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栗木锡矿云英岩化花岗岩白云母^(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5
1
作者 杨锋 李晓峰 +1 位作者 冯佐海 白艳萍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1-24,共4页
栗木锡矿的锡铌钽成矿作用与花岗岩有密切的关系,其中锡金属成矿作用与花岗岩云英岩化蚀变作用有关。通过对云英岩化花岗岩中白云母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测试,获得白云母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14.1±1.9 Ma和214.3±... 栗木锡矿的锡铌钽成矿作用与花岗岩有密切的关系,其中锡金属成矿作用与花岗岩云英岩化蚀变作用有关。通过对云英岩化花岗岩中白云母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年龄测试,获得白云母的坪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214.1±1.9 Ma和214.3±4.5 Ma。栗木矿田云英岩化蚀变的年龄为214 Ma左右,即栗木锡矿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214 Ma左右的晚三叠世,栗木锡铌钽金属矿床是后碰撞的伸展体制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英岩化花岗岩 白云母 40AR/39AR年龄 锡矿 栗木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八卦庙金矿泥盆系热水洼地的地质新证据 被引量:2
2
作者 韦龙明 胡云沪 王葆华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2-442,共1页
关键词 热水沉积岩 八卦庙 金矿床 陕西省 泥盆系 证据 地质 洼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坑道直流电阻率超前聚焦探测新方法研究 被引量:46
3
作者 阮百尧 邓小康 +2 位作者 刘海飞 周丽 张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89-296,共8页
研究和提出了一种坑道直流电阻率超前聚焦探测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掌子面上设立不同功能的环状电极组,使一次场电流具有像探照灯一样的聚焦功能,可有效探测坑道掘进前方不良地质体的存在,达到超前预报的目的.本文首先介绍了直流电阻率... 研究和提出了一种坑道直流电阻率超前聚焦探测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掌子面上设立不同功能的环状电极组,使一次场电流具有像探照灯一样的聚焦功能,可有效探测坑道掘进前方不良地质体的存在,达到超前预报的目的.本文首先介绍了直流电阻率超前聚焦探测的基本原理,并给出了两种聚焦观测方式.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通过轴对称电性介质二维异常电位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聚焦观测条件下几例坑道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异常反映明显,可进行即时解释,建议在坑道超前预报中逐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坑道 直流电阻率 超前聚焦探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震面波频散重建川滇地区壳幔S波速度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智 陈赟 李飞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14-1122,共9页
利用适配滤波频时分析技术分析覆盖川滇地区的长周期面波记录,计算了周期10~100 s内的面波群速度频散,对研究区进行划分尺度大小1.5°×1.5°分格后,采用射线追踪方法求取各分段射线的长度和时间,得到各个格子的纯路径频散... 利用适配滤波频时分析技术分析覆盖川滇地区的长周期面波记录,计算了周期10~100 s内的面波群速度频散,对研究区进行划分尺度大小1.5°×1.5°分格后,采用射线追踪方法求取各分段射线的长度和时间,得到各个格子的纯路径频散.继而采用阻尼最小二乘法求解,反演得到该研究区壳幔S波速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川滇地区表现出地壳增厚和缩短,在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川滇菱形块体内部与其外部相比,虽然存在局部速度负异常,总体上呈相对高速,其周边的走滑断裂带呈现深至上地幔顶部的负速度异常,这有助于地壳块体沿断裂的侧向挤出;此外,云南西部和四川西部壳内和上地幔高导层的存在被认为是与部分熔融的物质或与滑脱构造相关联;从纬向剖面和经向剖面可以得到四川盆地莫霍面平均深度大约为45 km,云南地区莫霍面深度南北方向不一致,云南地区最北端深度达到49 km,南端莫霍面深度大约为36 km,这说明不同构造块体在构造运动过程中受到影响的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时分析 面波频散 壳幔结构 地壳增厚 S波速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覆盖区地电化学提取法寻找铜镍矿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曹中煌 罗先熔 +1 位作者 王培培 王发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6-482,共7页
通过对甘肃金川南延、吉林红旗岭不同覆盖区地电化学提取法定量、定性及应用对比研究发现,虽然该方法在干旱岩屑覆盖区提取的离子量很少,但其找矿效果与湿润厚覆盖区基本相同,能客观反映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差异及成矿作用引起的元素来... 通过对甘肃金川南延、吉林红旗岭不同覆盖区地电化学提取法定量、定性及应用对比研究发现,虽然该方法在干旱岩屑覆盖区提取的离子量很少,但其找矿效果与湿润厚覆盖区基本相同,能客观反映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差异及成矿作用引起的元素来源差异。对比研究发现该方法能强化元素异常,一定程度上能放大异常效果,并在两矿区均圈定出多个Ni、Cu异常带。因此,在原生晕和次生晕异常较弱的地区,地电提取法更能达到其它常规探测方法意想不到的找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镍矿 地电提取 不同覆盖 对比研究 甘肃金川 吉林红旗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格罗夫山陨石的磁化率 被引量:8
6
作者 罗红波 林杨挺 +3 位作者 胡森 刘焘 冯璐 缪秉魁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60-1274,共15页
我国在南极格罗夫山发现并收集到大量南极陨石,需要一种无损、快速简单的分类方法。陨石磁化率(χ)的主要贡献是其中的铁镍金属,因而有可能成为一种简便有效的分类参数。同时,磁化率是陨石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我们在国内首次开展陨石... 我国在南极格罗夫山发现并收集到大量南极陨石,需要一种无损、快速简单的分类方法。陨石磁化率(χ)的主要贡献是其中的铁镍金属,因而有可能成为一种简便有效的分类参数。同时,磁化率是陨石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我们在国内首次开展陨石磁化率的研究,通过对模拟陨石磁化率样品的测量,证明可以通过不同取向的测量平均,将样品的大小和形状等几何因素的影响减小在仪器的测量精度范围之内。完成了首批613块南格格罗夫山陨石的磁化率测量,除普通球粒陨石外,还包括火星陨石、灶神星陨石、碳质球粒陨石、中铁陨石、橄榄陨铁、橄辉无球粒陨石等特殊类型。根据质量磁化率,可以划分大部分H、L、LL群陨石。特别重要的是,磁化率对于划分非平衡的普通球粒陨石化学群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参数。格罗夫山H群陨石的磁化率分布与南极其他地区的陨石十分相似,二者相对降落型陨石均向低质量磁化率方向平移0.2(10gχ,10^(-9)m^3/kg),反映了风化作用对南极陨石磁化率的平均影响程度;格罗夫山L群陨石的质量磁化率分布同样较降落型陨石偏低0.2左右,但南极其他地区的陨石与沙漠陨石的磁化率分布相似,二者均更为离散和偏低,可能反映了不同的风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陨石 球粒陨石 陨石分类 磁化率 风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石人嶂-梅子窝钨矿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6
7
作者 韦龙明 汪劲草 +7 位作者 朱文凤 林锦富 金凌志 冯日照 周莉莉 何勇华 张少琴 邓红卫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156,共6页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系统的野外观察,深入细致地对比研究发现,钨矿脉的"五层楼"模式在纵剖面上具正扇形结构,横剖面上具树形分叉结构,平面上沿构造带呈定向脉组(群)分布。矿区深部存在有两期隐伏花岗岩侵入活动,分别形成了... 在前人工作基础上,通过系统的野外观察,深入细致地对比研究发现,钨矿脉的"五层楼"模式在纵剖面上具正扇形结构,横剖面上具树形分叉结构,平面上沿构造带呈定向脉组(群)分布。矿区深部存在有两期隐伏花岗岩侵入活动,分别形成了两期石英脉型钨矿化,它们在空间上互相叠置,纵向上"五层楼"相互错位,构成"五层楼"叠加,这对矿区深部找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伴生组分查定发现,Ag含量>10-6的样品占57%,最高达2 584.7×10-6,普遍达到综合利用要求,可以提高矿山经济效益,为缓解矿山资源危机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矿床 石英脉 “五层楼”叠加 银矿化 伴生组分 石人嶂 梅子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硫碲铋矿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被引量:5
8
作者 邱士东 王葆华 +1 位作者 徐九华 谢玉玲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7-359,共3页
在陕西黄龙金矿发现了多粒碲铋矿物,根据电子探针分析数据,其中有几粒的成分与因硫碲铋矿相近,颗粒大小为十几到几十微米,与黄铁矿、闪锌矿、赤铁矿等共生。Au与Bi在矿石和围岩中的含量呈共消长关系,Te与Bi可能对Au的迁移富集起了重要... 在陕西黄龙金矿发现了多粒碲铋矿物,根据电子探针分析数据,其中有几粒的成分与因硫碲铋矿相近,颗粒大小为十几到几十微米,与黄铁矿、闪锌矿、赤铁矿等共生。Au与Bi在矿石和围岩中的含量呈共消长关系,Te与Bi可能对Au的迁移富集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硫碲铋矿 矿物学 黄龙金矿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西藏大沟金矿As117-3普查区物化探找矿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文美兰 张向文 熊健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9-84,共6页
文章根据青海西藏大沟金矿As117-3普查区地质条件,利用勘查地球化学和地理物理方法进行找矿预测研究。根据在该区开展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土壤测量的化探方法和激电法测量,综合异常特征,结合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共发现了AP1、... 文章根据青海西藏大沟金矿As117-3普查区地质条件,利用勘查地球化学和地理物理方法进行找矿预测研究。根据在该区开展的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土壤测量的化探方法和激电法测量,综合异常特征,结合研究区的地质特征,共发现了AP1、AP2两个具有找矿前景的异常靶区,其中,通过对AP1靶区进行地表探槽和深部平硐工程验证,表明该处矿化体越往深部金含量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且找矿前景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探方法 激电法 找矿预测 西藏大沟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勘查植物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23
10
作者 宋慈安 雷良奇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1,共11页
我国勘查植物地球化学发展缓慢,至今尚未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历史回顾,总结了不同景观条件下,我国在有效指示植物及指示元素选择、找矿有效性及探测深度、地植物学异常研究及遥感生物地球化学找矿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肯定了在多种... 我国勘查植物地球化学发展缓慢,至今尚未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历史回顾,总结了不同景观条件下,我国在有效指示植物及指示元素选择、找矿有效性及探测深度、地植物学异常研究及遥感生物地球化学找矿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肯定了在多种景观条件下的厚覆盖及外来运积物覆盖区寻找隐伏矿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今后在进一步加强其关键技术系统的应用性理论研究,逐步投入生产性应用,融合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深化和扩大勘查植物地球化学的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现状 发展方向 勘查植物地球化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块南极格罗夫山陨石的分类及其成对陨石的初步判别 被引量:6
11
作者 缪秉魁 王道德 +4 位作者 胡森 王葆华 刘焘 王秀娟 冯璐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41-152,共12页
通过岩石矿物学特征的观察和矿物成分的电子探针分析,对采自南极格罗夫山的100块陨石进行了分类研究,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群、岩石类型、冲击变质程度和风化程度,其中8块陨石划分为H4型,15块为H5型,3块为H6型,1块为L3型,2块为L4型,16块为L5... 通过岩石矿物学特征的观察和矿物成分的电子探针分析,对采自南极格罗夫山的100块陨石进行了分类研究,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群、岩石类型、冲击变质程度和风化程度,其中8块陨石划分为H4型,15块为H5型,3块为H6型,1块为L3型,2块为L4型,16块为L5型,47块为L6型,5块为LL3型,1块为LL4型,2块为LL5型。经过岩石矿物学特征和矿物成分的对比分析,初步判定成对陨石21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陨石 格罗夫山 普通球粒陨石 分类 成对陨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介质背景中三维异常体的面波波场响应及其动力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素芳 张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80-1187,共8页
除介质各向异性之外,地球内部介质的横向非均匀性也是控制面波速度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振型耦合和多重散射的地震波传播理论,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在具有均匀介质背景的三维异常体——上地幔横向非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地震面波的振幅与偏... 除介质各向异性之外,地球内部介质的横向非均匀性也是控制面波速度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振型耦合和多重散射的地震波传播理论,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在具有均匀介质背景的三维异常体——上地幔横向非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地震面波的振幅与偏振等动力学响应参数;其中分别模拟了不同周期入射、不同角度入射和不同尺度非均匀介质模型等多种情形下面波波场,并对横向非均匀性诱导的面波偏振异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长周期面波而言.短周期面波的振幅和偏振方向受横向非均匀性的影响更大,特别是偏振方向对地球结构的非均匀性更为敏感;切向分量存在横向非均性引起的Rayleigh与Love面波耦合现象;异常体边界处表现出强的面波波场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非均匀性 面波 偏振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格罗夫山陨石的分类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12
13
作者 缪秉魁 王道德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5-104,共10页
陨石是来自地球之外的岩石样品,是研究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的重要窗口。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上在南极冰盖上发现了大量陨石样品,证实了南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陨石富集区。1998年中国首次在格罗夫山地区发现南极陨石,经过4次南极考察,共收... 陨石是来自地球之外的岩石样品,是研究太阳系的起源与演化的重要窗口。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上在南极冰盖上发现了大量陨石样品,证实了南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陨石富集区。1998年中国首次在格罗夫山地区发现南极陨石,经过4次南极考察,共收集陨石样品9834块。这不但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白,也为中国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科学样品。目前,中国先后6年开展了陨石分类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显著进展:(1)完成了684块陨石的分类命名,其中发现了许多特殊类型陨石,如火星陨石、橄辉无球粒陨石、碳质球粒陨石等;(2)初步建立了陨石库和资源共享网络平台;(3)通过南极系统分类研究,建立了南极陨石分类程序、样品管理和申请程序;(4)通过国内陨石分类合作研究,培养了一批年轻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格罗夫山 陨石分类 普通球粒陨石 无球粒陨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质球粒陨石细粒边(FGR):太阳星云演化的见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缪秉魁 王秀娟 +1 位作者 王自国 刘伟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20,共9页
细粒边(FGR)是碳质球粒陨石的特殊组分,主要产于粗粒组分(球粒、难熔包体、岩屑和晶屑)的周围,对探索太阳星云条件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不同类型碳质球粒陨石FGR边的岩石结构、矿物组成、矿物化学、全岩成分等主要特征。与碳质球粒... 细粒边(FGR)是碳质球粒陨石的特殊组分,主要产于粗粒组分(球粒、难熔包体、岩屑和晶屑)的周围,对探索太阳星云条件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不同类型碳质球粒陨石FGR边的岩石结构、矿物组成、矿物化学、全岩成分等主要特征。与碳质球粒陨石基质的对比表明,FGR边与基质在性质上非常相近,它与基质一样属于早期星云凝聚产物,但是产状和成分特征差异表明,它的形成早于基质,代表了不同时间次序。根据蚀变矿物和全岩成分特征分析发现,所有类型碳质球粒陨石的FGR边都不同程度遭受了含水蚀变,大部分证据表明FGR边的含水蚀变发生在星云演化阶段,而另一部分证据则支持FGR边的含水蚀变发生在母体变质阶段,但是,FGR边是否存在多次含水蚀变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FGR边是早期太阳星云气-固凝聚吸积作用形成,但是不同类型碳质球粒陨石FGR边的特征差异说明早期太阳星云的成分不均一性和不同星云位置物理化学条件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质球粒陨石 细粒边 含水蚀变 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太阳星云演化历史的指示剂——不同类型陨石母体的吸积和形成过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道德 缪秉魁 王桂琴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4-254,共21页
不同类型球粒陨石母体的形成过程,可作为早期太阳星云化学演化的指示剂,它们包含原始球粒陨石中残存的前太阳颗粒,可提供太阳系外恒星演化的信息;原始球粒陨矿物-岩石学特征,可揭示早期太阳星云的凝聚和吸积作用过程;原始球粒陨石主要... 不同类型球粒陨石母体的形成过程,可作为早期太阳星云化学演化的指示剂,它们包含原始球粒陨石中残存的前太阳颗粒,可提供太阳系外恒星演化的信息;原始球粒陨矿物-岩石学特征,可揭示早期太阳星云的凝聚和吸积作用过程;原始球粒陨石主要组分的氧同位素组成,可为了解形成不同类型球粒陨石的初始物质和形成环境提供重要的依据;原始球粒陨石中富钙-铝包体和球粒的形成年龄,可作为早期太阳星云演化的时标;原始球粒陨石的氧化-还原作用特征,可推断不同类型球粒陨石母体在太阳星云内距日心距离等,并进一步探讨早期太阳星云的化学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粒陨石 陨石 太阳星云 同位素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利锑矿区三号背斜地电提取金离子异常分布及找矿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希泉 罗先熔 《桂林工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58-461,共4页
通过对木利锑矿外围三号背斜4、5、6、9线地电提取金离子含量概率统计,除背景场以外金还有2次富集。分析了地电提取金、银离子含量相关性和空间分布特点:Au、Ag离子含量均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空间上Au、Ag异常(峰值)不同步出现。三号背... 通过对木利锑矿外围三号背斜4、5、6、9线地电提取金离子含量概率统计,除背景场以外金还有2次富集。分析了地电提取金、银离子含量相关性和空间分布特点:Au、Ag离子含量均不存在明显相关关系;空间上Au、Ag异常(峰值)不同步出现。三号背斜SW翼与NE翼,都出现了Au峰值>0.11×10-9的异常;在错断三号背斜的次级NW向断裂部位,存在金离子含量>0.85×10-9的异常。因此,对三号背斜及其断裂部位的锑矿勘探中,应注意查定锑矿样中Au的含量,以确定Au的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提取 锑矿床 金异常 概率统计 木利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