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反转录酶区rtI233V变异的演变及病毒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叶晓玲 刘妍 +6 位作者 陈容娟 许智慧 李晓东 叶海燕 唐振祥 程书权 徐东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8-193,共6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反转录酶区rtI233V变异的演变规律及其与阿德福韦酯(ADV)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分析9830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样本中HBV rtI233V变异的检出率。选择其中2例代表性患者,动态收集血清样本,扩增HBV RT基因并克隆测序(...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反转录酶区rtI233V变异的演变规律及其与阿德福韦酯(ADV)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分析9830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样本中HBV rtI233V变异的检出率。选择其中2例代表性患者,动态收集血清样本,扩增HBV RT基因并克隆测序(>20个克隆/样本),观察rtI233V变异的演变过程。构建pTriEx-HBV(C)1.1倍野生株和3种变异株(rtI233V、rtN236T、rtI233V+rtN236T)复制子,瞬时转染HepG2肝癌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拉米夫定(LAM)、ADV、恩替卡韦(ETV)和替诺福韦(TDF)。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作用后细胞培养上清中HBV DNA的水平,分析变异病毒复制力与表型耐药的变化特点。结果9830例慢乙肝患者血清样本中共检出rtI233V位点变异28例,检出率0.28%,其中rtI233V单独变异19例,与rtN236T等经典耐药变异联合出现9例。该变异的检出患者均有ADV治疗史,其中16例(57.1%)接受ADV单药治疗6个月以上,12例(42.9%)接受包括ADV的多药序贯联合治疗1年以上。病毒复制力与表型耐药分析显示,rtI233V变异株的复制力与野生株接近,rtN236T变异株的复制力较野生株显著降低;rtI233V变异株对LAM、ADV、ETV和TDF均敏感,rtI233V+rtN236T联合变异对耐药性的影响不大,但rtI233V变异可明显恢复rtN236T变异株受损的复制力。结论rtI233V位点变异与ADV应答不佳相关,虽不直接降低病毒对ADV的敏感程度,但可增加经典ADV耐药病毒株的复制力,是一种复制力补偿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阿德福韦酯 突变 DNA复制 抗药性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HBV感染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与病理改变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胡金华 程书权 +4 位作者 唐振祥 冼永超 黄成军 蔡毅峰 张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5-35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类型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在年龄、性别和民族方面的内在关联,比较不同HBV基因类型患者的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HBV-DNA载量及肝功能改变。方法:荧光定量PCR仪检测94例行肝活检的CHB患者的HBV-D...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类型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在年龄、性别和民族方面的内在关联,比较不同HBV基因类型患者的肝组织病理损害程度、HBV-DNA载量及肝功能改变。方法:荧光定量PCR仪检测94例行肝活检的CHB患者的HBV-DNA,以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方法进行HBV基因分型。结果:本组94例CHB患者B基因型占74.5%,C基因型占25.5%。HBV基因类型与年龄、性别无关;C基因型中壮族所占比例明显高于B基因型;C基因型患者HBeAg阳性率明显低于B基因型患者(P<0.05)。CHB患者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与B、C基因型相关,C基因型在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较重组所占的比例高于B基因型(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与肝功能指标相关(P<0.05),但与HBV-DNA水平无关。结论:本组CHB患者HBV基因类型呈B、C 2型,人群分布以B型为主,C型次之,未见其他类型或混合型;汉族患者以B基因型为主,壮族则以C型为主;相对于B基因型,C型患者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较重,容易出现严重的肝损害和肝癌等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基因型 民族 病理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性方法预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冯洁 潘存伟 黄成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1-504,共4页
目的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EV)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文中对非侵入性方法预测肝硬化患者EV的存在和程度进行探讨。方法肝硬化患者89例,为探讨各种指标与EV是否有关,将患者分为EV组(n=59)和无EV组(n=30)... 目的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 varices,EV)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文中对非侵入性方法预测肝硬化患者EV的存在和程度进行探讨。方法肝硬化患者89例,为探讨各种指标与EV是否有关,将患者分为EV组(n=59)和无EV组(n=30);为评估各种指标与EV程度的关系,再将患者分为无EV(G0)组(n=30)、轻度EV(G1,GⅠ级)组(n=11)、中度EV(G2,GⅡ级)组(n=21)、重度EV(G3,GⅢ级)组(n=27)。检测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of end 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MELD-Na评分、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和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评估这些指标预测肝硬化患者EV存在的能力。结果 EV组MELD评分、MELD-Na评分、CTP评分、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NR高于无EV组(P<0.05);无EV组与重度EV组之间MELD评分和MELD-N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EV组与轻度EV组、中度EV组、重度EV组之间CTP评分和I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P评分、MELD评分、MELD-Na评分和IN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7.4%(95%CI:80.1%~94.6%)、76.4%(95%CI:66.3%~86.6%)、76.2%(95%CI:66.0%~86.4%)和87.1%(95%CI:79.8%~94.4%),最佳诊断临界点分别为CTP>6.5分、MELD>9.6分、MELD-Na>11分和INR>1.235。结论 CTP、MELD、MELD-Na评分和INR能较好的预测EV的存在,MELD和MELD-Na评分高值可提示重度EV,而不能提示轻中度EV。CTP评分和INR可提示EV的存在,但与EV程度无关。预测EV的存在,CTP评分和INR优于MELD及MELD-Na评分,联合检查4种指标可以提高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静脉曲张 终末期肝病 受试者工作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磊 唐振祥 程书权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54-1458,共5页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LAM)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恰当时机。方法 60例HBeAg阳性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A组30例给予LAM100 mg.d-1,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g.d-1,均口服;B组为持续应用LAM(100 mg.d-1...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LAM)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失代偿期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恰当时机。方法 60例HBeAg阳性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A组30例给予LAM100 mg.d-1,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g.d-1,均口服;B组为持续应用LAM(100 mg.d-1)耐药复发者,入组后继续应用LAM,添加阿德福韦酯胶囊,剂量与用药方法同A组。疗程均为4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12,24,48周后检查生化学、血清学、病毒学改变及Child-Pugh分级情况。结果 48周时A组HBV DNA载量低于检测下限率和HBeAg血清学阴转率分别为76.7%和53.3%,明显高于B组(43.3%和20%,χ2值分别为6.94和7.18,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例B基因型患者HBVDNA均未检测出,C基因型仅48.9%检测不出,第48周C基因型在A、B两组的HBV DNA检测不到率分别为72.7%和40.0%(χ2值5.07,P<0.05),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周时Child-Pugh评分A组为(7.40±1.04)分,B组(8.30±1.21)分(t=-3.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8周总胆红素A组分别为(32.37±9.74),(25.30±7.93)μmol.L-1,B组为(38.27±12.19),(31.50±8.80)μmol.L-1(t值分别为-2.07、-2.8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始联合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可迅速显著抑制HBV DNA复制,显著改善肝脏功能,并在Child-Pugh积分下降、HBeAg阴转率等方面明显优于挽救联合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失代偿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平香 程书权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986-991,共6页
HB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近年被逐渐关注,不仅在于其高发率,更源于合并感染后各自病原体对原有疾病演变、预后、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甚至病原体耐药变异等诸多方面产生异常影响。针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发病状况﹑发病机理以... HB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近年被逐渐关注,不仅在于其高发率,更源于合并感染后各自病原体对原有疾病演变、预后、治疗效果及毒副作用甚至病原体耐药变异等诸多方面产生异常影响。针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发病状况﹑发病机理以及治疗进展进行概述,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结核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停药复发的再治疗研究
6
作者 张磊 程书权 唐振祥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94-898,共5页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LAM)单药治疗与LAM和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治疗LAM停药后复发但未发生YMDD变异的B、C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LAM停药复发的CHB患者按分为LAM单药治疗组58例,其中HBV基因B型30例,基因C型28例;LA...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LAM)单药治疗与LAM和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治疗LAM停药后复发但未发生YMDD变异的B、C基因型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LAM停药复发的CHB患者按分为LAM单药治疗组58例,其中HBV基因B型30例,基因C型28例;LAM与ADV联合治疗组62例,其中HBV基因B型32例,基因C型30例。单药组应用LAM100 mg.d-1,联合组在其基础上加用ADV 10 mg.d-1,po,疗程均为1年。结果经1年治疗,单药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B型和C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组B型和C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联合组高于单药组(83.87%与55.17%,χ2=11.753,P<0.01);联合组和单药组HBV DNA检测不出率分别为77.42%和46.55%(χ2=12.182,P<0.01);联合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26.83%(11/41),而单药组为2.63%(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64,P<0.01)。单药组有10例出现病毒学突破。而联合组未出现病毒学突破。结论LAM单药或与ADV联合治疗对B、C基因型CHB患者疗效无区别。联合治疗LAM停药后复发但未发生YMDD变异B、C基因型CHB患者可迅速显著抑制HBV DNA复制,在病毒学、生物化学和HBeAg血清学转换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肝炎病毒 乙型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表达HB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受体 被引量:2
7
作者 吴静 王琳 +4 位作者 刘妍 叶海燕 丁宁 刘永明 徐东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HB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T细胞受体(TCR)转基因表达,初步观察其结合活性。方法从HLA-A2阳性急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诱导、分选、克隆和扩增HBV抗原特异性CTL;提取细胞RNA,用RT-PCR、5'-RACE和OVER-LA... 目的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HBV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T细胞受体(TCR)转基因表达,初步观察其结合活性。方法从HLA-A2阳性急性乙肝患者外周血中诱导、分选、克隆和扩增HBV抗原特异性CTL;提取细胞RNA,用RT-PCR、5'-RACE和OVER-LAP PCR等方法获取TCR的α和β链编码基因;构建TCR重组逆转录病毒,介导特异性TCR分别在人Jurkat T细胞和HLA-A2阳性健康人CD8 T淋巴细胞上表达。结果从1例HLA-A2阳性急性乙肝患者样本中分别获得了2组TCR Vα、Vβ配对,分别命名为α21β13、α15β13,包装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滴度为(1.5~5.0)×105IU/mL,用针对目标TCR的特异性Vβ链抗体(抗Vβ13 TCR-PE)和HLA-A2限制性表位特异性五聚体(pentamer)进行免疫荧光染色,重组TCR在T细胞表面获得表达:其中在Jurkat细胞上转入的Vβ13链表达细胞占1.06%~2.25%,在HLA-A2阳性健康人T细胞上Vβ13阳性细胞和pentamer阳性细胞分别占到1.03%~2.06%和1.05%~1.12%,在HLA-A2阴性健康人T细胞上Vβ13阳性细胞和pentamer阳性细胞均低于0.05%。结论通过逆转录病毒介导可以使HBV特异性CTL TCR获得转基因表达,具有结合HLA-A2限制性表位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T细胞受体 表位特异性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类型HBV感染早期肝硬化患者肝脏病理与临床的关系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继业 胡金华 +2 位作者 程书权 唐振祥 张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39-942,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中早期肝硬化与非肝硬化患者在HBV基因型及临床常用的各项非创伤性指标方面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CHB患者178例进行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进行分级分期诊断,将其分为非肝硬化组(S0~S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中早期肝硬化与非肝硬化患者在HBV基因型及临床常用的各项非创伤性指标方面的差异。方法:随机选择CHB患者178例进行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进行分级分期诊断,将其分为非肝硬化组(S0~S3期)及早期肝硬化组(S4期);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其中90例患者行HBV基因分型。结果:178例CHB患者非肝硬化组134例,占75.3%;肝硬化组44例,占24.7%。2组在性别、年龄及HBeAg的表达上有差异(表1);肝硬化组中C基因型所占的比例(55.6%)明显高于非肝硬化组(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8,P=0.005);HBV DNA在肝硬化及非肝硬化组中的数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2组在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酸转肽酶、谷草转氨酶、白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胆碱酯酶、血小板、脾脏肋间厚度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4)。结论:临床诊断为CHB的患者中,通过肝活检发现24.7%存在有早期肝硬化,提示仅依据临床资料可能使近1/4的CHB患者病情被低估。C基因型CHB患者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重于B基因型,B、C基因型分型检测结合肝穿刺病理检查有助于判断疾病轻重及预后,有助于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早期肝硬化 基因型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3例轻度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肝组织病理学与血清生化学及T细胞亚群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蒋福明 李秀芬 +3 位作者 程书权 刘平香 黄成军 冼永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6-71,共6页
目的:分析ALT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合并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患者的肝脏病理学改变及与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关系。方法:83例CHB合并PTB感染患者按照肝脏炎症程度(G)和纤维化情况(S)进行分组,运用... 目的:分析ALT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合并肺结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PTB)患者的肝脏病理学改变及与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关系。方法:83例CHB合并PTB感染患者按照肝脏炎症程度(G)和纤维化情况(S)进行分组,运用Sperman相关分析及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ordinal duo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OLM)分析病理分级与肝功能相关指标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straw 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胆碱酯酶(cholinesterase,CHE)水平,及HBV-DNA载量各项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83例患者肝细胞呈现轻度炎症(<G2)者21例,占25.3%,轻度纤维化(<S2)者36例,占43.4%;中、重度炎症以上(≥G2)者62例,占74.7%,中、重度纤维化(≥S2)者44例,占56.6%,其中有7例患者的肝穿结果提示肝硬化存在(S4)。Sperman相关分析显示,本组患者的G与血清AST、TBil呈正相关(rs分别为0.232、0.239,P分别为0.034、0.029);与CHE呈负相关(rs=-0.273,P=0.012);而与ALT、ALB水平、HBV-DNA载量无明显相关关系(rs分别为0.068、-0.073、0.048,P分别为0.538、0.508、0.660)。S与AST、TBil呈正相关(rs分别为0.287、0.273,P分别为0.008、0.012);与胆CHE呈负相关(rs=-0.316,P=0.003);而与ALT、ALB水平、HBV-DNA载量无明显相关关系(rs分别为0.050、-0.094、-0.036,P分别为0.650、0.395、0.745)。G与肝组织内的CD4+、CD8+T淋巴细胞,CD20+B淋巴细胞,CD57+NK细胞表达呈正相关(rs分别为0.622、0.638、0.290、0.316,P分别为0.000、0.000、0.007、0.003)。S与肝组织内的CD4+、CD8+T淋巴细胞,CD20+B淋巴细胞,CD57+NK细胞表达呈正相关(rs分别为0.543、0.559、0.295、0.270,P分别为0.000、0.000、0.007、0.013)。OLM分析结果显示,CD8与G分级存在关联,随着G分级升高,CD8计数将升高,回归系数=0.045,回归系数95%置信区间为(0.007,0.084),P=0.021。AST和CD20均与S分级均存在关联,S分级升高,均会引起这两项指标数值上升,均会引起S分级升高,AST:回归系数=0.039,回归系数95%置信区间为(0.002,0.057),P=0.037;CD20:回归系数=0.026,回归系数95%CI=0.001~0.051,P=0.040。结论:在40 U/L<ALT<80 U/L的CHB合并PTB患者中,多数存在中度以上炎症及肝纤维化改变;肝脏炎症程度(G)和纤维化程度(S)与AST、TBil呈正相关,与CHE呈负相关;肝脏炎症程度(G)和纤维化程度(S)与肝组织内的CD4+、CD8+T淋巴细胞,CD20+B淋巴细胞,CD57+NK细胞表达均呈正相关;此类患者若在进行抗痨治疗前,进行肝穿刺病理检查,有利于进一步明晰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肺结核 肝活检 肝脏病理学 肝功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Toll样受体2、3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景毅 程书权 +2 位作者 曹亚昭 黄成军 蒋福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6-280,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Toll样受体(TLR)2、3的表达变化与肝脏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自2013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且初次诊断为CHB的患者104例,运用1秒钟快速肝...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Toll样受体(TLR)2、3的表达变化与肝脏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科自2013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且初次诊断为CHB的患者104例,运用1秒钟快速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方法获取CHB患者的肝组织,分别进行TLR2、TLR3免疫组化染色,10例肝血管瘤者趋于正常的瘤旁肝组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TLR2、TLR3与肝脏炎症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等级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对照组未见明显的TLR2、TLR3阳性表达;TLR2在CHB患者肝组织中表达较弱,TLR2表达强度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肝纤维化程度分级无相关性(rs值分别为-0.086和-0.112,P值均>0.05);TLR3在CHB患者肝组织中表达较强,TLR3的表达强度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s=0.528,P<0.01),亦与肝组织纤维化分级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s=0.510,P<0.01)。结论 TLR3可能参与了CHB的某些免疫发病机制和肝纤维化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TOLL样受体2 TOLL样受体3 病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HBeAg状态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内CD4^+、CD8^+、CD20^+、CD57^+ T淋巴细胞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冼永超 程书权 +1 位作者 倪辉 黄成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546-550,共5页
目的探讨HBe 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内免疫活性细胞(CD4+、CD8+、CD20+、CD57+T淋巴细胞)与肝脏病理及临床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70例CHB患者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其中HBe Ag... 目的探讨HBe Ag阳性和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内免疫活性细胞(CD4+、CD8+、CD20+、CD57+T淋巴细胞)与肝脏病理及临床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2月在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70例CHB患者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其中HBe Ag阳性患者38例,HBe Ag阴性患者32例。运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肝组织内CD4+、CD8+、CD20+、CD57+T淋巴细胞的表达,比较不同HBe Ag状态患者CD4+、CD8+、CD20+、CD57+T淋巴细胞与临床相关性。等级资料采用Kruskal-Walls H检验,组间比较采用Nemenyi法,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结果 HBe Ag阳性和阴性患者的炎症程度到达G3~G4,其肝组织中CD8+、CD20+T淋巴细胞的表达均比G1组明显增加(P值均<0.05);HBe Ag阳性患者炎症程度到达G4、而HBe Ag阴性患者炎症程度到达G3,其肝组织中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比G1组明显增加(P值均<0.05);在HBe Ag阴性患者中CD4+、CD8+、CD20+、CD57+T淋巴细胞均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53、0.628、0.693、0.540,P值均<0.05),且CD20+T淋巴细胞还与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r=0.378,P<0.05)。而在HBe Ag阳性患者中只有CD8+、CD20+T淋巴细胞与ALT水平呈正相关,与HBV DNA水平无相关性。结论不同HBe Ag状态患者肝组织内CD4+、CD8+、CD20+T淋巴细胞表达与肝组织内炎症分级均有明显相关性,但肝内免疫活性细胞与ALT、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E抗原 乙型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性皮质盲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黄成军 程书权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肝性皮质盲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诊治措施。方法对12例肝性皮质盲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加以分析。结果 12例肝性皮质盲均在重型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发生,其发病率2.05%,起病前多有劳累、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 目的探讨肝性皮质盲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诊治措施。方法对12例肝性皮质盲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加以分析。结果 12例肝性皮质盲均在重型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发生,其发病率2.05%,起病前多有劳累、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不当应用药物等诱因;临床以一过性视觉丧失,可伴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强光照射及外界恐吓性刺激时眼睛无闭合反应,双侧瞳孔大小相等、对光反应存在,眼底、视觉通路及颅内无器质性病变为特征;积极治疗肝性脑病可100%好转。结论肝性皮质盲发病率低,临床较为罕见,易于漏诊或误诊,一旦罹发,可视为肝性脑病的特殊表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例快速肝穿刺活检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伍林柏 唐振祥 程书权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081-1083,共3页
目的总结快速肝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和处置措施。方法通过术前认真评估患者肝功能状态及出凝血机制,健康教育指导,B超定位,尔后运用进口Magnum 16 G一次性肝穿刺活检针,常规操作1 s快速穿刺,术后局部加压包扎平卧,监测生命体征6 h。结果 ... 目的总结快速肝穿刺活检术的并发症和处置措施。方法通过术前认真评估患者肝功能状态及出凝血机制,健康教育指导,B超定位,尔后运用进口Magnum 16 G一次性肝穿刺活检针,常规操作1 s快速穿刺,术后局部加压包扎平卧,监测生命体征6 h。结果 300例经上述穿刺,成功298例,成功率为99%。1例送检结果报告为脂肪组织,进行了第2次重复穿刺,1例送检结果报告为膈肌与少量肺组织。术后局部疼痛54例,占18%;血压一过性下降19例,占6.3%;局部过敏12例,占4%;局部轻度红肿2例,占0.7%。结论 1 s快速肝穿刺活检术安全性高,可在多数基层医院普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组织检查 针吸 肝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替比夫定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挽救性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成军 程书权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04-160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运用替比夫定(LdT)初治失败耐药后的后续挽救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LdT初治耐药的CHB患者64例随机分为A组22例,B组22例,C组20例,分别给予拉米夫定(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LdT联合ADV、恩替卡韦(E...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运用替比夫定(LdT)初治失败耐药后的后续挽救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LdT初治耐药的CHB患者64例随机分为A组22例,B组22例,C组20例,分别给予拉米夫定(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LdT联合ADV、恩替卡韦(ETV)联合ADV,进行后续抗病毒治疗。观察3组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变化、HBV转阴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情况。结果 A、B、C组治疗12,24,48周后HBVDNA及AL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HBV-DNA转阴率及ALT复常率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4周后C组的HBV-DNA水平较A、B两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对LdT初治耐药的CHB患者给予LAM+ADV、LdT+ADV、ETV+ADV三种救援方案挽救治疗均可取得良好效果,而ETV+ADV可使HBV-DNA和ALT下降更快,并可获得更佳的HBV-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比夫定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耐药 肝炎 乙型 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