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旱荒漠区地电化学法寻找隐伏多金属矿——以甘肃白银银硐沟勘查区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舒立霞 罗先熔 +5 位作者 吴满生 曹中煌 王光洪 白智山 赵千里 高强祖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9-444,共6页
为了解决干旱荒漠区的深部找矿问题和探索地电化学法在干旱荒漠区寻找隐伏金属矿床的可行性,在甘肃白银银硐沟勘查区运用地电提取、土壤离子电导率等多种找矿方法来找寻隐伏的矿体。以9×10-6、18×10-6、36×10-6三级浓度... 为了解决干旱荒漠区的深部找矿问题和探索地电化学法在干旱荒漠区寻找隐伏金属矿床的可行性,在甘肃白银银硐沟勘查区运用地电提取、土壤离子电导率等多种找矿方法来找寻隐伏的矿体。以9×10-6、18×10-6、36×10-6三级浓度分带划分,圈出22个地电提取Cu异常;以7.25×10-6、14.5×10-6、29×10-6三级浓度分带划分,圈出32个地电提取Zn异常;以100、200、400μS/cm三级异常强度分带划分,圈出11个电导率异常。按照异常的规模、大小、强弱、变化、吻合程度、异常出现的地质部位等因素,将测区内的综合异常划分为两类5个综合异常靶区,其中Ⅰ类靶区2个,Ⅱ类靶区3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荒漠区 地电化学法 找矿预测 白银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电化学法在中国-澳大利亚两国寻找隐伏铀矿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侯冬梅 罗先熔 +3 位作者 王建历 文美兰 欧阳菲 李兆谊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6-135,共10页
地球电化学法是一种借外加电场使活动态的金属离子定向迁移到特制的接收装置、分析装置中的电解物,从而发现与隐伏矿床有关的金属离子异常,达到找矿目的的新方法。通过在中国江西省乐安县湖溪某矿区、澳大利亚Four Mile East某矿区开展... 地球电化学法是一种借外加电场使活动态的金属离子定向迁移到特制的接收装置、分析装置中的电解物,从而发现与隐伏矿床有关的金属离子异常,达到找矿目的的新方法。通过在中国江西省乐安县湖溪某矿区、澳大利亚Four Mile East某矿区开展以地球电化学提取测量为主、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为辅寻找隐伏铀矿的工作,结合相应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该集成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地球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铀矿的理想异常模式。结果表明,地球电化学法不仅适用于厚层覆盖区寻找火山岩型铀矿,对砂岩型铀矿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找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电化学法 隐伏铀矿 找矿模式 中国-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电化学法在南澳大利亚寻找隐伏金矿的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文美兰 罗先熔 +3 位作者 熊健 曾南石 侯宝宏 John Keeling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3-159,共7页
地电化学法是一种借外加电场作用,将呈活动态的金属离子迁移到特制接收装置,收集并分析接收器上的电解物,可发现与矿有关的金属离子异常,从而达到找矿和评价目的的一种找矿方法。利用地电化学法在澳大利亚干燥近沙漠化钙质层覆盖区的Cha... 地电化学法是一种借外加电场作用,将呈活动态的金属离子迁移到特制接收装置,收集并分析接收器上的电解物,可发现与矿有关的金属离子异常,从而达到找矿和评价目的的一种找矿方法。利用地电化学法在澳大利亚干燥近沙漠化钙质层覆盖区的Challenger金矿和Kalkaroo铜金矿进行可行性试验结果显示:在上述已知矿体的剖面上均测出了清晰的地电化学异常,而同时开展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无异常显示。表明利用地电化学法在南澳大利亚干燥近沙漠化覆盖区寻找隐伏金属矿床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方法在Challenger金矿区外围及深部进行了找矿预测,发现了3个有利的成矿靶区,并经工程验证发现1个金矿体,获得了相应的金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化学 隐伏金矿 找矿研究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白银Ⅰ号多金属矿普查区物化探找矿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舒立霞 罗先熔 +1 位作者 李天虎 吕明芬 《黄金科学技术》 2010年第1期27-31,共5页
根据甘肃省白银市I号铜铅锌金银矿普查区的地质条件,利用地电化学提取测量、土壤吸附相态汞测量、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大功率瞬变电磁法等物化探方法进行找矿预测研究。通过对物化探异常的综合分析,结合研究区的地质特征,确定在该... 根据甘肃省白银市I号铜铅锌金银矿普查区的地质条件,利用地电化学提取测量、土壤吸附相态汞测量、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大功率瞬变电磁法等物化探方法进行找矿预测研究。通过对物化探异常的综合分析,结合研究区的地质特征,确定在该区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在测区内固定了4个深部找矿靶区,首选3个深度均在300-600in范围的2-Ⅲ、10-I和10-Ⅱ号找矿靶位进行优先验证,据此综合研究结果,可知利用此类物化探方法组合在该区寻找隐伏矿床是可行的,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化学 瞬变电磁 找矿预测 I号多金属矿 白银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金川南延铜镍硫化物矿床物化探综合找矿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米文满 罗先熔 +1 位作者 张琳琳 董晓 《广西科学》 CAS 2011年第3期249-252,共4页
为了缓解甘肃金川镍矿资源枯竭问题,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由高精度磁测法、大功率瞬变电磁法、地电化学法(包括地电化学提取、土壤离子电导率)和土壤吸咐相态汞测量法等组合综合找矿方法,在金川南延地区开展物化信息寻找隐伏镍矿预测... 为了缓解甘肃金川镍矿资源枯竭问题,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由高精度磁测法、大功率瞬变电磁法、地电化学法(包括地电化学提取、土壤离子电导率)和土壤吸咐相态汞测量法等组合综合找矿方法,在金川南延地区开展物化信息寻找隐伏镍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高精度磁测法对金川南延地区超基性、基性岩体的圈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大功率瞬变电磁法和地电化学法组合的应用效果明显,能准确指示隐伏岩体的埋藏深度和性质,地电化学方法在干旱岩屑覆盖区起到很好的示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资源 大功率瞬变电磁法 地电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宝山多金属矿床稀散元素的赋存状态 被引量:8
6
作者 吴建标 皮桥辉 +3 位作者 胡云沪 韦朝文 李国 杨雄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7-550,共14页
以大宝山多金属矿床的矿石为研究对象,在详细野外勘查、室内光学显微观察矿相的基础上,通过高精度电子探针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稀散元素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及与主成矿元素的关系,揭示了稀散元素在本区的富集规律。In、Cd与Ga主要富集于... 以大宝山多金属矿床的矿石为研究对象,在详细野外勘查、室内光学显微观察矿相的基础上,通过高精度电子探针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稀散元素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及与主成矿元素的关系,揭示了稀散元素在本区的富集规律。In、Cd与Ga主要富集于铅锌矿中,Ge、Se主要富集于铜铁钼矿中,Te主要以独立矿物碲化铋存在于矿石中,极低含量Te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于黄铁矿中,辉钼矿是Re的唯一富集矿物;稀散元素在本区的赋存形式主要有两种:类质同象和独立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散元素 赋存状态 类质同象 大宝山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三阶段构造成矿模式——以广东河台金矿床为例 被引量:15
7
作者 汪劲草 李帅 +6 位作者 余何 王斯亮 汤静如 熊彬 王旭阳 王方里 李腾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9,共10页
基于对粤西河台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构造解析,本文提出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成矿的一种新构造模式,即:在大型韧性剪切带运动指向的前锋,当扩展弱化而出现分支糜棱岩带时,就会在韧性剪切带中出现由强变形带包绕的构造透镜体弱变形域。由于... 基于对粤西河台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构造解析,本文提出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成矿的一种新构造模式,即:在大型韧性剪切带运动指向的前锋,当扩展弱化而出现分支糜棱岩带时,就会在韧性剪切带中出现由强变形带包绕的构造透镜体弱变形域。由于透镜体域中央岩石处于脆性环境,在变形分解过程中,强变形带中含金流体会通过岩石中的微破裂渗透到相对低压的弱变形构造透镜体域中央,并通过构造泵吸机制在其中产生周期性的液压致裂与裂开‒愈合,这为在韧性剪切阶段活动的金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沉淀场所。上述构造机制很好地解释了河台金矿床中透镜状特富矿体的成因。河台含金韧性剪切带在韧性、韧‒脆性及脆性阶段在同位空间并列与叠加了不同类型金矿体,从早到晚分别形成细脉‒浸染型、石英脉型与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体。河台韧性剪切带群为粤西深层次逆冲推覆构造前缘陡坡带的分支糜棱岩带,其韧性剪切阶段为左旋平‒逆剪切,韧‒脆性与脆性阶段转变为右旋平‒逆剪切,并依此讨论了金矿体的侧伏规律及隐伏矿体的预测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 构造透镜体 弱变形域成矿 构造成矿模式 河台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覆盖区铅锌银矿床地电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预测--以内蒙古哈达特陶勒盖矿区为例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葆华 文美兰 +2 位作者 欧阳菲 王保国 贾建清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2-197,共6页
为了在草原覆盖区寻找隐伏铅锌银矿床,对内蒙古哈达特陶勒盖矿区开展了地电化学法找矿研究。首先对铅锌银矿石进行电化学溶解能力和在已知矿体上的地电化学法找矿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Zn-Pb-Ag矿可产生很强的电化学溶解;已知矿体上方同... 为了在草原覆盖区寻找隐伏铅锌银矿床,对内蒙古哈达特陶勒盖矿区开展了地电化学法找矿研究。首先对铅锌银矿石进行电化学溶解能力和在已知矿体上的地电化学法找矿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Zn-Pb-Ag矿可产生很强的电化学溶解;已知矿体上方同步出现Zn、Pb、Ag异常,异常值大小为Zn>Pb>Ag。在工作区开展了找矿预测研究:圈出Zn异常12个、Pb异常8个、Ag异常17个,依(wB)Pb(7.5~15)×10-6、Zn(7~14)×10-6、Ag(0.008~0.016)×10-6划分出异常外带,依Pb(15~30)×10-6、Zn(14~28)×10-6、Ag(0.016~0.038)×10-6划分出异常中带,依Pb≥30×10-6、Zn≥28×10-6、Ag≥0.038×10-6划分出异常内带;确定综合异常区4个;结合地质背景,划分出A、B、C三类异常靶区各一个,其中A类靶区为找矿最有利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银矿 地电化学 异常特征 找矿预测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纪沉积物覆盖区地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金矿——以安徽凤阳地区为例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光洪 罗先熔 +2 位作者 单江涛 唐本峰 施申轶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2-55,共4页
为了尽快突破第四纪厚层沉积物覆盖区找矿难题,在安徽凤阳开展了地电化学方法技术找矿可行性研究,即采用低电压(9 V)偶极地电提取与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组合方法开展找矿工作。结果表明,在隐伏金矿体上方出现明显的电化学异常。据此,在... 为了尽快突破第四纪厚层沉积物覆盖区找矿难题,在安徽凤阳开展了地电化学方法技术找矿可行性研究,即采用低电压(9 V)偶极地电提取与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组合方法开展找矿工作。结果表明,在隐伏金矿体上方出现明显的电化学异常。据此,在南部隆起地段发现了1处找矿有利部位,并提出深部找矿工作建议。经后期钻探工程验证,发现1个品位为2 g/t金矿体、2个金矿化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化学法 隐伏金矿 第四系 厚层覆盖区 凤阳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南忠曲金矿区物化探找矿模式研究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光洪 罗先熔 +2 位作者 高谦 梁敏 窦小雨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0-455,共6页
为了扩大资源储量,降低找矿风险,文章运用大地电磁法、地电化学法与吸附相态汞方法组合在高原寒冷地区开展物化信息进行金矿预测研究。通过已知区可行性研究验证方法组合的找矿成效,总结适合高原寒冷景观条件下的物化探找矿模式,即金矿... 为了扩大资源储量,降低找矿风险,文章运用大地电磁法、地电化学法与吸附相态汞方法组合在高原寒冷地区开展物化信息进行金矿预测研究。通过已知区可行性研究验证方法组合的找矿成效,总结适合高原寒冷景观条件下的物化探找矿模式,即金矿通常位于Au地电化学异常正投影下方、电阻率高低突变带偏低阻体一侧,配套土壤吸附相态汞异常寻找破碎带型金矿较有效。依据上述找矿模式,在忠曲矿区开展金矿预测工作,在矿区西部发现找矿有利地段3处,东部发现找矿可疑地段1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化信息 找矿模式 找矿预测 甘南忠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性岩研究概况、热点及趋势——基于Web of Science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廖帅 刘希军 +4 位作者 覃显著 李政林 张治国 丁姗姗 文雅倩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0-508,共9页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2759篇文献为数据源,应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绘制了中国基性岩研究的知识图谱,对该研究领域的发文特征、研究力量、知识基础、研究热点、趋势等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基性岩研究可...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的2759篇文献为数据源,应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绘制了中国基性岩研究的知识图谱,对该研究领域的发文特征、研究力量、知识基础、研究热点、趋势等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基性岩研究可以概括为岩石类型、大地构造环境和研究区域特征三类方向,目前研究的热点包括:华北克拉通(North China Craton)、大火成岩省(large igneous province)、大陆地壳(continental crust)、中亚造山带(Central Asian Orogenic Belt)、构造演化(tectonic evolution)、岩石成因(petrogenesis)等,并且中国的研究机构已经形成了数个国际上成果突出的作者群,在该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和影响力都处于领先,但是国际合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 热点 趋势 中国 知识图谱 CITESPACE 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在黑龙江金厂金矿的应用研究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兆谊 罗先熔 +2 位作者 候冬梅 黄锦捷 单江涛 《黄金科学技术》 2010年第5期117-122,共6页
为解决金厂矿区深边部找矿问题,在矿区南部穷棒子沟西侧地段开展了以地电提取法为主,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法和土壤吸附相态汞法为辅的地电化集成技术进行深部找矿预测研究。根据金厂矿区典型的成矿地质构造特征,地电化学综合异常分布形... 为解决金厂矿区深边部找矿问题,在矿区南部穷棒子沟西侧地段开展了以地电提取法为主,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法和土壤吸附相态汞法为辅的地电化集成技术进行深部找矿预测研究。根据金厂矿区典型的成矿地质构造特征,地电化学综合异常分布形态特征与已知的隐爆角砾岩筒、环状、放射状等赋矿构造特征极为相似,综合找矿标志,结合化探异常及已知探矿工程揭露情况,圈定了Ⅰ、Ⅱ、Ⅲ号异常靶区。认为地电化学集成技术在该区寻找隐伏金矿具有经济、快速、有效的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化学 隐伏金矿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六琼矿区热泉型金矿床网脉-角砾岩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汤静如 叶琳 莫志明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7-284,共8页
六琼金矿区内有Ⅰ、Ⅱ、Ⅲ号3个热泉型含金矿化体,在平面上均呈透镜状,产于断裂带附近并沿断裂走向断续分布,矿化体内岩石为流体动力角砾岩。按蚀变类型不同,矿区内流体动力角砾岩可分为2个系列:铁系列和硅系列的流化角砾岩和液压角砾... 六琼金矿区内有Ⅰ、Ⅱ、Ⅲ号3个热泉型含金矿化体,在平面上均呈透镜状,产于断裂带附近并沿断裂走向断续分布,矿化体内岩石为流体动力角砾岩。按蚀变类型不同,矿区内流体动力角砾岩可分为2个系列:铁系列和硅系列的流化角砾岩和液压角砾岩。组成热泉构造的网脉-角砾岩系具有明显的构造分带性,从中心向两侧依次为:管道相流化角砾岩→中间相液压角砾岩→边缘相初液压角砾岩和网脉状矿化体→正常围岩。褐铁矿矿化强度由管道相向边缘相逐渐减弱,金矿化在管道相内不发育,在中间相和边缘相发育较好,由中间相向边缘相金矿化逐渐减弱。控泉断裂受地震脉动机制释放应力控制;热泉构造受构造泵吸和液压致裂作用控制,多次构造-流体事件产生的裂开-愈合作用形成了具有构造分带的网脉-角砾岩系的热泉型成矿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泉构造 流体动力角砾岩 构造分带 液压致裂 六琼金矿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马鹿坪金矿普查区化探找矿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敏 罗先熔 +1 位作者 王光洪 王睿 《黄金科学技术》 2011年第2期23-25,共3页
为了扩大资源储量,降低找矿风险,运用地质调查、土壤地球化学和吸附相态汞等多种研究方法在马鹿坪金矿普查区东北侧研究区进行金矿预测研究。根据研究区的地质、地球化学景观条件特征,土壤地球化学金异常和土壤吸附相态汞异常特点,对普... 为了扩大资源储量,降低找矿风险,运用地质调查、土壤地球化学和吸附相态汞等多种研究方法在马鹿坪金矿普查区东北侧研究区进行金矿预测研究。根据研究区的地质、地球化学景观条件特征,土壤地球化学金异常和土壤吸附相态汞异常特点,对普查区的找矿前景作初步分析与评价,提出了值得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研究结果显示,土壤地球化学和吸附相态汞结合法是这一地区较有效的化探找矿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预测 马鹿坪金矿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铅锌矿尾砂中重金属元素活化迁移规律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晓艳 张青伟 +4 位作者 洪松涛 袁雨婷 余金燕 潘俐傧 刘莹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34-441,共8页
以广西大厂镇鲁塘铅锌矿尾砂为研究对象,通过淋滤实验研究了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尾砂中Cu、Cd、Zn、Pb和As等元素的活化和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经高浓度氧化、高浓度还原条件处理的尾矿表现为pH<7的酸性环境,经低浓度氧化环境条件处理... 以广西大厂镇鲁塘铅锌矿尾砂为研究对象,通过淋滤实验研究了不同氧化还原条件下尾砂中Cu、Cd、Zn、Pb和As等元素的活化和迁移规律.结果表明:经高浓度氧化、高浓度还原条件处理的尾矿表现为pH<7的酸性环境,经低浓度氧化环境条件处理的尾砂呈现pH>7的弱酸性至弱碱性环境;尾砂中Cu、Cd元素活化迁移受pH值的影响明显,即高浓度还原和高浓度氧化条件可以促进Cu和Cd元素的迁移,酸性条件对Cu和Cd元素的迁移起到促进作用;Zn与Cd元素存在竞争吸附关系,但二者仍有明显差别;Pb和As元素受到还原条件的影响,能有效促进Pb和As元素的释放迁移.在淋滤实验前期,铅锌矿的表面阻力较小,由于环境酸碱性的改变,初始尾砂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位能发生变化,重金属元素初期迁移能力得到加强;淋滤后期,矿物颗粒表面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促使颗粒表面的阻力增加,重金属元素的溶出量减少,迁移能力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 迁移规律 重金属元素 铅锌矿 尾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龙头山斑岩金矿成矿岩体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热液蚀变作用特征 被引量:15
16
作者 曾南石 张春鹏 +2 位作者 徐文炘 朱文风 邱桂龙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
根据镜下特征及SiO2含量,将龙头山金矿成矿岩体的构成主体重新定名为花岗闪长斑岩。岩浆期后气液导致岩体上部发生弥散型绢云母化和高岭石化;受热流体的酸碱分离作用影响,形成高岭石化相对在上、绢云母化在下的垂直蚀变分带。侵入岩浆... 根据镜下特征及SiO2含量,将龙头山金矿成矿岩体的构成主体重新定名为花岗闪长斑岩。岩浆期后气液导致岩体上部发生弥散型绢云母化和高岭石化;受热流体的酸碱分离作用影响,形成高岭石化相对在上、绢云母化在下的垂直蚀变分带。侵入岩浆带来的热能,同时形成有大气降水加入的富硼含矿热液,并沿岩体接触带及顶部发育的碎裂构造等开放空间充填,交代已绢云母化、高岭石化的花岗闪长斑岩,形成围绕岩体的近环状含金隐爆角砾岩和电气石-硅化带。微量元素与同位素测年研究表明,成矿岩体的成岩物质来源于燕山晚期受混染的I型花岗岩浆;与周边岩体在成岩物质、侵位空间及成岩时代等方面表现出岩浆活动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金矿 隐爆角砾岩 花岗闪长斑岩 热液蚀变分带 龙头山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南坡铜矿区植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有效指示植物 被引量:16
17
作者 宋慈安 杨仲平 +1 位作者 雷良奇 文宗振 《桂林工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4,共14页
西双版纳南坡铜矿区属热带气候区,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型热带季节雨林亚型。通过对该区植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植物群落总体的Cu、Ag、Pb、W、Mo、As等元素的含量,矿区均大于背景区;背景区和矿区高含量元素的植物种属分别仅占调查种属... 西双版纳南坡铜矿区属热带气候区,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型热带季节雨林亚型。通过对该区植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植物群落总体的Cu、Ag、Pb、W、Mo、As等元素的含量,矿区均大于背景区;背景区和矿区高含量元素的植物种属分别仅占调查种属的18.42%和33.33%;有些种属中某些元素的含量在背景区和矿区都较高或都较低;有些种属在背景区某些元素含量不高,但在矿区富集;有些种属在背景区某些元素富集,但在矿区含量并不高。植物不同器官中无论是背景区还是矿区,大多数元素最为富集的是根部特别是细根,其次是叶及细枝,含量最低的是木质部及皮。选择找矿有效指示植物既要考虑高浓度的矿化元素环境对植物的胁迫造成的"被强迫吸收",也应考虑植物本身的生理生态"屏障效应"。植物地球化学衬度系数(KCD)和植物地球化学屏障系数(KPZ)可作为选择和评价找矿有效指示植物及其指示元素的指标。本区可作为找矿有效指示的植物为凤尾蕨、小叶藤黄、芒萁和长叶实蕨,有效的指示元素主要为Cu、Ag、W、As和Pb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 有效指示植物 铜矿 南坡/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厂矿田成矿构造系列与成矿系列的时-空联系 被引量:8
18
作者 汪劲草 余何 +2 位作者 江楠 汤静如 韦安伟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3-643,共11页
基于构造解析,认为大厂矿田存在海西期喷流-沉积成矿系统、印支期层滑剪切成矿系统及燕山期岩浆成矿系统;91、92号层状矿体是集海西期喷流沉积成矿、印支期与燕山期叠加成矿于一体的多因复成矿体;印支期层滑剪切成矿系统控制了75、77、7... 基于构造解析,认为大厂矿田存在海西期喷流-沉积成矿系统、印支期层滑剪切成矿系统及燕山期岩浆成矿系统;91、92号层状矿体是集海西期喷流沉积成矿、印支期与燕山期叠加成矿于一体的多因复成矿体;印支期层滑剪切成矿系统控制了75、77、79、80号层状矿体与100号岩溶型矿体。燕山期成矿系统从早至晚包括:1控制细脉带矿体的偏正花状节理系成矿构造系统;2控制大脉带矿体的偏负花状张裂系成矿构造系统;3控制94、95、96号层状锌铜矿体及岩体接触带矽卡岩型铜锌矿体的、与岩体被动侵位-层滑剪切有关的成矿构造系统。认为丹池成矿带存在海西期喷流沉积成矿系列、印支期层滑剪切成矿系列及燕山期岩浆岩成矿系列;讨论了大厂矿田成矿构造系列与成矿系列的时空联系;从矿体形貌学上分析了矿体形貌与构造体系及样式之间的因果关系。印支期成矿观点的提出,不仅可以补充与丰富区域成矿与找矿的理论,对于了解古特提斯成矿域的成矿特征、构造过程及构造边界等科学问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构造系列 成矿系列 构造体系 印支期成矿 矿体形貌 大厂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红脊山构造混杂岩带南缘猫耳山边界断裂初探 被引量:5
19
作者 白艳萍 刘苏桥 +2 位作者 唐专红 张能 陆济璞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207,共6页
猫耳山边界断裂是红脊山构造混杂岩带的南缘边界,具韧性变形特征,发育以糜棱岩为代表的塑性变形岩石序列。断裂活动复杂,至少可以识别出逆冲、走滑、逆冲3期构造活动。对其变形环境初步分析表明,在挤压体制下,断裂形成半韧性—韧性变形... 猫耳山边界断裂是红脊山构造混杂岩带的南缘边界,具韧性变形特征,发育以糜棱岩为代表的塑性变形岩石序列。断裂活动复杂,至少可以识别出逆冲、走滑、逆冲3期构造活动。对其变形环境初步分析表明,在挤压体制下,断裂形成半韧性—韧性变形构造域;红脊山构造混杂岩带内蓝闪片岩中蓝闪石40Ar-39Ar年龄为213.2±3 Ma,为断裂形成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混杂岩 边界断裂 成因 时代 红脊山 猫耳山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电提取原始数据的综合处理方法——以金川硫化铜镍矿Ⅱ矿区为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吕明芬 罗先熔 +2 位作者 王葆华 王光洪 班秋银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7-222,共6页
根据矿区指示元素与主成矿元素的相关性,运用数据标准化和相关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提出了6种将地电提取各单元素异常进行叠加整合的方法,以强化找矿信息。结果显示:"全累加"异常显著但不平稳;"正累加"剔除了负相关... 根据矿区指示元素与主成矿元素的相关性,运用数据标准化和相关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提出了6种将地电提取各单元素异常进行叠加整合的方法,以强化找矿信息。结果显示:"全累加"异常显著但不平稳;"正累加"剔除了负相关元素的影响;"大累加"进一步剔除了低度相关元素的影响;"全关加"受相关性较小或负相关元素的影响较大,甚至出现负异常;"正关加"异常显著平稳;"大关加"进一步剔除了低度相关元素的影响,对矿体的指示作用更直观、清晰、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提取 数据处理 相关分析 数据标准化 综合异常 硫化铜镍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