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对老年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及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乳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麻醉前给予地佐辛超前镇痛,观察组给予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比较两...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对老年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及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乳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麻醉前给予地佐辛超前镇痛,观察组给予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情况、术后镇静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4 h与术后8 h 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 h与术后12 h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镇痛药物追加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镇痛中,应用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可有效提升患者术后镇痛和镇静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急性非等容性血液稀释联合氨甲环酸对肝癌切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8例肝癌患者分为C组、T组各14例,C组仅在手术切皮前给予氨甲环酸,T组实施急性非等容性血液稀释,也给予氨甲环酸。记录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和术后引流...目的:探讨急性非等容性血液稀释联合氨甲环酸对肝癌切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8例肝癌患者分为C组、T组各14例,C组仅在手术切皮前给予氨甲环酸,T组实施急性非等容性血液稀释,也给予氨甲环酸。记录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以及血液稀释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并记录术前、术后1 d、术后7 d 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观察术后感染的发生以及是否有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的症状。结果:T组失血量比C组减少(P<0.05),而两组术后引流量无明显差别。自体血回输后的T组血红蛋白高于C组(P<0.05),C组有2例患者需要输入异体血。两组手术后第1天CD_3^+、CD_4^+和NK细胞数量均较手术前下降(P<0.05),至术后第7天T组升至术前水平,C组仍保持低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非等容性血液稀释联合氨甲环酸在肝癌切除手术中节血效果明显,且对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对老年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及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乳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麻醉前给予地佐辛超前镇痛,观察组给予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比较两组术后镇痛情况、术后镇静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4 h与术后8 h 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6 h与术后12 h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镇痛药物追加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镇痛中,应用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可有效提升患者术后镇痛和镇静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文摘目的:探讨急性非等容性血液稀释联合氨甲环酸对肝癌切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8例肝癌患者分为C组、T组各14例,C组仅在手术切皮前给予氨甲环酸,T组实施急性非等容性血液稀释,也给予氨甲环酸。记录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以及血液稀释前后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并记录术前、术后1 d、术后7 d 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观察术后感染的发生以及是否有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的症状。结果:T组失血量比C组减少(P<0.05),而两组术后引流量无明显差别。自体血回输后的T组血红蛋白高于C组(P<0.05),C组有2例患者需要输入异体血。两组手术后第1天CD_3^+、CD_4^+和NK细胞数量均较手术前下降(P<0.05),至术后第7天T组升至术前水平,C组仍保持低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非等容性血液稀释联合氨甲环酸在肝癌切除手术中节血效果明显,且对机体免疫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