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林渔鼓音乐的功能价值与保护性传承 被引量:10
1
作者 周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61-262,260,共3页
桂林渔鼓是一种以桂柳地方文化为基础形成的曲艺种类,是广西"非遗"项目。桂林渔鼓有其独特的功能价值,急需保护性传承创新。
关键词 音乐艺术 中国传统音乐 桂林渔鼓 艺术价值 保护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基础音乐教育作用 服务桂林文化名城建设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顺平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6-170,共5页
基础音乐教育与文化名城建设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以音乐文化为中介,构成了水乳交融的复杂的网络系统。一方面,基础音乐教育包含于音乐文化之中,是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制约着文化名城建设;另一方面,基础音乐教育反作用于音... 基础音乐教育与文化名城建设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以音乐文化为中介,构成了水乳交融的复杂的网络系统。一方面,基础音乐教育包含于音乐文化之中,是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制约着文化名城建设;另一方面,基础音乐教育反作用于音乐文化整体而呈现自身的价值意义,提升音乐文化在文化名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传承发展桂林音乐文化,把桂林音乐文化整合到桂林市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不仅体现了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而且为桂林文化名城建设提供了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音乐文化 文化名城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禅境”与音乐表现 被引量:2
3
作者 尹萍 郭捷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0-143,共4页
禅宗的"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强调个体的"心"对外物的决定作用,开启了历代文人士大夫的个性天地,促进了艺术创作自我意识的觉醒;它主张直觉式的"顿悟",在现实生活的感性经验中直接实现超越和升华,沟通了... 禅宗的"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强调个体的"心"对外物的决定作用,开启了历代文人士大夫的个性天地,促进了艺术创作自我意识的觉醒;它主张直觉式的"顿悟",在现实生活的感性经验中直接实现超越和升华,沟通了中国古代艺术家"妙悟"的思维模式;禅境的冷寂空灵、高远清幽、"物我两忘"的审美观照与"即心即佛"的从内心世界中寻求佛性,创构了中国古代美学的至高境界。辩证法取两面,而禅非对称,放下"利"的一面,只取"寂"的一面,并非顾此失彼,让"利"稍停,用"寂"来提升自我,使生命终于可以润泽灵动起来而意趣盎然。文章取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将禅境的美学特征提到创生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母体地位予以文化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境 音乐表现 主体意识 明心见性 顿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地域文化为载体推进高师音乐教育课程建设 被引量:5
4
作者 徐蔓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3-205,共3页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地域幅员辽阔,最终形成了在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统一基础上的中华文明。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地域风情的地方音乐更是中华文明中的瑰宝,但就目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来看,其对于地方特色音乐的容纳与吸...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地域幅员辽阔,最终形成了在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统一基础上的中华文明。音乐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地域风情的地方音乐更是中华文明中的瑰宝,但就目前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来看,其对于地方特色音乐的容纳与吸收、发扬与保护远远不到位。本文将就这一问题,提出以地域文化为载体,融其于高师音乐教育课程建设之中,发挥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探索一条高师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载体 高师 音乐教育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教育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卢婷婷 赵宁琦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15-17,共3页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不仅包括职业能力的培养,还包括思想道德、审美素养等“软能力”的培养。而音乐教育在引导人崇善崇德、提升人的审美境界、催化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创造性操作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现职业院校技术技能...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不仅包括职业能力的培养,还包括思想道德、审美素养等“软能力”的培养。而音乐教育在引导人崇善崇德、提升人的审美境界、催化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创造性操作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实现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软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软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音乐创作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卓然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122,共2页
"互联网+"的提出使得音乐进入到了全新的领域,无论是音乐研究、音乐创作,还是音乐演奏、音乐教育,亦或者音乐传播等都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新的变化。"互联网+音乐"并不是简单的"1+1=2",而是模式、理念、... "互联网+"的提出使得音乐进入到了全新的领域,无论是音乐研究、音乐创作,还是音乐演奏、音乐教育,亦或者音乐传播等都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新的变化。"互联网+音乐"并不是简单的"1+1=2",而是模式、理念、思维等多个方面的"+",能够让音乐变得更加具有表现力、更加具有魅力。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音乐的内涵,其次,分别从创作平台的转变、创作思维方式的转变、创作思维方式的转变等方面深入探讨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音乐创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时代背景 音乐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民族音乐主体意识构建的“文化自觉”谈 被引量:2
7
作者 乔红 《音乐创作》 2007年第1期96-98,共3页
本文以费孝通的“文化自觉”的观点论述中国民族音乐的审美价值和传承价值,结合高师民族音乐教育的现状和《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构建高师民族音乐主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使高师成为弘扬传承中国民族音乐的重镇。
关键词 文化自觉 主体意识 音乐教育 民族音乐 民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高专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与自主创业型学生的培养 被引量:1
8
作者 柴伦党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103-104,共2页
音乐教育自始至终置身于社会的大环境中,社会文化的内涵与质量无时无刻不影响着高职高专的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活动如火如荼,音乐文化日趋多元化,音乐类型的琳琅满目,这些对于高职高专音乐艺术教育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的机遇体现... 音乐教育自始至终置身于社会的大环境中,社会文化的内涵与质量无时无刻不影响着高职高专的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活动如火如荼,音乐文化日趋多元化,音乐类型的琳琅满目,这些对于高职高专音乐艺术教育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的机遇体现在兼容并蓄、开放民主的社会音乐生活为音乐艺术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和自主创业机会。对我们的挑战是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大环境自主创业型的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教学改革 自主创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艺术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以音乐专业课程为例
9
作者 韦喜乡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395-396,81,共3页
近年来,学科过度细分致使拥有不同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越来越没有了可以随心所欲交流的共同背景;每门学科自成体系的发展越来越难以兼容其它学科的知识。怎样加强高师音乐课程一体化建设是目前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提... 近年来,学科过度细分致使拥有不同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越来越没有了可以随心所欲交流的共同背景;每门学科自成体系的发展越来越难以兼容其它学科的知识。怎样加强高师音乐课程一体化建设是目前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提升以情感为核心的美育功能,加强综合性音乐课程建设,加强民族音乐课程的传承分析,为加强高师音乐课程一体化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艺术教育 高师教学 音乐课程 一体化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音乐审美功能差异实验研究
10
作者 徐蔓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22-123,共2页
电影音乐是专门为影片创作、编配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新的艺术体裁。本文首先在参考了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介绍了电视音乐的功能,并对审美功能进行了总结性分析。接下来通过问卷调查及相关软件分析出电视音... 电影音乐是专门为影片创作、编配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新的艺术体裁。本文首先在参考了相关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介绍了电视音乐的功能,并对审美功能进行了总结性分析。接下来通过问卷调查及相关软件分析出电视音乐审美功能在不同影片、不同类型审美人之间的差异,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音乐 审美功能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度、速度与情感形象——论音乐力度、速度的重要性及绝对性与相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文群艺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366-368,共3页
本文力求阐明音乐情感与文学语言情感之间的相似性与共性,并强调音乐力度、速度的合理运用对赋予音乐的真切情感与准确形象之重要性与科学性,希望它将有利于提高对如何增强音乐表现力的认识。
关键词 音乐艺术 艺术作品 艺术表现 力度 速度 情感 形象 绝对性 相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全球化语境中高等教育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弘扬
12
作者 李艳晖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2-133,共2页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面临着新挑战,我们的高校有责任和义务应对这一挑战。通过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加强以传统文化为主体的人文教育等手段来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使传统文化在我们的手中变得更加强大。
关键词 文化自觉 全球化 高等教育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课程建设中的的人文素质教育 被引量:7
13
作者 石承斌 黄忠昭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4-97,共4页
我国高等教育教十年来的理论与实践表明,要适应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而在新的背景之下,我国高校课程建设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适应这种趋势的需要,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以通识教育为手段,营造一... 我国高等教育教十年来的理论与实践表明,要适应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而在新的背景之下,我国高校课程建设也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适应这种趋势的需要,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以通识教育为手段,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共同核心课程"为主干课程,建设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全面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将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课程建设 人文素质教育 通识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美育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8
14
作者 郭捷 尹萍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83,共5页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美育"。作为实施美育主要途径的艺术教育,在以培养"顶尖人才"、"世界最优秀...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美育"。作为实施美育主要途径的艺术教育,在以培养"顶尖人才"、"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领袖人才"、"杰出人才"和"创新人才"为目标,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系统工程中,将进一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论述艺术美育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美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层面、情感层面和无意识层面,并引发人的创造潜能;艺术美育不仅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感性素质——直觉、想象力与灵感等高层次创新人才所必备的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美育 创新人才 想象力 灵感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游客满意度的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柰 陈华伟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6-100,共5页
文章以我国著名佛教文化旅游景区——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作为研究对象,从游客满意度视角出发,构建了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游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在对该景区的游客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游客 满意度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艺术类人才培养与创业教育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忠昭 白杨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4-76,共3页
"以创业带动就业"正成为当前高校及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文章认为,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创业存在着明显的劣势和不足,因此有关创业教育更需要正视问题,修订及完善现有艺术类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创业导师师资队伍建设... "以创业带动就业"正成为当前高校及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文章认为,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创业存在着明显的劣势和不足,因此有关创业教育更需要正视问题,修订及完善现有艺术类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创业导师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职业规划和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搭建创业平台,建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注重创业教育的系统性和实践性,以能力为中心,以专业为基础,以素质为导向,积极探索,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创业的成功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类大学生 人才培养 创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艺的传承构想——以开发利用“广西戏曲艺术”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8-160,共3页
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曲艺项目,在地方民俗旅游中具有深远意义。曲艺可与高校教育相结合,有的放矢地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能为旅游开发所用的曲艺人才。这不仅为旅游产品增添地方色彩,提高文化含量,也能较好地传承保护地方非物质文... 旅游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曲艺项目,在地方民俗旅游中具有深远意义。曲艺可与高校教育相结合,有的放矢地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能为旅游开发所用的曲艺人才。这不仅为旅游产品增添地方色彩,提高文化含量,也能较好地传承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解决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达到"一箭三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开发 “非遗”传承 戏曲艺术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的“文化自觉”与价值重建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忠昭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0-92,共3页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价值偏移的困境,其中尤以传统文化价值的缺失为最。当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而非制“器”。高等教育要在传承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同时,唤起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使之在了解自身文... 在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价值偏移的困境,其中尤以传统文化价值的缺失为最。当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而非制“器”。高等教育要在传承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同时,唤起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使之在了解自身文化的基础上,主动去重建自身的文化,自觉地从世界文明史的高度来认识中国、认识世界。笔者认为主要通过营造高校的人文氛围、进行通识教育、精心设计基础人文必修课程以及研读中外经典等方式来实现,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的现代高校人文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文化自觉 价值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依托与艺术创造——《溪山琴况》在扬琴演奏中的实用性探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乔红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6-239,共4页
《溪山琴况》是一部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之大成的音乐旷世之作,其中所涉及的美学思想和特征,对后世的器乐演奏技艺及所有的音乐表演艺术都具有美学指导功效和深远的影响。它在音乐审美意识的范畴里所营造的大家风范,对扬琴演奏的审... 《溪山琴况》是一部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之大成的音乐旷世之作,其中所涉及的美学思想和特征,对后世的器乐演奏技艺及所有的音乐表演艺术都具有美学指导功效和深远的影响。它在音乐审美意识的范畴里所营造的大家风范,对扬琴演奏的审美创造更具引导启发和借鉴融合的作用。本文对应扬琴曲《离骚》论述演奏美学思想相同性和相容性的实用性意义,展现古代琴学思想对于当下扬琴演奏艺术的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山琴况》 音乐艺术 美学内涵 扬琴 演奏艺术 音乐表现 审美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声乐中的“形神合一” 被引量:3
20
作者 尹萍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19-222,136,共5页
音乐形神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音乐美学中的重要范畴,其理论的源头可追溯到老子、庄子的"道"论,经后世各门类艺术的阐释、借鉴与互相渗透而日臻完善。这种由形神关系出发,言"形"必谈"神"的审美准则,其核... 音乐形神理论是中国古代哲学、音乐美学中的重要范畴,其理论的源头可追溯到老子、庄子的"道"论,经后世各门类艺术的阐释、借鉴与互相渗透而日臻完善。这种由形神关系出发,言"形"必谈"神"的审美准则,其核心是崇尚自然、质朴天成、以形似达到神似而形神兼备,符合舞台艺术的表演规律;这种既重内在情性体验、又追求外在形式美,"形"为"神"设、"神"以"形"传的辨证法则,成为中国传统声乐美学的独特风貌。本文取音乐人类学的视角,将"形神合一"的美学范畴提到创生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母体地位予以文化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声乐美学 音乐教学 形神合一 声情并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