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前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 被引量:44
1
作者 詹林 文桂琼 +1 位作者 林毅 傅彬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材料和方法:超声筛查13919例孕15~34周的孕妇,主要运用二维超声,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法重点检测胎儿四肢。结果:引产后胎儿肢体畸形33例,产前超声检出32例,14例双足内翻、7例四肢短小... 目的:探讨超声筛查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价值。材料和方法:超声筛查13919例孕15~34周的孕妇,主要运用二维超声,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测法重点检测胎儿四肢。结果:引产后胎儿肢体畸形33例,产前超声检出32例,14例双足内翻、7例四肢短小畸形、3例肢体姿势异常、3例双侧桡骨缺失、1例双上肢前臂缺如、1例右小腿缺如、1例人体鱼序列征、3例多指(趾)。其中22例合并其他畸形,1例漏诊及4例部分漏诊。结论:二维超声连续顺序追踪检测法是产前胎儿肢体畸形筛查的有效方法,能及早发现胎儿肢体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肢畸形 先天性 超声筛查 产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前置与脐带先露的超声鉴别诊断 被引量:5
2
作者 柳元铭 施连东 +1 位作者 傅彬 文桂琼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6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血管前置和脐带先露的声像图特点,为临床处理方案的优化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2017年03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6例血管前置和6例脐带先露的孕妇资料,重点分析二者的声像图特点。结果6例血管前置中有...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血管前置和脐带先露的声像图特点,为临床处理方案的优化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01月~2017年03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6例血管前置和6例脐带先露的孕妇资料,重点分析二者的声像图特点。结果6例血管前置中有5例经产前超声正确诊断并经临床手术证实,产前超声漏诊1例。6例脐带先露中,产前超声诊断脐带先露3例,2例均选择剖宫产、1例顺产(术中诊断同产前诊断一致);3例产前超声诊断未见异常,术中发现存在脐带先露。结论超声是鉴别诊断血管前置和脐带先露的可靠、便捷方法,注重二者声像图差异及掌握其运用时机能为临床处理提供有利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前置 脐带先露 超声检查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超声造影评价脑出血血肿周围水肿区血流灌注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3
作者 金占强 于腾飞 +1 位作者 何文 冯浩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16-421,共6页
目的评估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区的血流灌注,明确血肿周围水肿区存在早期灌注减少的情况。资料与方法采用经颅超声造影(CE-TCCS)通过颞骨窗探查59例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及血肿周围水肿(PHE),绘制时间-强度曲线以定量评估PHE及水肿周围脑组... 目的评估脑出血后血肿周围水肿区的血流灌注,明确血肿周围水肿区存在早期灌注减少的情况。资料与方法采用经颅超声造影(CE-TCCS)通过颞骨窗探查59例脑出血患者的血肿及血肿周围水肿(PHE),绘制时间-强度曲线以定量评估PHE及水肿周围脑组织的血流灌注,获得感兴趣区内的造影剂到达时间(TTA)、达峰时间(TTP)和绝对峰值强度(API)。采用90天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判断患者功能预后。结果CT测得的血肿体积为11.58(7.72,18.20)ml;PHE绝对体积为12.90(8.18,24.48)ml,相对体积为1.28(0.72,2.12)。血肿体积与脑出血患者功能预后无显著相关性(r=0.043,P=0.748),但PHE绝对体积与相对体积与功能预后均有相关性(r=0.321,P=0.014;r=0.359,P=0.006)。血肿周围水肿区TTA、TTP较水肿周围正常脑组织明显延长[(13.51±5.66)s比(11.07±3.99)s,t=2.708,P=0.008;(21.15±6.25)s比(18.13±5.78)s,t=2.720,P=0.008],API较水肿周围正常脑组织明显降低[(6.95±2.96)dB比(9.34±4.07)dB,t=3.605,P=0.000]。PHE绝对与相对体积均与TTA无显著相关性(r=0.048,P=0.716;r=-0.100,P=0.451),而与TTP及API均具有相关性;血肿体积与TTA、TTP及API均无相关性。预后良好的患者PHE与水肿周围脑组织的TTA、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者A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的PHE与水肿周围脑组织的TTA、TTP及AP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以较准确地识别PHE及其范围,并对其内血流灌注进行评价。API可作为反映脑出血患者脑血流变化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肿 脑水肿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血液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和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唐建华 黄梦婷 《华夏医学》 CAS 2014年第4期170-174,共5页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是有潜在危险的一种疾病,如处置不当,可能发生子宫破裂、大出血而被切除子宫。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随访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彩色多普勒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胎儿畸形101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詹林 唐建华 +2 位作者 陈辉 林毅 柳元铭 《华夏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161-163,共3页
关键词 超声 胎儿畸形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道炎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施连东 唐建华 +1 位作者 李琴 魏小军 《华夏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GCD)在胆道炎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急性胆囊炎、胆管炎症患者64例,采用PGCD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生命体征、每日引流量、实验室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均1次穿刺成功,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迅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GCD)在胆道炎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急性胆囊炎、胆管炎症患者64例,采用PGCD治疗,观察患者术前、术后生命体征、每日引流量、实验室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均1次穿刺成功,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迅速,术后患者体温、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黄疸指数下降,未发生大出血、胆漏等并发症。结论:PGCD治疗急性胆囊炎及胆管炎症的成功率高、疗效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胆道炎症 经皮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泌尿系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文桂琼 《华夏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161-165,共5页
胎儿泌尿系统畸形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种类繁多,产前超声能准确检查出大部分胎儿泌尿系畸形。胎儿泌尿系统畸形与染色体异常有一定相关性,结合两者对提高优生优育水平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胎儿 泌尿系畸形 超声波检查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E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诊断左心耳血栓的应用
8
作者 伍明月 雷芳 阳玉晶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左心耳(LAA)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诊断LAA血栓的应用。方法选取8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作为房颤组,另选择82例疑似房颤但最终未确诊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经胸超声检查和TE... 目的探讨左心耳(LAA)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前诊断LAA血栓的应用。方法选取82例持续性房颤患者作为房颤组,另选择82例疑似房颤但最终未确诊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经胸超声检查和TEE检查,测量并记录左心房(LA)前后径、左右径、LAA最大排空速度(LAA-FEV)和LAA最大充盈速度(LAA-FFV),测量LAA容积(LAA-V),并计算LAA射血分数(LAA-EF)。根据TEE结果,将房颤组患者分为血栓组(n=21)和无血栓组(n=6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LAA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房颤组LAA前后径、左右径、心耳深度、心耳口径和LAA-V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LAA-FEV、LAA-FFV和LAA-EF均明显小于对照组,LAA-V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E对房颤患者LAA血栓的检出率为25.61%。血栓组LAA-FEV、LAA-FFV和LAA-EF均明显小于无血栓组,LAA-V明显大于无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FEV降低(OR=0.480,P=0.015)、LAA-FFV降低(OR=0.359,P=0.009)、LAA-EF(OR=0.420,P=0.033)降低和LAA-V升高(OR=2.570,P=0.013)均为LAA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TEE对房颤患者LAA血栓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射频消融术前可通过TEE评估患者LAA血栓发生风险,确保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房颤 射频消融术 左心耳血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引导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
9
作者 陈辉 胡江苇 《华夏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181-185,共5页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超声心动图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术前诊断、术中监测引导、术中效果评价及术后长期随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就其在经胸微创封堵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蒋雅群 李琴 +1 位作者 施连东 刘雪玲 《华夏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先行常规高频超声检查,再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手术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两者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先行常规高频超声检查,再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手术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价两者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结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合符率87.50%,敏感度91.67%,特异性81.25%。结论:高频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结节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在胎盘植入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翠凤 林毅 +3 位作者 文桂琼 周晓 刘丽清 唐建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29期11-12,16,共3页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其在妇产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在妊娠期的应用渐增加。本文就妊娠期超声检查的安全性、胎盘成熟度的超声分级等方面,针对超声在胎盘植入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超声 胎盘植入 诊断与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瘤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莫春健 施连东 +1 位作者 苏荣庆 李淑群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4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MHNEN)的超声造影表现。方法:2015年7月-2018年8月收治MHNEN患者25名,按病理分期分为高-中分化组15例和低分化组10例。比较两组造影增强达峰时病灶表现、增强模式的差异。结果:病灶以多发低回声(9例... 目的:探讨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MHNEN)的超声造影表现。方法:2015年7月-2018年8月收治MHNEN患者25名,按病理分期分为高-中分化组15例和低分化组10例。比较两组造影增强达峰时病灶表现、增强模式的差异。结果:病灶以多发低回声(9例)及混合型回声(8例)为主,大部分病灶边界清楚(15例),大部分瘤体内富血供(20例)。造影动脉期所有目标病灶均为高增强,高-中分化组造影达峰时病灶均匀强化比例高于低分化组,“快进快出”模式比例明显高于低分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MHNEN诊断中具有一定特征,可能为MHNEN病理分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转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 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超声评价甲亢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13
作者 伍明月 《华夏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125-126,共2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又称甲亢)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它是由于人体内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从而引起高代谢为主的内分泌疾病。而甲亢性心脏病是甲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相关数据结...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又称甲亢)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它是由于人体内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从而引起高代谢为主的内分泌疾病。而甲亢性心脏病是甲亢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相关数据结果显示:甲亢性心脏病占甲亢的10%~22%,患者发病后将会引起劳动力丧失,严重者将引起死亡。近年来,组织多普勒超声在甲亢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评价中广为使用,且效果理想。为探讨组织多普勒超声在甲亢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中的评价效果,现将我院收治的50例甲亢左室肥厚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超声 甲亢 左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酸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对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蓥境 于健 +3 位作者 刘春雨 周玲 陈辉 尹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0-403,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患者血尿酸、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诊断分为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A组)40例和单纯糖尿病组(对照组)40例,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患者血尿酸、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关系。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诊断分为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A组)40例和单纯糖尿病组(对照组)40例,检测分析2组患者血尿酸、ICAM-1、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餐后2 h胰岛素、HDL-C、LDL-C、TC、TG等糖、脂代谢指标及颈动脉IMT的水平差异。同时计算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CA组颈动脉IMT、血尿酸、ICAM-1、收缩压、体重指数、TG、TC、LDL-C、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血尿酸、ICAM-1与颈动脉IMT密切相关(P<0.01),作为CA的主要独立影响因素最先进入多元逐步回归方程。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CA患者较无CA的糖尿病患者存在更明显的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及炎性反应,早期联合检测血尿酸、ICAM-1有助于对糖尿病人群发生血管病变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尿酸 胞间黏附分子1 颈动脉疾病 血管内膜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不良反应的干预性处理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冰 丁珊珊 +3 位作者 叶元 李昱川 尹茳平 陈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2-405,共4页
目的随着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evonorgestrel 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适应证的不断扩展,由其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也逐渐受到重视。文中通过提供参考观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中的重要不良反应,对干预性处理的可... 目的随着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evonorgestrel 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适应证的不断扩展,由其引起的一系列不良反应也逐渐受到重视。文中通过提供参考观察LNG-IUS治疗子宫腺肌病中的重要不良反应,对干预性处理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为其减少LNG-IUS不良反应、增加其使用率和使用年限、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子宫腺肌病并自愿接受LNG-IUS治疗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处理方法纳入干预组(n=34)和对照组(n=33)。干预组放置LNG-IUS后立即予干预性处理,即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25 mg,1片/次、3次/d,连服7 d,同时口服去氧孕烯炔雌醇1次/d、1片/次,连服21 d,连用3个周期;对照组仅予病情沟通未做特殊处理。分别观察和记录治疗后1、3、6个月相关不良反应。结果经干预性处理后,干预组1、3、6个月的子宫异常出血发生率分别为8例(23.5%)、4例(11.7%)、0例(0%);而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20例(60.6%)、12例(36.4%)、4例(12.1%)。组间各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至6个月,闭经的总发生率为干预组8例(23.5%),对照组2例(6.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囊肿总发生率为干预组1例(2.9%),对照组7例(2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环脱落或环移位总发生率干预组1例(2.9%),对照组6例(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症患者放置LNG-IUS后立即予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和短效避孕药的干预性处理可明显降低放置后子宫异常出血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应用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子宫腺肌病 不良反应 干预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外造血组织增生的CT和MRI影像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可 杨新官 +1 位作者 刘满荣 徐列印 《华夏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髓外造血组织增生的CT和MRI影像特征,提高髓外造血组织增生的影像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采用CT及MRI对5例病理学确诊的EMH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3例EMH发生于中下胸段椎管,呈纵行波浪状软组织块影;1例病灶发生在纵隔两侧,... 目的:探讨髓外造血组织增生的CT和MRI影像特征,提高髓外造血组织增生的影像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采用CT及MRI对5例病理学确诊的EMH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3例EMH发生于中下胸段椎管,呈纵行波浪状软组织块影;1例病灶发生在纵隔两侧,邻近肋骨头膨大;1例EMH表现为胸壁内侧多发半圆形软组织块影。本组髓外造血灶MRI平扫为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CT及MRI增强扫描均呈明显均匀强化。CT显示椎体呈栅栏样改变。MRI-T1WI可见脊椎信号弥漫性、均匀性减低。结论:EMH的CT和MRI的影像特征较明显,结合临床可作出影像学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外造血 增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缺陷影响因素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凌湘 乐江华 +1 位作者 詹林 王虹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2期29-30,32,共3页
目的探讨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方法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孕龄为13周~产后7 d发现的出生缺陷儿进行监测。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4.32‰,出生缺陷畸形类别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水肿、颜... 目的探讨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影响因素。方法按照全国出生缺陷监测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孕龄为13周~产后7 d发现的出生缺陷儿进行监测。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4.32‰,出生缺陷畸形类别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水肿、颜面部畸形。出生缺陷的发生与孕母的年龄、居住环境、文化程度有关。结论通过胎儿系统超声、产前筛查结合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产前诊断,可以避免智力障碍和发育障碍患儿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监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检测的价值 被引量:3
18
作者 莫新玲 陈辉 +2 位作者 唐灵 阳耀忠 夏中华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无创性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单纯冠心病患者45例(A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0例(B组),健康人群对照组40例(C组)休息时、反应性充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GTN)...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无创性高分辨超声技术检测单纯冠心病患者45例(A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0例(B组),健康人群对照组40例(C组)休息时、反应性充血、舌下含服硝酸甘油(GTN)后3组肱动脉的内皮依赖血流介导的扩张反应(FMD),并分别检测血管活性因子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结果:1A组、B组分别与C组比较,FMD、NO明显降低,ET明显升高。2B组FMD、NO与A组比较明显降低;ET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损害明显,合并2型糖尿病时损害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介导扩张反应 肱动脉 冠脉病变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绕颈胎儿大脑中动脉与脐动脉的阻力指标比值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詹林 林毅 +2 位作者 傅彬 文桂琼 阳玉晶 《华夏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511-513,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妊娠晚期脐带绕颈胎儿大脑中动脉(MCA)及脐动脉(UA)的阻力指标比值,探讨其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0例正常晚期妊娠胎儿和65例脐带绕颈胎儿MCA、UA的阻力指标及比值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各组间比... 目的:通过检测妊娠晚期脐带绕颈胎儿大脑中动脉(MCA)及脐动脉(UA)的阻力指标比值,探讨其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0例正常晚期妊娠胎儿和65例脐带绕颈胎儿MCA、UA的阻力指标及比值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各组间比较,胎儿MCA和UA阻力指标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组与绕颈1周组阻力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与绕颈2周及2周以上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绕颈1周组与绕颈2周及2周以上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胎儿大脑中动脉和脐动脉阻力指标比值预测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缺氧优于单项阻力指标,有良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大脑中动脉 脐动脉 阻力指标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强化”型肝细胞癌的CT及MRI诊断 被引量:1
20
作者 丁可 廖锦元 +2 位作者 刘满荣 杨新官 李运千 《华夏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分析"延迟强化"型肝细胞癌(HCC)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此型HCC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延迟强化"型HCC 6例,回顾性分析此6例HCC的CT及MRI表现。结果:6例HCC的C... 目的:分析"延迟强化"型肝细胞癌(HCC)的CT及MRI表现,提高对此型HCC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2004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延迟强化"型HCC 6例,回顾性分析此6例HCC的CT及MRI表现。结果:6例HCC的CT平扫均表现为不规则稍低密度影;增强动脉期呈明显(花)环状强化的3例,门脉、延迟期强化范围均较动脉期扩大,且向病灶中部扩展;3例增强动脉期呈全瘤性强化,门脉、延迟期仍为高密度影;6例癌灶均无假包膜形成。4例HCC行MRI检查,T2WI为不均匀稍高信号而非血管瘤的"灯泡征",显示实质性病灶的特点,DWI(b=500s/mm2)为不均匀高信号;MRI动态增强扫描呈"延迟型"强化。结论:"延迟强化"型HCC较为罕见和特殊,综合分析CT及MRI表现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延迟强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核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