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绘画作品选登
1
作者 曹庆云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水彩作品选登
2
作者 李树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F0004-F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摄影作品选登
3
作者 卢晨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某铜冶炼渣协同处理磷矿石生产磷铁的工艺研究
4
作者 李绪泽 莫新仕 +5 位作者 何贵香 赵义 朱文云 李中林 李义兵 蒋学先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4-259,共6页
铜冶炼渣是一种高铁二次资源,为了解决其堆存所致的众多问题,并实现其高值化综合利用,研究以广西某铜冶炼渣和磷矿石为铁和磷源,开展了碳热还原法合成磷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Fe含量为46.28%,主要矿物相为Fe_(2)SiO_(4)、Fe_(3)O_(4... 铜冶炼渣是一种高铁二次资源,为了解决其堆存所致的众多问题,并实现其高值化综合利用,研究以广西某铜冶炼渣和磷矿石为铁和磷源,开展了碳热还原法合成磷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Fe含量为46.28%,主要矿物相为Fe_(2)SiO_(4)、Fe_(3)O_(4)的铜冶炼渣,以及P_(2)O_(5)含量为33.41%,主要物相为Ca_(5)(PO_(4))3F的磷矿石,在原料铁磷质量比为1.0、还原剂石墨用量为1.0倍理论值、助熔剂硼砂与原料质量比为6%、黏合剂甲基纤维素与原料质量比为0.4%、体系压力为0.1 MPa、温度为1 600℃的情况下,可获得P、Fe平均品位分别为16.59%和81.10%的优质磷铁产品;还原渣的主要物相为Ca_(2)SiO_(4),可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渣 磷矿石 碳热还原 磷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电解副产品粗硫酸镍的深度净化工艺研究
5
作者 杨永明 朱文云 +5 位作者 蒋学先 李金丽 何宗庆 黄彩红 李中林 何贵香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8-405,共8页
为了降低铜电解副产品粗硫酸镍溶液中Cu、Fe和Zn等杂质含量并减少镍损失,研究了采用Na_(2)S_(2)O_(3)选择性沉淀铜—萃取深度除锌铁—蒸发结晶工艺深度净化粗硫酸镍溶液,并优化了关键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Na_(2)S_(2)O_(3)作沉淀剂时,... 为了降低铜电解副产品粗硫酸镍溶液中Cu、Fe和Zn等杂质含量并减少镍损失,研究了采用Na_(2)S_(2)O_(3)选择性沉淀铜—萃取深度除锌铁—蒸发结晶工艺深度净化粗硫酸镍溶液,并优化了关键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Na_(2)S_(2)O_(3)作沉淀剂时,在Na_(2)S_(2)O_(3)过量系数2.0、溶液pH=5.0、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2 h最佳工艺条件下,Cu沉淀率可达99.89%,Ni损失率仅为1.22%;选择P204作萃取剂时,在控制萃原液pH=3.0、P_(2)0_(4)体积分数25%、皂化率50%、相比V_(O)/V_(A)=1.5/1、萃取温度25℃、萃取时间10 min优化条件下,Zn、Fe萃取率可分别达99.87%和99.98%,Ni损失率为2.24%;深度净化后的硫酸镍溶液经蒸发结晶得到电镀级硫酸镍晶体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GB/T 26524—2023)的Ⅱ类指标,可以用作电镀及其他工业用途的优质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硫酸镍 选择性沉淀 硫化 萃取 深度净化 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禁治理视域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桂林漓江西岸大山背区域为例
6
作者 王雅文 许克强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4期110-114,共5页
封禁治理是促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最费省效宏的方法,能够助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当前,桂林滴江西岸大山背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着资源过度使用,传统乡村景观面临消失,旅游项目缺乏地区特色等问题,原因在于对传统封禁制度关注度不足,... 封禁治理是促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最费省效宏的方法,能够助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当前,桂林滴江西岸大山背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着资源过度使用,传统乡村景观面临消失,旅游项目缺乏地区特色等问题,原因在于对传统封禁制度关注度不足,村民缺乏市场敏锐感,缺少可持续乡村生产模式。因此,从“社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出发,既要重新审视、重视封禁制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还要注重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同时发挥乡村特色,创新乡村生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禁治理 乡村旅游 封禁制度 可持续发展 桂林滴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作用对桂林重塑红黏土工程性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蒙高磊 陈逸方 +1 位作者 王根伟 刘之葵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65-271,共7页
红黏土在土类划分上属于特殊性土,由于其特殊的成因过程及成因环境,水土作用对桂林重塑红黏土的工程性质具有一定影响,通过室内实验研究水土作用对桂林重塑红黏土界限含水量以及胀缩性的影响,探究其内在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浸泡... 红黏土在土类划分上属于特殊性土,由于其特殊的成因过程及成因环境,水土作用对桂林重塑红黏土的工程性质具有一定影响,通过室内实验研究水土作用对桂林重塑红黏土界限含水量以及胀缩性的影响,探究其内在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浸泡7 d后的土体的界限含水量均会改变,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在NaCl和CaCl_2溶液中浸泡的土样液限和塑性指数增大、塑限减小,且随着酸性和碱性的增强会进一步加大这一趋势。而在NaCl和CaCl_2溶液中浸泡的土样的自由膨胀率、线缩率、体缩率会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自由膨胀率在酸性相同条件下随着p H的减小而增大,在碱性环境中自由膨胀率随着p H的升高而增大,线缩率和体缩率则无明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红黏土 水土作用 界限含水量 胀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工艺对PCL型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李青飞 许丽娜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18,共6页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己内酯二醇为原料,二羟甲基丙酸为亲水剂,1,4-丁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为扩链/交联剂,在聚合物异氰酸根指数为1.10、亲水扩链剂用量占树脂总质量5%、扩链/交联剂用量占树脂总质量3%的条件下制备了水性聚氨酯乳液,...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聚己内酯二醇为原料,二羟甲基丙酸为亲水剂,1,4-丁二醇、三羟甲基丙烷为扩链/交联剂,在聚合物异氰酸根指数为1.10、亲水扩链剂用量占树脂总质量5%、扩链/交联剂用量占树脂总质量3%的条件下制备了水性聚氨酯乳液,探讨了不同合成工艺对水性聚氨酯乳液及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预聚→引入亲水基→扩链/交联→中和→乳化工艺制备的水性聚氨酯综合性能最优,乳液粒径分布较窄,平均粒径较小,Zeta电位绝对值最高,乳液稳定性较好;膜的软硬段微相分离程度增大,拉伸强度明显增强,吸水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合成工艺 乳液性能 膜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发射技术检测套筒灌浆饱满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虞爱平 吴晓蔓 +2 位作者 石津旭 虞小平 李翔昊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4-208,214,共6页
灌浆套筒连接是预制装配结构的主要连接方式之一,而套筒中灌浆料的饱满度是影响套筒连接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灌浆饱满度的定量评价与控制一直是灌浆套筒连接性能研究的焦点。研究基于声发射技术,通过竖直灌浆饱满度为60%、70%、80%、... 灌浆套筒连接是预制装配结构的主要连接方式之一,而套筒中灌浆料的饱满度是影响套筒连接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灌浆饱满度的定量评价与控制一直是灌浆套筒连接性能研究的焦点。研究基于声发射技术,通过竖直灌浆饱满度为60%、70%、80%、90%、100%的套筒测试试验,结合声发射特征参数以及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了不同灌浆饱满度套筒声发射能量、幅值、频谱随饱满度变化的衰减规律,建立了声发射信号参数与灌浆饱满度的变化规律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声发射信号能量、幅值衰减随灌浆饱满度增加不断增大,衰减系数分别从0.006 77、0.010 0,增长至0.019 4和0.013 1;随着灌浆饱满度增加,信号频率衰减的速率增快,且高频信号较低频信号衰减快。声发射信号传输一定距离后,接收到的留存信号频率界限值与灌浆饱满度值存在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套筒 竖直灌浆饱满度 声发射 特征参数 传播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木薯液化滤液对木薯粉调浆进行浓醪酒精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容元平 叶云 +2 位作者 伍时华 廖兰 黄润均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2-74,共3页
研究用木薯液化滤液对木薯粉调浆进行浓醪酒精发酵的工艺条件。主要利用α-淀粉酶对木薯浆进行液化、过滤处理,重点考察液化时固液比、保温时间、pH值、酶用量等因素对木薯粉液化得率的影响。再用液化滤液对木薯粉调浆进行浓醪酒精发酵... 研究用木薯液化滤液对木薯粉调浆进行浓醪酒精发酵的工艺条件。主要利用α-淀粉酶对木薯浆进行液化、过滤处理,重点考察液化时固液比、保温时间、pH值、酶用量等因素对木薯粉液化得率的影响。再用液化滤液对木薯粉调浆进行浓醪酒精发酵试验,考察发酵醪液在整个发酵过程中物料流动性能及发酵效果。结果表明木薯浆液化的固液比为1∶11,pH值为6.2,在90℃以上保温75min,液化酶用量为15U/g。在此工艺条件下木薯粉液化固形物得率为85.10%。使用不同比例液化液对木薯粉调浆至初始总糖为25.5%(w/v)进行浓醪酒精发酵,发酵醪酒精度均达15.0%vol以上。结论:利用木薯液化滤液对木薯粉调浆进行浓醪酒精发酵,发酵醪在发酵过程的流动性增加50%,能够顺利进行浓醪酒精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水解 调浆 酒精 浓醪发酵 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产业大学创新发展职业教育经验对我国的借鉴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东莲 朱宾 肖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3-85,共3页
文章介绍了日本产业大学以"高目标、高师资、高学历、高就业"为定位,"引企入教、产学结合、校企联动"促进产业发展的经验和举措,推进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出教师进企业,行家进学校,打造名师出高徒;专升本,本升硕... 文章介绍了日本产业大学以"高目标、高师资、高学历、高就业"为定位,"引企入教、产学结合、校企联动"促进产业发展的经验和举措,推进我国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出教师进企业,行家进学校,打造名师出高徒;专升本,本升硕,构建成才"立交桥";校企挽手建联盟,踏上"一带一路"新征程,同心共筑"中国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产业大学 高等职业教育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度复杂氧化锌矿直接法生产等级氧化锌工业试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华菊 刘平 李旭光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4-56,共3页
以低度复杂氧化锌矿为原料直接生产等级氧化锌。确定了物料的配比,解决了高铁高硅低锌氧化矿(含锌低于30%)直接生产等级氧化锌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并形成规模化生产。
关键词 氧化锌 制团 等级品率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锌溶液锑盐净化工艺改造实践 被引量:3
13
作者 蒋学先 唐罡 何贵香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24,共3页
某厂锌系统投产初期由于新液中As、Sb、Co等主要杂质含量偏高,影响锌电解生产,通过对净化工艺流程的改造,在降低锌粉单耗的同时,优化了新液质量,使锌电解生产步入正轨。
关键词 湿法炼锌 溶液净化 锑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林 肖彩霞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57-60,共4页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适应管理、服务、建设、生产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本文围绕"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个中心问题,详细分析了当代高职学生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提高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为国家培养适应管理、服务、建设、生产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本文围绕"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个中心问题,详细分析了当代高职学生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提高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按照由理论到实践、由宏观到微观的逻辑思路深入地阐述了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途径,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创新能力 必要性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5G技术和Chan-Taylor算法的井下人员定位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宏昌 梁业生 黄孝平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1-167,共7页
矿井环境复杂多变,存在非视距(Non-Line-of-Sight,NLOS)误差传播等诸多干扰因素,传统定位方法难以满足高精度定位需求,严重影响了井下安全生产与管理。将5G技术与Chan-Taylor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矿井人员定位新方法。首先,对于无NLOS... 矿井环境复杂多变,存在非视距(Non-Line-of-Sight,NLOS)误差传播等诸多干扰因素,传统定位方法难以满足高精度定位需求,严重影响了井下安全生产与管理。将5G技术与Chan-Taylor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矿井人员定位新方法。首先,对于无NLOS误差的数据,通过改进Chan-Taylor定位算法,结合残差加权策略,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其次,针对NLOS误差的影响,提出了融合Chan算法与粒子滤波的定位算法,有效处理非线性定位问题,进一步提升定位精度;最后,以某矿井为例,对所提方法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改进Chan-Taylor定位算法在单目标和双目标仿真定位中,相较于传统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准确性和稳定性。融合Chan算法与粒子滤波的定位算法在不同轨迹及NLOS误差条件下,平均误差小于对比算法,定位精度更高。结合5G的井下人员定位模型精度较高,误差为0.2~0.9 m,能有效满足矿井智能化建设对井下人员定位精确度与稳定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定位 非视距误差 5G技术 Chan-Taylor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老化-铵盐取代联合法合成介孔γ-AlOOH及其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
16
作者 李文权 李中林 +3 位作者 尚柯成 邹婷 何贵香 李义兵 《湿法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3-511,共9页
以工业氢氧化铝为原料,研究了采用直接老化-铵盐取代联合法并在脱钠剂的作用下合成介孔γ-AlOOH吸附剂,并用于吸附废水中的刚果红,通过XRD、FT-IR、SEM、TEM、BET-BJH等手段对介孔γ-AlOOH的物相、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温度25... 以工业氢氧化铝为原料,研究了采用直接老化-铵盐取代联合法并在脱钠剂的作用下合成介孔γ-AlOOH吸附剂,并用于吸附废水中的刚果红,通过XRD、FT-IR、SEM、TEM、BET-BJH等手段对介孔γ-AlOOH的物相、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温度25℃、吸附剂用量100 mg、刚果红质量浓度300 mg/L、吸附时间180 min、pH=4条件下,刚果红平衡吸附量为586.78 mg/g,脱除率为97.80%;整个吸附过程更适合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描述,在室温下介孔γ-AlOOH对刚果红的饱和吸附量为1965.265 mg/g,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和混乱的,主要吸附机制是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形成氢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铵盐取代联合法 制备 吸附剂 γ-AlOOH 刚果红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拜耳法氧化铝生产的工艺流程优化改造及运行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鸿雁 李旭光 马华菊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2-35,共4页
介绍了利用烧结法闲置设备进行低温拜耳法氧化铝生产的工艺改造及运行情况。着重论述了流程配置、工艺优化和流程运行控制,并针对低温拜耳法各工序运行及指标控制情况进行攻关。通过一个月的运行和调控,低温拜耳法流程基本实现了达标达产。
关键词 拜耳法 氧化铝 工艺优化 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合浦某高岭土选矿工艺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宾 陆智 +2 位作者 蔡振波 周源 刘均云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广西合浦某高岭土属于沉积型高岭土,原矿中含钛矿物以无磁性的锐钛矿为主,除铁、除钛难度大。试验围绕-2μm矿样降铁、钛及提高白度,进行了高梯度磁选、离心选矿机分选、浮选、选择性絮凝等多种方案探索。最终采用除砂-分级-离心选矿机... 广西合浦某高岭土属于沉积型高岭土,原矿中含钛矿物以无磁性的锐钛矿为主,除铁、除钛难度大。试验围绕-2μm矿样降铁、钛及提高白度,进行了高梯度磁选、离心选矿机分选、浮选、选择性絮凝等多种方案探索。最终采用除砂-分级-离心选矿机除铁、钛-分级-化学漂白的工艺流程,涂料级产品取得了较好指标:-2μm含量大于90%、Al2O335.11%、SiO246.35%、TFe 0.78%、TiO20.89%、SO3小于0.5%、高岭石大于85%、伊利石小于15%、石英极微、白度80.4,同时获得了较高品质的石英砂和陶瓷原料,带来可观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化学漂白 涂料级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加强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探索与效果评估 被引量:7
19
作者 白永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4-86,共3页
大学生流动党员是大学生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重在扩大工作覆盖面,增强工作针对性。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按照党员教育网络课程体系化、党员管理服务网络模块化、党员评价测评网络动态化的... 大学生流动党员是大学生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重在扩大工作覆盖面,增强工作针对性。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按照党员教育网络课程体系化、党员管理服务网络模块化、党员评价测评网络动态化的思路加强大学生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实现了网络教学课程资源和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构建了全员育人的网络格局,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流动党员 网络教学平台 教育管理服务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限位姿工况下四自由度机械手力学特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秦建华 蒋芳明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2-616,共5页
针对四自由度机械手工作时手臂易发生弯曲、疲劳断裂等问题,构建了机械手的有限元模型,对极限位姿状态下的水平最大伸展位姿与垂直最大伸展位姿的机械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其可靠性,并对机械手进行相应的物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在两... 针对四自由度机械手工作时手臂易发生弯曲、疲劳断裂等问题,构建了机械手的有限元模型,对极限位姿状态下的水平最大伸展位姿与垂直最大伸展位姿的机械手进行仿真实验,验证了其可靠性,并对机械手进行相应的物理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在两种极限位姿工况下,机械手的最大应力均位于小臂的连杆上端,最大位移则位于机械手前臂的前端,其中最大应力为19.131 MPa,最大位移为0.278 mm。同时通过对有限元计算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数据基本一致,验证了机械手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自由度机械手 位姿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