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绘画作品选登
1
作者 曹庆云 《编辑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F0004-F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实验教学中心特色发展之路——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9
2
作者 张学洪 曾鸿鹄 朱宗强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2-85,共4页
实验教学中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桂林理工大学水污染控制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足西部,坚持学校专业特色,明确教学基本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创建多种先进实验教学方法,共建先进实验教学平台,培养彰显地方特色的高素质环境类人才,... 实验教学中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桂林理工大学水污染控制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足西部,坚持学校专业特色,明确教学基本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创建多种先进实验教学方法,共建先进实验教学平台,培养彰显地方特色的高素质环境类人才,走特色发展之路,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 地方高校 特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探索与实践——以桂林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欧阳菲 王葆华 +2 位作者 冯佐海 杨启军 付伟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3年第6期37-40,共4页
提出"卓越工程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全面的实践能力,专业发展的前瞻意识,自主学习的素质以及能够在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结合桂林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确定培养"卓越... 提出"卓越工程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全面的实践能力,专业发展的前瞻意识,自主学习的素质以及能够在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结合桂林理工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确定培养"卓越工程师"应坚持明确人才培养的特色目标;建立完备地教学管理及质量监督保障体系;打造教研水平突出的师资队伍;优化教学环境,深化理论、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多形式的课外科技活动等原则,同时就科技进步及行业发展形势下培养"卓越工程师"进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地方高校 人才培养 探索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地质学》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成效: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赵义来 康志强 +4 位作者 钱建平 白令安 杨金豹 汪雯 徐荣铭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7-363,共7页
桂林理工大学《基础地质学》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深厚的成果积淀。近年,“大地质”观和“大工程”观的专业导向以及新工科建设背景又对地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该课程也逐渐显现出一些短板:课程知识在横向交叉、与工程实... 桂林理工大学《基础地质学》课程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深厚的成果积淀。近年,“大地质”观和“大工程”观的专业导向以及新工科建设背景又对地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该课程也逐渐显现出一些短板:课程知识在横向交叉、与工程实践及行业产业的结合,以及对思政内容的传递方面有待加强;当前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不足;学生的认知负荷偏大、学习兴趣不足。针对上述问题,课程团队秉承内容更新—模式变革—兴趣引领的理念,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实践:以教材编写、实体课堂和线上资源为载体进行教学内容更新;基于多种教学方法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多种教学资源的同步建设。教学实践表明,课程改革在提升学生专业兴趣、助力学生学科竞赛、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均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在教学资源共享、课程知识与产业实际结合、提高课堂氛围、知识结构拓展以及综合能力提升等方面获得学生的积极评价,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地质学 课程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资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研究——以桂林理工大学“社区文化节”三自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南 张瑞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93-95,共3页
校园文化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化"已经成为高校的共识。文章以桂林理工大学"社区文化节"三自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为例,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进行研究,总结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设和大学生&qu... 校园文化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化"已经成为高校的共识。文章以桂林理工大学"社区文化节"三自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为例,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进行研究,总结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牌建设和大学生"三自"教育的基本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校园文化活动 品牌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设计作品
6
作者 张雪 沈艳 +13 位作者 刘玲玲 邹志娟 徐云 肖天为 孙阿强 宋海民 王雅娟 朱文霜 李本建 王建华 高凡丁 马小媚 张鏖 张新鸽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I0013-I0016,共4页
设计说明:本系列作品基于广西地域文化特色,以广西钢鼓文化、桂林山水文化作为设计创意来源,通过对太阳纹。蛙纹。龙脊梯田。潘江渔火等文化符号解构再设计,尝试地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为地域文化在旅游商品中的设计提供案例参考。其中,... 设计说明:本系列作品基于广西地域文化特色,以广西钢鼓文化、桂林山水文化作为设计创意来源,通过对太阳纹。蛙纹。龙脊梯田。潘江渔火等文化符号解构再设计,尝试地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为地域文化在旅游商品中的设计提供案例参考。其中,作品《钢鼓系列茶具》获得2021年第九届广西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一等奖,《钢合杯》,《“龙脊四述”茶具》获得2021年第九届广西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三等奖,《漓江渔火茶具》获得2020年广西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大赛入国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大学生 设计大赛 地域文化 龙脊梯田 设计说明 创造性转化 创意来源 系列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廖存主 《南方园艺》 2012年第3期38-39,42,共3页
对桂林理工大学雁山校区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与配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探讨了雁山校区园林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的一些新思路,力求在高校的新校区园林绿化建设中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雁山新校区 绿化 树种选择 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教师·作品选
8
作者 高凡丁 张海彬 +3 位作者 梁燕敏 王雅娟 于钦密 雷锦锋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关键词 热定型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摄影》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周菡菡 黄扬 《现代园艺》 2019年第7期206-207,共2页
《风景园林摄影》属桂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近2年新开课程,通过分析该课程存在的硬件设施落后、课程局限性、教学安排不当、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力求通过改善教学设施,调整课程安排增加实践、改变教学方式等来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以期... 《风景园林摄影》属桂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近2年新开课程,通过分析该课程存在的硬件设施落后、课程局限性、教学安排不当、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力求通过改善教学设施,调整课程安排增加实践、改变教学方式等来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以期更好地促进风景园林学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摄影 教学改革 桂林理工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本科专业人居环境科学教育初探——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尹旭红 《现代园艺》 2016年第6期205-206,共2页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居环境建设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人居环境科学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探索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奠定了理论基础。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并提高学生对人居环境科学的认知。本文以桂林理...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居环境建设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人居环境科学体系的建立为进一步探索与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奠定了理论基础。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并提高学生对人居环境科学的认知。本文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结合专业设置的特点,提出人居环境科学知识应渗透于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而逐步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教育,为相关专业的发展以及地方人居环境建设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科学 风景园林专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高校“设计+”服务地方新路径探析--以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品牌提升项目组为例
11
作者 王洪让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第9期68-70,共3页
文章通过分析后脱贫时代乡村设计现状及短板,进一步联通高校与地方,发挥高校在“设计+”人才、理念、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运用现代设计思维,将高校的设计服务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进而为高校“设计+”理念的落地、丰富及发展提供新... 文章通过分析后脱贫时代乡村设计现状及短板,进一步联通高校与地方,发挥高校在“设计+”人才、理念、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运用现代设计思维,将高校的设计服务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进而为高校“设计+”理念的落地、丰富及发展提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设计+ 服务地方 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就业导向的地方高校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金龙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24期135-136,共2页
面向就业市场需求,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该文通过分析当下地方高校风景园林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思路和目标,并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 面向就业市场需求,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该文通过分析当下地方高校风景园林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思路和目标,并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策略,以期为地方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导向 风景园林 人才培养 地方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风景旅游规划设计类人才培育路径研究——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梅骏翔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3期291-293,共3页
分析了国内高校风景旅游规划设计人才现状,指出了风景旅游规划设计与城市规划专业相比具有独特的专业侧重点,并从行业用人需求、地方服务发展和学科交叉创新三方面总结出了高校风景旅游规划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凝练出培养新型人... 分析了国内高校风景旅游规划设计人才现状,指出了风景旅游规划设计与城市规划专业相比具有独特的专业侧重点,并从行业用人需求、地方服务发展和学科交叉创新三方面总结出了高校风景旅游规划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凝练出培养新型人才、彰显专业特色和创新考核机制三大人才培育目标,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育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和师资队伍建设四大培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旅游规划设计 高校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水彩作品选登
14
作者 李树成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F0004-F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摄影作品选登
15
作者 卢晨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绘画作品选登
16
作者 韩冬 巫刘兰 丛林林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I0005-I0005,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作品选登
17
作者 牟彪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I0003-I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氮沉降对中亚热带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英杰 张德楠 +8 位作者 沈育伊 徐广平 曹杨 黄科朝 陈运霜 毛馨月 滕秋梅 吕仕洪 褚俊智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60,共15页
【目的】探究中亚热带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特征,为深入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氮沉降对桉树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建立桉树人工林模拟氮沉降定位试验,设置对照CK(0 kg·hm^(-2)a... 【目的】探究中亚热带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特征,为深入研究全球变化背景下氮沉降对桉树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建立桉树人工林模拟氮沉降定位试验,设置对照CK(0 kg·hm^(-2)a^(-1))、低氮LN(50 kg·hm^(-2)a^(-1))、中氮MN(100 kg·hm^(-2)a^(-1))和高氮HN(150 kg·hm^(-2)a^(-1))4个处理,模拟氮沉降5年后,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酶活性。【结果】1)与对照相比,氮沉降显著增加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黏粒、有机碳、全氮、硝态氮、溶解有机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含量。随着氮沉降水平的增加,全磷、微生物生物量磷、铵态氮和砂粒含量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粉粒含量呈现先减小后略增加的趋势,小于对照。2)氮沉降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总磷脂脂肪酸含量。低氮和中氮沉降提高了土壤细菌、真菌、革兰氏阳性菌含量、放线菌、丛枝菌根真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量,促进了土壤β-葡萄糖苷酶、纤维素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脲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但在高氮沉降下则趋于减小。3)相关性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微生物生物量氮、粉粒、全氮、溶解有机氮和全磷含量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结论】5年短期模拟氮沉降改善了桉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其中低氮和中氮沉降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和酶活性表现出促进作用,高氮沉降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微生物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 酶活性 桉树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腐植酸对人工湿地处理Cr(Ⅵ)废水的影响
19
作者 张杏锋 梁烨禧 +2 位作者 朱昱豪 王建生 高波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23,143,共12页
六价铬(Cr(Ⅵ))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水体污染物,需要高效的水处理技术来降低Cr(Ⅵ)的水污染。该研究通过对人工湿地系统持续运行180 d,以确定腐植酸(HA)对Cr去除的影响,并监测了种植李氏禾的湿地中Cr的氧化还原过程。与对照处理相比,HA处... 六价铬(Cr(Ⅵ))是一种危害极大的水体污染物,需要高效的水处理技术来降低Cr(Ⅵ)的水污染。该研究通过对人工湿地系统持续运行180 d,以确定腐植酸(HA)对Cr去除的影响,并监测了种植李氏禾的湿地中Cr的氧化还原过程。与对照处理相比,HA处理最终出水总Cr和Cr(Ⅵ)含量分别降低了90.36%和91.82%。HA显著促进了第2湿地区的植物生长,并提高了基质总Cr含量,但对第3和第4湿地区的植物生长和基质总Cr含量影响不大。基质和植物中Cr(Ⅵ)占总Cr的百分比范围分别为1.80%~35.78%和6.68%~40.63%。HA显著降低了湿地基质中Cr(Ⅵ)占总Cr的百分比,但对植物中Cr(Ⅵ)占总Cr的百分比影响不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HA改变了基质结构,使基质变得疏松。因此,HA可作为有效辅助人工湿地处理Cr(Ⅵ)污染废水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湿地植物 潜流人工湿地 Cr(Ⅵ)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下工业副产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饶家欢 韦家崭 +1 位作者 邓炼 敬代焱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54,共9页
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副产石膏(磷石膏、烟气脱硫石膏、钛石膏等)排放量日益增长,工业副产石膏大量堆积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污染地下水、土壤等。工业副产石膏是制备硫酸钙晶须的原料之一,硫酸钙晶须在工业中常被作为填充... 随着中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副产石膏(磷石膏、烟气脱硫石膏、钛石膏等)排放量日益增长,工业副产石膏大量堆积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污染地下水、土壤等。工业副产石膏是制备硫酸钙晶须的原料之一,硫酸钙晶须在工业中常被作为填充剂添加到其他材料中起到增强性能的作用,因此充分利用工业副产石膏制备高附加价值的硫酸钙晶须既能保护环境,又能拓展其应用范围,增加经济效益。但受生产工艺及设备的限制,目前在常压下利用工业副产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尚未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基于此,对常压下利用工业副产石膏制备硫酸钙晶须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综述和对比,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转晶剂对晶体形貌的调控机理,并探讨了工业副产石膏中杂质对转晶过程的影响。此外,总结了当前硫酸钙晶须制备方法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工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副产石膏 硫酸钙晶须 常压法 转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