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学校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春旭 王彦文 +3 位作者 黄程程 贺漓漓 韩丹丹 黄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11-14,37,共5页
目的对一起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分析,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方法利用现场流行病学与卫生学调查,了解患病情况及可疑食物;采集可疑食品、外环境和病例的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金黄色葡萄... 目的对一起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分析,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方法利用现场流行病学与卫生学调查,了解患病情况及可疑食物;采集可疑食品、外环境和病例的标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与鉴定、药物敏感性分析、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共11名患者,其临床症状主要是恶心、腹痛(100%),其次为呕吐(81.82%);可疑食物为某饼家生产的“脆皮法棍泡芙”,致病因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来源于食品泡芙样本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来源于患者肛拭子样本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同源性,所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对青霉素耐药(耐药率100%)。结论本次食物中毒事件是由某饼家从业人员携带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制作“法棍泡芙”过程中污染食物而引起的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调查 实验室分析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蒋立立 吴永彬 +5 位作者 刘志冰 何黎莹 黄杨 林晓燕 杨海英 王兴叶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3-48,共6页
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可引起临床高发且症状相似的胃肠炎,急需能够快速准确鉴定两种病毒的方法。用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引物优化、温度调整、性能评估等建立从粪便中特异性检出诺如病毒(GⅠ、GⅡ型)和A组轮状病毒... 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感染可引起临床高发且症状相似的胃肠炎,急需能够快速准确鉴定两种病毒的方法。用基因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通过引物优化、温度调整、性能评估等建立从粪便中特异性检出诺如病毒(GⅠ、GⅡ型)和A组轮状病毒试剂盒。结果显示,最低检测下限为1.0×10^(3)copies/mL,与当前交叉流行的其他16种病原均不发生特异性反应;组内及组间重复性良好,预混液在不同储存条件下,其检测能力与未处理组无差异。临床收集的276份腹泻样品,共检出诺如病毒GⅠ型15份,GⅡ型74份,A组轮状病毒45份,其检测结果与单一PCR检测结果一致。以上结果表明建立的三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性能稳定等特点,将为2种3个型病毒的特异性检测和疫情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轮状病毒 三重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荧光PCR技术在手足口病原学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七生 秦金勇 蒋立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7期90-91,共2页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手足口病患儿病原体。方法:收集40例本市确诊手足口病患儿的肛拭子样本,进行肠道病毒筛选和柯萨奇病毒16型与肠道病毒71型鉴别与分析。结果:实时荧光PCR法检测40例患儿肛拭子标本使用通用型试剂盒检出22例阳...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手足口病患儿病原体。方法:收集40例本市确诊手足口病患儿的肛拭子样本,进行肠道病毒筛选和柯萨奇病毒16型与肠道病毒71型鉴别与分析。结果:实时荧光PCR法检测40例患儿肛拭子标本使用通用型试剂盒检出22例阳性,其中9例为CVA-16感染,12例为EV71感染,发病3 d内采集标本检出阳性患儿占75%。结论:CVA-16和EV71肠道病毒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手足口病病毒检出率与标本的采集时间相关性,实时荧光PCR技术对手足口病的病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柯萨奇病毒 肠道病毒 实时荧光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