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n^(2+)交联海藻酸钠抑菌缓释微球制备及其抑菌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玉妍 杨忠鑫 +3 位作者 陈南春 莫胜鹏 王秀丽 解庆林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8-234,共7页
为提高二甲酸钾(KDF)在胃肠道内的利用率,本研究基于单因素实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设计数据,利用Zn^(2+)交联海藻酸钠(ALG)制备出KDF缓释抑菌微球,并对微球的化学结构、微观形貌及热性能进行系统表征,以及测定微球的缓释抑菌性能。结果表... 为提高二甲酸钾(KDF)在胃肠道内的利用率,本研究基于单因素实验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设计数据,利用Zn^(2+)交联海藻酸钠(ALG)制备出KDF缓释抑菌微球,并对微球的化学结构、微观形貌及热性能进行系统表征,以及测定微球的缓释抑菌性能。结果表明,微球的最佳配方为:ALG浓度1.5%(质量分数,下同),ZnSO_(4)浓度7.0%,表面活性剂0.8 mL。优化后的微球在肠道内的释放作用时间可延长至6 h,释放机制遵循一级动力学模型和Ritger-Peppas模型,显著减缓了KDF的释放速率;微球浓度为96 mg/mL时,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88%、87%、67%,有效抑制了细菌的过度繁殖,是一种可在家畜饲养业广泛普及的新型抑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酸钾 响应面法 Zn^(2+)交联 微球 释放机制 抑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江下游江段伍氏华吸鳅早期发育及其资源补充量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海博 高明慧 +5 位作者 吴志强 黄亮亮 谭细畅 刘昊 陈建林 黄欣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90-2598,共9页
【目的】观察伍氏华吸鳅早期发育并评估柳江下游江段其资源补充量,为柳江下游江段伍氏华吸鳅的渔业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2017年5月16日—8月31日于柳江下游石龙镇进行伍氏华吸鳅的鱼卵及鱼苗采集,对采集到的伍氏... 【目的】观察伍氏华吸鳅早期发育并评估柳江下游江段其资源补充量,为柳江下游江段伍氏华吸鳅的渔业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2017年5月16日—8月31日于柳江下游石龙镇进行伍氏华吸鳅的鱼卵及鱼苗采集,对采集到的伍氏华吸鳅鱼卵进行人工培育,重点观察并详细描述其仔鱼时期的形态变化特征;并通过设置断面方法估算伍氏华吸鳅在柳江下游江段的资源补充量。【结果】伍氏华吸鳅卵呈球形,单层卵膜,淡黄色,卵径为4.50±0.10 mm;初孵仔鱼全长5.00±0.21 mm,肌节35对(3+20+12),眼色素和胸鳍原基出现,身体呈淡黄色,卵黄囊前部已有半球形点状色素分布,心跳约165次/min;出膜25 d,全长18.50±0.35 mm,身体呈淡红色,臀鳍、胸鳍和腹鳍均基本形成,完成仔鱼期发育,进入稚鱼阶段。调查期间柳江下游江段采样断面鱼卵和鱼苗的分布系数为0.416,柳江下游江段伍氏华吸鳅鱼卵的群体补充量为2.48×108粒。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伍氏华吸鳅鱼卵密度与流量和水位呈极显著负相关(r=-0.688,P<0.01;r=-0.663,P<0.01),与透明度和溶解氧呈极显著正相关(r=0.667,P<0.01;r=0.297,P<0.01)。【结论】伍氏华吸鳅体长相对其他平鳍鳅科鱼类偏小,其卵为无黏性漂流鱼卵,产卵量与流量和水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透明度和溶解氧呈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柳江下游江段伍氏华吸鳅群体资源补充量可能在大藤峡水库蓄水完成后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伍氏华吸鳅 早期发育 资源补充量 环境因子 柳江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Zn-MOF-74新型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子龙 吴成晨 +4 位作者 陈钊 肖瑜 郑潇 沈铭琳 谢名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06-5210,共5页
研究了新型改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K-Zn-MOF-74的制备及其吸附水中Cd(Ⅱ)的性能和机理。通过拟合吸附等温模型以及吸附动力学模型,探究其吸附性能,结合IR、XRD、SEM和XPS等表征分析研究其吸附机理。K-Zn-MOF-74对水中Cd(Ⅱ)的吸附过程符合... 研究了新型改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K-Zn-MOF-74的制备及其吸附水中Cd(Ⅱ)的性能和机理。通过拟合吸附等温模型以及吸附动力学模型,探究其吸附性能,结合IR、XRD、SEM和XPS等表征分析研究其吸附机理。K-Zn-MOF-74对水中Cd(Ⅱ)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D-R模型以及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其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最大吸附量为297.0 mg/g,是改性之前Zn-MOF-74的17.71倍。通过IR、XRD、SEM和XPS等表征分析,Cd(Ⅱ)主要以沉淀物的形式被附着在K-Zn-MOF-74的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Zn-MOF-74 吸附材料 Cd(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