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5种投饲率黄颡鱼养殖塘水质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赵晚晨 秦秀东 +5 位作者 程光平 张伟刚 孙玉章 李文红 赵学倩 张亚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7期144-155,共12页
【目的】评价不同投饲率的黄颡鱼养殖塘水质动态变化,探索不同外源饲料输入量对黄颡鱼养殖塘水质的影响,为黄颡鱼规模化养殖塘生境生态修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5种投饲率(1.0%、1.5%、2.0%、2.5%和3.0%)对黄颡鱼进行池塘养殖,定期监... 【目的】评价不同投饲率的黄颡鱼养殖塘水质动态变化,探索不同外源饲料输入量对黄颡鱼养殖塘水质的影响,为黄颡鱼规模化养殖塘生境生态修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5种投饲率(1.0%、1.5%、2.0%、2.5%和3.0%)对黄颡鱼进行池塘养殖,定期监测各组塘主要环境因子,以主成分分析(PCA)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各塘水质健康状况。通过水质评价结果的比较分析,提出基于良水质的黄颡鱼养殖塘饲料输入模式。【结果】CODMn、DO、TN、TP及NH3-N是黄颡鱼养殖塘主要环境因子;pH值与其他环境因子均存在极高相关性,TN与TP、NH3-N均呈显著相关性;5个试验处理中,A组塘(投饲率1.0%)、B组塘(投饲率1.5%)、C组塘(投饲率2.0%)、E组塘(投饲率3.0%)各阶段水质均达Ⅲ类,符合水产品养殖水质标准,而D组塘(投饲率2.5%)在养殖中期水质级别达到Ⅳ类水,且水体中的TN、TP等因子含量超标,水质污染较严重,同时A、B、C组塘主成分综合得分较低,分别为1.2704536、1.2704664、1.2704642,水质状况良好。【结论】投饲率为1.0%~2.0%的处理组养殖水体的水质状况最好,过高的投饲率会降低养殖水体的水质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养殖 投饲率 主成分分析(PCA) 灰色关联分析 理化因子 富营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种生物浮床的养殖池塘中浮游动物多样性与水质的灰色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琴 高胜男 +5 位作者 李恩军 程光平 崔亮 赵学倩 何绪伟 秦秀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目的】以两种生物浮床的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探究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多样性及其与水质因子的关联度。【方法】定期监测设置水葫芦浮床和水花生浮床的黄颡鱼养殖塘中浮游动物的种群组成及主要水质因子,比较两种生物浮床对浮游动物多样性... 【目的】以两种生物浮床的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探究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多样性及其与水质因子的关联度。【方法】定期监测设置水葫芦浮床和水花生浮床的黄颡鱼养殖塘中浮游动物的种群组成及主要水质因子,比较两种生物浮床对浮游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WT、DO、pH、NH_3-N、COD等10个水质理化因子与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关联性。【结果】研究水域中水葫芦浮床塘的浮游动物丰度和多样性水平均高于水花生浮床塘,且养殖周期内水质较稳定;浮游动物优势种群为轮虫。水质因子中,pH值是影响H及J的第一因子,关联度分别为0.863、0.797和0.901、0.825,其次为WT和DO;主要水质因子对H和J的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pH﹥WT﹥DO﹥COD﹥SD﹥BOD_5﹥NH_3-N﹥TN﹥TP﹥NO_2-N。【结论】在众多水质因子中,pH值是影响浮游动物多样性的首要关键因子,其次为WT和DO;水葫芦浮床较水花生浮床能更好地调控浮游动物的种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灰色关联分析 水葫芦 水花生 黄颡鱼 水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