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顾及PWV的广西地区多尺度PM_(2.5)浓度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劭峰 张亚博 +3 位作者 黄良珂 魏朋志 张继洪 唐友兵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5,共6页
针对现有的雾霾预测方法较少考虑可降水量的影响,且大部分预测方法都没有对模型回归残差进行有效处理因而预测精度不是很高的问题,利用广西南宁、桂林、梧州和百色四市2017年的PM_(2.5)日均值数据,结合大气污染物、气象因子和大气可降水... 针对现有的雾霾预测方法较少考虑可降水量的影响,且大部分预测方法都没有对模型回归残差进行有效处理因而预测精度不是很高的问题,利用广西南宁、桂林、梧州和百色四市2017年的PM_(2.5)日均值数据,结合大气污染物、气象因子和大气可降水量PWV等因素,分别建立全年和分季度的ARIMA模型对该地区PM_(2.5)日均浓度进行短期预测,并将ARIMA模型预测残差分别用前馈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RBF和多层感知器MLP进行拟合,以达到优化ARIMA模型的目的。结果表明,除桂林外,分季度ARIMA模型预测效果优于全年ARIMA模型,季度ARIMA-MLP神经网络预测精度优于分季度ARIMA模型,表明该类模型可以用于区域PM_(2.5)浓度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PWV ARIMA 前馈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地区暴雨天气电离层VTEC时序预报模型适用性
2
作者 毛志锋 刘立龙 +3 位作者 黄良珂 韦律权 任丁 魏朋志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1-488,共8页
针对极端天气下VTEC的不规律变化更会增加预测难度的问题,以欧洲定轨中心(CODE)提供的桂林上空2019和2020年电离层VTEC值为样本值,使用滑动四分位距法探测桂林地区暴雨期间的电离层VTEC扰动规律,并建立多种预报模型比较暴雨期间的模型... 针对极端天气下VTEC的不规律变化更会增加预测难度的问题,以欧洲定轨中心(CODE)提供的桂林上空2019和2020年电离层VTEC值为样本值,使用滑动四分位距法探测桂林地区暴雨期间的电离层VTEC扰动规律,并建立多种预报模型比较暴雨期间的模型适用性及预报精度。选取5种时间序列预测模型(ARIMA模型和Single、 Holt、 Brown、 Damped指数平滑模型)对桂林市暴雨期间的电离层VTEC进行未来24 h内的短期预报,结果表明:4~9 h以内ARIMA模型预测效果最好,预测值的RMSE和MAE均小于2 TECu, Single和Damped指数平滑模型其次,Holt和Brown指数平滑模型预测效果最差;超过9 h后各模型的预测能力减弱,RMSE和MAE均大于3 TECu,已无法满足精确预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VTEC 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桂林主城区城市扩张与生态协调分析
3
作者 刘桃林 任超 +1 位作者 闫志恒 刘启睿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8-676,共9页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对桂林主城区的统筹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进行了分析,将夜间灯光指数代表城市扩展指标,综合植被覆盖率、水体面积和遥感生态指数的生态环境指标,共同构建城市扩张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基本类型...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对桂林主城区的统筹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进行了分析,将夜间灯光指数代表城市扩展指标,综合植被覆盖率、水体面积和遥感生态指数的生态环境指标,共同构建城市扩张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协调度基本类型划分体系,分析了桂林主城区20年间的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城区发展较快,平均夜间灯光指数从0.20发展到0.57;城区遥感生态指数从2000年的0.35增长到2020年的0.70,其中绿度和湿度因子对生态具有促进改善作用,干度和热度因子具有消极破坏作用,同时水体面积保持稳定,高植被覆盖面积过去20年增加了9%,环境生态得到有效保护;城市扩张与生态环境协调性好,通过对城市扩张下生态分析可为桂林市主城区优化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城区发展 夜间灯光指数 遥感生态指数 植被覆盖率 城市生态协调分析 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大气水汽转换系数的K值模型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立龙 黎峻宇 +2 位作者 蔡成辉 林国标 黄良珂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利用中国低纬度地区20个无线电探空站2008—2012年探空资料,分析大气水汽转换系数K值与地理位置间的关系,建立广西地区不需气象资料的K值模型。比较不同模型的精度、适用性,分析逐年增加样本数对预测精度的影响,探索如何更好地建立广西... 利用中国低纬度地区20个无线电探空站2008—2012年探空资料,分析大气水汽转换系数K值与地理位置间的关系,建立广西地区不需气象资料的K值模型。比较不同模型的精度、适用性,分析逐年增加样本数对预测精度的影响,探索如何更好地建立广西地区K值模型。结果表明:(1)在广西地区,Emardson模型总体的内、外符合精度与高程模型相当,Emardson模型与积分模型计算K值符合较好,总体内符合均方误差为0.002 1,外符合均方误差为0.001 8;(2)与高程模型相比,无需考虑高程因子的Emardson模型在广西地区适用性更强;(3)通过逐年增加样本数进行建模不能保证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用最近的两年数据建模能够更好地预测第3年的K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区 K值模型 位置因子 精度 适用性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休闲旅游空间特征及时空演变分析——以南昌市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程朋根 韩佳宇 +1 位作者 吴静 郭苗苗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2-369,共8页
基于从百度地图爬取的POI数据以及27年间的夜间灯光遥感影像,利用核密度估计法、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法、最近邻指数法和标准差椭圆算法,以及将POI和夜间灯光数据耦合分析等方法对南昌市中心城区的休闲旅游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并探讨它的分... 基于从百度地图爬取的POI数据以及27年间的夜间灯光遥感影像,利用核密度估计法、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法、最近邻指数法和标准差椭圆算法,以及将POI和夜间灯光数据耦合分析等方法对南昌市中心城区的休闲旅游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并探讨它的分布特征。通过ArcGIS可视化观察区域各类别服务设施的集聚程度,利用夜间遥感影像数据绘制1992—2018年南昌市重心迁移轨迹对时空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南昌市休闲旅游空间各分类NNI均小于1,整体呈现空间集聚;总体空间的椭圆中心分布于东湖区,整个趋势是沿“西北向东南”方向发展,且有显著方向性;南昌市休闲旅游空间的集聚存在空间尺度效应,空间尺度效应随地理距离衰减而变化,POI数据和夜光遥感数据的空间耦合性表现也整体较好;南昌市休闲旅游空间的重心先向西北偏移,再向西南偏移,空间增长以西南部城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休闲旅游空间 POI 夜间遥感影像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去噪的改进GM(1,1)模型在高铁线下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文鸿雁 聂光裕 +1 位作者 袁明月 高红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135,共5页
针对GM(1,1)模型对建模数据光滑性条件的要求,分析了原始GM(1,1)模型在初始值和背景值选取上的缺陷,对其进行了合理和必要的改进。应用小波去噪对建模数据进行去噪处理,结果表明,用小波去噪处理的数据建立的GM(1,1)模型模拟精度和预测... 针对GM(1,1)模型对建模数据光滑性条件的要求,分析了原始GM(1,1)模型在初始值和背景值选取上的缺陷,对其进行了合理和必要的改进。应用小波去噪对建模数据进行去噪处理,结果表明,用小波去噪处理的数据建立的GM(1,1)模型模拟精度和预测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工程实例表明,当建模数据为低增长指数时,改进模型的模拟精度和预测效果没有量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去噪 GM(1 1)模型 背景值 初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都安县石漠化景观格局的尺度效应 被引量:8
7
作者 靖娟利 王永锋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0-334,共5页
以都安县2007年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了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根据石漠化与植被覆盖度的对应关系,反演了石漠化景观信息。从景观水平上选取7个常用的景观指数,定量分析了景观指数随粒... 以都安县2007年LANDSAT TM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了研究区的植被覆盖度,根据石漠化与植被覆盖度的对应关系,反演了石漠化景观信息。从景观水平上选取7个常用的景观指数,定量分析了景观指数随粒度和幅度变化的基本规律。结果显示:1不同景观指数随粒度变化的响应特征不同,除Shannon多样性指数(SHDI)和均匀度指数(SHEI)外,其余指数对粒度变化较敏感;2当幅度<5(实际8 km)时,大部分指数随幅度变化具有随机性,当幅度>5(实际8km)时,周长-面积分数维数(PAFRAC)对幅度变化不敏感,其他指数都表现出明显的幅度效应;3空间粒度和幅度两方面都说明石漠化景观格局具有尺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LANDSAT TM 像元二分模型 尺度效应 都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阴影与财产密度的城市房屋滑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以广西梧州市为例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婷 李百寿 +1 位作者 康弋 高玉久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4-162,共9页
针对我国西部山地城市居民区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从高分遥感角度探讨了滑坡灾害损失发生的承灾体物质基础,提出一种基于遥感阴影与承灾体财产密度的城市居民区房屋滑坡风险评估方法。与以往方法不同,该方法利用了高分影像上的建筑... 针对我国西部山地城市居民区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从高分遥感角度探讨了滑坡灾害损失发生的承灾体物质基础,提出一种基于遥感阴影与承灾体财产密度的城市居民区房屋滑坡风险评估方法。与以往方法不同,该方法利用了高分影像上的建筑物的落影信息,通过遥感落影成像模型反演建筑物的高度、楼层数和建筑面积,结合实地勘测和危险性区划完成滑坡风险评估。以广西梧州市为研究区进行风险区划研究,获得区划结果。结果显示:建筑物样本的楼层数反演结果与实地量测建筑物样本楼层数基本相符;与样方估计法相比,核密度函数法便于进行建筑物的财产密度分析,该方法更适合我国西部山地城市房屋的滑坡易损性与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遥感影像 城市居民区 阴影 密度函数 财产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OT NDVI的广西植被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永锋 靖娟利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5-339,共5页
基于1998—2012年长时序SPOT VEGETATION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对广西植被变化趋势作了时空分析。结果表明:1998—2012年,广西年最大化NDVI均值总体呈上升趋势,植被覆盖状况以良好区域... 基于1998—2012年长时序SPOT VEGETATION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对广西植被变化趋势作了时空分析。结果表明:1998—2012年,广西年最大化NDVI均值总体呈上升趋势,植被覆盖状况以良好区域占主导地位,其中较高植被覆盖区域占广西区总面积的73.08%,而低植被覆盖区域仅占1.18%。年最大化NDVI变化趋势以改善为主,局部地区恶化,其中97.86%的地区植被得到改善,严重退化区域约占0.57%。Mann-Kendall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广西植被覆盖总体呈增加趋势,与一元线性回归法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OT NDVI 一元线性回归法 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 植被覆盖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原理虚拟实验平台开发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亚荣 谢晓兰 +1 位作者 杨晓斐 周玮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5-348,共4页
针对目前通信原理实验箱模块固定、不易进行二次开发、不便于演示等缺点,设计开发了基于Flash的通信原理虚拟实验平台。该平台与传统实验设备相结合,采用软件模拟及编程等方法,可实现交互式实时动态演示,有助于教师的授课讲解及学生的... 针对目前通信原理实验箱模块固定、不易进行二次开发、不便于演示等缺点,设计开发了基于Flash的通信原理虚拟实验平台。该平台与传统实验设备相结合,采用软件模拟及编程等方法,可实现交互式实时动态演示,有助于教师的授课讲解及学生的学习理解,同时可以对传统实验进行有效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原理 虚拟实验平台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面向对象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组织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景文 马学峰 +2 位作者 叶良松 张燕 傅玮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86-390,共5页
在探讨基于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OOSDM)的基础上,研究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体系结构、基础数据组织方法和存储管理模式,以及采用OOSDM进行地理空间数据组织的过程。重点研究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中基础地理空间数据面向对象的数... 在探讨基于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OOSDM)的基础上,研究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体系结构、基础数据组织方法和存储管理模式,以及采用OOSDM进行地理空间数据组织的过程。重点研究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中基础地理空间数据面向对象的数据分类、组织、一体化存储管理与显示,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提供了基于面向对象的数据组织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城市 地理空间框架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数据组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地理时空信息预测推理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景文 王珂 +2 位作者 叶良松 刘华尧 王翰钊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65,共7页
本文在深入分析地理实体时空特征的基础上,对地理实体进行抽象和标准化处理,提出一种针对特征复杂地理实体的地理信息预测推理方法。该方法重点研究了基于RBF网络学习方法的地理实体时空信息预测推理的理论、模型方法和具体过程,通过对... 本文在深入分析地理实体时空特征的基础上,对地理实体进行抽象和标准化处理,提出一种针对特征复杂地理实体的地理信息预测推理方法。该方法重点研究了基于RBF网络学习方法的地理实体时空信息预测推理的理论、模型方法和具体过程,通过对地理实体对象化抽象描述和标准化处理,建立时空信息融合的超曲面,并利用RBF神经网络超强的非线性拟合能力,构建了复杂地理实体的时间、空间和属性信息的一体化预测和推理模型,并以桂林漓江阳朔段流域水质中溶解氧(DO)的含量的预测推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为时空数据处理过程中智慧决策和推理分析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数据 超曲面 径向基函数 推理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顾及空间相关特征的最大熵DEM插值权系数计算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天伟 康传利 +2 位作者 陈明 段青达 韦海福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6-550,共5页
针对传统格网DEM插值建模时由于主观因素的干扰,在解算权系数时存在负权现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算DEM插值权系数的最大熵模型算法。该方法以熵函数作为目标函数,设置非负权值和参考点数据的0、1、2阶统计矩作为约束条件,为了揭示参考... 针对传统格网DEM插值建模时由于主观因素的干扰,在解算权系数时存在负权现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解算DEM插值权系数的最大熵模型算法。该方法以熵函数作为目标函数,设置非负权值和参考点数据的0、1、2阶统计矩作为约束条件,为了揭示参考点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建立最小最大权系数约束条件,通过最大化熵值来求解格网DEM插值的非负权系数。最大熵法解得权系数大小比例与点位关系相适应,在MATLAB软件平台利用遗传算法求解,并与传统插值方法进行了比较,其估值精度优于传统插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 负权 约束条件 相关特征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 LOD规范的给排水管网室内外一体化建模
14
作者 蓝贵文 莫栩琪 +4 位作者 郭亚峰 张乐坦 施晓勇 端木星慧 陈看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1,共7页
为弥补传统管网三维可视化在室内空间表达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给排水管网室内外一体化建模方法。参考建筑信息模型LOD规范,根据管件结构特点及复用性,结合结构实体几何法CSG和面向对象的思想构建了3个细节层次的给排水管网设施模型族LOD... 为弥补传统管网三维可视化在室内空间表达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给排水管网室内外一体化建模方法。参考建筑信息模型LOD规范,根据管件结构特点及复用性,结合结构实体几何法CSG和面向对象的思想构建了3个细节层次的给排水管网设施模型族LOD 200、LOD 300和LOD 400,以满足不同工程项目阶段对模型应用的需求,支持给排水管网多尺度模型可视化表达。以某社区建筑的给排水管网为例,将给排水管网室内外BIM模型加载到SuperMap软件,实现给排水管网室内外一体化展示和空间分析等功能,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排水管网 BIM LOD规范 室内外一体化 管件模型族库 多尺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奇异谱分析的GNSS-MR雪深反演
15
作者 范兴群 刘立龙 +2 位作者 薛张芳 吴昊舰 吴晗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6,共5页
针对当前二次多项式难以准确拟合信噪比趋势导致反演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引入奇异谱分析方法对原始SNR信号分解重构,得到高质量的SNR有效残差序列,再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多路径反射测量技术进行雪深反演。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针对当前二次多项式难以准确拟合信噪比趋势导致反演结果偏差较大的问题,引入奇异谱分析方法对原始SNR信号分解重构,得到高质量的SNR有效残差序列,再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多路径反射测量技术进行雪深反演。为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选取P351测站2015—2016年GNSS观测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SSA方法的单星和多星反演雪深结果都优于二次多项式反演雪深,其反演结果与实测值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1、10 cm,相关系数为0.9862、0.9926;与二次多项式方法反演结果相比,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31.2%、28.5%,验证了该方法运用于GNSS-MR雪深反演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MR 奇异谱分析 多路径效应 积雪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综合IDW插值和MSC的电离层层析算法
16
作者 张旭焱 李厚朴 +2 位作者 王警 郑敦勇 罗小敏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5,共12页
为了进一步求解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电离层层析成像的不适定逆问题,在联合迭代重构算法(SIRT)和均值平滑约束(MSC)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SIRT-IDW-MSC算法:利用反向距离加权(IDW)插值来改善SIRT算法的初值依赖性和MSC的过度... 为了进一步求解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电离层层析成像的不适定逆问题,在联合迭代重构算法(SIRT)和均值平滑约束(MSC)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SIRT-IDW-MSC算法:利用反向距离加权(IDW)插值来改善SIRT算法的初值依赖性和MSC的过度平滑现象,从而提高电离层电子密度(IED)的重建精度和成像效果。数值模拟实验中,SIRT-IDW-MSC算法的重建精度均表现最优,其中重建IED的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较SIRT算法可提高72.32%和72.43%,较SIRT-MSC算法可提高57.60%和61.26%。实测数据实验中对于独立测站重建斜总电子含量(STEC)的RMSE和MAE,湖南区域实验中SIRT-IDW-MSC算法比SIRT算法可提高44.33%和47.50%,比SIRT-MSC算法可提高42.62%和47.37%;欧洲区域实验中可分别提高34.34%和26.60%、40.11%和38.70%。将3种算法的重建IED剖面与IRI2016模型参考值和测高仪实测数据作对比,SIRT-IDW-MSC算法均能呈现出更好的符合度。结果证明SIRT-IDW-MSC算法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层析 电离层电子密度 联合迭代重构算法(SIRT) 均值平滑约束 反向距离加权(IDW)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滤率估算的WFS服务空间连接优化策略
17
作者 蓝贵文 陈骐 陈天伟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0-313,共4页
网络要素服务是一种基于HTTP协议访问和更新矢量地理要素的接口规范。在面向Web服务的应用环境下,用户的查询请求往往需要访问多个WFS服务,并且将服务的结果综合后得到最终结果。由于在WFS服务端生成GML、网络间传输、客户端解析等都需... 网络要素服务是一种基于HTTP协议访问和更新矢量地理要素的接口规范。在面向Web服务的应用环境下,用户的查询请求往往需要访问多个WFS服务,并且将服务的结果综合后得到最终结果。由于在WFS服务端生成GML、网络间传输、客户端解析等都需要耗费较长时间,成为WFS服务分布式集成应用的瓶颈。本文基于空间半连接和迭代区域划分的分布式WFS服务查询优化策略,为避免针对各子区域盲目地执行空间半连接,提出一种基于过滤率估算的改进方法,即根据在各子区域采用不同下载方法的空间对象过滤预估效果,决定其数据下载方法。实验证明,预先估算过滤率可提高优化策略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要素服务 空间连接 过滤率 查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ERA5资料进行桂林地区GNSS水汽反演精度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莫智翔 黄玲 +4 位作者 郭希 黄良珂 刘立龙 庞周洲 邓云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由于桂林地区地基GNSS站并未配置气象传感器,致使大量GNSS观测数据无法在大气水汽(PWV)监测中发挥作用.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最新发布的ERA5再分析资料中测站处的气压和温度气象数据加入到GNSS水汽反演中,并... 由于桂林地区地基GNSS站并未配置气象传感器,致使大量GNSS观测数据无法在大气水汽(PWV)监测中发挥作用.针对这一情况,本文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最新发布的ERA5再分析资料中测站处的气压和温度气象数据加入到GNSS水汽反演中,并将反演结果与利用地面气象站反演的GNSS水汽做对比,以此评估ERA5在桂林地区反演GNSS水汽的精度和适用性.结果表明:1)以桂林地区2017年10个地面气象站的实测气压和温度数据为参考值,ERA5地表气压和温度的年均偏差分别为-0.35 hPa和0.86 K,年均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65 hPa和1.66 K,该精度可用于GNSS水汽反演;2)以2017年6-7月GNSS利用地面气象站反演的PWV为参考值,ERA5反演的GNSS PWV的偏差和RMSE分别为0.17 mm和0.35 mm,且两者具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由此表明,ERA5地表温压产品可应用于桂林地区GNSS水汽反演,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桂林地区的GNSS水汽反演及数据源的选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A5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大气水汽 桂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地区暴雨天气下两种对流层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东桂 刘立龙 +2 位作者 黄良珂 谢劭峰 莫智翔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72-678,共7页
针对对流层延迟误差改正模型在不同区域的影响各不相同,为分析常用的GPT2w和UNB3m模型在桂林地区暴雨天气下的适用性,以暴雨频发的2017年6—7月为研究时段,基于桂林地区该时间段内8个CORS基准站解算的对流层天顶总延迟(ZTD)产品为参考值... 针对对流层延迟误差改正模型在不同区域的影响各不相同,为分析常用的GPT2w和UNB3m模型在桂林地区暴雨天气下的适用性,以暴雨频发的2017年6—7月为研究时段,基于桂林地区该时间段内8个CORS基准站解算的对流层天顶总延迟(ZTD)产品为参考值,对模型在桂林地区暴雨天气下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暴雨天气下,GPT2w-1和GPT2w-5模型的平均偏差BIAS分别为-2.94和-4.37 cm,RMS分别为3.77和4.86 cm,而UNB3m表现出较大的平均偏差(-11.26 cm)和RMS(11.37 cm);相比暴雨天气,GPT2w-1、GPT2w-5和UNB3m模型在晴朗天气下的精度(RMS值)分别提高了1.18、2.52和3.95 cm。综合分析发现,常用GNSS对流层延迟模型在晴朗天气下的精度及稳定性普遍要优于暴雨天气,同时在桂林地区暴雨天气下GPT2w模型的精度及稳定性都优于UNB3m模型。因此,在桂林地区暴雨天气下GPT2w相较于UNB3m模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T2w模型 UNB3m模型 暴雨天气 桂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InVEST与GeoSOS-FLUS模型的桂林市碳储量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65
20
作者 张凯琪 陈建军 +3 位作者 侯建坤 周国清 尤号田 韩小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799-2809,共11页
为了量化桂林市碳储量并快速评估分级保护措施对区域碳储功能的影响,耦合InVEST模型碳储存模块和GeoSOS-FLUS模型,并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和不同情景未来土地预测结果,对2000~2040年桂林市域范围六区十一县市内的碳储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为了量化桂林市碳储量并快速评估分级保护措施对区域碳储功能的影响,耦合InVEST模型碳储存模块和GeoSOS-FLUS模型,并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和不同情景未来土地预测结果,对2000~2040年桂林市域范围六区十一县市内的碳储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桂林市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总碳储量分别为554.02×10^(6)t,553.58×10^(6)t,550.21×10^(6)t,呈现“逐年下降”的变化态势.同时,受人类活动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影响,桂林市域各区县的碳储水平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碳储量整体表现为“西北、西南及东部较高,东北、东南及中部较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将桂林市碳储量高值区确定为碳储资源的优先保护区域,与自然变化情景相比,资源保护情景下桂林市林地得到有效保护,建设用地规模扩大受到限制.采取资源保护措施后,桂林市2040年总碳储量达到552.16×10^(6)t,较2020年增加了1.95×10^(6)t,中低密度碳储区所占比例明显下降,区域固碳能力大大增强.该研究结果可为桂林市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城市建设提供指导,也可为碳储资源精准保护和土地利用管理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储量 InVEST模型 GeoSOS-FLUS模型 重要性分级 桂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