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小鼠发病中Tim-3的表达及其作用
1
作者 吴雄飞 张秋瑾 +3 位作者 郑柳 杨彬彬 李金清 丁芝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发病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选取4~5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共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只小鼠分为对照组(3只)和实验组(9只)。对照组(造模时间节点为造模后0 d... 目的探讨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发病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选取4~5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共12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只小鼠分为对照组(3只)和实验组(9只)。对照组(造模时间节点为造模后0 d)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小鼠诱导建立EAU模型(按造模时间节点分为造模后7 d、14 d、21 d三个小组,每组3只小鼠)。将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651-670和完全弗氏佐剂充分混合乳化后,在实验组小鼠的双侧大腿、尾根部及颈后部皮下注射配制好的免疫乳剂(每只注射200μL免疫乳剂,含500μg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651-670),随后实验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1μg百日咳毒素。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各组小鼠眼前节及眼底表现并采集图像。根据炎症程度采用Caspi分级标准对小鼠行临床评分及组织病理学评分。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FN-γ、IL-17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脾脏及眼球组织中Tim-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Tim-3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脾脏组织Tim-3蛋白的表达。采用Graphpad Prism 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造模后小鼠的眼前节临床评分、眼底临床评分、组织病理学评分均随造模后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各组间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小鼠血清中IFN-γ、IL-17的表达量均随造模后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且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小鼠脾脏与眼球组织中Tim-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随造模后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且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小鼠眼球和脾脏组织中Tim-3蛋白的表达情况和mRNA相同。结论Tim-3在EAU发病进程中的表达随着炎症的加重呈下调趋势,Tim-3在葡萄膜炎发病进程中可能发挥着负性免疫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TIM-3 干扰素-Γ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碘酸钠诱导的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模型大鼠视网膜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沛霖 王璐 +4 位作者 蒋姣姣 陆素青 曾建慧 张晓敏 邱梅园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63-867,共5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碘酸钠诱导的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模型大鼠视网膜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取SPF级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碘酸钠组、碘酸钠+EGCG组,每组12只。碘酸钠组和碘酸钠+EGCG组...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碘酸钠诱导的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模型大鼠视网膜氧化损伤的抑制作用。方法取SPF级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碘酸钠组、碘酸钠+EGCG组,每组12只。碘酸钠组和碘酸钠+EGCG组大鼠按体质量尾静脉注射50 mg·kg-1碘酸钠,建立干性AMD模型,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碘酸钠+EGCG组大鼠右眼玻璃体内注射4μL 0.5 g·L^(-1) EGCG,空白对照组、碘酸钠组大鼠右眼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1 d后将大鼠处死、取材并检测指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视网膜Nrf2、NADPH氧化还原酶(NQO1)、Ⅰ型血红素氧化酶(HO-1)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视网膜Nrf2、NQO1、HO-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碘酸钠组大鼠视网膜全层均损伤,视网膜色素上皮层细胞损伤明显,外核层排列紊乱,呈波浪状改变;与碘酸钠组相比,碘酸钠+EGCG组大鼠视网膜各层损伤得到改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碘酸钠组大鼠视网膜组织SOD、GSH-Px含量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MDA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碘酸钠组相比,碘酸钠+EGCG组大鼠视网膜组织SOD、GSH-Px含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MDA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碘酸钠组大鼠视网膜Nrf2、NQO1、HO-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与碘酸钠组相比,碘酸钠+EGCG组大鼠视网膜Nrf2、NQO1、HO-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碘酸钠组大鼠视网膜Nrf2、NQO1和HO-1 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碘酸钠组相比,碘酸钠+EGCG组大鼠视网膜Nrf2、NQO1、HO-1 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EGCG主要是通过上调Nrf2表达,进而激活下游产物NQO1、HO-1表达,提高SOD、GSH-Px含量,降低MDA含量,从而增强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抑制碘酸钠诱导的干性AMD大鼠视网膜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碘酸钠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Nrf2/ARE信号通路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反义寡核苷酸沉默PDGFR-α表达对RPE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彭燕一 邱梅园 +2 位作者 丁芝祥 廖妙云 范才文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1-345,共5页
背景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能分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又具有PDGF受体(PDGFR),已有研究表明PDGF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目的应用反义寡核苷酸(ASODN)技术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 背景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能分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又具有PDGF受体(PDGFR),已有研究表明PDGF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目的应用反义寡核苷酸(ASODN)技术抑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基因的表达,观察其对RPE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RPE细胞株在含质量分数10%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调节细胞密度为5×10^5个/孔,接种于96孔板,待细胞生长至80%~90%融合时进行转染。空白对照组不加PDGFR—dASODN及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1.0μmol/LLipo—ASODN组、2.0μmol/LLipo—ASODN组使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靶向PDGFR—a基因的ASODN转染至RPE细胞株。细胞转染48h后,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吸光度(4)值并以A490表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DGFR—dmRNA在RPE细胞中表达的变化;hoechst33258荧光染色观察培养细胞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RPE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空白对照组、1.0μmol/LLipo—ASODN组及2.0μmol/LLipo—ASODN组RPE细胞的A490值分别为1.45±0.12、1.07±0.06、0.6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72,P=0.00),1.0μmol/LLipo—ASODN组和2.0μmol/LLipo—ASODN组RPE细胞A490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0μmol/L Lipo—ASODN组RPE细胞A490值明显低于1.0μmol/LLipo—ASO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显示,转染PDGFR—αASODN后RPE细胞凋亡数量多于空白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转染PDGFR—αASODN后RPE细胞阻滞于G0/G1期(F=206.70。P=0.00),1.0μmol/LLipo—ASODN组和2.0μmol/LLipo—ASODN组RPE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37.8±1.3vs10.5±0.1,61.2±1.9∥s10.5±0.1)(F=1808.90,P=0.00)。PDGFR—α在RPE细胞中的表达随PDGFR—dASODN浓度的升高有降低的趋势。结论利用ASODN技术沉默PDGFR—α基因表达可以显著抑制PVR过程中RPE细胞的增生,并能诱导其凋亡,不同浓度PDGFR—OLASODN转染后能下调PDGFR—dmRNA的表达,PDGFR-α基因的ASODN靶向技术为PVR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 反义寡核苷酸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增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和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黄漓莉 于健 +4 位作者 周素娴 王莉 彭鹰 刘晓玲 荀靖琼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检测并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以探讨对特定人群DR的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桂林医学院附属... 目的检测并分析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及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RBP4)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以探讨对特定人群DR的诊断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6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所有患者进行眼底检查必要时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根据眼底情况分为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组,以及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diabetic retinopathy,NDR)组;检测各组空腹血糖(fasting postprandial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glucose,2h 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血脂、Hcy、RBP4水平。结果 PDR组的Hcy(17.60±4.47)μmol·L^(-1)、RBP4(16.32±3.57)μg·m L^(-1)及NPDR组的Hcy(13.01±2.80)μmol·L^(-1)、RBP4(12.25±2.45)μg·m L^(-1)水平明显高于NDR组的Hcy(6.99±2.33)μmol·L^(-1)、RBP4(8.89±1.90)μg·m L^(-1),且随着DR病情的进展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PDR组病程、2h PG、Hb A1c、TG、LDL-C、Hcy、RBP4水平明显高于NPDR组、NDR组(均为P<0.05)。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的RBP4与病程、年龄、Hb A1c、FPG、2h PG、TC、TG、LDL-C、Hcy呈显著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对DR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Hb A1c、RBP4、Hcy是影响DR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测定Hcy及RBP4可及早发现DR,为早期筛查及治疗提供一定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同型半胱氨酸 视黄醇结合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文中华 李淑琳 +1 位作者 张玉明 杨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66-1169,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患者110例220眼,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5例110眼。对照组给予羟糖甘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睑板腺按摩治疗。治疗组...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患者110例220眼,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5例110眼。对照组给予羟糖甘滴眼液、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睑板腺按摩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同用药及睑板腺按摩治疗的同时,内服润目丰液汤治疗。统计每例患者双眼的每项评价指标数值-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Ⅰ试验(无表面麻醉下)、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Ⅰ试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治疗后1周、4周、8周上述各指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较治疗前均有好转,除对照组治疗后1周干眼症状评分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时间点各指标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相同时间点治疗组上述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为P<0.05)。结论中西医综合治疗能标本兼顾,更好地改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 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 润目丰液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泪膜改变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彭燕一 廖妙云 +2 位作者 张文彬 秦贤杰 易冰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497-4499,共3页
目的:观察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泪液分泌、泪膜的变化,探讨其与干眼的关系。方法:对80名近视眼患者实施双眼LASIK非球面切削手术,分别用SchirmerⅠ试验(基础分泌试验)和荧光素染... 目的:观察非球面切削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泪液分泌、泪膜的变化,探讨其与干眼的关系。方法:对80名近视眼患者实施双眼LASIK非球面切削手术,分别用SchirmerⅠ试验(基础分泌试验)和荧光素染色测定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泪液分泌值和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ime,BUT)。结果:(1)BUT值(单位:秒):术前为20.07±5.90,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为8.47±2.64、10.51±2.63、13.29±2.74、19.85±5.7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与术前的BUT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6个月BUT值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chirmer值(单位:mm):术前为16.24±6.68,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为12.86±6.14、14.65±9.92、15.38±6.27、16.18±5.77,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Schirmer值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个月Schirmer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SIK非球面切削术后3个月内泪膜稳定性下降及泪液分泌减少,术后6个月泪膜稳定性和泪液分泌恢复术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磨镜术 激光原位 泪膜稳定性 泪液分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α受体反义寡核苷酸治疗实验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7
7
作者 蒋姣姣 彭燕一 +1 位作者 黄海 李光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2-815,821,共5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α,PDGFR-α)反义寡核苷酸治疗实验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效果。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有色家兔24只(48眼),右眼分别...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α,PDGFR-α)反义寡核苷酸治疗实验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效果。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有色家兔24只(48眼),右眼分别行玻璃体内注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uma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HRPE)稀释液(8只8眼,A组)、1.0与2.0μmol·L-1含PDGFR-α反义寡核苷酸及LipofectamineTM2000的HRPE细胞稀释液(各8只8眼,B组和C组)。左眼分别注射平衡盐溶液(balanced salt solution,BSS)0.1 mL作为正常对照组。造模后1周、2周、3周、4周间接眼底镜观察PVR程度;处死动物后,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眼底改变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切片着色情况。结果造模前后正常对照组兔眼玻璃体透明,视网膜结构清楚;造模后28 d,A组兔眼玻璃体内可见粗大增生的条索及视网膜脱离,B组和C组严重度低于A组。在造模后1周、2周,PVR分级在所有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3周、4周时,B组和C组的PVR分级明显低于A组(均为P<0.05)。造模后4周,B组TRD发生率(50%)和C组TRD发生率(38%)与A组(10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与C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造模后4周正常对照组全层结构清晰,A组兔视网膜内界膜粗糙、断裂或结构不清,各层结构欠清,神经节细胞水肿,出现空泡,数量减少,B组和C组严重度低于A组。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显示:A组视网膜全层细胞及增生的纤维组织内呈高强度棕黄色着色(++++),B组呈中等强度棕黄色着色(+++),C组呈较弱棕黄色着色(++);正常对照组视网膜表层神经节细胞、RPE内可见弱棕黄色着色(+)。结论 PDGFR-α反义寡核苷酸可降低PVR形成程度,这可能与下调视网膜细胞中PDGF-α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DGF-α受体 反义寡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测量8~12岁国人正常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彭燕一 张玉明 +3 位作者 曾新生 黄海 丁芝祥 邱梅园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探讨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layer,RNFL)厚度各相关参数与性别、年龄、眼别、民族的关系。方法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8~12岁正常国人214例359眼正常眼进行研究,采用RNFL厚度分析程序,测量以视盘为中... 目的探讨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layer,RNFL)厚度各相关参数与性别、年龄、眼别、民族的关系。方法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8~12岁正常国人214例359眼正常眼进行研究,采用RNFL厚度分析程序,测量以视盘为中心直径3.4mm的全周以及不同象限和不同钟点位的RNFL厚度。所得资料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性别、年龄、眼别、民族等多个因素对RNFL厚度的影响。结果8、9、10、11、12岁各年龄段受检者的全周RNFL厚度分别为(108.32±9.42)μm、(108.52±8.78)μm、(112.36±11.14)μm、(110.27±10.21)μm、(113.11±8.81)μm,8~12岁男性受检者的全周RNFL厚度为(110.15±9.34)μm,女性为(109.97±10.01)trm;汉族受检者的全周RNFL厚度为(111.34±9.81)μm,非汉族受检者的全周RNFL厚度为(109.78±11.03)μm。右眼全周RNFL厚度为(110.41±9.89)μm,左眼全周RNFL厚度为(109.63±9.92)μm。8~12岁各年龄组间比较,以及男、女比较,左、右眼比较、汉族与非汉族比较全周RNFL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8—12岁正常我国儿童性别、年龄、眼别、民族对该年龄段RNFL厚度无明显影响。检查结果与成人测量值有明显差异,涉及RNFL改变的疾病诊断和随诊时不应使用成人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α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彭燕一 蒋姣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8-522,共5页
目的:研究PDGF-α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对实验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PDGFR-αASODN/lip2000比值1∶1、1∶2.5、1∶5制备复合物转染至HRPE细胞中24 h后注射入家兔玻璃体腔。PVR模型健康成年有色家兔24只随机分... 目的:研究PDGF-α受体反义寡核苷酸对实验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PDGFR-αASODN/lip2000比值1∶1、1∶2.5、1∶5制备复合物转染至HRPE细胞中24 h后注射入家兔玻璃体腔。PVR模型健康成年有色家兔24只随机分为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稀释液组(A组)、1.0与2.0μmol/LPDGFR-αASODN脂质体转染的RPE细胞稀释液组(B组和C组),每组8只眼。间接眼底镜观察PVR程度;组织病理学观察眼底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PDGFA浓度。结果:当PDGFR-αASODN/lip2000比值为1∶2.5时,HRPE细胞最佳转染效率。B组和C组PVR程度、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DGFA浓度低于A组,C组比B组更低。结论:PDGF-α受体反义寡核苷酸能够抑制实验性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PDGF-α受体 反义寡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术后再脱离的原因及再手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秦程 孙建国 +2 位作者 高翔 伍莹 谭宣云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70-872,共3页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原因、再手术的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5例(25眼)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复发患者行巩膜外垫压、环扎术、玻璃体手术或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外硅胶垫压、环扎术,术中观察视网膜裂孔的位置、数目...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术后视网膜再脱离的原因、再手术的方法及预后。方法对25例(25眼)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复发患者行巩膜外垫压、环扎术、玻璃体手术或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外硅胶垫压、环扎术,术中观察视网膜裂孔的位置、数目,结合前次手术的有关资料,分析视网膜脱离复发原因。随访6个月观察视网膜复位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视网膜脱离复发的25眼中,新裂孔形成7眼(28.0%),原裂孔封闭不良8眼(32.0%),新裂孔形成和原裂孔封闭不良并存10眼(40.0%);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进展16眼(64.0%)。再次手术:行巩膜扣带术7眼(28.0%),行玻璃体切割术11眼(44·0%),玻璃体切割联合巩膜外硅胶垫压(环扎术)术7眼(28.0%);眼内填充硅油9眼,填充体积分数14%C3F8气体10眼。随访期末,24眼(96.0%)视网膜复位,1眼(4.0%)视网膜复位后再脱离;21眼(84.0%)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裂孔封闭不良、产生新裂孔及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进展是视网膜脱离复发的主要原因。根据玻璃体视网膜的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复发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184在TGF-β_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芝祥 陈阳 +1 位作者 秦贤杰 姚微微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16-1120,共5页
目的研究miRNA-184(miR-184)在转化生长因子β_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_2,TGF-β_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不同浓度(0μg·L^(-1)、1μg·L^(-1)、5μg·L^(-1)、10μg... 目的研究miRNA-184(miR-184)在转化生长因子β_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_2,TGF-β_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不同浓度(0μg·L^(-1)、1μg·L^(-1)、5μg·L^(-1)、10μg·L^(-1)、15μg·L^(-1))TGF-β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方法观察转分化相关分子波形蛋白(Vimentin)、钙黏附蛋白E(E-Cadherin)的表达;应用qRT-PCR检测miR-184在不同浓度(0μg·L^(-1)、1μg·L^(-1)、5μg·L^(-1)、10μg·L^(-1)、15μg·L^(-1))TGF-β_2、不同作用时间(0 h、6 h、12 h、24 h、48 h)TGF-β_2(10μg·L^(-1))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表达变化。结果随着TGF-β_2浓度的增加,细胞胞浆中Vimentin荧光强度增强;E-Cadherin蛋白表达逐渐减少,各组细胞间E-Cadherin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617,P<0.01);Vimentin蛋白表达逐渐增加,各组细胞间Vimentin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923,P<0.01)。随着TGF-β_2浓度的增加,细胞中miR-184相对表达量增多,在10μg·L^(-1) TGF-β_2诱导组达到峰值;随着TGF-β_2诱导时间的延长,细胞中miR-184相对表达量增加,在24 h表达达到峰值。结论 TGF-β_2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时细胞内miR-184表达增加,并与诱导浓度和时间有关,为进一步研究miR-184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_2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miRNA-184 上皮-间质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邱梅园 丁芝祥 +1 位作者 廖妙云 黄岚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38-642,共5页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增殖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RPE细胞,设阴性对照组,40 mg·L^(-1)、80 mg·L^(-1)...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增殖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RPE细胞,设阴性对照组,40 mg·L^(-1)、80 mg·L^(-1)、160mg·L^(-1) EGCG 3个浓度药物处理组。利用MTT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21和P27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受体(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 receptor,PDGFR-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IκB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实验结果显示,40 mg·L^(-1)、80 mg·L^(-1)、160 mg·L^(-1) EGCG药物处理组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对人RPE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EGCG的增殖抑制作用也增强(均为P<0.05)。160 mg·L^(-1)的EGCG在72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达到81.11%。随着EGCG浓度的增加,培养的人RPE细胞中G1期和G2期细胞比例减少,S期细胞比例增加,80 mg·L^(-1)、160 mg·L^(-1)EGCG药物处理组S期细胞比例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增加极显著(均为P<0.05)。EGCG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与阴性对照组相比,80 mg·L^(-1)、160 mg·L^(-1)EGCG药物处理组细胞内的P21和P27 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均为P<0.05);40 mg·L^(-1) EGCG药物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27 mRNA表达也增高(P=0.015),而P21 mRNA表达增高不明显(P=0.824)。P21和P27 mRNA表达量与EGCG浓度呈明显量效依赖关系(均为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40 mg·L^(-1)、80mg·L^(-1)、160 mg·L^(-1) EGCG作用人RPE细胞后,NF-κB蛋白表达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各药物处理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80 mg·L^(-1)、160 mg·L^(-1) EGCG亦能够抑制人RPE细胞IκB蛋白和PDGFR-α蛋白表达,与相应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GCG对人RPE细胞内PDGFR-α、NF-κB和IκB的蛋白表达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均为P<0.05)。结论 EGCG可以有效地抑制人RPE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EGCG将人RPE细胞阻滞于S期,上调P21及P27 mRNA表达,下调PDGFR-α、NF-κB和IκB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增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介导HSV-tk/GCV系统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旁观者效应及机制 被引量:1
13
作者 丁芝祥 彭燕一 +2 位作者 邱梅园 张玉明 曾新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08-711,共4页
目的研究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2,rAAV2)载体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丙氧鸟苷(HSV-tk/GCV)系统对体外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N/N1003A)的旁观者效应,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rAAV2载体介导增强... 目的研究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no-associated virus2,rAAV2)载体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丙氧鸟苷(HSV-tk/GCV)系统对体外培养兔晶状体上皮细胞(N/N1003A)的旁观者效应,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rAAV2载体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EGFP)转染体外培养N/N1003A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中EGF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病毒的转染效率。重组病毒rAAV2/HSV-tk转染体外培养的N/N1003A细胞(N/N1003A-tk),以不同比例与没有转染的细胞混合,MTT法观察旁观者效应;MTT法检测N/N1003A-tk/GCV处理的条件培养液(CM)对N/N1003A细胞的作用。应用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条件培养液对N/N1003A细胞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 rAAV2载体能介导EGFP基因稳定转染N/N1003A细胞,转染效率最高达81.12%。当N/N1003A-tk细胞以不同比例(10%、20%、40%、80%、100%)与N/N1003A混合时,细胞抑制率分别为49.00%±0.49%、54.71%±1.41%、59.26%±1.13%、68.20%±0.76%、73.44%±1.26%,与对照组(1.68%±0.45%)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N/N1003A-tk/GCV处理的条件培养液可明显杀伤N/N1003A细胞,但将其用0.22μm滤膜过滤后,对细胞的杀伤作用消失。条件培养液处理的N/N1003A细胞出现凋亡征象。结论 rAAV2介导的HSV-tk/GCV系统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有较强的旁观者效应,通过非细胞接触方式诱导旁观者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观者效应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晶状体上皮细胞 腺相关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抑制PDGF-α受体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贤杰 彭燕一 +1 位作者 孟竹 黄岚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80-1582,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PDGFR-α)的RNA干扰(RNAi)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 RPE)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PDGFR-αsh RNA转染h RPE细胞48h后,MTT检测h RPE细胞的增殖,并计算转染物对细胞的抑制率,RT-PCR和Western ... 目的:探讨针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PDGFR-α)的RNA干扰(RNAi)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 RPE)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PDGFR-αsh RNA转染h RPE细胞48h后,MTT检测h RPE细胞的增殖,并计算转染物对细胞的抑制率,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 RPE细胞中PDGFR-α基因m RNA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h RPE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h RPE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PDGFR-α基因m 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结论:PDGFR-αsh RNA可沉默h RPE细胞中PDGFR-α基因m 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GF-α受体 转染 RNA干扰 RPE细胞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5
15
作者 高翔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9-301,共3页
目的 评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 18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诱发DR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病程、血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并用单因... 目的 评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 18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诱发DR的危险因素如年龄、性别、病程、血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并用单因素 χ2 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和判定DR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15例患者合并有DR ,占61 83 %。经logistic回归分析 ,发现病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尿白蛋白排泄率与DR有显著相关。结论 病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尿白蛋白排泄率为DR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应重视并针对其危险因素加以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PDGF受体-α的RNA干扰对RPE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贤杰 彭燕一 秦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探讨针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的RNA干扰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脂质体将合成的shRNA转染体外培养的hRPE细... 目的探讨针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的RNA干扰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hRPE)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脂质体将合成的shRNA转染体外培养的hRPE细胞,MTT法检测hRPE细胞增殖活性;RT-PCR法检测细胞中PDGFR—α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DGFR-α蛋白表达水平;Hoeclast 33258荧光染料核染分析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结果PDGFR-α shRNA作用hRPE细胞24~72h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呈时间剂量效应(P〈0.05);PDGFR-α shRNA作用hRPE细胞48h后,实验组PDGFR—α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7.10±0.55)%、(50.8±1.41)%,与空白对照组(11.7±1.11)%及阴性对照组(13.5±1.0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G1期细胞百分比分别为(64.76±1.16)%、(75.64±0.93)%,与空白对照组(54.51±1.40)%及阴性对照组(56.04±2.1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GFR-α shRNA能抑制hRPE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 RNA干扰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GFR-αASODN玻璃体内注射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燕一 李光辉 +1 位作者 秦程 蒋姣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264-2267,共4页
目的:探讨PDGFR-αASODN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有色家兔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4组兔子3组右眼玻璃体分别注射0.1 m L不同浓度的PDGFR-αASODN/lipofectamine TM 2000溶液,另外1组注射0.1 m L平衡盐溶液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PDGFR-αASODN对视网膜的毒性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有色家兔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4组兔子3组右眼玻璃体分别注射0.1 m L不同浓度的PDGFR-αASODN/lipofectamine TM 2000溶液,另外1组注射0.1 m L平衡盐溶液作为对照组;4组兔子的左眼不注药。于注药后第1、7、14及28天,对4组兔子的右眼行裂隙灯、间接检眼镜、视网膜电图(ERG)检查;第28天,取4组兔子的眼球,对视网膜组织进行光镜HE、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的观察。结果:裂隙灯、间接检眼镜检查,各组在各个检查时间点均未发现异常。ERG b波振幅,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注药后第28天,光镜下HE和免疫组化检查,各组视网膜组织均未发现任何病理变化。注药后第28天电镜检查,D组视网膜感光细胞:部分膜盘间隙扩张,部分膜盘融合,少数细胞核周围间隙略增大,其细胞核形态略不规则。结论:玻璃体内注射0.1 m L PDGFR-αASODN/lip2000时,PDGFR-αASODN的浓度≤1.5μmol/L是较为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GFR-αASODN 毒性作用 视网膜 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用药治疗实验性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招志毅 彭燕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397-3399,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和阿霉素治疗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效果。方法:建立外伤性PVR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曲安奈德组、阿霉素组、联合用药组。直接眼底镜观察PVR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玻璃...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和阿霉素治疗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效果。方法:建立外伤性PVR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曲安奈德组、阿霉素组、联合用药组。直接眼底镜观察PVR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玻璃体腔白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结果:联合用药组PVR程度、玻璃体腔IL-1β、TGF-β1浓度低于生理盐水组。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和阿霉素可降低PVR形成程度,下调玻璃体腔IL-1β、TGF-β1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 曲安奈德 阿霉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和阿霉素防治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招志毅 彭燕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8-580,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和阿霉素治疗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效果。方法:建立外伤性PVR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曲安奈德组、阿霉素组、联合用药组。直接眼底镜观察PVR程...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和阿霉素治疗外伤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效果。方法:建立外伤性PVR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曲安奈德组、阿霉素组、联合用药组。直接眼底镜观察PVR程度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玻璃体腔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浓度。结果:联合用药组PVR程度、玻璃体腔EGF、MMP-9浓度低于生理盐水组。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和阿霉素可降低PVR形成程度,下调玻璃体腔EGF、MMP-9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视网膜病 增生性 曲安奈德 阿霉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δ-三烯生育酚对人晶状体上皮SR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0
作者 曾新生 姚微微 +2 位作者 彭燕一 范才文 丁芝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25-727,共3页
目的研究d-δ-三烯生育酚对人晶状体上皮SR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后发性白内障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将人晶状体上皮SRA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加药物干预,实验组设3个药物浓度,分别为30μmol·L-1、40μmol·L-1、5... 目的研究d-δ-三烯生育酚对人晶状体上皮SR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后发性白内障治疗的新方法。方法将人晶状体上皮SRA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加药物干预,实验组设3个药物浓度,分别为30μmol·L-1、40μmol·L-1、50μmol·L-1的d-δ-三烯生育酚,药物干预人晶状体上皮SRA细胞24 h和48 h后,采用MTT法、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析人晶状体上皮SRA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d-δ-三烯生育酚呈浓度-时间依赖性抑制人晶状体上皮SRA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30μmol·L-1、40μmol·L-1、50μmol·L-1的d-δ-三烯生育酚干预48 h对SR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2.23±5.25)%、(54.17±1.63)%和(86.80±0.8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干预24 h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2.70±1.20)%、(19.53±0.95)%和(51.83±6.1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干预24 h后,各实验组细胞晚期凋亡率Q2分别为(5.87±0.15)%、(11.37±0.85)%、(22.77±2.41)%,与对照组的(1.10±0.17)%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实验组细胞早期凋亡率Q4分别为(3.57±0.32)%、(4.20±0.40)%、(8.00±0.50)%,与对照组的(2.53±0.15)%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d-δ-三烯生育酚抑制人晶状体上皮SRA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具有抗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生物学作用,为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δ-三烯生育酚 后发性白内障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