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乐业林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刘苏桥 陈懋弘 +3 位作者 黄庆文 张长明 李继贤 蒋柏昌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8-194,共7页
广西乐业林旺金矿是滇黔桂"金三角"近年新发现的中型矿床之一,具有层控和断控的双重特点。矿床位于同生断裂附近褶皱和断裂构造最为发育的地方,含矿地层为槽盆相中三叠统百逢组,赋矿围岩为含钙质砂岩。原生矿石具典型的浸染状构造,主... 广西乐业林旺金矿是滇黔桂"金三角"近年新发现的中型矿床之一,具有层控和断控的双重特点。矿床位于同生断裂附近褶皱和断裂构造最为发育的地方,含矿地层为槽盆相中三叠统百逢组,赋矿围岩为含钙质砂岩。原生矿石具典型的浸染状构造,主要载金矿物为含砷黄铁矿,次为毒砂。蚀变类型为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辉锑矿化、碳酸盐化、粘土化等。金主要以"不可见"的纳米级超显微包裹金形式存在于含砷黄铁矿环带中。成矿流体具有中低温(178-230℃)、低盐度(w(NaCl)5%-7%)、中低密度(0.79-0.94 g/cm^3)的特点。这些特征表明林旺金矿属于卡林型金矿。地层、褶皱和断裂是矿区最主要的控矿因素,三者的有机组合控制了矿体形态和产出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卡林型金矿 林旺金矿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闪石黑云母全铝压力计的可靠性对比——以广西姑婆山-花山花岗岩为例 被引量:24
2
作者 康志强 冯佐海 王睿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74-479,共6页
为了对比研究不同矿物压力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择姑婆山-花山花岗岩体中5个不同的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角闪石和黑云母全铝压力计的计算,其中杨梅山独立侵入体以角闪石和黑云母计算的成岩压力分别为3.23×108和0.90×108... 为了对比研究不同矿物压力计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选择姑婆山-花山花岗岩体中5个不同的单元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角闪石和黑云母全铝压力计的计算,其中杨梅山独立侵入体以角闪石和黑云母计算的成岩压力分别为3.23×108和0.90×108Pa,对应的形成深度分别为12.8和3.58 km;里松单元以角闪石和黑云母计算的成岩压力分别为3.47×108和1.00×108Pa,对应的形成深度分别为14.29和4.08 km;望高单元、新路单元与华美单元以黑云母计算的成岩压力分别为1.24×108、3.49×108和2.20×108Pa,对应的形成深度分别为5.13、14.48和8.3 km。通过综合对比前人的研究成果,发现角闪石比黑云母更加适合作为全铝压力计目标矿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角闪石 黑云母 全铝压力计 姑婆山-花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大厂巴里碳酸盐型尾矿的酸化特征及机理 被引量:14
3
作者 雷良奇 宋慈安 +2 位作者 谢襄漓 李艳红 王飞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1-149,共9页
以一个堆放近20年的碳酸盐型尾矿的垂向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地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包括尾矿组构及组分分析、X衍射分析以及Sobek-ABA估算和NAG测试等,探讨这类尾矿酸化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酸化作用机理,获得如下认识:①该尾矿... 以一个堆放近20年的碳酸盐型尾矿的垂向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综合地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包括尾矿组构及组分分析、X衍射分析以及Sobek-ABA估算和NAG测试等,探讨这类尾矿酸化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酸化作用机理,获得如下认识:①该尾矿剖面由下至上,随着氧化程度的增强,其酸化作用也逐步增强,呈现出明显的层带结构,即下部C层(还原带及原生带)为未蚀变松散尾砂,中部B层(次氧化带及碱缓冲带)为蚀变松散尾砂层,上部A层(氧化带及酸化带)呈厚约100~150cm的板结硬化层;在A层与B层之间形成一个酸化-碱缓冲界面;而氧化-还原界面则较低,位于B层底部接近C层顶部位置。②碱缓冲作用发生在B层内,方解石为碱质的主要来源。③该尾矿的酸中和有效率约为80%,这可能归因于尾矿酸化所产生的次生纤铁矿、石膏等包裹残余方解石,阻断了中和反应的进行。因此,即便是富含碱性碳酸盐的金属硫化物矿尾矿仍然存在酸化污染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型尾矿 酸化作用 酸性矿山废水 矿山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龙头山斑岩金矿成矿岩体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热液蚀变作用特征 被引量:15
4
作者 曾南石 张春鹏 +2 位作者 徐文炘 朱文风 邱桂龙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
根据镜下特征及SiO2含量,将龙头山金矿成矿岩体的构成主体重新定名为花岗闪长斑岩。岩浆期后气液导致岩体上部发生弥散型绢云母化和高岭石化;受热流体的酸碱分离作用影响,形成高岭石化相对在上、绢云母化在下的垂直蚀变分带。侵入岩浆... 根据镜下特征及SiO2含量,将龙头山金矿成矿岩体的构成主体重新定名为花岗闪长斑岩。岩浆期后气液导致岩体上部发生弥散型绢云母化和高岭石化;受热流体的酸碱分离作用影响,形成高岭石化相对在上、绢云母化在下的垂直蚀变分带。侵入岩浆带来的热能,同时形成有大气降水加入的富硼含矿热液,并沿岩体接触带及顶部发育的碎裂构造等开放空间充填,交代已绢云母化、高岭石化的花岗闪长斑岩,形成围绕岩体的近环状含金隐爆角砾岩和电气石-硅化带。微量元素与同位素测年研究表明,成矿岩体的成岩物质来源于燕山晚期受混染的I型花岗岩浆;与周边岩体在成岩物质、侵位空间及成岩时代等方面表现出岩浆活动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金矿 隐爆角砾岩 花岗闪长斑岩 热液蚀变分带 龙头山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地质特征:探索月球深部的窗口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健 缪秉魁 +2 位作者 廖庆园 荆元 王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4-240,244,共8页
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简称SPA盆地)是月球上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撞击盆地,形成于43~39亿年前的前酒海纪。巨大的撞击可能挖掘出下月壳甚至月幔的物质,因此,它是探索月球深部物质组成的重要窗口。本文通过对SPA... 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简称SPA盆地)是月球上规模最大、最古老的撞击盆地,形成于43~39亿年前的前酒海纪。巨大的撞击可能挖掘出下月壳甚至月幔的物质,因此,它是探索月球深部物质组成的重要窗口。本文通过对SPA盆地形貌和构造特征、物质组成及其分布特征,以及形成机制等方面的分析,综述了艾特肯盆地的地质特征,探讨了SPA盆地对探索早期月球形成演化历史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盆地 撞击坑 月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锡多金属大地构造成矿演化、分带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12
6
作者 宋慈安 冯佐海 雷良奇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7-215,共9页
广西锡多金属成矿系统是一个不同时代成矿体系的亲缘性谱系。富含Sn等成矿元素的变质基底和古老岩浆岩组成的地球化学块体是成矿的物质基础,大地构造活动是成岩成矿的动力来源,Sn等成矿元素以不同的形式多阶段聚集成矿,表现出螺旋式不... 广西锡多金属成矿系统是一个不同时代成矿体系的亲缘性谱系。富含Sn等成矿元素的变质基底和古老岩浆岩组成的地球化学块体是成矿的物质基础,大地构造活动是成岩成矿的动力来源,Sn等成矿元素以不同的形式多阶段聚集成矿,表现出螺旋式不均衡的发展性和继承性,在燕山期和藏南期达到成矿高峰。广西可分为四堡—雪峰期桂北、燕山期桂东北-桂东南和藏南期桂西北-桂西南3大锡多金属成矿带。锡多金属战略找矿的重点是桂西地区,该区具有上金下锡的"双层成矿"模式。寻找"大厂式"超大型矿床的方向应放在桂西藏南期3个锡多金属成矿亚带上,其中重点是桂西南锡多金属成矿亚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多金属 成矿演化 分带 找矿方向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花山-姑婆山花岗岩体的三维形态 被引量:6
7
作者 邹仁辉 张小路 +1 位作者 朱国器 冯佐海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5-500,共6页
为了解广西花山-姑婆山花岗岩体的三维形态,使用广西花山-姑婆山花岗岩体的重力资料,首先在花岗岩体的露头范围内,选择一些均匀分布的重力剖面,采用人-机联作的2.5维重力模拟反演方法,求出岩体的断面形态;综合这些断面图,描述花岗岩体... 为了解广西花山-姑婆山花岗岩体的三维形态,使用广西花山-姑婆山花岗岩体的重力资料,首先在花岗岩体的露头范围内,选择一些均匀分布的重力剖面,采用人-机联作的2.5维重力模拟反演方法,求出岩体的断面形态;综合这些断面图,描述花岗岩体的三维切片形态。其次,用粒子群法进行重力三维反演,利用岩体的出露部分和对重力异常上延不同高度求垂向三阶导数的零值线作为参考约束条件,直接反演出岩体的三维分布,绘制花岗岩体的三维立体图。结果表明,花山-姑婆山花岗岩体最大分布面积约为1 596 km2,花山岩体的最大厚度约为11.6 km,姑婆山岩体的最大厚度约为22.7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体 重力反演 三维形态 花山-姑婆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富稀土风化壳的矿物学特征初步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郭威 付伟 +2 位作者 黄小荣 杨梦力 蔡明春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09-209,共1页
广西是我国花岗岩和火山熔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最好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在广西的富川、平乐、钟山、贺县、北流、宁明等县相继发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当前对广西区内富稀土风化壳的研究程度很低,很多基础的... 广西是我国花岗岩和火山熔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最好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在广西的富川、平乐、钟山、贺县、北流、宁明等县相继发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当前对广西区内富稀土风化壳的研究程度很低,很多基础的研究工作尚未开展。因此,加强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成矿规律总结和成因理论分析,对拓宽国内该类型矿床的找矿方向,增加我国稀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 矿物学特征 成矿规律 成矿条件 找矿潜力 研究程度 火山熔岩 稀土资源 成因理论 矿物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六琼矿区热泉型金矿床网脉-角砾岩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汤静如 叶琳 莫志明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7-284,共8页
六琼金矿区内有Ⅰ、Ⅱ、Ⅲ号3个热泉型含金矿化体,在平面上均呈透镜状,产于断裂带附近并沿断裂走向断续分布,矿化体内岩石为流体动力角砾岩。按蚀变类型不同,矿区内流体动力角砾岩可分为2个系列:铁系列和硅系列的流化角砾岩和液压角砾... 六琼金矿区内有Ⅰ、Ⅱ、Ⅲ号3个热泉型含金矿化体,在平面上均呈透镜状,产于断裂带附近并沿断裂走向断续分布,矿化体内岩石为流体动力角砾岩。按蚀变类型不同,矿区内流体动力角砾岩可分为2个系列:铁系列和硅系列的流化角砾岩和液压角砾岩。组成热泉构造的网脉-角砾岩系具有明显的构造分带性,从中心向两侧依次为:管道相流化角砾岩→中间相液压角砾岩→边缘相初液压角砾岩和网脉状矿化体→正常围岩。褐铁矿矿化强度由管道相向边缘相逐渐减弱,金矿化在管道相内不发育,在中间相和边缘相发育较好,由中间相向边缘相金矿化逐渐减弱。控泉断裂受地震脉动机制释放应力控制;热泉构造受构造泵吸和液压致裂作用控制,多次构造-流体事件产生的裂开-愈合作用形成了具有构造分带的网脉-角砾岩系的热泉型成矿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泉构造 流体动力角砾岩 构造分带 液压致裂 六琼金矿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商州洛坪金银铜矿普查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冬梅 罗先熔 王建历 《黄金科学技术》 2010年第1期40-45,共6页
洛坪金银铜矿普查区位于秦岭造山带东部,属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普查区构造线总体上呈EW向展布,核桃园断裂贯穿其中部,为商丹断裂的次级断裂,它是在区域韧性剪切带基础上演化而成的脆性断裂带,该断裂控制着区内的地层分布,是北部下元古界... 洛坪金银铜矿普查区位于秦岭造山带东部,属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普查区构造线总体上呈EW向展布,核桃园断裂贯穿其中部,为商丹断裂的次级断裂,它是在区域韧性剪切带基础上演化而成的脆性断裂带,该断裂控制着区内的地层分布,是北部下元古界与南部泥盆系的分界线。区内有岩浆侵入,构造发育,成矿条件极为有利。通过分析研究商州洛坪金铜多金属矿普查区成矿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化蚀变等特征,进行找矿潜力预测,推断该区具有良好的金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坪金银铜矿 地质地球化学 找矿预测 商州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玉林地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矿化剖面研究
11
作者 郭威 付伟 +3 位作者 陈弘毅 张波 黄小荣 魏小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279-280,共2页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中国特有的矿床类型之一,主要产在我国南方,不仅规模大、品位高、储量丰富,而且稀土元素品种齐全,是我国及世界稀土金属工业新的重要原料来源。广西离子吸附型矿产在地域分布上具有面广而又相对集中的特点,特别是...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中国特有的矿床类型之一,主要产在我国南方,不仅规模大、品位高、储量丰富,而且稀土元素品种齐全,是我国及世界稀土金属工业新的重要原料来源。广西离子吸附型矿产在地域分布上具有面广而又相对集中的特点,特别是广西云开地区侵入岩体发育,风化壳分布面积广泛,勘查开发程度较低,资源潜力估计超过百万吨,有较好的找矿远景(潘华,2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 石英 矿物组合 腐殖土 坡积 白云母 硅氧矿物 全风化层 水白云母 伊利石 粘粒矿物 硅酸盐矿物 粘土矿物 花岗岩风化壳 无机化 矿化 玉林地区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电性介质线源井-地电位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海飞 陈德鹏 +2 位作者 戴前伟 柳建新 阮百尧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8,共11页
为了更好的研究油藏开发过程中剩余油的分布情况以及注水前沿的推进位置,给出了三维空间任意线电流源且电导率连续变化的井-地电位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在模拟过程中,采用异常电位法消除线电流源奇异性的影响,并且将网格节点间的电... 为了更好的研究油藏开发过程中剩余油的分布情况以及注水前沿的推进位置,给出了三维空间任意线电流源且电导率连续变化的井-地电位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在模拟过程中,采用异常电位法消除线电流源奇异性的影响,并且将网格节点间的电导率设计为连续变化,使其能够模拟实际中更为复杂的地质情况;考虑到采油井或注水井可能存在垂直、倾斜及水平等任意情况,推导了任意线电流源正常电位的计算公式;采用对称超松弛预条件共轭梯度法解大型线性方程组,解决了井-地电位三维模拟速度慢的问题,并编制了实用、高效的井-地电位三维模拟软件。通过对3例地电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水泥环胶结质量、回流井到观测井的距离以及目标层的深度对井-地电位观测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地电位 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异常电位 任意线电流源 预条件共轭梯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东大瑶山地区金矿床的成矿构造类型及其成矿指示 被引量:26
13
作者 汪劲草 胡云沪 叶琳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67-473,共7页
广西大瑶山地区金矿的成矿构造类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流体型成矿构造,另一类为构造型成矿构造。其中:流体型成矿构造有流体脉型、流体角砾岩型及流体细脉型;构造型成矿构造有构造蚀变岩型、构造脉型。构造解析后认为:桃花金矿床的控... 广西大瑶山地区金矿的成矿构造类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流体型成矿构造,另一类为构造型成矿构造。其中:流体型成矿构造有流体脉型、流体角砾岩型及流体细脉型;构造型成矿构造有构造蚀变岩型、构造脉型。构造解析后认为:桃花金矿床的控矿构造(指控制成矿构造的构造)为伸展型脆-韧性剪切带,早期成矿构造类型主要为流体脉型,晚期为构造蚀变岩型;古袍志隆金矿床的控矿构造为逆-平型脆-韧性剪切带,早期成矿构造类型为流体细脉型、流体脉型,晚期为构造蚀变岩型;古袍湾岛金矿床的控矿构造为发育于顺层侵位花岗斑岩中的脆性破裂带,早期成矿构造类型为流体细脉型,属雏形成矿构造(控制特富金矿包),晚期为构造蚀变岩型;龙水金矿床的控矿构造为走滑型脆-韧性剪切带,其成矿构造类型为流体脉型;六岑金矿床的控矿构造为与隐伏酸性岩体侵位有关的节理-断裂型脆性破裂构造,其成矿构造类型为构造脉型及构造蚀变岩型。基于对该区金矿床成矿构造类型的划分及控矿构造类型的研究,本文对广西大瑶山地区主要金矿床(点)的成矿前景作出了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型成矿构造 构造型成矿构造 脆-韧性剪切带 雏形断裂 金矿床评价 大瑶山 桂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伏地形三维激电连续介质模型快速反演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海飞 柳建新 +2 位作者 郭荣文 邓小康 阮百尧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12-1218,共7页
为提高起伏地形三维激电数据的反演解释精度和处理效率,笔者开展了连续介质模型快速反演方法研究。针对起伏地形连续电性介质模型,提出了四面体单元电性参数分块线性连续变化的参数化方法。在反演中对模型参数施加光滑和背景约束信息,... 为提高起伏地形三维激电数据的反演解释精度和处理效率,笔者开展了连续介质模型快速反演方法研究。针对起伏地形连续电性介质模型,提出了四面体单元电性参数分块线性连续变化的参数化方法。在反演中对模型参数施加光滑和背景约束信息,以提高反演的稳定性和分辨率。通过采用降低反问题的维数、压缩存储线性反演方程各矩阵的元素以及将互换原理和拟牛顿法相结合的方式计算偏导数矩阵等手段,可有效地加快反演的计算速度。最后,为验证反演方法的有效性,对2例地电模型进行反演试算,计算结果表明:反演耗费时间较少,仅迭代6次拟合差便趋于稳定,反演结果能较好地刻画异常体形态,编制的反演解释软件可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查地球物理 起伏地形 三维激电数据 连续介质模型 快速反演 偏导数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元江富镍红土风化壳的垂向结构及矿物组成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小荣 付伟 +2 位作者 牛虎杰 郭威 王志龙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127-1128,共2页
就当前的勘查程度而言,我国的红土型镍矿床非常稀少,只在云南哀牢山地区的超基性岩带有少数发现,其中以发育在金厂和安定两岩体之上的墨江、元江红土型镍矿床最为典型(乔富贵等,2005)。加强对红土型镍矿床的成矿规律总结和成因理论分析... 就当前的勘查程度而言,我国的红土型镍矿床非常稀少,只在云南哀牢山地区的超基性岩带有少数发现,其中以发育在金厂和安定两岩体之上的墨江、元江红土型镍矿床最为典型(乔富贵等,2005)。加强对红土型镍矿床的成矿规律总结和成因理论分析,对拓宽国内该类型矿床的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岩层 基岩层 红土风化壳 垂向结构 矿物组成 红土型镍矿 蒙脱石 胶岭石 层状硅酸盐矿物 超基性岩体 镍矿物 金属矿物 赤铁矿 铁矿物 蛇纹石化 云南元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龙山金锑矿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及其对成矿过程的指示 被引量:16
16
作者 庞保成 杨东生 +3 位作者 周志 刘义茂 刘鹏程 刘远栋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32-845,共14页
黄铁矿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既可提供元素赋存状态的信息,又可示踪热液成矿过程。利用电子探针对龙山金锑矿赋矿地层新鲜板岩、蚀变围岩以及矿石中黄铁矿的多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沉积黄铁矿中Au主要以纳米颗粒形式存在;热液... 黄铁矿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既可提供元素赋存状态的信息,又可示踪热液成矿过程。利用电子探针对龙山金锑矿赋矿地层新鲜板岩、蚀变围岩以及矿石中黄铁矿的多种微量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沉积黄铁矿中Au主要以纳米颗粒形式存在;热液黄铁矿中既有固溶体金,也有纳米金。沉积黄铁矿中Co、Ni、Sb、Mn、Te可能以固溶体形式存在,As、Pb、Zn、Cu、Ag以包裹体形式存在;热液黄铁矿中As、Sb、Mn、Te可能以固溶体的形式存在,Co、Ni、Pb、Zn、Cu、Ag以矿物包裹体形式存在。龙山金锑矿至少经历了两个成矿期:早期是由深部的富Ni岩浆流体引发的金、铅、铜、钨矿化,该期矿化强度不大;晚期是以大气降水循环引起的金、锑矿化,是龙山金锑矿的主要成矿期,并大致可分为显微金阶段、次显微金辉锑矿阶段、可见金辉锑矿阶段和辉锑矿阶段4个成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微量元素 赋存状态 成矿过程 龙山金锑矿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南坡铜矿区植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有效指示植物 被引量:16
17
作者 宋慈安 杨仲平 +1 位作者 雷良奇 文宗振 《桂林工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4,共14页
西双版纳南坡铜矿区属热带气候区,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型热带季节雨林亚型。通过对该区植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植物群落总体的Cu、Ag、Pb、W、Mo、As等元素的含量,矿区均大于背景区;背景区和矿区高含量元素的植物种属分别仅占调查种属... 西双版纳南坡铜矿区属热带气候区,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型热带季节雨林亚型。通过对该区植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植物群落总体的Cu、Ag、Pb、W、Mo、As等元素的含量,矿区均大于背景区;背景区和矿区高含量元素的植物种属分别仅占调查种属的18.42%和33.33%;有些种属中某些元素的含量在背景区和矿区都较高或都较低;有些种属在背景区某些元素含量不高,但在矿区富集;有些种属在背景区某些元素富集,但在矿区含量并不高。植物不同器官中无论是背景区还是矿区,大多数元素最为富集的是根部特别是细根,其次是叶及细枝,含量最低的是木质部及皮。选择找矿有效指示植物既要考虑高浓度的矿化元素环境对植物的胁迫造成的"被强迫吸收",也应考虑植物本身的生理生态"屏障效应"。植物地球化学衬度系数(KCD)和植物地球化学屏障系数(KPZ)可作为选择和评价找矿有效指示植物及其指示元素的指标。本区可作为找矿有效指示的植物为凤尾蕨、小叶藤黄、芒萁和长叶实蕨,有效的指示元素主要为Cu、Ag、W、As和Pb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地球化学特征 找矿 有效指示植物 铜矿 南坡/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线性构造等密度图的姑婆山花岗岩体单元划分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晓娟 吴虹 +5 位作者 周爱萍 向丰 蓝俊先 曹翠 侯娜 李春雷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0-494,共5页
采用姑婆山地区ETM+遥感影像数据,运用ENVI进行图像预处理、MapGIS提取花岗岩体线性构造信息,制作出线性构造等密度图及线性构造走向-密度玫瑰花图。结果表明:姑婆山在NE和NW两个方位区域的线性构造为优势方向线性构造;姑婆山岩体的线... 采用姑婆山地区ETM+遥感影像数据,运用ENVI进行图像预处理、MapGIS提取花岗岩体线性构造信息,制作出线性构造等密度图及线性构造走向-密度玫瑰花图。结果表明:姑婆山在NE和NW两个方位区域的线性构造为优势方向线性构造;姑婆山岩体的线性构造密度呈双环带分布,一是以里松单元为低值中心向外递增的环带状分布,二是以新路单元为高值中心向外递减的环带状分布。不同的密度区与姑婆山花岗岩体单元的划分存在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线性构造 等密度图 花岗岩体 单元 姑婆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间断断面型金矿产出模式及找矿方向——以桂西久隆金矿为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苏桥 陆刚 +3 位作者 白艳萍 方有杰 陈懋弘 杨锋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8-494,共7页
广西凤山县久隆金矿产出于晚古生代碳酸盐岩隆起边缘,分布于二叠系和三叠系接触带碎屑岩一侧,矿体呈陡立的透镜状、似层状产于断裂中。上二叠统碳酸盐岩与中三叠统陆源碎屑岩之间,发育典型的古岩溶沉积不整合构造,后期断裂构造叠加、复... 广西凤山县久隆金矿产出于晚古生代碳酸盐岩隆起边缘,分布于二叠系和三叠系接触带碎屑岩一侧,矿体呈陡立的透镜状、似层状产于断裂中。上二叠统碳酸盐岩与中三叠统陆源碎屑岩之间,发育典型的古岩溶沉积不整合构造,后期断裂构造叠加、复合在不整合面上,形成高龙式微粒型金矿。该矿床以沉积间断面为基础,叠加、复合后期构造,产于沉积间断面之"上"的断裂构造带中,以构造为主要控矿因素,沉积间断面为重要控矿因素,受断控与层控等多重因素复合控制,经多期构造活动叠加形成,可称之为沉积间断断面型金矿。滇黔桂"金三角"应从不同控制因素和产出模式形成于同一地质作用的背景出发,考虑层控与断控等多重因素复合、叠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构造叠加、复合部位是寻找复合型矿床、原生矿和深部隐伏矿床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间断断面型金矿 古岩溶 不整合面 层控 断控 久隆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电化学法在南澳大利亚寻找隐伏金矿的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文美兰 罗先熔 +3 位作者 熊健 曾南石 侯宝宏 John Keeling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3-159,共7页
地电化学法是一种借外加电场作用,将呈活动态的金属离子迁移到特制接收装置,收集并分析接收器上的电解物,可发现与矿有关的金属离子异常,从而达到找矿和评价目的的一种找矿方法。利用地电化学法在澳大利亚干燥近沙漠化钙质层覆盖区的Cha... 地电化学法是一种借外加电场作用,将呈活动态的金属离子迁移到特制接收装置,收集并分析接收器上的电解物,可发现与矿有关的金属离子异常,从而达到找矿和评价目的的一种找矿方法。利用地电化学法在澳大利亚干燥近沙漠化钙质层覆盖区的Challenger金矿和Kalkaroo铜金矿进行可行性试验结果显示:在上述已知矿体的剖面上均测出了清晰的地电化学异常,而同时开展的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无异常显示。表明利用地电化学法在南澳大利亚干燥近沙漠化覆盖区寻找隐伏金属矿床是有效的。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方法在Challenger金矿区外围及深部进行了找矿预测,发现了3个有利的成矿靶区,并经工程验证发现1个金矿体,获得了相应的金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化学 隐伏金矿 找矿研究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