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质腐植酸对人工湿地处理Cr(Ⅵ)废水的影响
1
作者 张杏锋 梁烨禧 +2 位作者 朱昱豪 王建生 高波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23,143,共12页
六价铬(Cr(Ⅵ))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水体污染物,需要高效的水处理技术来降低Cr(Ⅵ)的水污染。该研究通过对人工湿地系统持续运行180 d,以确定腐植酸(HA)对Cr去除的影响,并监测了种植李氏禾的湿地中Cr的氧化还原过程。与对照处理相比,HA处... 六价铬(Cr(Ⅵ))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水体污染物,需要高效的水处理技术来降低Cr(Ⅵ)的水污染。该研究通过对人工湿地系统持续运行180 d,以确定腐植酸(HA)对Cr去除的影响,并监测了种植李氏禾的湿地中Cr的氧化还原过程。与对照处理相比,HA处理最终出水总Cr和Cr(Ⅵ)含量分别降低了90.36%和91.82%。HA显著促进了第2湿地区的植物生长,并提高了基质总Cr含量,但对第3和第4湿地区的植物生长和基质总Cr含量影响不大。基质和植物中Cr(Ⅵ)占总Cr的百分比范围分别为1.80%~35.78%和6.68%~40.63%。HA显著降低了湿地基质中Cr(Ⅵ)占总Cr的百分比,但对植物中Cr(Ⅵ)占总Cr的百分比影响不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HA改变了基质结构,使基质变得疏松。因此,HA可作为有效辅助人工湿地处理Cr(Ⅵ)污染废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湿地植物 潜流人工湿地 Cr(Ⅵ)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管理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植物修复影响
2
作者 何川黔 张杏锋 +4 位作者 高波 陈敏妮 虞乾魁 陈虹旭 胡茂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5-136,共12页
水分管理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以超富集植物翅果菊(Pterocypsela indica)为研究对象,探究55%田间持水量(55%WHC)和75%田间持水量(75%WHC)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植物修复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 水分管理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具有重要影响。该研究以超富集植物翅果菊(Pterocypsela indica)为研究对象,探究55%田间持水量(55%WHC)和75%田间持水量(75%WHC)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植物修复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55%WHC处理,75%WHC处理显著增加了翅果菊抗逆性,同时75%WHC处理下翅果菊地上部Pb含量和累积量分别提高了92.3%和91.0%。与55%WHC处理相比,75%WHC处理降低了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在种植与不种植翅果菊2种情况中,土壤CO_(2)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18.8%和10.0%,N_(2)O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9.1%和47.0%,CH_(4)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17.1%和43.7%。综上,相较于55%WHC,75%WHC处理能够促进翅果菊生长和重金属累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更适用于植物复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重金属 土壤 水分管理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的桂林园林绿地植物景观营造策略探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吕欣 徐德兰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23期95-97,共3页
本文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结合桂林市的园林绿地植物景观,讨论在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空间时,因过度追求经济发展而破坏生态环境、忽视生态价值、忽略民生需求等现实状况。通过对桂林市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分析,为城市绿色空间的生态管理、功能... 本文基于城市双修理念,结合桂林市的园林绿地植物景观,讨论在建设城市生态园林空间时,因过度追求经济发展而破坏生态环境、忽视生态价值、忽略民生需求等现实状况。通过对桂林市园林植物景观营造的分析,为城市绿色空间的生态管理、功能提升、景观营造提供理论支撑与解决方法,从而为整个桂林市开展城市双修工作起到先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双修 生态修复 桂林 园林绿地 植物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富集植物与能源植物间作对Cd、Pb、Zn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杏锋 吴萍 +2 位作者 冯健飞 郭越宏 高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81-1491,共11页
间作模式是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边修复边生产的重要措施。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超富集植物(少花龙葵、翅果菊)与能源植物(皇草、甜高粱)间作对Cd、Pb、Zn污染土壤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对土壤有机质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提高土壤中有效... 间作模式是实现重金属污染土壤边修复边生产的重要措施。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超富集植物(少花龙葵、翅果菊)与能源植物(皇草、甜高粱)间作对Cd、Pb、Zn污染土壤修复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对土壤有机质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提高土壤中有效态Cd、Pb、Zn含量。与单作相比,间作显著增加了少花龙葵和翅果菊的生物量,而显著降低了两能源植物生物量。所有处理中,少花龙葵与皇草间作处理显著提高了皇草地上部Cd和Zn含量,翅果菊与皇草间作显著提高了两植物地上部Cd和Zn含量。此外,翅果菊与皇草间作显著增加了单株植物地上部Cd和Zn的累积。单盆中Cd和Zn累积量最大的是翅果菊与皇草间作处理(Cd为397.65μg·盆^(-1),Zn为4169.42μg·盆^(-1)),其次为少花龙葵与皇草间作;少花龙葵与皇草间作对Pb累积量最大(Pb为158.28μg·盆^(-1)),翅果菊与皇草间作对Pb累积量为98.17μg·盆^(-1)。研究表明,翅果菊与皇草间作和少花龙葵与皇草间作可以显著提高Cd、Pb、Zn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植物修复 少花龙葵 翅果菊 能源植物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驱动下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22
5
作者 杨瑞卿 杨学民 徐德兰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0-147,共8页
生态园林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城市形态,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对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优化具有重要作用。以徐州市2004年和2014年的Quick Bird卫星影像为信息源,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斑块平均面积、斑块密度、香农多样性指数、香... 生态园林城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城市形态,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对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优化具有重要作用。以徐州市2004年和2014年的Quick Bird卫星影像为信息源,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选取斑块平均面积、斑块密度、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最小距离指数和廊道密度等,对徐州市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驱动下的绿地景观格局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4年,徐州市城市绿地斑块平均面积从0.17 hm^2增加到0.40 hm^2,斑块密度从5.97个/hm^2降低到2.45个/hm^2,廊道密度从1.12 km/km^2增加到2.32 km/km^2,公园绿地最小距离指数明显增加。这说明在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驱动下,徐州市中心城区的绿地数量在增长的同时,景观格局也在不断优化,主要表现为:绿地斑块增大、破碎度降低、景观连接度明显提高、防护绿地功能增强、公园绿地分布向均匀化发展,这些变化对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提升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方便居民使用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景观格局 生态园林城市 徐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对超富集植物少花龙葵Cd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吴萍 张杏锋 +3 位作者 高波 刘杰 陈敏妮 何川黔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4-181,共8页
为研究微塑料对超富集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文章通过温室盆栽实验,以镉(Cd)超富集植物少花龙葵为研究对象,探究聚乙烯(PE)微塑料颗粒(0、0.01%、0.1%、1%)(以w/w计)以及Cd(0、5、15、30 mg/kg)复合作用对少花龙葵生长及Cd累积... 为研究微塑料对超富集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文章通过温室盆栽实验,以镉(Cd)超富集植物少花龙葵为研究对象,探究聚乙烯(PE)微塑料颗粒(0、0.01%、0.1%、1%)(以w/w计)以及Cd(0、5、15、30 mg/kg)复合作用对少花龙葵生长及Cd累积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Cd处理相比,0.1%和1%的PE能显著降低土壤pH,提高Cd的生物有效性;5 mg/kg的Cd与PE复合处理显著降低了少花龙葵的生物量,增加了少花龙葵组织中Cd的含量,且Cd含量随着PE浓度的增加显著增加;但所有处理对少花龙葵Cd的累积量均无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少花龙葵的生长及对Cd的吸收会因PE浓度、Cd浓度的不同而异。深入研究微塑料对超富集植物修复效率的影响,对拓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聚乙烯 少花龙葵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剂与植物联合修复Pb、Zn和Cd污染土壤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胡茂盛 聂小奇 +3 位作者 张杏锋 高波 虞乾魁 陈虹旭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5,共15页
添加外源活化剂调控和间作是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有效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外源添加乙二胺四乙酸(EDTA)、聚天冬氨酸(PASP)和乙二胺四乙酸+聚天冬氨酸(EDTA+PASP)对少花龙葵、翅果菊修复Pb、Zn和Cd复合污染土壤的影响。结果... 添加外源活化剂调控和间作是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有效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外源添加乙二胺四乙酸(EDTA)、聚天冬氨酸(PASP)和乙二胺四乙酸+聚天冬氨酸(EDTA+PASP)对少花龙葵、翅果菊修复Pb、Zn和Cd复合污染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活化剂提高了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含量。EDTA+PASP对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影响不大,但EDTA与PASP对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分别表现为活化和钝化作用。土壤中添加PASP使单作翅果菊株高增加5.98%,使单作少花龙葵鲜重增加36.82%,使间作少花龙葵地下部的干重增加52.93%。虽然EDTA对植物生物量影响不大,但EDTA能够活化土壤中的重金属,单作和间作条件下均能够促进翅果菊和少花龙葵对Pb和Zn吸收,分别使翅果菊地下部Pb和Zn提取量提高187.63%和21.21%,使翅果菊地上部Zn浓度提高62.29%。土壤添加PASP使单作翅果菊和间作翅果菊地上部Cd含量分别降低38.88%和58.86%。植物对Pb、Zn和Cd总提取量主要表现为间作>少花龙葵>翅果菊。少花龙葵和翅果菊在EDTA处理下Pb、Zn和Cd富集系数(BCF)分别为0.119~0.219、0.118~0.142、5.36~6.28,转运系数(TF)分别为0.472~2.17、0.968~1.37、1.31~2.81。在各种活化剂处理下,EDTA显著增加重金属溶出液浓度,溶出液重金属浓度规律为EDTA>EDTA+PASP>PASP>CK处理,溶出液中Pb、Zn、Cd最大浓度分别为76.1、31.5、1.53 mg/L。研究表明,PASP显著提高植物生物量,EDTA在植物单作或间作条件下均促进对土壤Pb、Zn和Cd的提取与富集,EDTA能够提高植物对Pb、Zn和Cd污染土壤的修复潜力,但增加了Pb、Zn和Cd向下迁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植物修复 淋溶 乙二胺四乙酸 聚天冬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龙脊人居环境适应的营造智慧 被引量:10
8
作者 郑文俊 张贝贝 吴忠军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24,共5页
以桂林龙脊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西南山地民族地区传统人居环境适应的营造智慧.结果表明:1)该区域聚落选址坐北朝南、山环水抱,呈现“森林-村寨-梯田-河流”四素同构的垂直景观结构;2)梯田开垦耕作、景观维护及水利灌溉过程充分适应地形... 以桂林龙脊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西南山地民族地区传统人居环境适应的营造智慧.结果表明:1)该区域聚落选址坐北朝南、山环水抱,呈现“森林-村寨-梯田-河流”四素同构的垂直景观结构;2)梯田开垦耕作、景观维护及水利灌溉过程充分适应地形和气候条件,并与传统农耕技术完美融合;3)壮族干栏建筑与路网体系巧妙地呼应了山地环境,体现出因地取材(木、石、竹)的营景智慧.桂林龙脊“人与天调”的人居营造智慧对于当今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具有较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 营造智慧 桂林龙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人蕉生长动态及水生生态试验研究初报 被引量:3
9
作者 韦晓爱 徐德兰 《南方园艺》 2020年第6期64-67,共4页
植物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多数湿地植物受生态因子制约,导致不能生存或生长不良,影响景观价值和生态价值。美人蕉(C.indica L.)是园林绿化及造景常用的水生植物,研究应用控制变量的方法,通过研究温度、生长基质和光照等系列生... 植物是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多数湿地植物受生态因子制约,导致不能生存或生长不良,影响景观价值和生态价值。美人蕉(C.indica L.)是园林绿化及造景常用的水生植物,研究应用控制变量的方法,通过研究温度、生长基质和光照等系列生态因子对美人蕉生长势的影响;确立华南地区不同温度下美人蕉的生长特征,为美人蕉在生态修复及水生植物造景提供相关技术依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人蕉 植物造景 人工湿地 水生植物 水生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桂林公园城市建设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覃淑贞 徐德兰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8期195-198,共4页
根据城市价值链理论,公园城市具有“绿水青山”、“绿色低碳”、“多元治理”、“文化人”和“美好生活”等多重价值要素。桂林作为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历史名城及国际旅游胜地,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新型公园规模不断扩大,对城市规划建设... 根据城市价值链理论,公园城市具有“绿水青山”、“绿色低碳”、“多元治理”、“文化人”和“美好生活”等多重价值要素。桂林作为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历史名城及国际旅游胜地,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新型公园规模不断扩大,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技术要求。该文从桂林城市建设规划的角度出发,借鉴国内外城市公园的发展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桂林公园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发展经验 发展策略 桂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探究
11
作者 康秀琴 卢家锋 《南方园艺》 2024年第6期68-72,共5页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核心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与家国情怀、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唯物辩证的科学思维密切相关。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找准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的融入点;改善教...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课程是风景园林专业核心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与家国情怀、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唯物辩证的科学思维密切相关。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找准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的融入点;改善教学方法和创新教学手段,设计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融合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以期达到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于一体的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设计初步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北地区古树组成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康秀琴 梁春飞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4-215,共12页
古树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乡愁文化”载体和文化记忆,也是民族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研究桂北地区古树组成和分布特征对古树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实地调查与走访当地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对桂北地区古树物种组成... 古树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乡愁文化”载体和文化记忆,也是民族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研究桂北地区古树组成和分布特征对古树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实地调查与走访当地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对桂北地区古树物种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桂北地区共有古树10923株,分属于49科、120属、202种。优势种主要有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木荷(Schima superba)、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和樟(Cinnamomum camphora);物种较多的科有壳斗科、樟科、榆科、木兰科和杜英科。古树主要分布在陡坡(31%)、斜坡(24.42%)和平坡(20.64%)3种坡度上,并集中分布在村落(40.63%)和林区(35.66%)两类生境类型中;80%以上的古树生长环境较好和生长势良好。一级古树最少,占3.3%,二级古树占8.39%;三级古树最多,占88.31%;冠幅主要集中在4~16 m、树高主要集中在12~28 m、胸径主要集中在40~100 cm,各优势种胸径级结构差异不大。桂北地区古树资源丰富,保存较好,具有很高的保护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古树生长势 古树等级分布 资源保护 桂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所联合的新型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莹 秦萍 《南方园艺》 2021年第1期81-83,共3页
为了实现研究生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的有效接轨,开展高校与研究院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并在前期制定科学的合作培养计划,注重过程管理和后期质量管控,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学科健康发展,... 为了实现研究生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的有效接轨,开展高校与研究院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并在前期制定科学的合作培养计划,注重过程管理和后期质量管控,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学科健康发展,实现多方面共赢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多渠道人才培养 校所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涵养林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的途径与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覃淑贞 徐德兰 《河南林业科技》 2019年第4期34-36,共3页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生态文明建设也越来越被重视。现如今,面临水源地减少、功能下降、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等境况,生态文明建设也特别强调水资源涵养林的重要性。水资源涵养林能够...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生态文明建设也越来越被重视。现如今,面临水源地减少、功能下降、环境恶化、水土流失等境况,生态文明建设也特别强调水资源涵养林的重要性。水资源涵养林能够对水资源提供保护,并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加强对水资源利用的永续性。通过对水资源涵养林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剖析建设水资源涵养林的价值所在,对水资源涵养林作用于生态服务的途径进行分析,提出优化水资源涵养林生态服务功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林 保护与利用 有效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