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xM1在肝胆胰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凌云 毛涵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4期29-32,44,共5页
叉头盒蛋白M1(FoxM1)作为Forkhead基因超家族的一员,是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的重要转录因子。近年研究发现,FoxM1在人类肝胆胰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并且与其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随着其作用机制的不断明确,FoxM1可望作为肝胆胰恶性肿... 叉头盒蛋白M1(FoxM1)作为Forkhead基因超家族的一员,是调节细胞增殖和凋亡的重要转录因子。近年研究发现,FoxM1在人类肝胆胰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并且与其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随着其作用机制的不断明确,FoxM1可望作为肝胆胰恶性肿瘤新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就近年来FoxM1在肝胆胰常见恶性肿瘤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M1 恶性肿瘤 肝脏 胆道 胰腺 肿瘤生物标志物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脱氧鞘脂的特性、功能及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2
作者 杨谋杰 王俊楠 +2 位作者 邬慧贤 金俊飞 潘志雄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8-24,共7页
鞘脂是细胞膜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种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当鞘脂合成路径被干扰时,鞘脂代谢重编程,导致合成产物转变为1-脱氧鞘脂(DoxSL)。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DoxSL的生物合成、代谢及相关功能,特别是DoxSL在细胞毒性、神经... 鞘脂是细胞膜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种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当鞘脂合成路径被干扰时,鞘脂代谢重编程,导致合成产物转变为1-脱氧鞘脂(DoxSL)。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介绍了DoxSL的生物合成、代谢及相关功能,特别是DoxSL在细胞毒性、神经突的影响及膜疏水性方面的作用。此外,DoxSL水平异常与多种人类疾病有关,丝氨酸含量降低会导致DoxSL病理性升高,而升高的DoxSL与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以及遗传性感觉自主神经病1型(HSAN1)相关。DoxSL可用作预测糖尿病的生物标志物,参与NAFLD的肝细胞脂肪变性。丝氨酸棕榈酰转移酶亚基的突变导致DoxSL增加是形成HSAN1的重要原因,故监测、调控DoxSL含量可能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脱氧鞘脂 生物合成 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遗传性感觉自主神经病1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和非编码RNA在肝细胞癌转移复发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廖维甲 《华夏医学》 CAS 2014年第1期221-224,共4页
转移和复发是影响肝细胞癌(肝癌)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目前,肝癌的复发转移机制取得了一些进展,表观遗传学调控在DNA甲基化/羟甲基化修饰、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及非编码RNA表达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其中DNA甲基化和非编码RNA在肝癌转移... 转移和复发是影响肝细胞癌(肝癌)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目前,肝癌的复发转移机制取得了一些进展,表观遗传学调控在DNA甲基化/羟甲基化修饰、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及非编码RNA表达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其中DNA甲基化和非编码RNA在肝癌转移复发中的作用研究较多,笔者简要综述DNA甲基化和非编码RNA在肝癌转移复发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转移 复发 DNA甲基化 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鞘脂通路与胆固醇代谢的调控在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婵婵 李春梅 王永芹 《肝胆外科杂志》 2021年第1期77-79,共3页
胆囊结石(cholecystolithiasis)是一种常见、多发胆系疾病,按胆石的主要成分可分为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两大类,我国成年人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大概为10%,中年妇女甚至高达15%,其中70%以上的胆囊结石属胆固醇类结石[1]。发达国家成年人... 胆囊结石(cholecystolithiasis)是一种常见、多发胆系疾病,按胆石的主要成分可分为胆固醇结石和胆色素结石两大类,我国成年人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大概为10%,中年妇女甚至高达15%,其中70%以上的胆囊结石属胆固醇类结石[1]。发达国家成年人胆结石发病率可达20%,而其中75%~80%以上为胆固醇结石[2,3]。研究证实胆固醇和神经鞘脂通路分子,在组成细胞膜结构、细胞信号传导、脂类代谢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且存在相互调控关系。本文对近年来神经鞘脂通路与胆固醇代谢的调控关系以及在胆固醇胆囊结石形成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脂通路 胆固醇 胆囊结石 胆囊胆固醇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农雯雄 周宇 袁晟光 《华夏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175-179,共5页
哺乳动物基因组转录后存在大量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研究显示,部分常见的功能性lncRNA与肝癌关系密切,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与患者临床预防、诊疗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笔者对lncRNA的... 哺乳动物基因组转录后存在大量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研究显示,部分常见的功能性lncRNA与肝癌关系密切,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与患者临床预防、诊疗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笔者对lncRNA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作为"分子海绵"在肝癌中的作用,调节信号通路在分子水平发挥的促癌或者抑癌作用及其表观遗传学机制,以及对肿瘤微环境和细胞周期的调控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肝细胞癌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hK1-S1P-S1PRs信号通路在肝癌中的作用和机制
6
作者 罗迪腾 金俊飞 《华夏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147-151,共5页
神经鞘氨醇激酶1(SphK1)在激素、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的作用下活化,活化的SphK1促进具有生物活性的脂质信号分子1-磷酸神经鞘氨醇(S1P)的产生,通过激活一种或几种特定的1-磷酸神经鞘氨醇受体(S1PR),从而参与多种生物学行为。SphK1、S1P以... 神经鞘氨醇激酶1(SphK1)在激素、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的作用下活化,活化的SphK1促进具有生物活性的脂质信号分子1-磷酸神经鞘氨醇(S1P)的产生,通过激活一种或几种特定的1-磷酸神经鞘氨醇受体(S1PR),从而参与多种生物学行为。SphK1、S1P以及S1PRs在肝癌、胰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及白血病等中异常表达,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笔者就SphK1-S1P-S1PRs信号通路在肝癌中的作用和机制以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氨醇激酶1 1-磷酸神经鞘氨醇 1-磷酸神经鞘氨醇受体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外泌体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夏泽宇 金俊飞 《华夏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173-175,共3页
外泌体(exosome)是一类直径为50~150 nm,由细胞内内涵囊泡形成并通过胞吐作用释放的小囊泡。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外泌体在细胞间通讯起着重要作用,可将功能性RNA和蛋白质等递送至受体细胞,从而影响受体细胞的生物行为。蛋白质组学在揭示肿... 外泌体(exosome)是一类直径为50~150 nm,由细胞内内涵囊泡形成并通过胞吐作用释放的小囊泡。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外泌体在细胞间通讯起着重要作用,可将功能性RNA和蛋白质等递送至受体细胞,从而影响受体细胞的生物行为。蛋白质组学在揭示肿瘤相关蛋白方面功能强大,近年来的研究也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外泌体密切相关,笔者综述近年来消化道肿瘤外泌体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消化道肿瘤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8
作者 谢晨民 金俊飞 《华夏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150-155,共6页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切除术、肝移植等术后不可避免的病理现象,是制约患者医治效果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影响HIRI的因素非常多且复杂,主要包括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方面,但是尚未找到具体的分...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是肝切除术、肝移植等术后不可避免的病理现象,是制约患者医治效果的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影响HIRI的因素非常多且复杂,主要包括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方面,但是尚未找到具体的分子机制。因此,HIRI仍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研究发现5-羟色胺(5-HT)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通路影响细胞的损伤与修复,本文就HIRI及其机制、5-HT的生物学特性以及5-HT在HIRI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新的药物来预防和治疗HIRI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羟色胺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