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厅宫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45
1
作者 杨志明 谢玉玲 +2 位作者 李光明 徐九华 王葆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4-594,共11页
厅宫斑岩铜矿床是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上重要的矿床之一。为了探明该矿床成矿流体的成分及温压条件等物理化学性质,文章对厅宫铜矿各蚀变阶段石英脉及石英斑晶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四极杆质谱、离子色谱和激光拉曼探针分析,... 厅宫斑岩铜矿床是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上重要的矿床之一。为了探明该矿床成矿流体的成分及温压条件等物理化学性质,文章对厅宫铜矿各蚀变阶段石英脉及石英斑晶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四极杆质谱、离子色谱和激光拉曼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厅宫铜矿成矿流体为高温、高盐度岩浆热液,成矿事件主要发生在340~380℃,成矿过程中流体发生了沸腾;成矿流体中气相成分以H2O为主,还含有一定量的CO2及少量的CH4、H2S、C2H6等气体;液相中离子以K+、Na+、Cl-、SO2-4、F-等为主,还含有少量的Ca2+、Mg2+等;另外,出现大量气泡先消失、子矿物后熔融的Ⅲa类包裹体,表明有些成矿流体可能直接来源于深部岩浆的出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出溶 斑岩铜矿 厅宫 冈底斯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梅子窝钨矿“五层楼”叠加现象探讨 被引量:39
2
作者 韦龙明 林锦富 +2 位作者 李文铅 汪劲草 朱文凤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88-893,I0003,共7页
广东梅子窝钨矿是我国石英脉型钨矿"五层楼"矿化模型理论形成的发源地。近年来,钻探和矿山生产揭露显示钨矿脉已向下延伸到花岗岩体内部二、三百米仍然没有尖灭,与传统的"五层楼"矿化模型存在出入。在前人工作基础... 广东梅子窝钨矿是我国石英脉型钨矿"五层楼"矿化模型理论形成的发源地。近年来,钻探和矿山生产揭露显示钨矿脉已向下延伸到花岗岩体内部二、三百米仍然没有尖灭,与传统的"五层楼"矿化模型存在出入。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系统的野外观察,深入细致地对比研究发现,矿区深部存在有两期隐伏花岗岩侵入活动,分别形成了两期石英脉型钨矿化,它们在空间上互相叠置,纵向上"五层楼"相互错位,构成"五层楼"叠加,这对矿区深部找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子窝 钨矿床 石英脉 “五层楼”叠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钙沉积溪流中地球化学指标的空间分布和日变化特征:以云南白水台为例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再华 张美良 +4 位作者 游省易 李强 孙海龙 汪进良 吴孔运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9-278,共10页
目前,国内外利用碳酸钙沉积物进行古环境和古气候重建的研究,空间上主要涉及到地球化学指标的区域分布差异,时间上则将分辨率提高到了年,甚至季节尺度,但对于地球化学指标在同一区域的空间分布和日变化特征则注意不多。采用仪器自动记... 目前,国内外利用碳酸钙沉积物进行古环境和古气候重建的研究,空间上主要涉及到地球化学指标的区域分布差异,时间上则将分辨率提高到了年,甚至季节尺度,但对于地球化学指标在同一区域的空间分布和日变化特征则注意不多。采用仪器自动记录、现场滴定和样品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正在发生碳酸钙(钙华)沉积的云南白水台溪流和引渠中的地球化学指标的空间和日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碳酸钙大量快速沉积前(方解石饱和指数SIc小于1.0),向下游方向,水的CO2分压降低,pH值和SIc升高。但当SIc大于1.0后,碳酸钙沉积开始快速产生,此后向下游方向,水的CO2分压趋于稳定,甚至略有升高;同时,水的pH值和SIc也不再升高,而呈现下降现象。与此有关,在溪流下游观测点,由于白天碳酸钙的快速沉积,水的pH值和SIc是下降的,而其CO2分压则升高。这一现象很可能是白天碳酸钙大量快速沉积时产生的CO2在水中聚集,来不及向大气释放的结果;此外,流速对碳酸钙沉积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表现在流速快的地形陡坎部位,Ca2+和HCO-3降低更快,因而沉积速率也更大。研究还发现,富含轻碳稳定同位素12C的CO2向大气的释放是向下游方向钙华碳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和中午水中溶解无机碳δ13C增加的主要原因,增加幅度分别可达1‰/100m和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钙华 水化学 碳稳定同位素 空间分布 日变化 白水台 云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部不均匀体对目标体电阻率异常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强建科 阮百尧 熊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42-548,共7页
浅部不均匀体能使电阻率测深曲线产生严重的畸变 .为了从根本上消除浅部不均匀体的干扰 ,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 ,计算出浅部不均匀体异常和混合体 (目标体 +不均匀体 )异常 ,通过一定的校正方法 ,把不均匀体影响从混合异常... 浅部不均匀体能使电阻率测深曲线产生严重的畸变 .为了从根本上消除浅部不均匀体的干扰 ,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 ,计算出浅部不均匀体异常和混合体 (目标体 +不均匀体 )异常 ,通过一定的校正方法 ,把不均匀体影响从混合异常中校正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法 浅部不均匀体 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 干扰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菜子岩剖面中上泥盆统界线附近沉积相与海平面变化——兼论华南吉维期中期的海退及时间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华 马学平 韦龙明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3-512,共10页
广西菜子岩剖面处于台地边缘地带,含有底栖生物及浮游生物化石。综合岩相、生物相等资料,按牙形石带时限讨论了该地区吉维期—弗拉斯期早期主要的海平面变化历史。吉维期早期(相当于东岗岭组)经历了持续的海侵,大致下varcus带末期可能... 广西菜子岩剖面处于台地边缘地带,含有底栖生物及浮游生物化石。综合岩相、生物相等资料,按牙形石带时限讨论了该地区吉维期—弗拉斯期早期主要的海平面变化历史。吉维期早期(相当于东岗岭组)经历了持续的海侵,大致下varcus带末期可能出现短暂的海退;"谷闭组"下部岩性复杂,海平面波动强烈,其中较大规模的包括了发生于上varcus带的海退(即吉维期中期海退)及下hermanni-cristatus带初期的海侵。吉维期晚期地层含有丰富的床板珊瑚以及其他礁体生物碎屑,产层孔虫、海百合等,意味着这个时期研究区可能处于礁前的上斜坡部位。"谷闭组"上部(牙形石falsiovalis带至transitans带下部)的岩性为中—薄层与厚层的灰岩互层,以正常的底栖生物为主,反映了由原来的礁前到滩前的变化,但水体深度在中—晚泥盆世界线前后可能总体相似。融县组(底部)以浅灰、灰白色的中—薄层至厚层—块状灰岩为特征,其沉积始于牙形石transi-tans带中部,证据表明此时海水可能变深。菜子岩剖面的白云岩位于上varcus带的下部,主要为细—中晶结构,见有灰岩残余以及正常海相生物碎屑。横向上与其他剖面对比表明,广西地区上varcus带可能出现了区域性的海退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菜子岩 中上泥盆统 岩相 生物相 海平面变化 白云岩 吉维期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瑶梅地区钨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6
作者 张少琴 韦龙明 +4 位作者 李社宏 蒋加藻 冯日照 周莉莉 何勇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52-54,共3页
  粤北瑶梅地区位于华南湘赣粤钨矿成矿区的南部成矿带西南段(徐克勤,1984),沿着瑶岭复背斜的核部由西向东分布有瑶岭、石人嶂、梅子窝等三个中大型的石英脉(脉带)型钨矿床及河口山、师坑山和文政坑等小型钨矿床(点),构成一个钨矿化...   粤北瑶梅地区位于华南湘赣粤钨矿成矿区的南部成矿带西南段(徐克勤,1984),沿着瑶岭复背斜的核部由西向东分布有瑶岭、石人嶂、梅子窝等三个中大型的石英脉(脉带)型钨矿床及河口山、师坑山和文政坑等小型钨矿床(点),构成一个钨矿化集中区(图1).……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