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潇潇 钟溢健 +4 位作者 李金城 王华鹏 陆祖贤 罗雪静 韦春满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683,共7页
采用纳滤和反渗透膜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处理过程会产生成分复杂、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的膜浓缩液,如何安全高效地处理膜浓缩液成为当前环境领域的一大难题。详细分析了国内外回灌、蒸发、膜蒸馏... 采用纳滤和反渗透膜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技术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处理过程会产生成分复杂、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的膜浓缩液,如何安全高效地处理膜浓缩液成为当前环境领域的一大难题。详细分析了国内外回灌、蒸发、膜蒸馏、混凝沉淀与电絮凝、高级氧化、三维电解及其组合工艺等膜浓缩液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目前主要处理工艺的优缺点,提出三维电解组合工艺能够有效提高废水处理效果,实现膜浓缩液的无害化处理以及资源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浓缩液 纳滤 反渗透 三维电解 组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强化反应墙去除硝酸盐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时慧慧 钟溢健 +3 位作者 李金城 覃佳佳 邓钦 韦春满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7-103,110,共8页
面对农业灌溉区硝酸盐渗透污染地下水,损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现象,在传统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上增加电化学技术改善对硝酸盐的处理。结果表明,在立体电场作用下硝酸盐的去除率由传统技术的63.25%提高至95.77%,反应时间由原来的7 d... 面对农业灌溉区硝酸盐渗透污染地下水,损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现象,在传统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上增加电化学技术改善对硝酸盐的处理。结果表明,在立体电场作用下硝酸盐的去除率由传统技术的63.25%提高至95.77%,反应时间由原来的7 d缩短至3 d,提高处理效率降低成本。研究考察HRT、pH、电压、板间距单因素对电化学强化反应墙(EK-PRB)去除硝酸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曲面模型预测在HRT=15 h、电压=31 V、板间距=8.5 cm条件下EK-PRB的最佳去除率为96.75%,实际去除率为95.74%。相比传统PRB技术,EK-PRB填充生物炭粒子电极,提高污染物的传质速率,增强吸附能力同时提供更多的反应位点。通过三维电解和PRB的联合作用不仅大大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而且使得吸附后的填料介质在电化学作用下得到再生,实现反应过程的可持续进行,以期为处理硝酸盐的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渗透反应墙 生物炭 三维电解 响应曲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电解-Fenton法处理垃圾膜浓缩液试验
3
作者 王潇潇 钟溢健 +3 位作者 李金城 陆祖贤 罗雪静 朱红祥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2,共8页
为了提高膜浓缩液处理效果,采用三维电解-Fenton法研究了电解时间、电压、pH、极板间距、亚铁投加量对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在电解时间为120 min、电压为14 V、pH=3、亚铁投加量为0.9 ... 为了提高膜浓缩液处理效果,采用三维电解-Fenton法研究了电解时间、电压、pH、极板间距、亚铁投加量对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在电解时间为120 min、电压为14 V、pH=3、亚铁投加量为0.9 mmol/L、极板间距为10 cm的试验条件下,TOC的去除率达59.71%、UV_(254)的去除率达90.46%。通过对膜浓缩液的三维荧光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发现,腐殖酸、富里酸等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经三维电解-Fenton法处理后转化成为小分子,使膜浓缩液可生化性得到改善,说明三维电解-Fenton法对膜浓缩液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解-Fenton 垃圾渗滤液 膜浓缩液 难降解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模式与技术分析
4
作者 陆海敏 李金城 +5 位作者 韦春满 徐芝芬 张月雯 陈学龙 王力 王誉洁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8期91-95,共5页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其生活污水氮磷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受限于管网建设滞后与收集效率低下,传统集中式处理模式难以适配农村污水处理的实际与新需求。基于国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及我国政策分析,认为分散式处理是更好的解决...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其生活污水氮磷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受限于管网建设滞后与收集效率低下,传统集中式处理模式难以适配农村污水处理的实际与新需求。基于国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及我国政策分析,认为分散式处理是更好的解决方案。本文分析了分散式处理模式技术效能,并探讨单户式设备应用潜力,通过集成如生物滴滤与人工湿地等低碳工艺降低处理能耗,结合生物炭材料优化系统碳足迹,使单户式设备兼顾氮磷高效去除与碳减排目标。在“双碳”战略目标驱动下,针对我国农村居民的居住特征,分散式处理中的单户式方案切合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降本增效、减污降碳的实际需求,为构建低碳导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提供技术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 分散式处理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单户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源比对自养反硝化深度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钟溢健 陆祖贤 +3 位作者 李金城 黄晶 罗雪静 王潇潇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7,共7页
针对自养反硝化技术常规滤料出水中SO_(4)^(2-)浓度高、不能同步除磷的问题,通过批次实验探究复合矿源滤料自养反硝化(MSAD)的脱氮除磷性能。对矿源滤料硫铁矿(FeS_(2))和菱铁矿(FeCO_(3))在不同质量配比下脱氮除磷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 针对自养反硝化技术常规滤料出水中SO_(4)^(2-)浓度高、不能同步除磷的问题,通过批次实验探究复合矿源滤料自养反硝化(MSAD)的脱氮除磷性能。对矿源滤料硫铁矿(FeS_(2))和菱铁矿(FeCO_(3))在不同质量配比下脱氮除磷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FeS_(2)为电子供体,复合矿源(FeS_(2)和FeCO_(3))表现出更高的NO_(3)^(-)-N去除速率、较低的硫酸盐浓度和稳定的pH。在驯化结束后稳定运行的第4天,m(FeS_(2))∶m(FeCO_(3))=2∶1系统脱氮性能最佳,NO_(3)^(-)-N的去除率为93%;TN的去除率为86%;m(FeS_(2))∶m(FeCO_(3))=1∶1系统总磷去除效果达到最优(65%)。物种分析证明复合矿源中硫自养反硝化的微生物种类占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养反硝化 硫铁矿 菱铁矿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除磷填料的制备及再生能力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邓钦 钟溢健 +3 位作者 李金城 时慧慧 韦春满 覃佳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0-148,共9页
以沸石、粉煤灰和煤气化渣为原材料,制备一种低成本、高效的新型除磷填料,对其吸附性能以及再生能力进行探究,并对填料吸附磷前后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以及晶体结构等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填料主要组成为O、Si、Ca、Al、Fe、Mg,... 以沸石、粉煤灰和煤气化渣为原材料,制备一种低成本、高效的新型除磷填料,对其吸附性能以及再生能力进行探究,并对填料吸附磷前后的微观形貌、元素组成以及晶体结构等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填料主要组成为O、Si、Ca、Al、Fe、Mg,其中Ca元素质量分数最高;吸附后填料表面变得光滑平整,EDS和XRD分析表明Ca元素在吸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磷质量浓度为5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14 g/L的条件下,新型除磷填料对磷的去除率达到了80%,吸附性能相较于原材料明显提高;在pH=1和pH=13的条件下,填料对磷的释放率分别为142.39%和83.26%,酸性条件的解吸效果明显优于碱性条件,表明强酸/强碱有利于磷从填料中释放出来;再生能力实验研究显示,经过4次再生后,酸性再生后的填料对磷的去除率明显低于碱性再生;在实际应用中碱性再生1~2次时,填料对磷的去除率在60%以上,具有较高的再生回用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渣 沸石 粉煤灰 吸附 再生能力 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烧自养反硝化复合滤料的制备及表征
7
作者 覃佳佳 李金城 +3 位作者 时慧慧 邓钦 井含佳 钟溢健 《应用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02-2907,共6页
采用硫磺、硫铁矿和菱铁矿等原料制备免烧自养反硝化复合滤料,得到了具有制备工艺简易、能耗低、表面粗糙和内部微孔丰富等优点的新型滤料。采用正交实验确定每种原料的最佳使用量,其中硫磺∶硫铁矿∶菱铁矿三种硫源配比选用7∶2∶1配... 采用硫磺、硫铁矿和菱铁矿等原料制备免烧自养反硝化复合滤料,得到了具有制备工艺简易、能耗低、表面粗糙和内部微孔丰富等优点的新型滤料。采用正交实验确定每种原料的最佳使用量,其中硫磺∶硫铁矿∶菱铁矿三种硫源配比选用7∶2∶1配比时复合滤料脱氮性能最佳,水硬性胶凝材料(CE)、凝固剂(CG)和发泡剂(FA)掺量分别为10%,15%,1.5%时复合滤料理化性能最佳。批次实验中对硝酸盐氮去除率分别为77.14%。SEM、XRD、FTIR三个表征图显示生成了新的物相,其使复合滤料结构稳定且强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养反硝化 复合滤料 硫磺 硫铁矿 菱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