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M2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彭逸伦 李杨 王晓桃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78-984,994,共8页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长期居高不下,但目前关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和M2巨噬细胞极化促进多发性骨髓瘤发生进展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M2巨噬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PI3K/AKT信号通路促... 背景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长期居高不下,但目前关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和M2巨噬细胞极化促进多发性骨髓瘤发生进展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M2巨噬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表达及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M2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4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8例为试验组,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血液内科骨髓移植健康供者)30名为对照组。取2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M2巨噬细胞比例。采用细胞传代培养RPMI8226细胞,通过佛波酯分化培养单核巨噬细胞THP-1为巨噬细胞。根据实验需要将瘤细胞培养并采用siRNA转染沉默磷酸酶基因(PTEN)分成3组:空白组、siRNA-PTEN实验组、siRNA对照组;收集以上3组细胞培养基上清液加入巨噬细胞共培养体系后分为4组:M0巨噬细胞组、瘤细胞上清液组、siRNA-PTEN上清液组、siRNA上清液组。采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培养的空白组、siRNA-PTEN实验组、siRNA对照组的AKT、p-AKT、PI3K-p85、p-PI3K-p85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培养的空白组、siRNA-PTEN实验组、siRNA对照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上清液共培养的M0巨噬细胞组、瘤细胞上清液组、siRNA-PTEN上清液组、siRNA上清液组M2巨噬细胞中特异性抗体CD163、CD206、F4/80表达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多发性骨髓瘤上清液共培养的M0巨噬细胞组、瘤细胞上清液组、siRNA-PTEN上清液组、siRNA上清液组M2巨噬细胞特异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1)、白介素10(IL-10)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试验组M2巨噬细胞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t=0.855,P<0.001)。siRNA-PTEN实验组中p-AKT/AKT、p-PI3K-p85/PI3K-p85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组和siRNA对照组(P<0.05)。siRNA-PTEN实验组中MMP2、MMP9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组和siRNA对照组(P<0.05)。siRNA-PTEN上清液组M2巨噬细胞特异性抗体CD163+F4/80、CD206+F4/80表达水平高于瘤细胞上清液组和siRNA上清液组(P<0.05)。siRNA-PTEN上清液组M2巨噬细胞特异标志物ARG-1、IL-10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瘤细胞上清液组和siRNA上清液组(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M2巨噬细胞表达上调,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M2巨噬细胞极化,调控骨髓瘤细胞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巨噬细胞 信号传导 肿瘤微环境 生物标记 肿瘤 细胞极化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球菌核酸酶样结构蛋白1/SLC7A11抑制铁死亡对骨肉瘤发生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胜涛 徐淑娟 +3 位作者 贵鹏 李欣咛 隋玉涵 李朝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8,共8页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核酸酶样结构蛋白1(SND1)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通过SLC7A11调控骨肉瘤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检测人成骨细胞hFOB1.19以及骨肉瘤细胞系Saos-2、U2OS、HOS和143B中SND1的表达水平。采用小干扰RNA敲减...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核酸酶样结构蛋白1(SND1)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其通过SLC7A11调控骨肉瘤细胞铁死亡的作用机制。方法检测人成骨细胞hFOB1.19以及骨肉瘤细胞系Saos-2、U2OS、HOS和143B中SND1的表达水平。采用小干扰RNA敲减骨肉瘤细胞HOS和143B中SND1的表达(si-SND1),采用CCK8法、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探究SND1的表达对骨肉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调控骨肉瘤细胞中SND1以及SLC7A11基因的表达,探究SND1通过SLC7A1基因对骨肉瘤铁死亡介导的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骨肉瘤细胞Saos-2、U2OS、HOS和143B中SND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人成骨细胞hFOB1.19(P均<0.01)。与对照组比较,si-SND1转染显著降低HOS和143B细胞中SND1的表达水平(P均<0.01),且细胞活性显著降低,克隆形成数量显著减少,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均<0.001)。铁死亡诱导剂Erastin促进骨肉瘤HOS和143B细胞凋亡,而抑制剂Ferrostatin-1刺激上调细胞活性(P均<0.001)。敲减SND-1后使用Erastin可进一步降低骨肉瘤HOS和143B细胞活性,而使用Ferrostatin-1刺激后可显著恢复细胞活性(P均<0.001);Erastin处理后,si-SND1组细胞中铁离子和丙二醛表达增高,谷胱甘肽表达降低(P均<0.001)。体内实验结果显示,敲减SND1可以明显抑制143B裸鼠移植瘤的瘤体质量(P<0.001)。敲减SND1后骨肉瘤HOS和143B细胞中SLC7A11的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均<0.001),且铁死亡水平升高(P<0.001,P=0.020)。结论骨肉瘤细胞中SND1表达显著增高,其可能通过上调SLC7A11的表达抑制铁死亡,进而促进骨肉瘤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葡萄球菌核酸酶样结构蛋白1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唐荣芳 董敏 +4 位作者 伍志梅 孔令珍 徐淑娟 唐爱林 聂雨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623-626,共4页
目的:本研究主要对比硼替佐米和长春新碱联合地塞米松、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功能、机体炎症反应、肾功能、骨髓瘤细胞及M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化疗使用的药物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本研究主要对比硼替佐米和长春新碱联合地塞米松、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功能、机体炎症反应、肾功能、骨髓瘤细胞及M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化疗使用的药物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长春新碱联合地塞米松与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给予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与沙利度胺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细胞(CD3^+、CD4^+、CD4^+/CD8^+、Treg)、炎症因子(CRP、TNF-α)、肾功能(SCr、BUN)、骨髓瘤细胞及M蛋白等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化疗后CD3^+、CD4^+、CD4^+/CD8^+、Treg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CRP、TNF-α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瘤细胞、M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肾功能SCr、BUN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和沙利度胺化疗方案可有效降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炎症反应、M蛋白及骨髓瘤细胞,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硼替佐米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菊内酯干预骨髓基质细胞对Jurkat细胞黏附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何玉婵 周思瑶 +3 位作者 唐荣芳 农庆伟 蒋端凤 王晓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5-539,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基质细胞(BMSCs)对Jurkat细胞的黏附作用及小白菊内酯(PTL)对此作用的干预机制。方法采集2013年10月—2014年3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经FAB分型及MICM分型确诊为ALL并经治疗后缓解的6例患者髂...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基质细胞(BMSCs)对Jurkat细胞的黏附作用及小白菊内酯(PTL)对此作用的干预机制。方法采集2013年10月—2014年3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经FAB分型及MICM分型确诊为ALL并经治疗后缓解的6例患者髂后上棘骨髓液,体外分离培养BMSCs。Jurkat细胞复苏后传代培养,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用于实验,建立BMSCs与Jurkat细胞共培养模型。设置Jurkat细胞组、BMSCs组、BMSCs+Jurkat细胞组、BMSCs+Jurkat细胞+PTL 4μmol/L组、BMSCs+Jurkat细胞+PTL 8μmol/L组、BMSCs+Jurkat细胞+PTL 12μmol/L组、BMSCs+Jurkat细胞+PTL 16μmol/L组。黏附实验检测共培养24 h和48 h后各组黏附率,ELISA测定各组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 VCAM-1)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BMSCs VCAM-1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各组培养24 h和48 h后,黏附率与PTL浓度呈负相关(r=-0.95、-0.91,P<0.05)。各组s VCAM-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Cs+Jurkat细胞组、BMSCs+Jurkat细胞+PTL 4μmol/L组、BMSCs+Jurkat细胞+PTL 8μmol/L组和BMSCs+Jurkat细胞+PTL 12μmol/L组s VCAM-1表达水平高于BMSCs组(P<0.05),各加入PTL组s VCAM-1表达水平低于BMSCs+Jurkat细胞组(P<0.05),各加入PTL组s VCAM-1表达水平与PTL浓度呈负相关(r=-0.994,P=0.001)。各组BMSCs VCAM-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Cs组与BMSCs+Jurkat细胞+PTL 16μmol/L组BMSCs VCAM-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加入PTL组BMSCs VCAM-1 mRNA表达水平与PTL浓度呈负相关(r=-0.994,P=0.001)。结论 PTL可以通过降低VCAM-1的表达抑制BMSCs对Jurkat细胞的黏附,减弱骨髓微环境对白血病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RKAT细胞 小白菊内酯 骨髓基质细胞 黏附 VCAM-1 前体细胞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5例非单纯Ph染色体的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薛志科 金洁 +2 位作者 陈志妹 楼基余 愈运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997-1001,共5页
本研究探讨135例非单纯Ph染色体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染色体检查结果并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135例CML染色体均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或短期培养法制备,应用R显带技术对其进行显带分析。结果表明:经染色体检测的1 210例的CML中135例有... 本研究探讨135例非单纯Ph染色体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染色体检查结果并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135例CML染色体均采用骨髓细胞直接法和/或短期培养法制备,应用R显带技术对其进行显带分析。结果表明:经染色体检测的1 210例的CML中135例有非单纯Ph染色体异常。本组135例非单纯Ph染色体CML中,慢性期87例、加速期21例、急变期27例。87例慢性期患者中,14例伴简单变异易位,22例伴复杂变异易位,其余的伴其他染色体异常,其中伴8号染色体三体4例,伴双Ph4例,伴i(17)5例;在21例加速期患者中,伴8号染色体三体4例,伴双Ph4例,伴i(17)3例;在27例急变期患者中,2例伴简单变异易位,3例伴复杂变异易位,其余的伴其他染色体异常,其中伴8号染色体三体5例,伴双Ph5例,伴i(17)2例。本组常见额外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低依次为+Ph、+8、i(17)、-Y、+19和+21。本组有16例伴简单变异易位,25例伴复杂变异易位。结论:CML是起源于多能干细胞的恶性血液病。染色体核型分析对CML的诊断、预后、发病机制的探讨和治疗方案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细胞遗传学 PH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干扰素联合脂多糖对白血病细胞株U937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晓桃 林文远 +3 位作者 陈蓓莉 刘健 唐爱林 莫东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3457-3460,共4页
目的探讨α-干扰素联合脂多糖在体外对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细胞U937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 FITC/PI双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目的探讨α-干扰素联合脂多糖在体外对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细胞U937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 FITC/PI双染色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ting检测cyclinA2和cyclinD1蛋白质表达。结果α-干扰素和(或)脂多糖组较对照组能显著地抑制U937细胞的增殖、增加细胞的凋亡率和G1期细胞比例(P<0.05);α-干扰素联合脂多糖组较单用α-干扰素、脂多糖组能显著抑制U937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凋亡率和G1期细胞比例(P<0.05),能够显著下调CyclinA2蛋白质表达、上调CyclinD1蛋白质表达(P<0.05)。结论α-干扰素与脂多糖对U937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和G1期细胞的比例有协同增强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素Cy-clinA2、CyclinD1蛋白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白血病 Α-干扰素 脂多糖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泡介导的miRN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小高 胡燕宁 +1 位作者 陈珍惜 董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03-1005,共3页
微泡(MVs)是从各种细胞膜表面脱落的小分子,可以转运多类生物活性分子如微小RNA(miRNA);miRNA是单链RNA分子,可调控mRNA发展相关。因此研究微泡介导的miRNA述,并探讨miRNA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急性髓性白血病 微小RNA 微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细胞测序数据的骨肉瘤预后相关细胞亚群特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胜涛 朱浩然 +3 位作者 徐淑娟 贵鹏 陈明洲 李朝旭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3-782,共10页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的细胞组成,探究与骨肉瘤预后相关的细胞亚群及特征。方法 下载不同患者骨肉瘤单细胞测序数据及bulk测序数据,提取细胞样本信息进行降维、注释、细胞功能分析,明确与骨肉瘤预后相关的细胞种类,鉴定...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骨肉瘤患者肿瘤组织的细胞组成,探究与骨肉瘤预后相关的细胞亚群及特征。方法 下载不同患者骨肉瘤单细胞测序数据及bulk测序数据,提取细胞样本信息进行降维、注释、细胞功能分析,明确与骨肉瘤预后相关的细胞种类,鉴定骨肉瘤预后相关细胞特征。分析具有预后意义的巨噬细胞发育轨迹,根据分化空间差异基因构建骨肉瘤预后模型。结果 不同骨肉瘤患者的细胞组成存在异质性。骨肉瘤中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具有显著预后意义(P=0.003)。4类巨噬细胞组成关键预后单核巨噬细胞亚群,其特征性转录调控因子包括RUNX3(+)、ETS1(+)、HOXD11(+)、ZNF281(+)、PRRX1(+)。巨噬细胞亚群的预后能力随骨肉瘤的恶性进展而增强,其中Prog_Macro2及Prog_Macro4亚群巨噬细胞位于发育轨迹终端。基于巨噬细胞分化差异基因的预后模型能够有效区分不同风险骨肉瘤患者的生存率(P<0.001)。结论 巨噬细胞亚群与骨肉瘤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骨肉瘤免疫治疗的关键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单细胞测序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巨噬细胞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