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妇科手术后患者拔尿管前行膀胱灌注的护理 被引量:4
1
作者 李俊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8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留置尿管患者拔尿管前采用膀胱灌注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6例妇科手术后留置尿管患者采用拔尿管前给予膀胱功能训练后,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加硫酸庆大霉素进行膀胱灌注,并掌握好拔管时机,注重感染的预防,并注意给予心理...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留置尿管患者拔尿管前采用膀胱灌注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26例妇科手术后留置尿管患者采用拔尿管前给予膀胱功能训练后,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加硫酸庆大霉素进行膀胱灌注,并掌握好拔管时机,注重感染的预防,并注意给予心理护理、膀胱灌注不同时段的护理、排尿护理及感染和药物不良反应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326例患者拔尿管后无一例菌尿者,均能在2 h内自行排尿。结论膀胱灌注在预防拔尿管后并发症的发生方面有重要作用,科学护理能获得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手术 导尿 拔尿管 膀胱灌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灌洗液中炎症因子与CD4^(+)和CD8^(+)T细胞在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与早期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岚 唐娟 +2 位作者 庾广聿 丁国彦 姚婷婷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讨阴道灌洗液中CD4^(+)与CD8^(+)T细胞亚群分布及局部炎症因子水平在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桂林市人民医院高危型人类乳... 目的:探讨阴道灌洗液中CD4^(+)与CD8^(+)T细胞亚群分布及局部炎症因子水平在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cervical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HSIL)与早期宫颈鳞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桂林市人民医院高危型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的HSIL患者120例和早期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患者144例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未感染HR-HPV的健康女性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和宫颈灌洗液炎症因子(IL-2、INF-γ、IL-10、TNF-α)、CD4^(+)与CD8^(+)T细胞分布与比值。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HSIL进展至早期CC的影响因素,绘制ROC及校准图对模型评估。结果:对照组、HSIL组与早期CC组患者血IL-2、INF-γ、IL-10、TNF-α水平、CD4^(+)细胞分布、CD8^(+)T细胞分布与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阴道灌洗液中IL-2、INF-γ、IL-10、TNF-α水平、CD4^(+)细胞分布、CD8^(+)T细胞分布与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早期CC组高于HSIL组及对照组(均P<0.05),HSIL组高于对照组(P<0.05)。逻辑回归分析显示,模型2中产次>2次(OR=3.119,95%CI:4.353~6.737)与阴道灌洗液CD4^(+)T细胞百分比(OR=0.327,95%CI:0.188~0.478)(P<0.001,AUC=0.908),模型3中CD4^(+)/CD8^(+)(OR=0.809,95%CI:0.356~1.868)(P<0.001,AUC=0.873)对HSIL发展至早期CC有独立影响;两模型ROC曲线无明显差异(Z=1.550 4,P=0.121)。模型3中仅用CD4^(+)/CD8^(+)就能良好预测,该模型为优,该模型校准曲线与标准曲线接近。结论:HR-HPV感染后,宫颈局部免疫状态参与HSIL及HSIL进展至早期CC,且CD4^(+)/CD8^(+)T细胞比值可作为其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阴道灌洗液 CD4^(+)与CD8^(+)T细胞 局部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