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7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方高校实验教学中心特色发展之路——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9
1
作者 张学洪 曾鸿鹄 朱宗强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2-85,共4页
实验教学中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桂林理工大学水污染控制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足西部,坚持学校专业特色,明确教学基本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创建多种先进实验教学方法,共建先进实验教学平台,培养彰显地方特色的高素质环境类人才,... 实验教学中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桂林理工大学水污染控制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足西部,坚持学校专业特色,明确教学基本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创建多种先进实验教学方法,共建先进实验教学平台,培养彰显地方特色的高素质环境类人才,走特色发展之路,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地方高校 特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认证制度背景下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启示 被引量:82
2
作者 张学洪 张军 曾鸿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7-39,共3页
工程教育认证制度通过设定专业标准和连接专业准入制度,可有效提高高校工程专业教学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应从提升专业内涵、严格认证标准、建立衔接机制、加大专业学会参与等方面强化工程教育认证制度。与传统学科相比,环境工程... 工程教育认证制度通过设定专业标准和连接专业准入制度,可有效提高高校工程专业教学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应从提升专业内涵、严格认证标准、建立衔接机制、加大专业学会参与等方面强化工程教育认证制度。与传统学科相比,环境工程专业具有基础口径宽、方向分散和教师工程经验缺乏等特点,应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契机,从持续培养教师工程能力、强化学校专业特色等方面进行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环境工程 本科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中亚热带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孙英杰 张德楠 +8 位作者 沈育伊 徐广平 曹杨 黄科朝 陈运霜 毛馨月 滕秋梅 吕仕洪 褚俊智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60,共15页
【目的】探究中亚热带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特征,为深入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氮沉降对桉树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建立桉树人工林模拟氮沉降定位试验,设置对照CK(0 kg·hm^(-2)a... 【目的】探究中亚热带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特征,为深入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氮沉降对桉树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建立桉树人工林模拟氮沉降定位试验,设置对照CK(0 kg·hm^(-2)a^(-1))、低氮LN(50 kg·hm^(-2)a^(-1))、中氮MN(100 kg·hm^(-2)a^(-1))和高氮HN(150 kg·hm^(-2)a^(-1))4个处理,模拟氮沉降5年后,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酶活性。【结果】1)与对照相比,氮沉降显著增加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黏粒、有机碳、全氮、硝态氮、溶解有机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含量。随着氮沉降水平的增加,全磷、微生物生物量磷、铵态氮和砂粒含量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粉粒含量呈现先减小后略增加的趋势,小于对照。2)氮沉降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总磷脂脂肪酸含量。低氮和中氮沉降提高了土壤细菌、真菌、革兰氏阳性菌含量、放线菌、丛枝菌根真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量,促进了土壤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但在高氮沉降下则趋于减小。3)相关性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微生物生物量氮、粉粒、全氮、溶解有机氮和全磷含量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结论】5年短期模拟氮沉降改善了桉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其中低氮和中氮沉降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表现出促进作用,高氮沉降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微生物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 酶活性 桉树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腐植酸对人工湿地处理Cr(Ⅵ)废水的影响
4
作者 张杏锋 梁烨禧 +2 位作者 朱昱豪 王建生 高波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23,143,共12页
六价铬(Cr(Ⅵ))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水体污染物,需要高效的水处理技术来降低Cr(Ⅵ)的水污染。该研究通过对人工湿地系统持续运行180 d,以确定腐植酸(HA)对Cr去除的影响,并监测了种植李氏禾的湿地中Cr的氧化还原过程。与对照处理相比,HA处... 六价铬(Cr(Ⅵ))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水体污染物,需要高效的水处理技术来降低Cr(Ⅵ)的水污染。该研究通过对人工湿地系统持续运行180 d,以确定腐植酸(HA)对Cr去除的影响,并监测了种植李氏禾的湿地中Cr的氧化还原过程。与对照处理相比,HA处理最终出水总Cr和Cr(Ⅵ)含量分别降低了90.36%和91.82%。HA显著促进了第2湿地区的植物生长,并提高了基质总Cr含量,但对第3和第4湿地区的植物生长和基质总Cr含量影响不大。基质和植物中Cr(Ⅵ)占总Cr的百分比范围分别为1.80%~35.78%和6.68%~40.63%。HA显著降低了湿地基质中Cr(Ⅵ)占总Cr的百分比,但对植物中Cr(Ⅵ)占总Cr的百分比影响不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HA改变了基质结构,使基质变得疏松。因此,HA可作为有效辅助人工湿地处理Cr(Ⅵ)污染废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湿地植物 潜流人工湿地 Cr(Ⅵ)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体在大气环境中对碳酸盐岩溶蚀过程及溶解无机碳δ^(13)C演变规律
5
作者 赵光帅 朱义年 +4 位作者 谢银财 沈利娜 吴华英 李腾芳 黄奇波 《中国岩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5,146,共13页
碳酸盐岩溶解是一种发生在地球浅表层环境下的特殊地质过程,因其地球化学过程具有低温性、开放性、敏感性和生物参与性等特点,导致岩溶水体溶解无机碳(DIC)浓度及其稳定碳同位素(δ^(13)C_(DIC))值的多变性。本研究开展大气开放环境中... 碳酸盐岩溶解是一种发生在地球浅表层环境下的特殊地质过程,因其地球化学过程具有低温性、开放性、敏感性和生物参与性等特点,导致岩溶水体溶解无机碳(DIC)浓度及其稳定碳同位素(δ^(13)C_(DIC))值的多变性。本研究开展大气开放环境中不同水体浸泡碳酸盐岩试片实验,探究大气降水、降水流经岩溶土壤及进入碳酸盐岩含水层再出露地表后对碳酸盐岩溶蚀的影响及δ^(13)C_(DIC)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降水及降水在土壤中渗流再出露地表后,即使无水生光合植物和土壤CO_(2)的持续输入,其对碳酸盐岩仍具有较强的溶蚀作用,而相同条件下岩溶管道/裂隙水出露地表后对碳酸盐岩溶蚀作用微弱或不溶蚀。在无水生光合植物和土壤CO_(2)持续输入的大气开放系统水体中,当SO_(4)^(2-)>29mg·L^(-1)或NO_(3)^(-)>50 mg·L^(-1)时,NO_(3)^(-)产生的盐效应和与阳离子形成的离子对作用可显著提高方解石溶解度,促进方解石溶解。土壤渗流水和岩溶管道/裂隙水出露地表后水中CO_(2)在数小时内即可完成脱气作用,并使水体δ^(13)C_(DIC)值显著增重,增幅可达+1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丫吉试验场 碳酸盐岩溶解 大气开放环境 溶解无机碳δ^(13)C同位素 CO_(2)脱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菌共生体系去除抗生素的机制与环境效应
6
作者 张书迈 李玉倩 +1 位作者 李艳红 黄彩红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8-46,共9页
抗生素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威胁着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难以有效去除抗生素。藻菌共生体系作为一种新型抗生素污染修复技术,通过生物降解、生物吸附、生物蓄积和非生物过程协同作用,可有效降低抗生素残留并抑制... 抗生素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威胁着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难以有效去除抗生素。藻菌共生体系作为一种新型抗生素污染修复技术,通过生物降解、生物吸附、生物蓄积和非生物过程协同作用,可有效降低抗生素残留并抑制抗性基因(ARGs)丰度,减少其传播风险。该文综述了藻菌共生体系的构建与优化、降解抗生素过程中的共适应机制、环境意义以及实际应用前景与挑战,以期为抗生素污染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菌共生体系 抗生素 抗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人工湿地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对PPCPs的去除效果
7
作者 胡雨嘉 胡泽宇 +3 位作者 莫虎 蒙振思 张亚楠 白少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9-783,共15页
为探讨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情况,本研究以运行多年的“垂直流+两级水平潜流”组合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为对象,通过对典型年份进出水水质的监测,研究了各湿地单元对污染物去除的贡献,同时调查了该工程中药物及个人护... 为探讨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情况,本研究以运行多年的“垂直流+两级水平潜流”组合人工湿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为对象,通过对典型年份进出水水质的监测,研究了各湿地单元对污染物去除的贡献,同时调查了该工程中药物及个人护理产品(PPCPs)的存在与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因农村人口相对较少,污水水质受村中餐馆经营状况影响较大,特别是有机物,餐馆关闭后,进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浓度降低近60%;运行期间,人工湿地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出水COD、氨氮(NH4+-N)及总磷(TP)平均浓度分别为41.27、13.67、2.95 mg·L^(-1)。有机物主要依靠微生物分解与植物吸收去除,垂直流湿地水流与基质、微生物、植物根系接触更充分,且为半饱和态,微生物多样性高、氧气传输好,利于微生物分解,因此对COD去除贡献率最高,达62.90%。TP去除主要是基质吸附作用的结果,水平流一级湿地去除贡献率为59.13%,在3组湿地中表现最优。TN与NH4+-N在各级湿地中,借助氨化、硝化反硝化等反应逐步去除。此外,进水中共检出19种PPCPs,人工湿地对PPCPs的去除效果显著,其降解机制涉及植物吸收代谢、微生物分解、基质吸附和光解等多种途径。研究发现,PPCPs的去除效率与其在基质中的分配系数(Kd)呈负相关,Kd值较低的PPCPs由于其较高的溶解性和生物可利用性,在人工湿地中更容易通过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和光解等机制去除。研究表明,组合人工湿地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常规污染物及PPCPs的去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组合型人工湿地 生态处理 常规污染物 药物及个人护理产品(PPC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会仙岩溶湿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8
作者 李鑫鹏 赵雨晴 +2 位作者 李远俊 梁宇航 李双燕 《环境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62-1274,共13页
湿地土地利用类型影响着温室气体源汇分布及大小,尤其在岩溶湿地中,其独特的碳酸盐岩地质背景使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温室气体排放呈现显著时空差异。为了解岩溶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本研究选取我国面积最大的低海拔岩溶湿地桂林会仙... 湿地土地利用类型影响着温室气体源汇分布及大小,尤其在岩溶湿地中,其独特的碳酸盐岩地质背景使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温室气体排放呈现显著时空差异。为了解岩溶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本研究选取我国面积最大的低海拔岩溶湿地桂林会仙岩溶湿地为研究对象,于2023年11月−2024年10月采用静态箱法结合气相色谱仪对湿地内5种土地利用类型(湖泊、林地、荷花塘、鱼塘、稻田)开展了以月为周期的甲烷(CH_(4))和二氧化碳(CO_(2))排放检测,以探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温室气体排放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会仙湿地CH_(4)排放通量变化范围为0.37~145.62 mg/(m^(2)·h),平均值为32.96 mg/(m^(2)·h);CO_(2)排放通量变化范围为106.60~4689.89 mg/(m^(2)·h),平均值为2088.31 mg/(m^(2)·h);湿地总体表现为CO_(2)和CH_(4)的释放源。②桂林会仙湿地内5种土地利用类型CH_(4)排放通量基于土地面积换算成总量来看,稻田、鱼塘、湖泊、林地和荷花塘CH_(4)排放通量分别占总量的93.54%、2.60%、2.09%、1.59%和0.22%;CO_(2)排放通量基于土地面积换算成总量来看,林地、稻田、湖泊、荷花塘和鱼塘分别占总量的58.19%、43.27%、4.62%、0.75%和-6.83%(鱼塘表现为CO_(2)的汇)。③影响CH_(4)排放通量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气温、气压、土壤有机碳(SOC)、可溶性有机碳(DOC)和水深;影响CO_(2)排放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气温、相对湿度、风速、SOC、DOC、水深及水体pH。研究显示,鱼塘、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与鱼类养殖周期和水稻种植活动有关;湖泊和荷花塘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月变化差异明显,主要与降雨、气温等气候因子的季节性波动所造成湿地环境条件改变(水深、植被覆盖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湿地 CO_(2) CH_(4) 排放通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氰含铬电镀废水的分类处理工程实例 被引量:7
9
作者 林华 黄明 +3 位作者 许立巍 陶笈汛 张学洪 赵诚伟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3-65,共3页
桂林市某机械配件厂,根据电镀生产废水特征,对含铬、含氰、综合、含碱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并对含铬和含氰废水进行分类预处理,最后采用化学中和法使处理后废水达标排放。处理过程采用自动化控制,经调试运行表明该电镀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运... 桂林市某机械配件厂,根据电镀生产废水特征,对含铬、含氰、综合、含碱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并对含铬和含氰废水进行分类预处理,最后采用化学中和法使处理后废水达标排放。处理过程采用自动化控制,经调试运行表明该电镀生产废水处理工艺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良好,主要污染物去除率均可达98%以上,处理后出水水质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含铬废水 含氰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深度处理臭氧氧化系统工程造价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文玉 张逢 +2 位作者 胡洪营 卢如 陈玉芬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9-143,共5页
系统掌握污水深度处理臭氧氧化系统的工程造价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对降低其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详细分析了臭氧发生、臭氧投加、臭氧接触反应及臭氧尾气处理等污水深度处理臭氧氧化系统4个子系统的工程造价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系统掌握污水深度处理臭氧氧化系统的工程造价构成及其影响因素对降低其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详细分析了臭氧发生、臭氧投加、臭氧接触反应及臭氧尾气处理等污水深度处理臭氧氧化系统4个子系统的工程造价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臭氧发生单元的造价所占比重最大,高达60%~70%,其次是臭氧尾气破坏设备(16%~18%)和臭氧投加单元(12%~15%),臭氧接触反应设备的造价所占比重最小,约为3%~5%。影响臭氧氧化系统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除处理规模外,还有臭氧投加量、臭氧气体浓度及水力停留时间等工艺参数,其中臭氧投加量和臭氧气体浓度的影响较大。在达到处理要求的情况下,提高臭氧利用率、降低臭氧投加量以及升高臭氧气体浓度,是有效降低臭氧氧化系统工程造价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回用 臭氧氧化 工程造价 臭氧利用率 臭氧气体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工程建设场地岩溶分布与形成机制 被引量:9
11
作者 郭纯青 李志宇 +3 位作者 杨军 田西昭 田月明 胡君春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84-992,共9页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岩溶区修筑建筑物越来越多,岩溶作为一种特殊的不良地质作用给许多工程建设带来困难。云南某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在勘察阶段发现大量的溶洞,严重影响了该工程的地基施工。本文据场地岩溶区的详细勘察和钻孔资...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岩溶区修筑建筑物越来越多,岩溶作为一种特殊的不良地质作用给许多工程建设带来困难。云南某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在勘察阶段发现大量的溶洞,严重影响了该工程的地基施工。本文据场地岩溶区的详细勘察和钻孔资料,描述了岩溶表现形式、在平面上和垂向上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从研究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气象水文和新构造运动等方面研究了岩溶的形成机制,为岩溶地区工程建设中的灾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分布 形成机制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中药废水的工程实践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海涛 魏彩春 +1 位作者 魏明蓉 温振宇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8-80,共3页
针对中药废水的水质特点,采用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中药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出水CODCr、BOD5、SS分别为16~96、16~18、8~28 mg/L,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要求。该工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每吨废水处... 针对中药废水的水质特点,采用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中药废水。运行结果表明,出水CODCr、BOD5、SS分别为16~96、16~18、8~28 mg/L,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要求。该工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每吨废水处理费用合计仅为0.76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酸化 序批式间歇反应器 中药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对鱼类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邹淑珍 吴志强 +1 位作者 胡茂林 张建铭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7-271,共5页
就2007—2009年赣江中游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对鱼类的影响进行采样调查,共记录鱼类71种,隶属7目16科58属,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石虎塘水利工程的兴建,对上下游的鱼类资源和产卵场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维护水域生态系统平衡和渔业... 就2007—2009年赣江中游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对鱼类的影响进行采样调查,共记录鱼类71种,隶属7目16科58属,其中以鲤科鱼类为主。石虎塘水利工程的兴建,对上下游的鱼类资源和产卵场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维护水域生态系统平衡和渔业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建议在工程中修建过鱼设施,制定科学的调水方式,建立鱼类保护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 石虎塘航电枢纽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再生处理雾化曝气臭氧氧化系统工程造价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文玉 马邦定 +2 位作者 张逢 胡洪营 卢如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6-28,31,共4页
系统掌握雾化曝气臭氧氧化系统造价及其影响因素,对降低其建设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雾化曝气臭氧氧化系统与微孔曝气臭氧氧化系统的工程造价对比结果对选择适宜的臭氧氧化工艺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系统分析臭氧投加量、臭氧气体浓度、气... 系统掌握雾化曝气臭氧氧化系统造价及其影响因素,对降低其建设成本具有重要意义。雾化曝气臭氧氧化系统与微孔曝气臭氧氧化系统的工程造价对比结果对选择适宜的臭氧氧化工艺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系统分析臭氧投加量、臭氧气体浓度、气液比、循环泵过流水量及处理规模等工艺参数对雾化曝气臭氧氧化系统设备造价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臭氧投加量和臭氧气体浓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减少臭氧投加量、提高臭氧气体浓度及加大气液比,是有效降低雾化曝气臭氧氧化系统工程造价的关键。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雾化曝气臭氧氧化系统的臭氧投加量需低于微孔曝气臭氧氧化系统的臭氧投加量30%~40%以上,其工程造价才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回用 臭氧氧化 工程造价 雾化曝气 微孔曝气 微米气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实践进展 被引量:27
15
作者 成官文 冯皓品 梁剑成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4-698,共5页
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推进,我国许多已建城市(镇)污水处理厂面临二级标准升一级B标准、一级B标准升一级A标准的提标升级改造。这些已建城市(镇)污水处理厂主要通过构建、完善脱氮除磷工艺,改善水动力学条件、投加填料、投加外... 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推进,我国许多已建城市(镇)污水处理厂面临二级标准升一级B标准、一级B标准升一级A标准的提标升级改造。这些已建城市(镇)污水处理厂主要通过构建、完善脱氮除磷工艺,改善水动力学条件、投加填料、投加外加碳源、改进运行工况等环节,增加混凝、过滤等深度处理措施,提升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镇)污水处理厂 提标改造 工艺技术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饮水工程水质监测体系建设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颖 金鑫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76,共4页
通过对农村饮水工程供水水质监测现状的调查评价,分析了开展农村饮水工程水质监测的重要性及复杂性,提出了建设农村饮水工程五级水质监测体系的设想,并在试点的基础上对各级监测机构的建设目标及配置标准给予了说明。
关键词 水质监测 监测体系 试点 农村饮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地下水资源状况及其环境地质问题 被引量:4
17
作者 卢丽 樊连杰 +4 位作者 裴丽欣 邹胜章 林永生 邓日欣 王喆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99-510,共12页
【研究目的】海南既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又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支点,揭示海南岛地下水资源禀赋,探究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可以为海南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研究方法】本文以海南岛为研究区... 【研究目的】海南既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又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支点,揭示海南岛地下水资源禀赋,探究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及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可以为海南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研究方法】本文以海南岛为研究区,划分评价单元,分析地下水流场特征,评价地下水资源量及水质情况,探究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查明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研究结果】海南岛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约为132.05×10^(8)m^(3)/a,在行政区中,海口市的地下水资源量最大,多年均值为11.33×10^(8)m^(3)/a,昌江县的最小,多年均值为0.07×10^(8)m^(3)/a。海南岛地下水水质整体较差,水质较差区分布在滨海平原区和山前地带,超标因子主要为pH、Al、Mn。岛内存在一系列的环境地质问题,包括琼北盆地的区域性水位下降问题、三亚市海棠湾和榆林湾、东方市板桥镇等地区的海水入侵和土壤盐渍化问题、东方市、昌江县和乐东县等地区的土地沙漠化问题、矿山开采产生的地质环境问题。【结论】海南岛地下水资源量较为丰富,分布差异大,地下水水质较差,环境地质问题突出,应进一步加强水文地质与水资源调查监测工作,加快构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格局,推进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位 生态 环境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 海南岛 海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中汞污染现状与形态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文玉 甘润杰 +7 位作者 陈文文 黄有仙 吴国平 徐宇峰 许立巍 李海翔 王敦球 董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00-2219,共20页
汞是毒性最强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自然界中的汞主要以零价汞(Hg0)、无机二价汞(Hg2+及其络合物)和烷基汞(甲基汞、乙基汞及其络合物)三类形式存在,其中有机形态的汞对生物体的毒性更高且备受关注,因此对水环境中不同形态的汞进行调查研... 汞是毒性最强的重金属污染物之一,自然界中的汞主要以零价汞(Hg0)、无机二价汞(Hg2+及其络合物)和烷基汞(甲基汞、乙基汞及其络合物)三类形式存在,其中有机形态的汞对生物体的毒性更高且备受关注,因此对水环境中不同形态的汞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测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污水中的不同形态汞的污染现状和污染特征,总结了各种不同类型自然水体中各形态汞的浓度范围,归纳了各个化学形态汞的常用分析测试方法并讨论了各类方法的预处理步骤、检出限、线性范围,讨论了各类分析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最后对总汞、无机汞和烷基汞的分析测试难点以及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汞 分析方法 污染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市“城中村”资源、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19
作者 徐子涵 成官文 +3 位作者 付弘源 卢国丹 王浩 覃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8-222,共5页
"城中村"是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乡二元体制格局和规划管理不力而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城中村"改造的成功与否,与桂林市的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分析了桂林市城中村的分布、成因和人居环... "城中村"是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乡二元体制格局和规划管理不力而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城中村"改造的成功与否,与桂林市的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分析了桂林市城中村的分布、成因和人居环境改造所面临的资源、生态和环境问题,据此提出加强城乡结合部农村建设规划、出台相应改造的应对措施、制定"城中村"产业发展规划,以"新农村建设"为支点,加强城郊结合部农村的人居环境建设规划,加强村民就业培训的桂林市城中村改造建议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可持续发展 对策 桂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学无人机系统与无人机对地观测系统工程研究
20
作者 王春振 金鑫 +2 位作者 徐勤学 赵华荣 范玉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0期3089-3091,共3页
在系统阐述地学无人机系统、无人机对地观测系统等概念的基础上,以国产神龙260型地学无人机系统为例,论述了无人机系统的控制、无人机对地观测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基础,总结了无人机对地观测系统工程图,可为从事无人机对地遥感工作的人员... 在系统阐述地学无人机系统、无人机对地观测系统等概念的基础上,以国产神龙260型地学无人机系统为例,论述了无人机系统的控制、无人机对地观测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基础,总结了无人机对地观测系统工程图,可为从事无人机对地遥感工作的人员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地学无人机系统 无人机对地观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