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锡矿开采对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风险评价——以广西南丹县大厂镇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姚航 张杏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0-235,共6页
在现场采样与室内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大厂镇的土壤中Cd、Cr、Sb元素污染以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与研究,同时运用单因子指数法以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大厂镇土壤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厂镇的Cd、S... 在现场采样与室内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大厂镇的土壤中Cd、Cr、Sb元素污染以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与研究,同时运用单因子指数法以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大厂镇土壤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厂镇的Cd、Sb元素污染较为严重,且在土壤中的分布差异较大,但均未受到Cr元素污染;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污染程度为山坡地>菜地>荒地>水稻田,且山坡地、菜地、荒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为Cd>Sb>Cr;锡矿山对周边土壤重金属含量、p H值、有机质含量有着较大的影响,总体而言,距离矿山越近,其重金属含量越高、p H值越低,有机质含量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重金属 单因子指数法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土地利用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生物炭5年对桂北桉树人工林土壤磷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紫卉 沈育伊 +7 位作者 毛馨月 褚俊智 徐广平 陈运霜 曹杨 张德楠 黄科朝 孙英杰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59-1170,共12页
【目的】研究不同桉树枝条废弃物生物炭施用量对桉树人工林土壤磷形态转化及磷素有效性的影响,评估生物炭对土壤磷素的活化潜力,为生物炭在农林业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托2017年开展的桉树人工林生物炭长期定位试验... 【目的】研究不同桉树枝条废弃物生物炭施用量对桉树人工林土壤磷形态转化及磷素有效性的影响,评估生物炭对土壤磷素的活化潜力,为生物炭在农林业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托2017年开展的桉树人工林生物炭长期定位试验,按生物炭与土壤的质量百分比,设置0(CK)、0.5%(T1)、1.0%(T2)、2%(T3)、4%(T4)和6%(T5)共6个处理,一次性施用生物炭5年后测定不同处理下0~10、10~20和20~30 cm土层中土壤全磷、有效磷、无机磷和有机磷形态的含量。【结果】与CK相比,在0~30 cm土层中,施用生物炭能显著增加土壤全磷、有效磷、二钙磷、铝磷、铁磷、八钙磷、活性有机磷和中等活性有机磷含量并提高磷素活化系数(P<0.05),降低十钙磷、闭蓄态磷、中稳定性有机磷和高稳定性有机磷含量。在0~30 cm土层中,不同生物炭处理下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组分含量平均值的大小分别为铁磷>铝磷>闭蓄态磷>八钙磷>二钙磷>十钙磷,中等活性有机磷>活性有机磷>中稳定性有机磷>高稳定性有机磷。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在同一生物炭处理中,土壤全磷、有效磷、无机磷和有机磷组分含量均趋于减少。土壤有效磷分别与pH、有机质、全磷、二钙磷、八钙磷、铝磷、铁磷、活性有机磷和中等活性有机磷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表明,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无机磷组分、有机磷组分和有效磷具有正向作用;与有机磷组分相比,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影响更大。【结论】桉树枝条废弃物生物炭通过自身中磷素的释放和对土壤理化性质的积极作用,显著增加土壤有效磷和磷组分含量,促进土壤中难溶态磷向有效态磷的转化和有机磷向无机磷的转化,提高桉树林土壤磷素有效性和土壤供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磷形态 土壤磷素有效性 桉树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剂对铅锌尾矿砂重金属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黄凯 张学洪 张杏锋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5126-5130,共5页
采用改良剂(有机肥、泥炭、土壤)与铅锌尾矿砂混合的试验方法,通过改进BCR法连续提取As、Zn、Pb、Cu的化学形态,评价改良剂对尾矿砂中As、Zn、Pb和Cu的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降低铅锌尾矿砂的重金属污染风险。结果表明,尾矿砂中As... 采用改良剂(有机肥、泥炭、土壤)与铅锌尾矿砂混合的试验方法,通过改进BCR法连续提取As、Zn、Pb、Cu的化学形态,评价改良剂对尾矿砂中As、Zn、Pb和Cu的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降低铅锌尾矿砂的重金属污染风险。结果表明,尾矿砂中As、Zn、Pb和Cu总量高,分别为255.44、9 445.67、1 296.02和61.93 mg/kg,重金属主要以残渣态>可氧化态>可还原态>弱酸提取态的形式存在。改良剂与铅锌尾矿砂混合后,As、Zn、Pb、Cu的总量、弱酸提取态所占比例得到降低,其中有机肥和泥炭能显著提升重金属的可氧化态所占比例,使重金属稳定性得到增加,达到降低重金属危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砂 改良剂 重金属 化学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剂对铅锌尾矿砂改良效果及对杂交狼尾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程志刚 黄凯 张杏锋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2-335,共4页
使用有机肥、泥炭、土壤作为改良剂,与铅锌尾矿砂混合,研究改良剂对铅锌尾矿砂的改良效果及对杂交狼尾草生长、重金属累积的影响。结果显示:供试铅锌尾矿砂中除铜外,砷、锌、铅的含量较高,对周边环境具有极强的生态风险;改良剂与铅锌尾... 使用有机肥、泥炭、土壤作为改良剂,与铅锌尾矿砂混合,研究改良剂对铅锌尾矿砂的改良效果及对杂交狼尾草生长、重金属累积的影响。结果显示:供试铅锌尾矿砂中除铜外,砷、锌、铅的含量较高,对周边环境具有极强的生态风险;改良剂与铅锌尾矿砂混合可提高铅锌尾矿砂的肥力,其中有机肥能显著提高铅锌尾矿砂中铵态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重金属主要累积于杂交狼尾草的根部,有机肥改良剂对杂交狼尾草吸收砷能力的促进作用最佳,10%泥炭对杂交狼尾草地下部分富集锌的促进作用最优,改良剂能明显降低杂交狼尾草地上部分对铅的富集,5%泥炭对杂交狼尾草地上部分富集铜的促进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土壤 铅锌尾矿砂 杂交狼尾草 改良剂 牧草 植物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某铀矿山废水对生物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顺亮 陶峰 +1 位作者 宋晓红 孙占学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03-208,共6页
为探明铀矿山对周围环境的联合毒性机制,本研究以常用生物毒性测试菌种——发光细菌青海弧菌Q67和费氏弧菌以及禾花鲤为受试生物代表,实地采集的铀矿山废水为目标废水,研究铀矿山废水对发光细菌和禾花鲤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矿山... 为探明铀矿山对周围环境的联合毒性机制,本研究以常用生物毒性测试菌种——发光细菌青海弧菌Q67和费氏弧菌以及禾花鲤为受试生物代表,实地采集的铀矿山废水为目标废水,研究铀矿山废水对发光细菌和禾花鲤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矿山废水对3种生物的急性毒性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毒性效应浓度EC_(50)(LC50)的大小顺序为禾花鲤幼鱼>费氏弧菌>青海弧菌Q67,Pb^(2+)/U^(6+)浓度分别为6.052/3.026 mg·L^(-1)、2.284/1.142 mg·L^(-1)、1.339/0.669 mg·L^(-1),均可有效指示矿山废水的毒性水平,其中发光细菌更为灵敏、快速;且青海弧菌Q67的EC_(50)值最小,灵敏度最高,可作为表征矿山废水毒性风险的首选指示物。研究结果能够为放射性矿区废水生态风险预警、安全处理处置、水质基准制定及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山废水 发光细菌 禾花鲤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