确认其属于过铝质钙碱性酸性火山玻璃类的北美黑曜岩系列,主要判别依据:(1)玻璃基质中含有自形斜长石、磁铁矿、... 撞击玻璃与酸性火山玻璃特征相似,常不易区分。通过对一块疑似芒农型撞击玻璃样品开展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确认其属于过铝质钙碱性酸性火山玻璃类的北美黑曜岩系列,主要判别依据:(1)玻璃基质中含有自形斜长石、磁铁矿、黑云母等矿物,无冲击变质特征,矿物颗粒呈层状定向分布,气泡较少;(2)玻璃基质主微量元素成分在毫米尺度上均匀,斜长石具有清晰的岩浆分异结晶成分环带,黑云母属于原生(岩浆型)镁质黑云母,玻璃基质FeO、TiO_(2)、MgO平均含量(分别为0.56%、0.09%、0.07%)低于撞击玻璃,而K_(2)O含量(3.70%)高于撞击玻璃,A/CNK值为2.15~2.69,A/NK值为2.41~3.13,σ43值为0.45~0.79;(3)玻璃基质富集Rb、U、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Cr、Co、Ni等亲铁元素,Eu强烈负异常(δEu值为0.47~0.60)。以上特征类似于北美黑曜岩,而不同于撞击玻璃。玻璃基质SiO_(2)、Al_(2)O_(3)、CaO和Na_(2)O平均含量分别为80.21%、13.13%、0.69%和1.14%,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型(ΣLREE/ΣHREE值为8.17~8.96),与北美群撞击玻璃和黑曜岩均相似。通过样品的矿物类型、冲击变质特征、主微量元素、δEu值、Fe^(3+)/Fe^(2+)值等综合指标分析可有效区分撞击玻璃与酸性火山玻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撞击玻璃 火山玻璃 黑曜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陨石GRV090228的岩石矿物学及冲击变质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朱佳玲 缪秉魁 +2 位作者 高杨 谢兰芳 夏志鹏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0-238,共9页
GRV090228陨石是一块经历了强烈冲击变质作用的普通球粒陨石。该陨石主体中,球粒结构不清晰,多为残余球粒,基质重结晶颗粒粒径达50μm,橄榄石和辉石的成分均一,根据特征将该陨石的岩石类型划分为5型。陨石主体中橄榄石的Fa值(摩尔分数,... GRV090228陨石是一块经历了强烈冲击变质作用的普通球粒陨石。该陨石主体中,球粒结构不清晰,多为残余球粒,基质重结晶颗粒粒径达50μm,橄榄石和辉石的成分均一,根据特征将该陨石的岩石类型划分为5型。陨石主体中橄榄石的Fa值(摩尔分数,下同)为23.1%~25.0%、辉石的Fs值为19.5%~21.2%,其化学群属于低铁的L群。陨石主体中,硅酸盐矿物具破裂、波状消光、击变面状页理,长石熔长石化;冲击熔脉中,铁镍金属与陨硫铁共熔,含橄榄石-林伍德石集合体、镁铁榴石等高压矿物组合,说明GRV090228陨石经历了强烈的冲击变质,强度达到S5。通过对高压矿物组合的研究,推测GRV090228陨石形成冲击熔融脉时,高压矿物结晶压力在18~23 GPa,冲击温度在1 800~2 5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陨石 普通球粒陨石 冲击变质 高压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陨石NWA 11801中火山玻璃的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国柱 缪秉魁 +4 位作者 黄丽霖 张川统 夏志鹏 彭艳华 王茜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76,共14页
对月球陨石NWA 11801开展了详细的岩石矿物学研究,发现了24颗玻璃,其中9颗玻璃成分相近。其主量元素Mg、Al、Ca和Fe的成分及微量元素Mn、Cr等的成分都分布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且MgO/Al_(2)O_(3)=1.31~1.54,落在月球火山玻璃范围(>1.2... 对月球陨石NWA 11801开展了详细的岩石矿物学研究,发现了24颗玻璃,其中9颗玻璃成分相近。其主量元素Mg、Al、Ca和Fe的成分及微量元素Mn、Cr等的成分都分布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且MgO/Al_(2)O_(3)=1.31~1.54,落在月球火山玻璃范围(>1.25),故这9颗玻璃为火山玻璃。然而,它们在结构上具有一定变化,其内部微晶的数量和形态表现出差异性,这些差异性是由于冷却环境不同造成的。因此,9颗火山玻璃的结构和成分特征表明,它们可能是同一岩浆喷发形成,但喷出后玻璃形成的环境温度条件不同。另外,在其中一颗火山玻璃中发现了橄榄石斑晶,橄榄石呈自形晶且Fo值(76.4 mol%~78.2 mol%)较高,可能表明这些橄榄石来自于月球内部,记录了月球岩浆结晶和演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陨石 火山玻璃 玻璃特征 橄榄石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陨石稀有气体和宇宙暴露年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川统 贺怀宇 缪秉魁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8-600,638,共14页
稀有气体及宇宙射线暴露(CRE)年龄是研究月球陨石辐射历史的重要媒介,其能够反演陨石所经历的表土层地质过程。本文收集了月球陨石的所有稀有气体浓度、同位素比值和CRE年龄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月球陨石角... 稀有气体及宇宙射线暴露(CRE)年龄是研究月球陨石辐射历史的重要媒介,其能够反演陨石所经历的表土层地质过程。本文收集了月球陨石的所有稀有气体浓度、同位素比值和CRE年龄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月球陨石角砾岩和非角砾岩稀有气体分别具有"三峰三谷"式和"两峰"式分配模式,且稀有气体浓度从非角砾岩、角砾岩到表土角砾岩逐渐增高;月球陨石不存在太阳高能粒子组分(SEP),但存在太阳风分馏组分(FSW)的可能;月球陨石具有两个不同的CRE年龄,分别为指代地月转移时间的T(4π)年龄和陨石在表土层受到宇宙射线辐射累积时间的T(2π)年龄。表土角砾岩和非表土角砾岩的T(2π)年龄分别约为400-1000 Ma和28-60 Ma,而月球陨石的T(4π)年龄为(0.4±0.9)Ma;月球陨石在表土层中的埋深为0-7.5 m,其宇宙射线辐射起始年龄普遍大于T(2π)年龄。未来月球陨石稀有气体研究有望在宇宙成因稀有气体(2π)产率模型、月球原生稀有气体和紫外激光原位稀有气体测试方法方面取得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陨石 表土层 稀有气体 CRE年龄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在划分普通球粒陨石化学群及冲击变质程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燕 夏志鹏 +4 位作者 张亦恺 林书宇 陈洪 张兆峰 潘瑜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9-569,共11页
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的化学群和冲击变质程度是判断陨石母体特征的重要指标,常根据其矿物组合、成分和结构特征等来确定。激光拉曼光谱作为一种无损快速分析技术,被广泛用于矿物成分的半定量分析和晶体结构判定。Northwest Africa(NWA)15... 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的化学群和冲击变质程度是判断陨石母体特征的重要指标,常根据其矿物组合、成分和结构特征等来确定。激光拉曼光谱作为一种无损快速分析技术,被广泛用于矿物成分的半定量分析和晶体结构判定。Northwest Africa(NWA)15006为一块普通球粒陨石,橄榄石(平均Fa_(25.4),PMD=2.9)和辉石(平均Fs_(21.4),PMD=4.5)成分相对均一,被划分为L4型。在NWA 15006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基础上,对橄榄石、辉石、斜长石及磷酸盐矿物进行了拉曼光谱分析,获得橄榄石和辉石的特征拉曼峰位(X_A和X_B)与成分(Fa和Fs)的对应关系:H、L和LL群普通球粒陨石中橄榄石的X_A分别为821.4~822.1 cm^(-1)、820.4~821.0 cm^(-1)和819.4~820.4 cm^(-1);辉石的X_B分别为680.3~681.5 cm^(-1)、679.0~680.0 cm^(-1)和677.8~679.0 cm^(-1)。利用对应特征峰,能够较为准确且快速划分NWA 15006属于L群。斜长石的拉曼特征峰为508.7和476.7 cm^(-1)、陨磷钙钠石为956.9和972.6 cm^(-1)、磷灰石为958.9 cm^(-1),结合矿物谱峰与压力变化相关关系,三者均显示受到较弱冲击,所受冲击压力小于6.8 GPa,与通过岩石学特征判断的冲击程度S2较一致。以上分析说明,通过典型矿物的拉曼光谱划分普通球粒陨石化学群和冲击变质程度是可行的,本工作为陨石分类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球粒陨石 拉曼光谱 化学群 冲击变质 NWA 150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林东普通球粒陨石的角砾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欧荣林 缪秉魁 +1 位作者 黄丽霖 班振瑶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4-298,共15页
林东陨石是一块具有强烈碎裂结构的普通球粒陨石,其中包含多种不同陨石类型的角砾。丰富的角砾碎屑表明该陨石来自其母体表层,为表土角砾岩。陨石的角砾和基质各约占一半,其中含有LL5型角砾、LL4型角砾、LL冲击熔融型角砾、LL5球粒型角... 林东陨石是一块具有强烈碎裂结构的普通球粒陨石,其中包含多种不同陨石类型的角砾。丰富的角砾碎屑表明该陨石来自其母体表层,为表土角砾岩。陨石的角砾和基质各约占一半,其中含有LL5型角砾、LL4型角砾、LL冲击熔融型角砾、LL5球粒型角砾、无球粒陨石型角砾、LL3球粒型角砾和H5型等类型角砾。不同类型角砾基质中的橄榄石和低钙辉石成分比较均一,橄榄石Fa=28.0 mol%~30.4 mol%,低钙辉石Fs=22.8 mol%~24.8 mol%,二者Fa和Fs的PMD值均小于5%。陨石的Fe-Ni金属和硫化物丰度较低,模式含量为4.1vol%。根据矿物成分和金属含量分析,林东陨石母体为LL5型普通球粒陨石。7种不同类型角砾或6种不同于陨石母体类型角砾的组成表明,林东陨石母体源区至少经历了6次不同的撞击事件。不同类型角砾以及H5型角砾和无球粒陨石角砾中橄榄石和低钙辉石成分均一的特点,表明普通球粒陨石母体表层角砾岩在碰撞碎裂后固结成岩的过程中发生了热变质平衡作用。此外,林东陨石母体表面发生矿物成分平衡作用,可能指示了小行星母体表面存在较高的变质温度,因此,林东陨石母体的位置可能具有日心距小、环境温度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球粒陨石 表土角砾岩 不同类型角砾 热变质作用 林东陨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外样品的钙同位素组成及其在天体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永丽 刘芳 +2 位作者 夏志鹏 缪秉魁 李欣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59-869,共11页
陨石稳定同位素研究是探索太阳系物质起源与演化的重要窗口,也是类比认识地球早期过程的重要方法。本文以钙同位素为代表,归纳总结了陨石钙同位素质量相关分馏与核合成异常的研究进展,阐述了陨石钙同位素特征对于理解早期太阳星云演化... 陨石稳定同位素研究是探索太阳系物质起源与演化的重要窗口,也是类比认识地球早期过程的重要方法。本文以钙同位素为代表,归纳总结了陨石钙同位素质量相关分馏与核合成异常的研究进展,阐述了陨石钙同位素特征对于理解早期太阳星云演化及探究小行星早期地质过程的重要意义。尽管仍有许多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但随着钙同位素研究的深入,尤其是钙同位素高温分馏机理的不断完善,钙同位素在天体化学领域必定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同位素 地外样品 质量相关 同位素异常 示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在南极格罗夫山发现的首块古铜钙长无球粒陨石(GRV 150277)及其外源碎屑研究
12
作者 张川统 王潇锐 +2 位作者 缪秉魁 夏志鹏 陈国柱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5-216,共12页
HED(Howardite-Eucrite-Diogenite)族陨石及其可能母体灶神星是国际深空探测与小行星研究的热点。其中,经历了复杂撞击混合成岩作用而形成的Howardite(古铜钙长无球粒陨石),是研究灶神星表土层物质组成与演化这一国际前沿领域的主要对象... HED(Howardite-Eucrite-Diogenite)族陨石及其可能母体灶神星是国际深空探测与小行星研究的热点。其中,经历了复杂撞击混合成岩作用而形成的Howardite(古铜钙长无球粒陨石),是研究灶神星表土层物质组成与演化这一国际前沿领域的主要对象。21世纪以来,中国在南极格罗夫山回收了大量陨石,这为我国行星科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标本。我国目前已分类的南极陨石中发现有3块Eucrite陨石,其为研究灶神星岩浆活动提供了重要机遇。本次工作对2016年收集到的南极格罗夫山陨石GRV 150277进行了系统性岩石学与矿物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GRV 150277具有典型的角砾结构,主要由近乎等比例的Diogenite陨石和Eucrite陨石碎屑组成,是我国在南极发现的第一块Howardite陨石。此外,GRV 150277中还可见少量的铁陨石与CM型陨石碎屑,表明灶神星表土层遭受了多种小行星撞击。GRV 150277陨石的发现及其外源碎屑的详细研究,对确定灶神星表土层物质组成与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罗夫山陨石 Howardite陨石 铁陨石碎屑 CM型陨石碎屑 灶神星表土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