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琼
李扬
+1 位作者
李茂林
单妮娜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40,共12页
基于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多种计量模型考察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产业链韧性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推动农业产业链韧性提升,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更换计量模型后仍成立。异质性...
基于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多种计量模型考察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产业链韧性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推动农业产业链韧性提升,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更换计量模型后仍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可通过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农业产业链韧性提升。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市场化对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产业链韧性的关系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提出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实施差异化数字发展举措、深化市场化改革进程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农业产业链韧性
中介效应模型
调节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原生蜘蛛抱蛋属植物种质资源特点及其园林应用研究
2
作者
邹玲俐
盘波
+2 位作者
唐文秀
张琼
闫蓬勃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2-715,共14页
该文基于文献研究与野外调查,对广西区域内的原生蜘蛛抱蛋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分布、生境、观赏特点及其园林开发价值进行了研究,并对引种栽培的52种该属植物从生态适应性、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潜力3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广...
该文基于文献研究与野外调查,对广西区域内的原生蜘蛛抱蛋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分布、生境、观赏特点及其园林开发价值进行了研究,并对引种栽培的52种该属植物从生态适应性、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潜力3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广西原生蜘蛛抱蛋属植物种类96种(含种下等级),其中广西特有种59种,占广西该属总种数的61.46%,特有化现象非常明显。(2)水平分布上,该属植物在全区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于桂西南、桂西-桂西北、桂北-桂东北以及中部的喀斯特山地中,尤其是与越南接壤的龙州、大新、靖西、那坡、宁明及其邻近的隆安、德保一带植物最为丰富;垂直分布主要集中于海拔200~800 m的区域。(3)园林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属植物多数物种兼具较高的景观美学价值和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可用作林下地被、花坛花境和镶边植物以及石灰岩和石景配置、专类园建设、盆栽观赏等,具有成为区域特色乡土观赏植物的巨大潜力。该研究结果可为广西该属植物的资源开发利用、植物景观设计及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综合评价
资源分布
广西特有植物
观赏价值
生态适应性
喀斯特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漓江流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性研究
3
作者
刘胜峰
赵双飞
+2 位作者
曾薇
冯达
阳胜男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4-1155,共12页
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对促进区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精准识别典型喀斯特地区漓江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程度,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调国土空间规划及产业布局,本研究利用产业结...
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对促进区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精准识别典型喀斯特地区漓江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程度,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调国土空间规划及产业布局,本研究利用产业结构优化测度方法、综合评价法和耦合协调模型,从区县角度探讨了2012-2021年间漓江流域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和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①漓江流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逐渐提升,指数均值由0.409下降到0.019。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指数均值由2.279上升至2.808后下降至2.460,但整体水平仍有提高。②漓江流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持续增加趋势,指数均值从0.276稳步上升到0.496,且5个市辖区土地集约利用度明显高于4个县域土地利用集约度。③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均呈现上升趋势,且都表现出以5个市辖区为核心向周边县域辐射发展的空间格局。④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存在空间正相关性。研究结论认为漓江流域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模式逐渐形成,各区县仍需采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产业聚集效应、盘活低效利用土地等措施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实现全流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
土地集约利用
协调性
喀斯特地区
漓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琼
李扬
李茂林
单妮娜
机构
桂林旅游学院旅游生态与环境学院
菲律宾莱西姆大学研究生院
桂林
旅游
学院
旅游
地理研究中心
出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40,共1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3YJA880024)。
文摘
基于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多种计量模型考察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产业链韧性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推动农业产业链韧性提升,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替换核心解释变量、更换计量模型后仍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乡村建设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地区异质性特征,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乡村建设可通过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农业产业链韧性提升。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市场化对数字乡村建设与农业产业链韧性的关系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提出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实施差异化数字发展举措、深化市场化改革进程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农业产业链韧性
中介效应模型
调节效应模型
Keywords
digital rural construction
tenacity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hain
mediation effect model
regulatory effect model
分类号
F3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原生蜘蛛抱蛋属植物种质资源特点及其园林应用研究
2
作者
邹玲俐
盘波
唐文秀
张琼
闫蓬勃
机构
桂林旅游学院旅游生态与环境学院
桂林
旅游
学院
广西
生态
环境
与景观保护研究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
学院
广西植物研究所
出处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2-715,共14页
基金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5GXNSFAA139095)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能11217028)
桂林旅游学院科研启动基金(KQ2004)。
文摘
该文基于文献研究与野外调查,对广西区域内的原生蜘蛛抱蛋属植物种质资源的分布、生境、观赏特点及其园林开发价值进行了研究,并对引种栽培的52种该属植物从生态适应性、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潜力3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广西原生蜘蛛抱蛋属植物种类96种(含种下等级),其中广西特有种59种,占广西该属总种数的61.46%,特有化现象非常明显。(2)水平分布上,该属植物在全区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于桂西南、桂西-桂西北、桂北-桂东北以及中部的喀斯特山地中,尤其是与越南接壤的龙州、大新、靖西、那坡、宁明及其邻近的隆安、德保一带植物最为丰富;垂直分布主要集中于海拔200~800 m的区域。(3)园林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该属植物多数物种兼具较高的景观美学价值和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可用作林下地被、花坛花境和镶边植物以及石灰岩和石景配置、专类园建设、盆栽观赏等,具有成为区域特色乡土观赏植物的巨大潜力。该研究结果可为广西该属植物的资源开发利用、植物景观设计及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园林综合评价
资源分布
广西特有植物
观赏价值
生态适应性
喀斯特山地
Keywords
landscap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source distribution
Guangxi endemic plants
ornamental value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karst mountainous areas
分类号
Q949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漓江流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性研究
3
作者
刘胜峰
赵双飞
曾薇
冯达
阳胜男
机构
桂林旅游学院旅游生态与环境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
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设计艺术
学院
湖南省测绘科技研究所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
出处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4-1155,共12页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JJ60558)
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XSP25YBC448)资助。
文摘
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对促进区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精准识别典型喀斯特地区漓江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程度,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调国土空间规划及产业布局,本研究利用产业结构优化测度方法、综合评价法和耦合协调模型,从区县角度探讨了2012-2021年间漓江流域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和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①漓江流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逐渐提升,指数均值由0.409下降到0.019。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指数均值由2.279上升至2.808后下降至2.460,但整体水平仍有提高。②漓江流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持续增加趋势,指数均值从0.276稳步上升到0.496,且5个市辖区土地集约利用度明显高于4个县域土地利用集约度。③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均呈现上升趋势,且都表现出以5个市辖区为核心向周边县域辐射发展的空间格局。④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存在空间正相关性。研究结论认为漓江流域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模式逐渐形成,各区县仍需采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产业聚集效应、盘活低效利用土地等措施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实现全流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
土地集约利用
协调性
喀斯特地区
漓江流域
Keywords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intensive land use
coordination
karst area
Lijiang River Basin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研究
张琼
李扬
李茂林
单妮娜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广西原生蜘蛛抱蛋属植物种质资源特点及其园林应用研究
邹玲俐
盘波
唐文秀
张琼
闫蓬勃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漓江流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性研究
刘胜峰
赵双飞
曾薇
冯达
阳胜男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