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地下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6
1
作者 黄德青 于兰 +1 位作者 张耀生 赵新全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0,共10页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植被以高寒草原、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草原等类型为主,对这五类天然草地地下生物量及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五类草地的地下生物量除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和高寒草原无显著差异外,...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植被以高寒草原、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草原等类型为主,对这五类天然草地地下生物量及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分析结果显示,五类草地的地下生物量除山地草原、山地草甸草原和高寒草原无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类草地间差异显著(P<0.05),均呈"T"形分布,且随土层深度的加深呈指数形式递减;地下生物量季节变化在高寒草原表现为"W"型变化规律,其他各类草地均呈"N"型变化规律,且随土层深度的加深依次减小;地下净生产量大小依次为山地草甸(546.84g/m2)>山地草甸草原(410.76g/m2)>山地草原(358.12g/m2)>高寒草原(301.33g/m2)>山地荒漠草原(81.68g/m2),地下生物量的周转值均在45%以上;五类草地地下生物量与水热因子的关系为负相关关系,但均没有达到显著相关水平(P>0.05)(除山地荒漠草原外),但在水热条件较好的7-8月份,五类草地地下生物量与水热因子的相关性(正相关或负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在其他月份,不同类型草地地下生物量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地 地下生物量 净生产量 周转值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及其与土壤水分关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8
2
作者 黄德青 于兰 +1 位作者 张耀生 赵新全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27,共8页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植被以高寒草原、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草原等类型为主,对这5种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观测结果显示,地上生物量在5类草地植物群落间差异显著(P<0.05),其季节动态规律均表现为单峰型,在8月下旬...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植被以高寒草原、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和山地荒漠草原等类型为主,对这5种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观测结果显示,地上生物量在5类草地植物群落间差异显著(P<0.05),其季节动态规律均表现为单峰型,在8月下旬达生物量峰值。5种草地类型地上生物量以山地草甸(100.24 g/m2)最高,其他依次为山地草甸草原(71.24 g/m2)、山地草原(70.20 g/m2)、高寒草原(52.40 g/m2)和山地荒漠草原(20.44 g/m2);用Logistic方程模拟的地上生物量增长曲线表明5类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均未达到其环境最大容纳量。不同草地类型地上生物量与降水量、土壤平均含水量的累加值均呈正相关关系。在各种类型草地中,不同土层含水量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均不同,根系主要分布层内的含水量与地上生物量显著相关(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天然草地 地上生物量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北坡草地生物量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1
3
作者 黄德青 于兰 +1 位作者 张耀生 赵新全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95-1501,共7页
利用祁连山北坡2004年5类草地生物量的调查数据和同期的气象资料,估算了草地生物量的大小,并探讨了草地生物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总体上,祁连山北坡草地生物量为490.4g/m。,其中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别为42.1、448.3g/... 利用祁连山北坡2004年5类草地生物量的调查数据和同期的气象资料,估算了草地生物量的大小,并探讨了草地生物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总体上,祁连山北坡草地生物量为490.4g/m。,其中地上、地下生物量分别为42.1、448.3g/m。,地下生物量约为地上生物量的10倍;植被盖度与生物量、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均呈显著的正指数关系(PdO.05),说明生物量和表层土壤含水量随盖度的增加而增大;生物量与降水量、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大气温度、土壤温度和干燥度呈负相关,但均没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祁连山北坡草地生物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植被盖度 土壤含水量 降水 温度 干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北坡5类天然草地地上部数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黄德青 于兰 +1 位作者 张耀生 赵新全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74-180,共7页
利用祁连山北坡5类天然草地调查数据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其地上部数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5类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植被盖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高寒草原>山... 利用祁连山北坡5类天然草地调查数据和同期的气象资料,分析其地上部数量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5类草地的地上生物量、植被盖度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山地草原>高寒草原>山地荒漠草原;各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高度和盖度的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型,且峰值均出现在8月下旬;地上生物量与植被盖度显著相关(P<0.05),与群落高度(除山地草甸外)极显著相关(P<0.01),说明地上生物量随植被盖度和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各草地群落高度在达到最大值之前,均基本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P>0.01);地上生物量与同期水热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各草地群落高度和植被盖度对水热因子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天然草地 地上生物量 群落高度 植被盖度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师专甲山校区校园植物现状调查与评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德青 李博 +2 位作者 刘贤贤 于兰 陈钢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9期114-116,共3页
采用调查法对桂林师专甲山校区校园植物进行了种类统计和鉴定,结果显示:校园植物资源丰富,现有植物约213种,隶属89科、183属。其中被子植物81科,173属,202种,药用植物82种,观赏植物96种,环保植物67种,重点保护植物8种。在调查的基础上,... 采用调查法对桂林师专甲山校区校园植物进行了种类统计和鉴定,结果显示:校园植物资源丰富,现有植物约213种,隶属89科、183属。其中被子植物81科,173属,202种,药用植物82种,观赏植物96种,环保植物67种,重点保护植物8种。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从校园植物的优化和保护利用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师专 校园植物 药用植物 观赏植物 环保植物 重点保护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因子对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黄德青 于兰 +1 位作者 张耀生 赵新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3-239,共7页
利用2004年祁连山北坡五类天然草地生长季的土壤水分数据和同期的气象资料,以回归和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气象因子对五类天然草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的动态主要受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的影响,并建立了降水量... 利用2004年祁连山北坡五类天然草地生长季的土壤水分数据和同期的气象资料,以回归和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气象因子对五类天然草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的动态主要受降水量及其季节分配的影响,并建立了降水量对土壤含水量的回归方程;(2)利用ASCE-PM模型计算了五类草地群落的潜在蒸散量,潜在蒸散量对0~20 cm土层水分含量影响显著(P〈0.05),而愈向土壤深层,影响愈不明显;(3)土壤含水量对气温、土壤温度、相对湿度和近地面风速的响应由土壤表层至深层均呈递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子 天然草地 潜在蒸散量 土壤含水量 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高岭土制备泡沫材料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唐洁 崔学民 +2 位作者 刘海锋 苏锋 韩要丛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01-304,共4页
重点研究了硫酸对偏高岭土中的铝的浸出规律;研究发现,通过控制硫酸浓度和酸浸时间,可以获得不同Si/Al比的铝硅酸盐粉体.实验结果表明,当铝硅酸盐粉体中Si/Al比大于10时,可以通过发泡工艺,使其在150℃左右制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泡沫材料,... 重点研究了硫酸对偏高岭土中的铝的浸出规律;研究发现,通过控制硫酸浓度和酸浸时间,可以获得不同Si/Al比的铝硅酸盐粉体.实验结果表明,当铝硅酸盐粉体中Si/Al比大于10时,可以通过发泡工艺,使其在150℃左右制成具有一定强度的泡沫材料,有望在吸附、保温和隔音材料领域获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高岭土 铝浸出 硫酸 泡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德青 刘贤贤 +1 位作者 于兰 陈钢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5期237-239,共3页
药用植物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建的区级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有效地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等诸多方面进一步带动了药用植物学教学的改革工作,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进而加强了精品课程建... 药用植物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建的区级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有效地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等诸多方面进一步带动了药用植物学教学的改革工作,从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进而加强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力度,较好地提高了药用植物学教学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学 精品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