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四氟乙烯材料在环境岩土工程土工试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黄振育 韦昌富 +2 位作者 颜荣涛 郭敬林 李凯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9-503,共5页
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研制出一种用于环境岩土工程固结试验的新型耐腐蚀固结仪,利用该新型固结仪分别在去离子水,0.08、0.1 mol/L的KCl盐溶液以及pH值等于5、4、3的盐酸溶液中,进行了不同水化学环境下桂林红粘土的室内固结压缩模拟试验,... 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研制出一种用于环境岩土工程固结试验的新型耐腐蚀固结仪,利用该新型固结仪分别在去离子水,0.08、0.1 mol/L的KCl盐溶液以及pH值等于5、4、3的盐酸溶液中,进行了不同水化学环境下桂林红粘土的室内固结压缩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红粘土的压缩性随盐溶液和酸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该新型耐腐蚀固结仪在中压条件下的实测变形量小于0.001 mm,满足试验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岩土工程 聚四氟乙烯(PTFE) 固结仪 土工试验 红粘土 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地区碱污染红黏土力学效应弱化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牟春梅 韦瑜玺 张岩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6-382,共7页
为了研究碱污染对红黏土力学性质的影响,使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对桂林雁山红黏土进行浸泡,考虑碱浓度(0、 4%、 8%、 12%)和养护时间(1、 7、 14 d)双因子因素,通过室内直剪试验和固结试验,分析碱污染对桂林雁山红黏土力学性质的变化... 为了研究碱污染对红黏土力学性质的影响,使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对桂林雁山红黏土进行浸泡,考虑碱浓度(0、 4%、 8%、 12%)和养护时间(1、 7、 14 d)双因子因素,通过室内直剪试验和固结试验,分析碱污染对桂林雁山红黏土力学性质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碱浓度及养护时间的增加,红黏土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减小;浸泡后红黏土的孔隙比增大,压缩系数增大,压缩模量减小。碱-土相互作用是导致桂林地区碱污染红黏土力学效应弱化的根本原因,其相互作用导致红黏土颗粒间的胶结物被溶解后又重新生成絮状物,使其原本稳定的结构状态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污染 红黏土 力学效应 弱化 桂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循环对机制砂改良膨胀土力学与变形特性影响
3
作者 肖桂元 方玉凯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3-19,共7页
在膨胀土中加入不同掺量的机制砂进行物理改良,对土样开展0~5次的干湿循环试验以分析土样的裂隙发育规律,并将干湿循环1、3、5次后的土样进行直接剪切试验及收缩和膨胀试验,探究经过干湿循环后土样的强度衰减和收缩膨胀特性。结果表明:... 在膨胀土中加入不同掺量的机制砂进行物理改良,对土样开展0~5次的干湿循环试验以分析土样的裂隙发育规律,并将干湿循环1、3、5次后的土样进行直接剪切试验及收缩和膨胀试验,探究经过干湿循环后土样的强度衰减和收缩膨胀特性。结果表明:机制砂可有效抑制膨胀土的裂隙发育,在机制砂掺量为10%时抑制效果最好,能较好抑制改良土裂隙集中发育,且在10%掺量下改良土的抗剪强度衰减幅度最小,收缩和膨胀特性方面也表现最佳。本试验验证了机制砂可延缓膨胀土在干湿循环过程中的裂隙发育和抗剪强度衰减,并且能改良土样的收缩膨胀变形特性,改良效果受机制砂掺量影响,综合考虑各项因素,机制砂掺量应控制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制砂改良土 干湿循环 强度衰减 收缩变形 膨胀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化花岗岩裂隙对盾构隧道衬砌地震易损性曲线的影响
4
作者 张文杰 向平 +3 位作者 李英波 张飞宇 王志兵 于啸波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8,共14页
以穿越风化花岗岩地层的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盾构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建立裂隙-双隧道非线性时程分析模型,采用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方法,探究裂隙角度、长度及注浆填充组合工况下的隧道衬砌易损性曲线的变化规律。采用弯矩比作为衬砌损伤... 以穿越风化花岗岩地层的广州市轨道交通五号线盾构区间隧道为工程背景,建立裂隙-双隧道非线性时程分析模型,采用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方法,探究裂隙角度、长度及注浆填充组合工况下的隧道衬砌易损性曲线的变化规律。采用弯矩比作为衬砌损伤指标,采用地表峰值加速度和地表峰值速度作为地震强度指标,得到隧道衬砌的易损性曲线,阐明裂隙对隧道衬砌的抗震性能影响。结果表明:衬砌损伤概率会随裂隙在震动方向上投影长度增大而提高;衬砌损伤概率与裂隙长度呈正相关关系;对裂隙进行C25砂浆填充之后,隧道衬砌的地震损伤概率降低,表明工程实践中对裂隙进行填充的操作既可以提高围岩静稳定性,也可以提高隧道衬砌抗震性能。节理裂隙对围岩的局部劣化作用导致隧道衬砌地震损伤概率增加,效果与隧道场地剪切波速降低后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地震响应 地震易损性 裂隙 风化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在岩土工程方面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钧岩 吴畏 钱慧良 《工程建设》 2019年第3期26-31,共6页
准确地测量岩土体中水分的变化及孔隙的变化对于岩土体的力学性质、施工方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核磁共振技术在检测岩土体孔隙及水分变化方面,具有快速、无损、分辨率高、精准性高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了核磁共振的原理,简要说明了核... 准确地测量岩土体中水分的变化及孔隙的变化对于岩土体的力学性质、施工方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核磁共振技术在检测岩土体孔隙及水分变化方面,具有快速、无损、分辨率高、精准性高等优点。本文主要介绍了核磁共振的原理,简要说明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以及核磁共振技术在岩土工程方面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成像 弛豫时间 弛豫机制 孔隙结构 水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加固技术在某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6
作者 曹霞 严琛 +2 位作者 金凌志 钟翔 邓宁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0-73,共4页
某高校体育馆依据新的使用要求,需将原建筑物第3层的部分柱拆除。对结构的分析和计算表明,新生成的荷载已超出原结构的允许承载力。通过方案比选,使用预应力技术对原框架梁进行主动受力加固,此种加固法既能增加构件的抗弯强度,又能提高... 某高校体育馆依据新的使用要求,需将原建筑物第3层的部分柱拆除。对结构的分析和计算表明,新生成的荷载已超出原结构的允许承载力。通过方案比选,使用预应力技术对原框架梁进行主动受力加固,此种加固法既能增加构件的抗弯强度,又能提高构件的刚度并减少其挠度值。若对框架柱采取扩大截面加固法,则增加了框架柱的截面及配筋。整个加固设计中着重考虑节点的构造措施,确保新老结构能共同工作,以提高结构的综合承载力,使得在改造加固后建筑物的整体抗震能力不降低。施工方案设计中采取先加固后拆除的工作流程,无需设置大型的支撑结构,具有经济效益好、施工速度快、安全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造工程 加固 预应力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掺和料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罗伯光 覃荷瑛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8-273,共6页
以工程常用的3种矿物掺和料:粉煤灰、矿渣微粉以及硅灰单掺和双掺为主要因素,通过试验设计制作了一批不同配合比的再生混凝土试块,考察各因素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3种矿物掺和料对再生混凝土的强度... 以工程常用的3种矿物掺和料:粉煤灰、矿渣微粉以及硅灰单掺和双掺为主要因素,通过试验设计制作了一批不同配合比的再生混凝土试块,考察各因素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3种矿物掺和料对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单掺时以硅灰最能提高其抗压强度,粉煤灰最能提高其抗折强度,当双掺硅灰和粉煤灰时能使其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提高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掺和料 再生混凝土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交替条件下膨胀围岩隧道的力学性态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军平 王沾义 +1 位作者 唐伟 李盛南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1-96,共6页
以广西南宁膨胀土为围岩材料,制作室内膨胀围岩隧道物理模型。通过对隧道模型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得出围岩在吸水及失水条件下的围岩应力-时间关系曲线及衬砌应变-时间关系曲线。试验认为在吸水过程中大部分测点的围岩压力都经历了增长、... 以广西南宁膨胀土为围岩材料,制作室内膨胀围岩隧道物理模型。通过对隧道模型进行干湿循环试验,得出围岩在吸水及失水条件下的围岩应力-时间关系曲线及衬砌应变-时间关系曲线。试验认为在吸水过程中大部分测点的围岩压力都经历了增长、减小、不同速率的再增长3个阶段。衬砌变形则经历缓慢增长、急剧增长、急剧减小、微增长4个阶段;在失水过程中,从整体上可以将围岩压力变化分为两部分,即围岩失水收缩致使衬砌和围岩的接触压力下降导致围岩应力值减小以及土体收缩产生收缩应力导致应力监测值增大。并分析这种变化规律的形成机理,证明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的存在。为今后膨胀围岩隧道的结构设计和施工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围岩 隧道模型 干湿循环 围岩压力 衬砌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质隧道考虑时空效应的施工力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军平 王沾义 +1 位作者 李盛南 唐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09-2017,共9页
通过对膨胀土隧道开展动态施工力学的物理模型试验,得出各测点在洞室开挖和衬砌支护条件下的围岩应力—时间响应曲线。根据响应曲线对施工过程中围岩随时间及空间条件的变化而呈现的力学响应及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并将响应曲线的发展变化... 通过对膨胀土隧道开展动态施工力学的物理模型试验,得出各测点在洞室开挖和衬砌支护条件下的围岩应力—时间响应曲线。根据响应曲线对施工过程中围岩随时间及空间条件的变化而呈现的力学响应及行为表现进行分析,并将响应曲线的发展变化趋势按开挖和支护分为不同阶段,其中开挖过程分为零增长、微增长、急剧下降、缓慢减小和相对平稳5个阶段;支护过程分为急剧增长和缓慢下降2个阶段。此外,通过对隧洞竖向线及水平腰线上距洞室边缘不同距离测点的分析,表明随着距离的增大,由隧洞开挖导致的围岩应力释放量减少,释放速率减缓,力学响应敏感度降低,衬砌支护对围岩力学特性的影响也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质隧道 时空效应 应力释放 回弹位移 响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颗粒粒径重塑与原状膨胀岩物理力学性质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江杰 魏丽 +1 位作者 潘鑫 李胜 《力学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9-195,共7页
以南宁盆地膨胀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原状样与不同颗粒粒径重塑样的膨胀力、抗剪强度及热特性,研究其性质差异。结果表明:重塑后不同粒径范围膨胀岩土样的无荷膨胀率较原状样明显升高,而主应力差峰值、抗剪强度和热物理指标较... 以南宁盆地膨胀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原状样与不同颗粒粒径重塑样的膨胀力、抗剪强度及热特性,研究其性质差异。结果表明:重塑后不同粒径范围膨胀岩土样的无荷膨胀率较原状样明显升高,而主应力差峰值、抗剪强度和热物理指标较原状样均有降低。因此,应选择合适粒径范围的土颗粒重塑代替原状样进行室内试验:无荷膨胀率和膨胀力试验应选择粒径范围1 mmd<2 mm的土颗粒;三轴试验和热物理指标测试应尽量选择粒径较小的土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岩 重塑 粒径 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氧化铁对红黏土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莉 颜荣涛 +2 位作者 牛富俊 颜梦秋 徐玉博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10-816,共7页
游离氧化铁对红黏土力学特性存在显著影响,为分析其影响机理,采用柠檬酸钠、碳酸氢钠和连二亚硫酸钠的混合溶液(DCB法)去除红黏土中游离氧化铁,以去除和未去除游离氧化铁红黏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两种试样的土水特征曲线、... 游离氧化铁对红黏土力学特性存在显著影响,为分析其影响机理,采用柠檬酸钠、碳酸氢钠和连二亚硫酸钠的混合溶液(DCB法)去除红黏土中游离氧化铁,以去除和未去除游离氧化铁红黏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两种试样的土水特征曲线、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抗剪强度和失水收缩特性。结果表明:吸力在较高范围内,同一含水率时去铁红黏土的基质吸力和总吸力整体高于未去铁红黏土的基质吸力和总吸力;红黏土无论在去游离氧化铁还是未去游离氧化铁时其试样的渗透吸力都很小,几乎可以忽略;基质吸力的影响导致红黏土抗剪强度随含水率增大而降低,去铁过程减小土颗粒胶结效应引起红黏土抗剪强度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有效黏聚力的下降。去铁后红黏土收缩率明显高于未去铁红黏土,主要归结于游离氧化铁胶结土颗粒作用抑制其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游离氧化铁 基质吸力 抗剪强度 收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渣生物炭对岩溶峰丛洼地石灰土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
12
作者 王创业 李科 +2 位作者 郏金晨 徐煜 徐勤学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102-107,共6页
岩溶地区岩石裸露、土壤浅薄且持水能力较低,其土壤水分保持和运动状况是其水土漏失治理的重要因素。生物炭拥有多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能改变土壤持水能力,但其种类、粒径、添加量和土壤类型等因素对土壤持水能力产生正面或负面作用,为... 岩溶地区岩石裸露、土壤浅薄且持水能力较低,其土壤水分保持和运动状况是其水土漏失治理的重要因素。生物炭拥有多孔结构和高比表面积,能改变土壤持水能力,但其种类、粒径、添加量和土壤类型等因素对土壤持水能力产生正面或负面作用,为了研究添加不同比例蔗渣生物炭对岩溶峰丛洼地石灰土持水特性的影响,选取位于广西河池地区岩溶峰丛洼地的石灰土壤作为试验样本,分别添加不同比例生物炭(0%,2%,4%,6%),利用滤纸法测定生物炭-石灰土混合土在0~40MPa吸附能力下土水特性曲线,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核磁共振波谱法(NMR),观察生物炭-石灰土混合土的微观孔隙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量超过30%时,不同比例生物炭掺入量的持水能力相似,土壤的持水性并不会随着生物炭掺入量的增加而持续提升。在添加生物炭0%,2%,4%时混合土的持水能力是在逐渐提高的,添加4%和6%时混合土的持水能力基本一致,这表明添加生物炭存在一个最优值和适用范围。建议岩溶峰丛地区石灰土含水率在30%以下时,施加4%~6%的蔗渣生物炭,可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峰丛洼地土壤 生物炭 滤纸法 土-水特征曲线 核磁共振波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度对风化花岗岩边坡土体抗剪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李凯 王志兵 +2 位作者 韦昌富 颜荣涛 卢有谦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67-273,共7页
强降雨易诱发风化花岗岩边坡浅层滑坡,其滑坡滑动面多位于具有较大孔隙尺寸的强风化带。通过对广西玉林与梧州交界处风化花岗岩边坡浅层滑坡的现场勘查和对不同层位的土体进行物理力学试验,研究了饱和度对湿热地区风化花岗岩双层土质边... 强降雨易诱发风化花岗岩边坡浅层滑坡,其滑坡滑动面多位于具有较大孔隙尺寸的强风化带。通过对广西玉林与梧州交界处风化花岗岩边坡浅层滑坡的现场勘查和对不同层位的土体进行物理力学试验,研究了饱和度对湿热地区风化花岗岩双层土质边坡抗剪强度的影响,发现两个风化带土体都存在一个"最优饱和度"使抗剪强度达到峰值,但饱和度对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规律不同,即饱和度对黏聚力影响很大,对内摩擦角影响很小;花岗岩全风化带与强风化带土体性质差异明显,尤其表现在饱和度影响下抗剪强度特性方面,从基质吸力理论和颗粒间胶结作用角度分析所发现的现象,可以清楚地解释产生差异的机制,为风化花岗岩边坡的开挖和滑坡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花岗岩 饱和度 抗剪强度 基质吸力 胶结作用 浅层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红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线 被引量:63
14
作者 孙德安 刘文捷 吕海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345-3351,共7页
采用压力板法、滤纸法和饱和盐溶液法3种方法,对压实桂林红黏土进行全吸力范围内的土-水特性量测,研究干密度对于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干密度1.4 g/cm3的压实桂林红黏土的进气值约为20 k Pa;土-水特征曲线的过渡段与典型... 采用压力板法、滤纸法和饱和盐溶液法3种方法,对压实桂林红黏土进行全吸力范围内的土-水特性量测,研究干密度对于土-水特征曲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干密度1.4 g/cm3的压实桂林红黏土的进气值约为20 k Pa;土-水特征曲线的过渡段与典型的土-水特征曲线不同,含水率或饱和度与吸力的对数坐标关系不是单一直线,而是出现了3段直线,并且中间一段平缓段下降斜率较小;当吸力增大到367 MPa时,含水率仅为0.74%,可认为如吸力继续增大至106 k Pa时,含水率和饱和度为0;用吸力与含水率关系表示土-水特征曲线时,吸力较大时不同干密度的曲线重合,认为干密度对土-水特征曲线无影响。用吸力与饱和度关系表示土-水特征曲线时,在吸力较小时,干密度越大,对应的土-水特征曲线越高;当吸力较大时,不同干密度的土-水特征曲线几乎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特征曲线 红黏土 压力板法 滤纸法 饱和盐溶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柳州两种红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线 被引量:13
15
作者 常红帅 刘丽 +1 位作者 季春生 吕海波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5-859,共5页
采用压力板法和滤纸法联合测定柳州、桂林两种红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发现同一含水率下桂林红黏土的基质吸力大于柳州红黏土,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对相关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1)从物性指标比较,桂林红黏土具有较高的液、塑限及黏粒含量... 采用压力板法和滤纸法联合测定柳州、桂林两种红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发现同一含水率下桂林红黏土的基质吸力大于柳州红黏土,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对相关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1)从物性指标比较,桂林红黏土具有较高的液、塑限及黏粒含量,黏性较高;(2)从矿物成分分析,桂林红黏土中的矿物含有三水铝石和针铁矿,且针铁矿含量为15.6%,是柳州红黏土的2倍,表明桂林红黏土处于更高的红土化水平,土中团粒化更为发育,形成利于持水的孔隙结构。最后,使用van Genuchten(V-G)模型对两种红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V-G模型可用于两种红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线的拟合,且具有较高的相关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黏土 土-水特征曲线 压力板法 滤纸法 V-G模型 桂林 柳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径分布的全风化泥岩持水曲线推算 被引量:9
16
作者 牛庚 孙德安 +1 位作者 韦昌富 颜荣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37-1345,共9页
采用压力板法、滤纸法和饱和盐溶液蒸气平衡法,分别对取自广西岑溪滑坡现场的全风化泥岩原状样进行了持水特性试验,得到全吸力范围内的持水曲线;用压汞试验测试经受不同吸力原状样的孔径分布,并用此分布曲线推算持水曲线。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压力板法、滤纸法和饱和盐溶液蒸气平衡法,分别对取自广西岑溪滑坡现场的全风化泥岩原状样进行了持水特性试验,得到全吸力范围内的持水曲线;用压汞试验测试经受不同吸力原状样的孔径分布,并用此分布曲线推算持水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全风化泥岩原状样的进气值为110 k Pa,用3种方法可测得全风化泥岩的全吸力范围内的持水曲线。全风化泥岩原状样的孔隙大小分布可认为单峰结构,其孔隙的孔径主要分布在10~1 000 nm,但也有孔径在50~300?m范围内的小部分孔隙存在,主要因为原状样中存在少量的原生裂隙。利用3个经受过不同吸力土样的孔径分布分别推算其持水曲线,3条曲线组合与实测值比较表明,用一次压汞试验结果(孔径大小分布曲线)预测全吸力范围内的持水曲线精度较低,而选取各自吸力范围段的预测曲线组合而成全吸力范围持水曲线,与试验数据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水曲线 全风化泥岩 压汞试验 孔隙分布 原状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质隧道支护方式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邢心魁 张坤鹏 +2 位作者 闫茂龙 张坚 李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57-2162,共6页
以相似理论为基础,采用砂土模拟围岩,铁丝模拟锚杆。实测隧道开挖过程中,不同洞周支护力、不同锚杆长度以及锚杆与洞周支护力共同作用下围岩应力分布、稳定性及分区的变化规律。采用有限元模拟不同锚杆长度下围岩的应力分布规律,并基于... 以相似理论为基础,采用砂土模拟围岩,铁丝模拟锚杆。实测隧道开挖过程中,不同洞周支护力、不同锚杆长度以及锚杆与洞周支护力共同作用下围岩应力分布、稳定性及分区的变化规律。采用有限元模拟不同锚杆长度下围岩的应力分布规律,并基于D-P屈服准则得出围岩塑性区的范围。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锚杆与洞周支护力联合支护,更能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锚杆的支护长度应不小于无支护时的松动区外包半径大小。松散围岩条件下,锚杆的长度不宜小于隧洞跨度的1/5,综合支护时洞周支护力大小宜为原岩垂直应力的5%左右。对比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结果,有限元模拟所得结果相比于试验较为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围岩应力 分区规律 综合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风化泥岩持水特性研究及其预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牛庚 孙德安 +3 位作者 韦昌富 颜荣涛 何锦堂 于明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216-221,共6页
以全风化泥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板法、滤纸法和饱和盐溶液蒸气平衡法3种方法研究在全吸力范围内压实样的脱湿阶段持水特性;压汞试验测试土样的孔径分布,来解释宏观持水现象,并用此分布曲线推算持水曲线;利用瞬态吸湿脱湿系统(TRIM)快... 以全风化泥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板法、滤纸法和饱和盐溶液蒸气平衡法3种方法研究在全吸力范围内压实样的脱湿阶段持水特性;压汞试验测试土样的孔径分布,来解释宏观持水现象,并用此分布曲线推算持水曲线;利用瞬态吸湿脱湿系统(TRIM)快速测量土水特征曲线;以Brooks&Corey、Van Genuchte和Fredlund&Xing模型为基础进行预测,比较了拟合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全风化泥岩压实样的进气值约为75 k Pa;与经典的持水曲线不同,过度段不是一条直线,中间出现了水平台阶状。基于瞬态理论的TRIM测试方法可以较好地对持水性进行预测。此外,饱和样为单峰孔隙结构,经受过吸力38 MPa的土样为双峰孔隙结构;饱和样孔隙的孔径主要集中在102~103 nm左右,随着吸力的增加,这个孔径范围的孔隙量减少最大。Van Genuchte和Fredlund&Xing模型拟合曲线能很好地与试验数据吻合;其它预测持水曲线在很干和近饱和的状态与试验数据有一定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特征曲线 全风化泥岩 TRIM 模型拟合 压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地下水渗流-传热地埋管试验平台的研制及模型试验 被引量:7
19
作者 曾召田 刘兆强 +2 位作者 徐云山 张炳晖 梁珍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73-1180,共8页
文章建立了岩溶地下水渗流-传热地埋管试验平台,可有效模拟岩溶地区地埋管换热过程中土壤温度场、湿度场、渗流场共同作用的多场环境,并利用该模型装置进行了不同工况的模型试验,探讨了岩溶地下水渗流对地埋管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文章建立了岩溶地下水渗流-传热地埋管试验平台,可有效模拟岩溶地区地埋管换热过程中土壤温度场、湿度场、渗流场共同作用的多场环境,并利用该模型装置进行了不同工况的模型试验,探讨了岩溶地下水渗流对地埋管换热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渗流速度为1.08×10m/s时,渗流作用使得地埋管换热量平均提升了约12.5%,地埋管与土层间的换热速度提升约90%;岩溶地下水渗流将上游热量携带至下游,促进了地埋管释放的热量向下游传递的同时,也抑制了热量向上游的传递,有效减弱了地埋管周围土层的热量堆积;随着渗流速度的增加,岩溶地下水渗流对地埋管换热性能的影响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源热泵 岩溶地区 地下水渗流 传热性能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化学环境对岩石性质影响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振育 韦昌富 +2 位作者 钟晓斌 谭龙 张超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0-296,共7页
在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对比及归纳的基础上,从化学作用下岩石宏观物理力学特性与微细观结构间的内在本质联系、岩石化学损伤演化机理以及岩石工程耐久性评价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水化学环境对岩石性质影响的研究现状... 在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对比及归纳的基础上,从化学作用下岩石宏观物理力学特性与微细观结构间的内在本质联系、岩石化学损伤演化机理以及岩石工程耐久性评价等方面分析了目前水化学环境对岩石性质影响的研究现状,当前国内对其微观损伤机理的研究仍不够全面系统,且研究成果未能十分有效地应用于实际工程;环境岩石工程学科有望在水化学环境下岩石性质的时效性、建立受腐蚀岩石的扩散模型、量化岩石的抗腐蚀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长足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环境 岩石性质 机理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