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浒苔多糖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玉凤 贾淑颖 +2 位作者 郝再彬 李艳伟 李霞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2-155,共4页
以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及料液比等因素对肠浒苔多糖提取量的影响,采用Design-Expert 8.0.5软件对微波辅助提取肠浒苔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响应面法优化。结果表明,影响肠浒苔多糖微波辅助提取主要因... 以单因素试验考察了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及料液比等因素对肠浒苔多糖提取量的影响,采用Design-Expert 8.0.5软件对微波辅助提取肠浒苔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响应面法优化。结果表明,影响肠浒苔多糖微波辅助提取主要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微波功率>提取次数>提取时间。肠浒苔多糖微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500 W,提取时间15 min,提取温度90℃,提取2次,料液比130(g/m L),粗多糖的得率为11.38%,该条件下测得的多糖含量为31.34%。可为肠浒苔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浒苔 多糖 微波辅助提取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MVI方法预测取代芳烃类化合物淡水发光菌的毒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红艳 李柏林 +3 位作者 汪启兵 马钰 易忠胜 王秀丽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1-777,共7页
选取2组取代芳烃类共53个化合物为目标化合物,以Dragon描述符表征其分子结构信息,采用基于变量相互作用的变量筛选方法(VSMVI)对训练集化合物进行变量寻优。以Dragon描述符为自变量,以化合物的毒性值作为因变量,然后根据化合物样本数和... 选取2组取代芳烃类共53个化合物为目标化合物,以Dragon描述符表征其分子结构信息,采用基于变量相互作用的变量筛选方法(VSMVI)对训练集化合物进行变量寻优。以Dragon描述符为自变量,以化合物的毒性值作为因变量,然后根据化合物样本数和奥卡姆剃刀原则,运用通用变量筛选与建模程序(GVSMP)中线性建模的最优建模法,建立了化合物分子结构与其毒性间的相互关系模型——定量结构-毒性关系(QSTR)模型。结果表明,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2和交互验证相关系数Q2LOO均在0.90以上,所构建的模型均具有较高的拟合能力和预测能力。此外,通过模型校验方法对模型进行校验,也显示出模型具有较好的外部估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芳烃类化合物 定量结构-毒性关系 发光菌毒性 Dragon描述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振散射光谱法测定牛奶中的四环素 被引量:1
3
作者 唐宁莉 范晶晶 +2 位作者 马小龙 王文平 单展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34-138,共5页
在1.0×10^(-5) mol/L的盐酸溶液中,四环素可与Co^(2+)发生络合反应形成螯合阳离子,该阳离子再与带负电的铝试剂通过静电引力作用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从而使反应体系的共振散射强度显著增强。在最优条件下,体系的共振散射强度增加值... 在1.0×10^(-5) mol/L的盐酸溶液中,四环素可与Co^(2+)发生络合反应形成螯合阳离子,该阳离子再与带负电的铝试剂通过静电引力作用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从而使反应体系的共振散射强度显著增强。在最优条件下,体系的共振散射强度增加值(△I)与四环素浓度在2.0×10^(-7 )mol/L~1.5×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1.247×10~7c+16.44(c为Tc的浓度,mol/L),检出限为4.81×10^(-8) mol/L,相关系数为0.997 1,据此建立一种测定四环素的新方法。将该方法用于检测牛奶样品中的四环素,加标回收率在99.28%~101.7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铝试剂 离子缔合物 共振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藻红B分光光度法测定罗红霉素胶囊中罗红霉素
4
作者 唐宁莉 马小龙 +1 位作者 王文平 宋凯城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23-1326,共4页
在乙酸介质中,罗红霉素与藻红B反应生成电荷转移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罗红霉素胶囊中罗红霉素的含量。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①4.0×10^-4mol·L^-1的乙酸溶液作为反应介质;②反应温度为25℃;③反应... 在乙酸介质中,罗红霉素与藻红B反应生成电荷转移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20nm,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罗红霉素胶囊中罗红霉素的含量。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①4.0×10^-4mol·L^-1的乙酸溶液作为反应介质;②反应温度为25℃;③反应时间为20min;④2.0×10^-4mol·L^-1藻红B溶液的用量为1.2mL。罗红霉素的质量浓度在0.020~0.500mg·L^-1内与反应体系的吸光度差值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k)为0.014mg·L^-1。方法用于罗红霉素胶囊样品的分析,加标回收率为101%~107%,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0.84%~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罗红霉素 藻红B 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钒胁迫对甜玉米幼苗植物螯合肽相关蛋白含量的影响
5
作者 侯明 李明沅 杨心瀚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9-334,共6页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钒(V)浓度(0、5、10、20、40 mg·L^(-1))胁迫后,甜玉米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谷胱甘肽(GSH)、植物螯合肽(PCs)、非蛋白巯基(NPT)和类金属硫蛋白(MTL)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V胁迫浓度升高,植株地上部与地... 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了不同钒(V)浓度(0、5、10、20、40 mg·L^(-1))胁迫后,甜玉米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谷胱甘肽(GSH)、植物螯合肽(PCs)、非蛋白巯基(NPT)和类金属硫蛋白(MTL)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V胁迫浓度升高,植株地上部与地下部中GSH含量均先升高后下降,PCs含量和NPT含量则先下降后上升,MTL含量呈现上升的变化趋势。地上部是GSH的主要存在部位,而地下部是PCs、NPT和MTL的主要存在部位。当V胁迫浓度为10 mg·L^(-1),地上部GSH含量达最大,比对照增加18.86%;V胁迫浓度为5 mg·L^(-1),地下部PCs含量达最低,比对照组降低了14.93%,地下部NPT含量比对照组下降4.27%,随着V胁迫浓度的增加,NPT含量增大,当V胁迫浓度为40 mg·L^(-1),地下部MTL含量比对照组增加12.31%。外源V对植物PCs的合成与GSH变化呈现消长关系,表明受到重金属胁迫后GSH含量由于PCs的合成而下降,GSH和PCs在植物不同部位承担着对重金属的解毒功能。NPT是螯合重金属离子的重要物质,MTL中有大量的巯基,可结合重金属离子以减轻其对植物的毒害作用。地下部NPT和MTL含量增加,表明玉米幼苗根部是抵御重金属毒害的重要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植物螯合肽 谷胱甘肽 非蛋白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离子缔合物测定牛奶中的四环素残留 被引量:1
6
作者 单展 范晶晶 +1 位作者 马小龙 唐宁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3-236,共4页
在醋酸溶液中,四环素(tetracycline,Tc)与Cu^(2+)形成螯合阳离子,然后进一步与带负电荷的铬天青S通过静电引力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导致反应体系的共振散射信号增强,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Tc的共振散射光谱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波长700... 在醋酸溶液中,四环素(tetracycline,Tc)与Cu^(2+)形成螯合阳离子,然后进一步与带负电荷的铬天青S通过静电引力形成三元离子缔合物,导致反应体系的共振散射信号增强,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痕量Tc的共振散射光谱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波长700 nm处,Tc浓度与体系共振散射强度的增加值(ΔI)在0.2~22μmol/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ΔI=1.021×107c+1.437(c为Tc的浓度,mol/L),方法的检出限为8.81×10-9mol/L,相关系数r=0.999 0。将该方法应用于牛奶样品中Tc的测定,回收率为100.00%~10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天青S 四环素 牛奶 共振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等条件对G03菌株繁殖及其ZwA合成的影响
7
作者 陈圣怡 李霞 +3 位作者 刘建国 温心遥 程桂阳 郝再彬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37-541,共5页
以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 G03菌株为对象,研究光照、碳源、氮源、无机盐、培养基初始pH和培养温度等条件对该菌株繁殖及其代谢产物杀虫晶体蛋白和Zwittermicin A(ZwA)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03菌株发酵培养基的最... 以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 G03菌株为对象,研究光照、碳源、氮源、无机盐、培养基初始pH和培养温度等条件对该菌株繁殖及其代谢产物杀虫晶体蛋白和Zwittermicin A(ZwA)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03菌株发酵培养基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最适无机盐为氯化钠,最适培养温度为30℃,最适的初始pH为7~7. 5; ZwA的最适合成条件与之相同,但是其最适初始pH为8. 0;菌株在4 000lux下发酵40 h时繁殖量最大;杀虫晶体蛋白积累量在4 000 lux下发酵55 h时最大;黑暗条件下ZwA的积累量较2 000 lux光强下的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胞杆菌(Bt) G03菌株 光照强度 杀虫晶体蛋白 ZwittermicinA(Zw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噻唑-2-乙胺类HAT抑制剂的QSAR研究
8
作者 段家喜 赵赛 +1 位作者 易忠胜 聂瑾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9-536,共8页
采用VSMVI变量筛选方法从大量描述符中筛选最优子集,再由MLR回归方法建立了83个噻唑-2-乙胺类化合物与非洲人类锥虫病(HAT)抑制活性之间的二维定量结构-活性相关(2D-QSAR)模型,最优模型的拟合相关系数(r^2=0. 889 2)和交叉验证相关系数(... 采用VSMVI变量筛选方法从大量描述符中筛选最优子集,再由MLR回归方法建立了83个噻唑-2-乙胺类化合物与非洲人类锥虫病(HAT)抑制活性之间的二维定量结构-活性相关(2D-QSAR)模型,最优模型的拟合相关系数(r^2=0. 889 2)和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0. 857 4)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拟合能力和预测能力。模型的描述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子的二维结构和疏水性对抑制活性具有重要影响。同时采用基于CoMFA和CoMSIA方法的三维定量结构-活性相关(3D-QSAR)建立了相关性显著、预测能力强的定量模型(CoMFA:r^2=0. 924,q^2=0. 516; CoMSIA:r^2=0. 944,q^2=0. 531),其中CoMSIA的疏水场贡献率最高,说明了分子的疏水作用对抑制活性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2-乙胺类化合物 非洲人类锥虫病(HAT) 二维定量结构-活性相关(2D-QSAR) 基于变量相互作用的变量筛选方法(VSMVI) 比较分子场分析方法(CoMFA) 比较分子相似性指数分析法(CoMS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