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钛铁矿原位合成金属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
1
作者 吴一 邹正光 +2 位作者 尹传强 李晓敏 周浪 《材料科学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0-414,共5页
钛铁矿在自然界中储量非常丰富,分布较广.本文结合笔者的研究工作,概述和分析了以天然钛铁矿为主要原料,碳热、铝热、镁热等原位合成金属陶瓷材料的还原反应机理,并预测了工业化应用的前景.充分利用钛铁矿中的钛和铁两种资源,原位合成... 钛铁矿在自然界中储量非常丰富,分布较广.本文结合笔者的研究工作,概述和分析了以天然钛铁矿为主要原料,碳热、铝热、镁热等原位合成金属陶瓷材料的还原反应机理,并预测了工业化应用的前景.充分利用钛铁矿中的钛和铁两种资源,原位合成制备金属陶瓷材料,将成为天然钛铁矿综合开发利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铁矿 金属陶瓷 原位合成 还原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合成Al_2O_3-TiC/Fe-Al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吴一 尹传强 +2 位作者 邹正光 李晓敏 周浪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6,46,共5页
以天然钛铁矿为主要原料,采用SHS技术,通过铝热、碳热还原法合成了Al2O3-TiC/Fe-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了SHS合成过程中制坯压力、预热时间、稀释剂和碳源对SHS合成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坯压力在40MPa时,燃烧温度... 以天然钛铁矿为主要原料,采用SHS技术,通过铝热、碳热还原法合成了Al2O3-TiC/Fe-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了SHS合成过程中制坯压力、预热时间、稀释剂和碳源对SHS合成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坯压力在40MPa时,燃烧温度与燃烧波速率出现最大值;随着预热时间的延长,燃烧温度和燃烧波速率都增加,产物中TiC和Al2O3晶体的晶格间距增大,合成更为完全,产物中只包含有TiC相、Al2O3相、Fe-Al相和α-Fe固溶相;稀释剂会降低燃烧温度和燃烧波速率,同时使产物的密度降低,且不利于合成产物的形成;与炭黑相比用石墨做碳源时,燃烧温度、燃烧波速率以及产物的密度都高,反映了碳源结构差异对燃烧合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铁矿 SHS 复合材料 燃烧温度 燃烧波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S(CIGS)薄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杜晶晶 龙飞 +1 位作者 邹正光 李建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9-12,共4页
以CIS(CIGS)作为吸收层的太阳能电池因其诸多优异性能而成为最具潜力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首先介绍了CIS(CIGS)薄膜的性能与掺杂对电池的影响,讨论了多种薄膜沉积技术及其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几种低成本制备技术及其影响因素,最后阐述了CI... 以CIS(CIGS)作为吸收层的太阳能电池因其诸多优异性能而成为最具潜力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首先介绍了CIS(CIGS)薄膜的性能与掺杂对电池的影响,讨论了多种薄膜沉积技术及其优缺点,重点介绍了几种低成本制备技术及其影响因素,最后阐述了CIS(CIGS)薄膜电池的发展情况,并展望了CIS(CIGS)电池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S CIGS 薄膜沉积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属氧化物:复合分散法制备及分散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廖海达 钟莲云 +2 位作者 马少妹 吴伯麟 张联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43-1649,共7页
通过采用水热晶化与荷电复合分散法制备γ-AlOOH、R-TiO2和α-Al2O3纳米晶体粉末,利用T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手段研究了纳米颗粒水热晶化与荷电复合分散的分散效果及其工艺条件,并探讨了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水热晶化与荷电复合分散机理... 通过采用水热晶化与荷电复合分散法制备γ-AlOOH、R-TiO2和α-Al2O3纳米晶体粉末,利用T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等手段研究了纳米颗粒水热晶化与荷电复合分散的分散效果及其工艺条件,并探讨了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水热晶化与荷电复合分散机理。结果表明,晶化与荷电复合分散可明显改善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在液相中的分散稳定性,所制得的AlOOH、TiO2和Al2O3纳米颗粒在水中分散放置24h后的透光率的变化率D24还可分别保持为94.1%、87.7%和82.2%;在水中分散后的粒径分布统计的平均粒径分别为67、70和143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复合分散 水热晶化 荷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对自蔓延高温合成TiC-Al_2O_3/Fe_3Al复合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邹正光 李晓敏 +1 位作者 吴一 尹传强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8-70,共3页
以天然钛铁矿为主要原料,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通过铝热、碳热还原法合成了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探讨了碳源(石墨和碳黑)对FeTiO3-A l-C体系自蔓延高温合成过程及产物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作碳源燃烧合成的Ti... 以天然钛铁矿为主要原料,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通过铝热、碳热还原法合成了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探讨了碳源(石墨和碳黑)对FeTiO3-A l-C体系自蔓延高温合成过程及产物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作碳源燃烧合成的TiC更接近于化学计量比的TiC,且TiC颗粒较粗,燃烧温度、燃烧波速度均较高,反映了碳源结构差异对燃烧合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源 钛铁矿 FeTiO3-Al—C体系 自蔓延高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英辉 李晓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05期185-187,共3页
综述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发展,包括该类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研究和应用前景。纳米复合技术主要有3种:溶胶-凝胶法、嵌入法和纳米微粒填充法。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和磁学等性能可用Maxwell形态理论、层状结构理论和分形结构理... 综述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发展,包括该类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研究和应用前景。纳米复合技术主要有3种:溶胶-凝胶法、嵌入法和纳米微粒填充法。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学和磁学等性能可用Maxwell形态理论、层状结构理论和分形结构理论等来研究。这类材料已在力学、热学、电学、磁学、光学、宇航和生物仿生等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高聚物 溶胶-凝胶过程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光折变材料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丁莉芸 姜德生 黄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10,共4页
在聚合物中掺杂无机半导体纳米粒子作为光敏剂制备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光折变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光折变材料。详细介绍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光折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光折变性能及其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这类新型材料的潜在优势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光折变聚合物 无机半导体纳米粒子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形成机理研究
8
作者 王海 陶龙忠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41,共4页
采用XRD和TGA测试手段,通过有机蒙脱土的鉴定分析和有机蒙脱土在聚酰亚胺中的形态,分析说明了聚酰亚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聚酰亚胺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材料X光吸收光谱的检测与分析
9
作者 王海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06-209,共4页
介绍了X光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并以气凝合成法合成二元纳米TiO_2粉末做实例说明,X光吸收光谱与传统XRD及TEM等结果相互配合,可使我们更加了解纳米材料的结构特性。
关键词 TIO2 纳米微粒 煅烧 XANES EXAF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CuInSe_2(CIS)薄膜材料的组成与形貌 被引量:3
10
作者 陶华超 杜晶晶 +1 位作者 龙飞 邹正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5-168,共4页
采用乙醇为溶剂,通过恒电流的方法电沉积制备了CuInSe2薄膜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条件对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沉积电流为-2mA(vs.SCE),且电流密度的增加有利于电位较负元素的沉积;沉积膜中元素的原子比与电解... 采用乙醇为溶剂,通过恒电流的方法电沉积制备了CuInSe2薄膜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条件对材料组成、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沉积电流为-2mA(vs.SCE),且电流密度的增加有利于电位较负元素的沉积;沉积膜中元素的原子比与电解液中的浓度比变化一致;硒化退火是获得高质量黄铜矿结构CuInSe2薄膜的必要过程,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和退火时间的延长,CuInSe2薄膜退火后结晶程度变好,颗粒变大,致密性也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InSe2(CIS) 薄膜 电沉积 硒化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V_6O_(13)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田成邦 邹正光 吴一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13,共4页
综述了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V_6O_(13)的研究概况,阐述了V_6O_(13)的结构、制备方法,从掺杂离子和减小颗粒等方面论述了改善V_6O_(13)电化学性能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V6O13锂离子电池 锂钒氧化物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条件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V_6O_(13)物相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成邦 邹正光 吴一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1-534,共4页
采用NH4VO3为原料,在Ar气氛保护条件下,以固相热解的方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V6O13,研究了不同Ar气流量、温度制度等工艺因素对V6O13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等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r气流量的增加,钒氧化物中钒的价态逐渐升高;随着温... 采用NH4VO3为原料,在Ar气氛保护条件下,以固相热解的方法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V6O13,研究了不同Ar气流量、温度制度等工艺因素对V6O13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等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r气流量的增加,钒氧化物中钒的价态逐渐升高;随着温度的升高,V6O13颗粒逐渐长大,并在(002)和(003)晶面出现了择优生长。在Ar气流量为85 mL/min、升温速率5℃/min、180℃保温1 h、300℃保温1 h、450℃保温30 min的条件下,随炉冷却得到的V6O13物相单一、颗粒均匀,是一种有实用价值的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6O13 NH4VO3 正极材料 固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高岭土原位还原制备SiC_w/Al_2O_3复相陶瓷粉末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朝胜 邹正光 +1 位作者 顾涛 龙飞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15,共5页
采用天然高岭土为主要原料,以碳黑作为碳源,原位还原制备SiCw/Al2O3复相陶瓷粉末。研究原位还原合成的热力学过程,并对SiC晶须形成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保护气氛下通过原位碳化,在1550℃下保温1.5h合成出SiCw/Al2O3复相陶瓷粉末。产... 采用天然高岭土为主要原料,以碳黑作为碳源,原位还原制备SiCw/Al2O3复相陶瓷粉末。研究原位还原合成的热力学过程,并对SiC晶须形成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保护气氛下通过原位碳化,在1550℃下保温1.5h合成出SiCw/Al2O3复相陶瓷粉末。产物中SiC呈晶须状,其直径≤200nm,长度≥5μm。反应机理:高岭土中的SiO2与碳黑反应先形成SiO气相,SiO与碳黑通过气固反应形成SiC微晶颗粒;由SiO与CO气相反应沉积到前述SiC微晶颗粒上,沿(111)晶面择优生长逐渐形成晶须状产物;莫莱石还原反应同时进行;最后形成以SiCw包覆Al2O3的结构并均匀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原位合成 SiCw/Al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分散剂对高纯超细α-Al_2O_3制备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郝成伟 吴伯麟 李继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163-164,167,共3页
以AlCl3·6H2O和NH4HCO3为原料,室温固相反应法制备高纯超细α-Al2O3,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的组成、大小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加入聚乙二醇(PEG-10000)作为分散剂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聚合物分... 以AlCl3·6H2O和NH4HCO3为原料,室温固相反应法制备高纯超细α-Al2O3,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的组成、大小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加入聚乙二醇(PEG-10000)作为分散剂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聚合物分散剂后,能有效地防止纳米粒子的团聚,可以获得平均粒径为80nm左右的球形α-Al2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超细 固相反应 聚乙二醇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交联双醛淀粉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丽娟 刘峥 王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53-156,共4页
提出了一步包埋法(无需表面活性剂)磁性交联双醛淀粉微球,并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高碘酸钠为氧化剂,采用包埋法制备磁性交联双醛淀粉微球,并利用正交实验确定其最佳制备条件为:淀粉用量3.0g,搅拌速度1200r... 提出了一步包埋法(无需表面活性剂)磁性交联双醛淀粉微球,并对其结构、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高碘酸钠为氧化剂,采用包埋法制备磁性交联双醛淀粉微球,并利用正交实验确定其最佳制备条件为:淀粉用量3.0g,搅拌速度1200r/min,氧化时间2h,氧化温度40℃,高碘酸钠浓度10mmol/L且质量与淀粉用量相当,Fe3+与Fe2+摩尔比为1:1。经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表明,磁性交联双醛淀粉微球醛基平均含量为3.0537mmol/g,Fe3O4%为62.73%,粒径小,耐酸性能良好,具有核壳式结构,为该微球作为靶向药物的载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醛淀粉 磁性高分子微球 高碘酸钠 制备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溶液中电沉积CuInSe2(CIS)薄膜过程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龙飞 杜晶晶 邹正光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76-1483,共8页
采用三电极体系,以钼片为工作电极,大面积铂网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以氯化铜、氯化铟、亚硒酸为原料,在无水乙醇溶液中,用阴极恒流和恒压两种沉积方法制备出CIS前驱体薄膜,采用XRD和EDAX对制备的薄膜进行了表征,分... 采用三电极体系,以钼片为工作电极,大面积铂网为辅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SCE)为参比电极,以氯化铜、氯化铟、亚硒酸为原料,在无水乙醇溶液中,用阴极恒流和恒压两种沉积方法制备出CIS前驱体薄膜,采用XRD和EDAX对制备的薄膜进行了表征,分析了沉积方式、镀液离子浓度、导电盐(LiCl)含量及热处理工艺等因素对薄膜成分及形貌的影响,并对电沉积CIS薄膜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最优条件下所制备的薄膜成分接近标准比且表面致密、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CIS薄膜 电流密度 沉积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条件对高性能石英砂烧结砖的显微结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宋杰光 吴伯麟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9-571,共3页
本文研究了利用低品位石英砂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高性能石英砂烧结砖的显微结构,并通过显微结构与成型方法、成型压力、烧结温度及保温时间的关系分析,确立该烧结砖得到最高性价比时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烧结砖采用100MPa冷等... 本文研究了利用低品位石英砂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的高性能石英砂烧结砖的显微结构,并通过显微结构与成型方法、成型压力、烧结温度及保温时间的关系分析,确立该烧结砖得到最高性价比时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烧结砖采用100MPa冷等静压成型,在1150℃烧结2h的制备工艺所得的砖的显微结构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砂 烧结砖 工艺条件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配合物[Cu(Phen)_3]·2ClO_4·C_2H_5OH·0·86H_2O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瑜 张淑华 郁开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54-359,共6页
配合物[Cu(Phen)3].2C lO4.C2H5OH.0.86H2O(phen=邻啡萝啉)的结构由X-射线测定,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ī空间群,晶胞参数:a=1.1359(3)nm,b=1.2955(2)nm,c=1.4495(2)nm,a=82.94(1),°β=76.14(1),°γ=67.52(1),°V=1.9124(6)nm... 配合物[Cu(Phen)3].2C lO4.C2H5OH.0.86H2O(phen=邻啡萝啉)的结构由X-射线测定,配合物属三斜晶系,Pī空间群,晶胞参数:a=1.1359(3)nm,b=1.2955(2)nm,c=1.4495(2)nm,a=82.94(1),°β=76.14(1),°γ=67.52(1),°V=1.9124(6)nm3,Z=2.三个邻啡萝啉与铜配位形成六配位的配位阳离子,由于John-Teller效应形成变形八面体,Cu-N键键长在0.2090(3)nm至0.2208(4)nm之间。配合物由配位阳离子,两个高氯酸根,一个乙醇分子和0.86个水分子组成。配合物由Cu(phen)32+和C l04-之间的静电引力以及它们与乙醇、水之间的范德华力堆积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配合物 邻啡萝啉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Al_2O_3/Fe_3Al复合粉末的燃烧合成
19
作者 邹正光 吴一 +1 位作者 尹传强 李晓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6-138,共3页
以天然钛铁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燃烧合成技术制备了TiC-Al2O3/Fe3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了预热时间和热处理对燃烧合成过程及产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预热时间的延长,燃烧温度和燃烧波速率都增加,产物晶胞参数增大,合... 以天然钛铁矿为主要原料,采用燃烧合成技术制备了TiC-Al2O3/Fe3Al金属间化合物/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了预热时间和热处理对燃烧合成过程及产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预热时间的延长,燃烧温度和燃烧波速率都增加,产物晶胞参数增大,合成更为完全,无序固溶相进行有序化转变的程度增大。当预热5min时,Fe3Al有序金属间化合物的量明显高于无序固溶相,但继续延长预热时间很难将无序相消除;在750℃下进行热处理,可以制备出以Fe3Al金属间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复合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铁矿 燃烧合成 复合粉末 金属间化合物/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多孔陶瓷的制备
20
作者 王海 李惠敏 刘树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98-1700,共3页
在水热法成功制备锐钛矿型TiO2的基础上,首次利用高分子悬浮聚合技术,将单一分散性的造孔剂球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700nm)和TiO2分别制成悬浮液,通过混合、真空抽滤、煅烧的工艺,制备出孔径可控,孔径分布均匀的TiO2多孔陶瓷。烧成... 在水热法成功制备锐钛矿型TiO2的基础上,首次利用高分子悬浮聚合技术,将单一分散性的造孔剂球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700nm)和TiO2分别制成悬浮液,通过混合、真空抽滤、煅烧的工艺,制备出孔径可控,孔径分布均匀的TiO2多孔陶瓷。烧成后的TiO2多孔陶瓷SEM结果显示其具有孔径分布均匀的结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径可控 多孔陶瓷 气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