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突根部入路经皮椎弓根螺钉的解剖基础研究
1
作者 孙克 周广文 +1 位作者 蒋智烨 王洪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6-250,共5页
目的 研究横突根部入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解剖学基础,分析该置钉方法可行性。方法 整理100例成人腰椎三维CT图像,在PACS系统测量L1~5置钉横断面置钉内倾角度,椎弓根宽度,理想钉道长度,椎弓根内理想钉道长度。结果 各椎节指标... 目的 研究横突根部入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解剖学基础,分析该置钉方法可行性。方法 整理100例成人腰椎三维CT图像,在PACS系统测量L1~5置钉横断面置钉内倾角度,椎弓根宽度,理想钉道长度,椎弓根内理想钉道长度。结果 各椎节指标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角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大部分长度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男性大于女性。L1~5最小内倾角平均值分别为:15.40°、16.63°、14.74°、11.82°、6.82°;最大内倾角为:36.22°、38.86°、42.99°、49.05°、54.70°;理想进钉内倾角为:23.67°、24.30°、25.08°、27.10°、29.96°,大于传统进钉点置钉内倾角,且存在20.83°~47.88°的安全范围。置钉所在横断面,L1~5椎弓根的宽度平均值男性分别为:6.82、6.96、8.38、10.31、13.65 mm,女性为:5.39、5.78、7.24、9.09、13.21 mm;理想钉道长度男性为:54.90、55.19、55.75、54.87、56.27 mm,女性为:51.04、51.31、52.68、52.11、54.71 mm;椎弓根内理想钉道长度男性为:20.85、19.87、18.41、15.87、15.02 mm,女性为:20.18、19.02、17.00、15.19、15.05 mm。结论 测量结果表明横突根部入路的特定解剖位置作为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方法安全可行,为经皮置钉技术进钉点的选择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进钉点 椎弓根螺钉 影像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鞣花酸对骨髓瘤SP2/0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宁 黄永吉 +1 位作者 马广斌 严冬雪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21-1325,共5页
目的探讨五倍子提取物鞣花酸抗骨髓瘤的生物学活性及相关机制。方法 20,40和60μg·mL-1鞣花酸体外孵育骨髓瘤SP2/0细胞株,采用细胞形态学、细胞增殖实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鞣花酸对SP2/0细胞株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Wester... 目的探讨五倍子提取物鞣花酸抗骨髓瘤的生物学活性及相关机制。方法 20,40和60μg·mL-1鞣花酸体外孵育骨髓瘤SP2/0细胞株,采用细胞形态学、细胞增殖实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鞣花酸对SP2/0细胞株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相关基因COX-2的表达。结果 20,40,60μg·mL-1鞣花酸孵育骨髓瘤SP2/0细胞株48 h后,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G1期细胞百分率分别为(55.21±3.01)%,(64.48±0.43)%,(75.10±2.46)%,与对照组(34.04±1.7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40和60μg·mL-1鞣花酸细胞抑制率分别为(21.18±5.92)%,(44.58±3.43)%和(70.15±2.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9.60±0.56)%,(19.30±1.51)%和(35.10±5.26)%,与对照组(3.23±0.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药物浓度的增加COX-2的表达逐渐下降。结论鞣花酸能够抑制骨髓瘤SP2/0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花酸 骨髓瘤 SP2/0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MMP-2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3
作者 邹志远 邹国耀 唐志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MMP-2在不同类型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个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与10个正常腰椎间盘组织中MMP-2的表达。结果: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MMP-2阳性细胞率为(58.45±20.37)%,高于正常椎间盘组织的(3.54&#... 目的:探讨MMP-2在不同类型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个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与10个正常腰椎间盘组织中MMP-2的表达。结果: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MMP-2阳性细胞率为(58.45±20.37)%,高于正常椎间盘组织的(3.54±0.96)%(t=8.960,P<0.001)。突出型、破裂型及游离型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MMP-2阳性细胞率分别为(33.17±8.48)%、(69.32±5.91)%和(75.6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8.558,P<0.001);破裂型较突出型椎间盘组织中MMP-2表达增高(P<0.001),游离型较突出型以及破裂型椎间盘组织中MMP-2表达增高(P<0.05)。结论:MMP-2高表达可能与腰椎间盘退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基质金属蛋白酶-2 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夹管联合冰敷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罗宝凤 林丽芳 谢春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6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间断夹管联合冰敷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引流量、疼痛及关节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自然引流组、间断夹管组和间断夹管联合冰敷组,各20例。自然引流组术后常规引流48h拔管;间断夹管组术后夹管2... 目的探讨间断夹管联合冰敷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切口引流量、疼痛及关节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自然引流组、间断夹管组和间断夹管联合冰敷组,各20例。自然引流组术后常规引流48h拔管;间断夹管组术后夹管2h后开放引流10min,交替进行至术后48h;间断夹管联合冰敷组在间断夹管组基础上每天冰敷3次,每次持续1h;于术后12h、24h记录各组患者的切口引流量和疼痛评分,并于出院时记录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三组术后12h、24h引流量和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间断夹管联合冰敷方法,不仅能减少患者切口的引流量,而且能在早期减轻患者的主观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间断夹管 冰敷 康复 引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饱和等渗盐水腹腔注射治疗兔创伤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马广斌 黄永吉 严冬雪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0-813,共4页
目的氢气具有抗氧化、抗炎症作用,但对于其治疗创伤性关节炎(traumatic arthritis,TA)的效果鲜有报道。文中旨在研究氢气饱和等渗盐水腹腔注射对兔TA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6只新西兰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n=6)、模型实验组(... 目的氢气具有抗氧化、抗炎症作用,但对于其治疗创伤性关节炎(traumatic arthritis,TA)的效果鲜有报道。文中旨在研究氢气饱和等渗盐水腹腔注射对兔TA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6只新西兰家兔分为正常对照组(n=6)、模型实验组(n=10)和模型对照组(n=10)。模型实验组腹腔注射氢气饱和等渗盐水8mL/kg,每3天1次,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等渗盐水,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治疗持续6周。于治疗前后分别取3组家兔血清及关节液测定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的含量,结合家兔的行为学表现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模型实验组治疗后行为学有明显改善(P<0.05)。膝关节肿胀评分治疗前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模型实验组优于模型对照组(P<0.05)。治疗前2个模型组血清及关节液中NO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模型实验组明显下降,其中血清中NO含量由(79.58±13.46)降至(76.23±12.15),关节液中NO含量由(89.45±14.98)降至(80.36±1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模型实验组血清中HA含量明显下降[(436.82±60.91)vs(340.21±40.57),P<0.05],关节液中显著上升[(1.72±0.37)vs(2.47±0.62),P<0.05]。结论腹腔注射氢气饱和等渗盐水在治疗兔TA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关节炎 氢气饱和生理盐水 一氧化氮 透明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颅颈交界结构畸形的寰枢椎脱位后路手术策略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刘瑞端 靳安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6-237,共2页
颅颈交界区域包括枕骨至C2-3间盘水平,该区域可伴有相关结构畸形,包括颅底凹陷、寰椎枕骨化、游离齿突、C2-3先天融合、寰椎前弓和(或)后弓先天性分裂等骨性结构畸形,而骨性结构的畸形往往合并有椎动脉的畸形。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和不... 颅颈交界区域包括枕骨至C2-3间盘水平,该区域可伴有相关结构畸形,包括颅底凹陷、寰椎枕骨化、游离齿突、C2-3先天融合、寰椎前弓和(或)后弓先天性分裂等骨性结构畸形,而骨性结构的畸形往往合并有椎动脉的畸形。可复性寰枢椎脱位和不可复性寰枢椎脱位经过前路松解、减压都需要后路融合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结构畸形 寰椎枕骨化 钉板技术 后路手术 后路固定 齿突 寰椎前弓 颅颈交界区 枢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氢生理盐水对兔骨性关节炎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永吉 马广斌 严冬雪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3992-3994,共3页
目的:探讨富氢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对兔膝骨性关节炎的保护效应。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0只,生理盐水组10只,富氢生理盐水组10只,后两组20只兔均行手术制作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富氢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富氢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富氢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对兔膝骨性关节炎的保护效应。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0只,生理盐水组10只,富氢生理盐水组10只,后两组20只兔均行手术制作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富氢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富氢生理盐水10 mL/kg;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不给药,各组均3 d/次,持续6周。于治疗前后分别取3组家兔血清及关节液测定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合家兔的行为学表现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行为学改变上富氢生理盐水组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0.05)。膝关节肿胀评分治疗前两模型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富氢生理盐水组优于生理盐水组(P<0.05)。治疗前两个模型组血清及关节液中IL-1、TNF-α含量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富氢生理盐水组均明显下降(P<0.05),生理盐水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腹腔注射富氢生理盐水治疗兔骨性关节炎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氢气生理盐水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保护素/脱蛋白骨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腱-骨早期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管林聪 邹国耀 +2 位作者 唐志宏 宋恩鸿 魏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7-831,共5页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PG)/脱蛋白骨(DPB)复合物对兔前交叉韧带(ACL)重建腱-骨早期愈合的影响。方法制备OPG/DPB复合物。8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n=20),即OPG、DPB、OPG/DPB及对照组,均建立ACL重建模型。实验组腱-骨界面分别相应植入OPG、DP... 目的探讨骨保护素(OPG)/脱蛋白骨(DPB)复合物对兔前交叉韧带(ACL)重建腱-骨早期愈合的影响。方法制备OPG/DPB复合物。80只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n=20),即OPG、DPB、OPG/DPB及对照组,均建立ACL重建模型。实验组腱-骨界面分别相应植入OPG、DPB及OPG/DPB,对照组不做处理。术后4、8、12周取材,行病理观察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术后各时间点,OPG/DPB组腱-骨界面成熟度、Sharpey纤维数量及移植肌腱抗拉性能优于其余3组。结论 OPG/DPB复合物可显著促进ACL重建术后腱-骨早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保护素 脱蛋白骨 复合物 前交叉韧带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