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固相反应合成Li_3V_2(PO_4)_3正极材料及其性能(英文) 被引量:12
1
作者 钟胜奎 尹周澜 +1 位作者 王志兴 陈启元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43-1846,共4页
利用V2O5·nH2O湿凝胶,LiOH·H2O,NH4H2PO4和C等作原料,通过低温固相还原反应在550℃焙烧12h制备出Li3V2(PO4)3正极材料。采用XRD,SEM和电化学测试对Li3V2(PO4)3样品性能进行研究。XRD研究表明本法所合成的Li3V2(PO4)3同传统的... 利用V2O5·nH2O湿凝胶,LiOH·H2O,NH4H2PO4和C等作原料,通过低温固相还原反应在550℃焙烧12h制备出Li3V2(PO4)3正极材料。采用XRD,SEM和电化学测试对Li3V2(PO4)3样品性能进行研究。XRD研究表明本法所合成的Li3V2(PO4)3同传统的高温固相反应法所合成的Li3V2(PO4)3一样同属于单斜晶系结构。SEM测试表明所合成的样品平均粒径大小约为0.5μm且粒径分布较窄。电化学测试表明以0.2C的倍率放电时,样品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30mAh·g-1,室温下循环30次后其比容量为124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3V2(PO4)3 低温固相还原反应 循环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袁永海 李建平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1-127,共7页
介绍了酶传感器、细胞器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等3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作用机理;综述了它们在农药检测中的研究和应用近况;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检测中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农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核(Ag)壳纳米微粒-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过氧化氢 被引量:2
3
作者 蒋治良 汤亚芳 +1 位作者 梁爱惠 龚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90-1992,共3页
在90 ℃水浴条件下,以粒径为10 nm的纳米金做晶种,用柠檬酸三钠还原硝酸银,制备了平均粒径为30 nm的(Au)核(Ag)壳纳米微粒,用高速离心纯化除去过量的柠檬酸三钠获得了较纯的(Au)核(Ag)壳纳米微粒。在pH 3.8的HAc-NaAc缓冲... 在90 ℃水浴条件下,以粒径为10 nm的纳米金做晶种,用柠檬酸三钠还原硝酸银,制备了平均粒径为30 nm的(Au)核(Ag)壳纳米微粒,用高速离心纯化除去过量的柠檬酸三钠获得了较纯的(Au)核(Ag)壳纳米微粒。在pH 3.8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Fe2+催化H2O2反应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可氧化(Au)核(Ag)壳纳米微粒生成银离子。离心后,离心液中的银离子可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328.1 nm波长处测量。随着H2O2浓度增大,离心液中银离子浓度增加,其吸光度值增加。H2O2浓度在2.64~42.24 μmol·L-1范围内与上清液中银离子的原子吸收值Δ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ΔA=0.014c-0.013 1, 相关系数为0.998 4,检出限为0.81 μmol·L-1 H2O2。当用于水样中H2O2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核(Ag)壳纳米微粒 FENTON反应 离心分离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聚酰亚胺/Al_2O_3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斌 饶保林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7-39,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聚酰亚胺(PI)/Al2O3纳米复合薄膜,通过测定胶液在贮存过程中粘度的变化研究了纳米复合胶液的贮存稳定性,采用热失重分析、拉伸强度和体积电阻率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纳米复合薄膜的性能。结果表明,当Al2O3含量不大于1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聚酰亚胺(PI)/Al2O3纳米复合薄膜,通过测定胶液在贮存过程中粘度的变化研究了纳米复合胶液的贮存稳定性,采用热失重分析、拉伸强度和体积电阻率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纳米复合薄膜的性能。结果表明,当Al2O3含量不大于14%时,纳米Al2O3前驱体的存在对纳米复合胶液的贮存稳定性影响不大或基本上没有影响;与纯PI薄膜相比,Al2O3含量不大于5%时,纳米复合薄膜的表观分解温度、拉伸强度以及常态下的体积电阻率均有明显提高;纳米Al2O3的存在有利于改善薄膜的高温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AL2O3 纳米复合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Mgx/12Ta2x/12Zr(12-3x)/12)O3系统相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欧俊 吴伯麟 +1 位作者 钟莲云 董顺熙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531-1532,1536,共3页
目前的文献均表明钽镁酸钡Ba(Mg1/3Ta2/3)O3不易获得单一物相.我们在Ba(Mg1/3Ta2/3)O3结构不变的基础上,研究了Ba(Mgx/12Ta2x/12Zr(12-3x)/12)O3系统的相组成关系.用Zr4+置换Ba(Mg1/3Ta2/3)O3中的Mg2+和Ta5+离子对,在0<x<4范围内生成P... 目前的文献均表明钽镁酸钡Ba(Mg1/3Ta2/3)O3不易获得单一物相.我们在Ba(Mg1/3Ta2/3)O3结构不变的基础上,研究了Ba(Mgx/12Ta2x/12Zr(12-3x)/12)O3系统的相组成关系.用Zr4+置换Ba(Mg1/3Ta2/3)O3中的Mg2+和Ta5+离子对,在0<x<4范围内生成P-3ml固溶体,在x<3.33时开始出现BaZrO3相,在3.33≤x<4生成P-3ml固溶体单一物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结构 物相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晶金刚石复合体的主要性能研究状况 被引量:21
6
作者 江文清 吕智 +1 位作者 林峰 冯吉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5-68,共4页
主要从衡量聚晶金刚石复合体PDC质量好坏的三大指标———耐磨性、耐热性、抗冲击韧性着手,在国内外学者对PDC性能较完整的测试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综述了聚晶金刚石复合体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着重对PDC表面石墨化、氧化现象、粘接剂的... 主要从衡量聚晶金刚石复合体PDC质量好坏的三大指标———耐磨性、耐热性、抗冲击韧性着手,在国内外学者对PDC性能较完整的测试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综述了聚晶金刚石复合体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着重对PDC表面石墨化、氧化现象、粘接剂的选择、界面形态的改进、粒度范围、组装程序、烧结工艺等作了概述,概括了几种典型聚晶金刚石复合体机械性能,为金刚石复合片的合成工艺及其工业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复合体 耐磨性 耐热性 抗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改性核壳型含羟基氟碳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云普 高敬民 +2 位作者 李玉峰 顾生玖 张发爱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7-21,共5页
利用纳米SiO2胶体、(甲基)丙烯酸及其酯、有机氟单体、反应性乳化剂、含羟基单体等合成了可常温交联的氟碳乳液,考察了超声波频率对纳米SiO2胶体分散效果的影响;纳米SiO2胶体添加量、单体加入方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以及反应温度、聚合... 利用纳米SiO2胶体、(甲基)丙烯酸及其酯、有机氟单体、反应性乳化剂、含羟基单体等合成了可常温交联的氟碳乳液,考察了超声波频率对纳米SiO2胶体分散效果的影响;纳米SiO2胶体添加量、单体加入方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以及反应温度、聚合工艺等因素对乳液合成的影响,并对乳液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乳液合成 单体 核壳型 改性 合成 羟基 氟碳 乳液性能 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性能研究——丙烯酸树脂分散体对涂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发爱 余彩莉 王云普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5,62,共6页
丙烯酸树脂分散体作为羟基组分与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配漆,制备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研究了丙烯酸树脂分散体的羟值、酸值、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固化膜的结构,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固化膜的表面形态。结果... 丙烯酸树脂分散体作为羟基组分与亲水改性多异氰酸酯配漆,制备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研究了丙烯酸树脂分散体的羟值、酸值、玻璃化转变温度等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固化膜的结构,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固化膜的表面形态。结果表明:涂膜的机械性能较好,但耐化学品性和耐水性较差;羟值在100mgKOH/g时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分散体 涂膜性能 丙烯酸 双组分 性能研究 涂料 玻璃化转变温度 扫描电镜观察 多异氰酸酯 红外光谱仪 耐化学品性 亲水改性 羟基组分 表面形态 机械性能 固化膜 聚氯酯 耐水性 羟值 配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羟基含量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发爱 余彩莉 +1 位作者 虞锦洪 王云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1-54,共4页
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制得了高羟基含量的四元共聚乳液,考察了羟基含量对乳液聚合的影响,用红外光谱(IR)分析了共聚乳液的结构,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乳胶粒子形态,用激光散射粒度分布仪测试了乳... 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制得了高羟基含量的四元共聚乳液,考察了羟基含量对乳液聚合的影响,用红外光谱(IR)分析了共聚乳液的结构,用透射电镜(TEM)观察了乳胶粒子形态,用激光散射粒度分布仪测试了乳胶粒子粒径及其分布,用综合热分析仪测试了共聚物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在羟基含量大于10%时,随着羟值的增加,凝聚物呈上升趋势,乳胶粒子呈凝聚状态,乳胶粒平均粒径增加,耐热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酯乳液 羟基 形态 热分析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工电子用聚碳酸酯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培邦 郑伟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1,共4页
采用反应性挤出工艺方法合成以聚碳酸酯为连续相、以聚(马来酸酐—苯乙烯)为分散相的聚(马来酸酐—苯乙烯)/聚碳酸酯增容剂母粒 ,并将其用作聚碳酸酯/聚苯乙烯合金注射料的共混增容剂 ;经挤出获得的复合材料 ,然后采用TG、DSC等仪器及... 采用反应性挤出工艺方法合成以聚碳酸酯为连续相、以聚(马来酸酐—苯乙烯)为分散相的聚(马来酸酐—苯乙烯)/聚碳酸酯增容剂母粒 ,并将其用作聚碳酸酯/聚苯乙烯合金注射料的共混增容剂 ;经挤出获得的复合材料 ,然后采用TG、DSC等仪器及对其熔融指数、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等力学性能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增容剂母粒增容的聚碳酸酯/聚苯乙烯合金呈宏观均相、微观两相结构 ,熔融指数和力学性能显著提高。当增容剂母粒用量在25份左右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聚苯乙烯 增容剂母粒 反应性挤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墙乳胶漆耐候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存军 陈炳强 张发爱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1-53,共3页
采用天然曝晒和人工老化方法研究了各种纯丙乳液和硅丙乳液的耐候性,由该类乳液制备的不同PVC白色乳胶漆的耐候性,以及白色乳胶漆与各色色浆配制的浅色乳胶漆的耐候性。结果表明:硅丙乳液和核壳型纯丙乳液具有较好的耐候性,高PVC乳胶漆... 采用天然曝晒和人工老化方法研究了各种纯丙乳液和硅丙乳液的耐候性,由该类乳液制备的不同PVC白色乳胶漆的耐候性,以及白色乳胶漆与各色色浆配制的浅色乳胶漆的耐候性。结果表明:硅丙乳液和核壳型纯丙乳液具有较好的耐候性,高PVC乳胶漆容易变色,炭黑和氧化铁系色浆适合于配制浅色外墙乳胶漆,有机颜料色浆应用在外墙时应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胶漆 乳液 PVC 色浆 耐候性 外墙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