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态视角下网络关注度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及驱动机制——以广西为例
1
作者 陆欣晨 罗盛锋 黄燕玲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2-450,共9页
借助2011—2020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旅游网络关注度与旅游经济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从效率分析着手,研究旅游网络关注度与旅游经济的动态关系,并探讨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旅游网络关注度... 借助2011—2020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旅游网络关注度与旅游经济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从效率分析着手,研究旅游网络关注度与旅游经济的动态关系,并探讨其驱动机制。研究发现:1)旅游网络关注度能较好地促进旅游经济发展的效率,Malmquist指数总体呈波动增长趋势;2)不同观察期内Malmquist指数的空间格局发生演变,各地级市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旅游产业欠发达地区旅游网络关注度的促进效率较高;3)粗放开发型与基础保障型是高促进效率的两条组态路径,信息化建设对旅游网络关注度促进效率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4)网络发展水平、资源丰度、交通可达性的共同缺失将抑制旅游网络关注度促进效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网络关注度 旅游经济 DEA-MALMQUIST 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喻户晓能否门庭若市?“网红城市”旅游形象符号演变与圈层结构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陆宇彤 黄燕玲 +3 位作者 黄毅 姚建盛 冯义杰 毛甜雨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95,共21页
社交媒体影响与日俱增,旅游城市形象传播路径与内容日益多元化。文章从符号学视角出发,基于“主-客”视角,运用LDA主题模型对“需求方”——典型“网红城市”(重庆)2012—2021年游客网络游记进行分析,结合“供给方”——旅游城市官方发... 社交媒体影响与日俱增,旅游城市形象传播路径与内容日益多元化。文章从符号学视角出发,基于“主-客”视角,运用LDA主题模型对“需求方”——典型“网红城市”(重庆)2012—2021年游客网络游记进行分析,结合“供给方”——旅游城市官方发文与热点事件,探究旅游目的地形象传播与旅游者感知热度变化的关系,提出并解析“核心层-中间层-边缘层”旅游符号圈结构。研究发现:“网红城市”旅游符号可分为参与体验、观光游览、文化知识、情感4种类型,参与体验型与观光游览型旅游符号游客感知热度较高;“网红城市”形象传播主要通过影视、综艺等媒介与明星/网红同款打卡驱使旅游者产生网络亚文化行为(“网红打卡”)并吸引潜在消费群体;在“核心层-中间层-边缘层”旅游符号圈结构中,观光游览型与文化知识型旅游符号主要分布于核心层与中间层,参与体验型旅游符号处于中间层和边缘层,情感型旅游符号位于边缘层与核心层。其中,边缘层旅游符号更能有效激发旅游者关注与认同,是旅游城市形象优化的重点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符号 关注热度 符号圈 TF-IDF LDA 目的地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