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SC-RBF的水质预测方法——以漓江阳朔河段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景文 王珂 +2 位作者 殷敏 刘华尧 王翰钊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66,共5页
在深入分析RBF网络模型的原理和算法的基础上,对水质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RBF神经网络超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特征—径向基函数(TSC-RBF)的时空信息推理方法。重点研究了复杂地理实体的时间、空间和属性信息的标准化... 在深入分析RBF网络模型的原理和算法的基础上,对水质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RBF神经网络超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特征—径向基函数(TSC-RBF)的时空信息推理方法。重点研究了复杂地理实体的时间、空间和属性信息的标准化处理及预测推理模型的具体构建过程,并以漓江阳朔段流域水质中COD_(Mn)和NH_3-N含量的预测推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为时空数据处理过程中信息推理分析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特征 RBF 推理预测 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中国岩溶地貌研究进展及前景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毕奔腾 杨辰 +2 位作者 李景文 姜建武 周立新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18-328,共11页
数字高程模型(DEM)蕴含丰富的地形地貌信息,基于DEM的数字地形分析方法为岩溶地貌研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文章针对前人应用DEM研究中国岩溶地貌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方法,从岩溶地貌识别的尺度效应、岩溶地貌的识别与分类、岩溶... 数字高程模型(DEM)蕴含丰富的地形地貌信息,基于DEM的数字地形分析方法为岩溶地貌研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文章针对前人应用DEM研究中国岩溶地貌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方法,从岩溶地貌识别的尺度效应、岩溶地貌的识别与分类、岩溶地貌的形态及格局分析、岩溶区生态环境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未来应构建科学的岩溶地貌数字分类体系,对岩溶地貌进行多尺度、深层次的地形分析和定量表达,并从地形现状研究拓展到地形演变的过程与机理研究,发掘出DEM在岩溶地貌研究中更多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貌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地形分析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