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F-1α和VEGF在大鼠COPD中的表达及与肺血管重构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8
1
作者 吕倩 王昌明 +2 位作者 蒋明 梁荣感 李运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72-777,共6页
目的探讨HIF-1α、VEGF在COPD各阶段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肺血管重构的关系。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A):d 1、14气道内注入生理盐水,4周后检测;慢支组(B):d 1、14经气道内注入脂多糖(LPS),200μg/次,4周后检测... 目的探讨HIF-1α、VEGF在COPD各阶段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肺血管重构的关系。方法 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A):d 1、14气道内注入生理盐水,4周后检测;慢支组(B):d 1、14经气道内注入脂多糖(LPS),200μg/次,4周后检测;COPD组(C):d 1、14气道内注入LPS,200μg/次,香烟烟雾暴露1 h.d-1,共4周。各组测定气道阻力及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VG+维多利亚蓝特殊染色检测肺血管重构指标:肺小动脉血管壁厚度与血管外径比(WT%)、血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比(WA%)。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肺组织匀浆中HIF-1α、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分析HIF-1α、VEGF的表达情况与肺血管重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与A组相比,C组气道阻力、mPAP增加(P<0.05)。②VG+维多利亚蓝特殊染色显示C组WT%、WA%值高于A组。③RT-PCR、Westernblot结果显示,C组HIF-1αmRNA及蛋白表达较A组明显增加,B、C组VEGF mRNA表达逐渐增强,C组VEGF蛋白表达较A组明显增加。HIF-1α、VEGF表达情况均与肺血管重构指标WT%、WA%呈正相关,(P<0.05)。结论 HIF-1α、VEGF与COPD的发病密切相关,其通过促进肺血管重构加重COPD的病情。改善缺氧状态及拮抗HIF-1α、VEGF的表达,尤其是在早期对VEGF的干预,可以减轻COPD的肺血管重构,减缓其到肺动脉高压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HIF-1Α VEGF 肺血管重构 肺动脉高压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对SARS-CoV 3CL蛋白酶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龚受基 苏小建 +4 位作者 虞海平 李佳 覃永俊 徐庆 罗伟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9-700,共2页
关键词 荔枝核黄酮类化合物 SARS-COV 3CL蛋白酶 抑制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诱导人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 被引量:9
3
作者 戴支凯 石京山 +2 位作者 吴芹 余丽梅 徐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505-1508,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抗人肺腺癌A549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形态学和MTT法观察TanⅡA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Hoechest33258和PI双染法观察细胞凋亡;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钙及线粒体膜电位;R...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shinoneⅡA,TanⅡA)抗人肺腺癌A549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形态学和MTT法观察TanⅡA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Hoechest33258和PI双染法观察细胞凋亡;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钙及线粒体膜电位;RT-PCR检测Bad和MT-1A mRNA的表达。结果 TanⅡA能抑制A549细胞增殖,且随TanⅡA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TanⅡA作用A549细胞24、48和72h的IC50分别为117.85、14.87和6.89μmol·L-1。TanⅡA作用A549细胞24h后,A549细胞出现染色质聚集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且随TanⅡA剂量的增加,A549细胞凋亡百分率逐渐增大。TanⅡA作用后,A549细胞的细胞内钙升高、线粒体膜电位降低、Bad mRNA表达增加、MT-1A mRNA表达下调。结论 TanⅡA具有抗A549作用,其诱导细胞凋亡可能与钙依赖性通路和MT-1A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肿瘤 人肺腺癌A549细胞 细胞增殖 凋亡 钙依赖性通路 MT-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薯种子提取物急性毒性和对KB细胞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唐祖年 龚受基 +3 位作者 戴支凯 李学孝 欧娈海 徐杰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35-437,共3页
目的:观察桂林地区凉薯种子不同组分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和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用MTT法观察凉薯种子的各种提取物对KB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一次灌胃后,测定凉薯种子提取物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及95%可信限。结果:凉薯种子... 目的:观察桂林地区凉薯种子不同组分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和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用MTT法观察凉薯种子的各种提取物对KB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一次灌胃后,测定凉薯种子提取物的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及95%可信限。结果:凉薯种子石油醚提取物的LD50为7.314g/kg(6.328~8.455g/kg),正丁醇提取物的LD50为4.223g/kg(3.586~4.973g/kg);水溶性提取物的最大耐受量大于8g/kg;80μg/ml和40μg/ml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KB细胞72h时的抑制率分别为32.6%(p<0.01)、16.4%(p<0.05);正丁醇提取物80μg/ml对KB细胞72h时的抑制率为49.9%(p<0.01);结论: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对KB细胞有一定抑制作用;凉薯种子正丁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的毒性较大,水溶性提取物的毒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薯籽 KB细胞 MTT法 急性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丹醌对CIA大鼠滑膜细胞增殖及TNF-α、IL-1β和MMP-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钟毓娟 李丽 +3 位作者 李勇文 杨成芳 方舒萍 程琪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3-347,共5页
目的研究白花丹醌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体外培养CI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CIA-FLS)的增殖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Ⅱ型胶原蛋白+弗氏完全佐剂建立大鼠关节炎模型(CI... 目的研究白花丹醌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体外培养CI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CIA-FLS)的增殖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Ⅱ型胶原蛋白+弗氏完全佐剂建立大鼠关节炎模型(CIA);原代培养CIA-FLS,MTT法检测药物对CIA-FLS增殖的影响;随机设立CIA对照组、LPS对照组、甲氨蝶呤组、白花丹醌1.0μmol/L组、白花丹醌1.5μmol/L组、白花丹醌2.0μmol/L组;各药物与细胞共同孵育48 h后,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和MMP-3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MMP-3的蛋白含量。结果 MTT显示,白花丹醌能不同程度抑制CIA-FLS的增殖,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LPS对照组比较,甲氨蝶呤或白花丹醌均能明显下调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和MMP-3的含量(P<0.001),明显降低细胞中MMP-3的蛋白含量(P<0.001)。结论白花丹醌能抑制CIA-FLS的增殖,并能通过下调TNF-α、IL-1β和MMP-3的表达而抑制LPS诱导CIA-FLS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醌 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的关节炎 滑膜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基质金属蛋白酶-3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戴支凯 黄姣娥 +2 位作者 江晋渝 赵海潞 罗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9-275,共7页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的抗肿瘤作用,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安宫牛黄丸9,30,90,300和900 mg·L-1分别与人胃癌MGC-803和人肝癌BEL-7402细胞孵育24,48和72 h。采用噻唑蓝〔3-(4,5-二甲基噻唑-2-基)-5(3-羧基甲基苯基)-2-(4-磺酸...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的抗肿瘤作用,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安宫牛黄丸9,30,90,300和900 mg·L-1分别与人胃癌MGC-803和人肝癌BEL-7402细胞孵育24,48和72 h。采用噻唑蓝〔3-(4,5-二甲基噻唑-2-基)-5(3-羧基甲基苯基)-2-(4-磺酸苯基)-2H-四氮唑〕细胞毒实验MTS法和克隆实验观察安宫牛黄丸对MGC-803和BEL-7402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Hoechst 33258/PI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结果安宫牛黄丸具有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MTS法测定结果表明,安宫牛黄丸作用48和72 h对MGC-803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浓度-效应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P=0.002)和0.756(P=0.024);与BEL-7402细胞作用48和72 h的浓度-效应相关系数分别为0.732(P=0.030)和0.702(P=0.037)。细胞克隆实验结果表明,安宫牛黄丸作用24 h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MGC-803细胞(r=0.914,P=0.011)和BEL-7402细胞(r=0.871,P=0.024)克隆形成。Hoechst 33258/PI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安宫牛黄丸900 mg·L-1作用24 h可诱导MGC-803和BEL-7402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百分率分别达27.2%和19.7%。安宫牛黄丸900 mg·L-1作用后连续检测3 min,MGC-803和BEL-7402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比对照组分别下降15.9%和15.0%。结论安宫牛黄丸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诱导细胞凋亡和降低肿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MGC-803细胞 BEL-740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维黄杨星D对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惠勤 陈森洲 +3 位作者 陈爱芳 刘晓杰 侯娟 崔志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38-1341,共4页
目的研究环维黄杨星D对纯化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纯化培养的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测定细胞凋亡率、caspase-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与正常... 目的研究环维黄杨星D对纯化培养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纯化培养的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测定细胞凋亡率、caspase-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LDH、MDA含量、caspase-3活性及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P<0.01),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CVB-D(1×10-5mol.L-1)组降低LDH、MDA含量、caspase-3活性和细胞凋亡率,提高SOD活性,与缺氧/复氧组比较各实验指标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CVB-D对缺氧/复氧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及降低细胞凋亡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维黄杨星D 缺氧/复氧 凋亡 半胱氨酸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呫吨酮并吡啶衍生物XP-16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 被引量:1
8
作者 戴支凯 杨成芳 +3 位作者 陈毅飞 蒋君男 车冠华 覃江克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38-842,共5页
目的探讨呫吨酮并吡啶衍生物5,9-二(2-吡咯烷基乙酰氨基)-7H-吡啶并[4,3-c]呫吨-7-酮(XP-16)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T法、细胞形态学和克隆实验观察XP-16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Hoechst 33258和P... 目的探讨呫吨酮并吡啶衍生物5,9-二(2-吡咯烷基乙酰氨基)-7H-吡啶并[4,3-c]呫吨-7-酮(XP-16)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TT法、细胞形态学和克隆实验观察XP-16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Hoechst 33258和PI双染法观察细胞凋亡;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内钙([Ca2+]i)及线粒体膜电位;qRT-PCR检测Bad和金属硫蛋白1A(metallothionein 1A,MT-1A)mRNA表达。结果 XP-16能抑制A549细胞增殖,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XP-16作用A549细胞24 h后,A549细胞出现染色质聚集、核碎裂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随XP-16剂量的增加,A549细胞凋亡百分率逐渐增大。XP-16作用后,A549细胞的[Ca2+]i和线粒体膜电位降低、Bad和MT-1A mRNA的表达增加。结论 XP-16具有诱导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与其降低[Ca2+]i和线粒体膜电位有关。MT-1A表达的上调可能是[Ca2+]i降低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 9-二(2-吡咯烷基乙酰氨基)-7H-吡啶并[4 3-c] 呫吨-7-酮 人肺癌A549细胞 线粒体膜电位 凋亡 金属硫蛋白1A 细胞内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藤碱对AD斑马鱼p-tau、p38MAPK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毅飞 覃应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8-18,共1页
目的观察钩藤碱对Al诱导的AD斑马鱼p-tau、p38MAPK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方法将斑马鱼分为高、中、低剂量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以及阳性药组.除了空白组外,将其余组斑马鱼置于pH64铝离子(AlCl3)染毒30d.各组于造模d1起开始给药,连续... 目的观察钩藤碱对Al诱导的AD斑马鱼p-tau、p38MAPK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方法将斑马鱼分为高、中、低剂量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以及阳性药组.除了空白组外,将其余组斑马鱼置于pH64铝离子(AlCl3)染毒30d.各组于造模d1起开始给药,连续30d.最后1d干预后24h,记录所有斑马鱼在T型水迷宫中寻找EC的时间.然后,处死,取脑,提取脑蛋白,检测p-tau、p38MAPK的表达以及脑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钩藤碱能明显降低AD斑马鱼脑内MDA水平(P〈0.05),升高SOD水平(P〈0.05);抑制p-tau(P〈0.05)和p38MAPK(P〈0.05)的表达.结论钩藤碱对AD斑马鱼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并且能明显抑制其脑内p-tau和p38MAPK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8MAPK 抗氧化作用 斑马鱼 钩藤碱 AD 生理盐水组 脑内MDA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肝S180肉瘤种植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10
作者 戴支凯 梁荣感 +2 位作者 周巧灵 徐庆 罗伟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21-1923,共3页
目的:建立小鼠肝S180肉瘤种植性肿瘤模型,观察其生物学特性,为肝肿瘤的实验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平台。方法:采用S180肉瘤瘤块肝内种植的方法建立小鼠肝肿瘤模型,观察S180小鼠免疫器官指数、肿瘤大小、肿瘤转移及荷瘤小鼠寿命。采用HE染色... 目的:建立小鼠肝S180肉瘤种植性肿瘤模型,观察其生物学特性,为肝肿瘤的实验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平台。方法:采用S180肉瘤瘤块肝内种植的方法建立小鼠肝肿瘤模型,观察S180小鼠免疫器官指数、肿瘤大小、肿瘤转移及荷瘤小鼠寿命。采用HE染色观察肝肿瘤组织的形态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肿瘤转移抑制蛋白nm23(nm23)的表达。结果:小鼠肝S180种植性肿瘤模型建立的成功率为100%。S180肝肿瘤小鼠寿命为(22.80±5.87)d。随时间延长,S180肝肿瘤小鼠体重逐渐增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胸腺指数下降,出现腹水及转移的小鼠逐渐增多,无自发性消退现象。肿瘤组织生长旺盛,VEGF呈阳性表达,nm23呈阴性表达。结论:小鼠肝S180肉瘤种植性肿瘤模型是一种良好的肝肿瘤实验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S180肉瘤 肝肿瘤模型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阿魏酸对乙醇诱导HSC-LX2细胞NOX4和α-SM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琪 李勇文 +2 位作者 李丽 杨成芳 钟毓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9-515,共7页
目的探讨甲基阿魏酸(MFA)对乙醇诱导人肝星状细胞(HSC-LX2)的NADPH氧化酶4(NOX4)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乙醇刺激HSC-LX2细胞不同时间,MTT法和Western blot法确定乙醇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点;用不... 目的探讨甲基阿魏酸(MFA)对乙醇诱导人肝星状细胞(HSC-LX2)的NADPH氧化酶4(NOX4)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乙醇刺激HSC-LX2细胞不同时间,MTT法和Western blot法确定乙醇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点;用不同浓度MFA培养细胞1 d、2 d和3 d,MTT法检测MFA对HSC-LX2细胞生长抑制率;将HSC-LX2分为正常组、乙醇组和乙醇+药物干预组,MTT法检测不同浓度MFA对乙醇诱导HSC-LX2细胞增殖的影响,荧光酶标仪检测各组活性氧簇(ROS)的表达,RT-PCR法检测各组α-SMA、NOX4和p22^(phox)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α-SMA、NOX4和p22^(phox)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50 mmol/L乙醇诱导HSC-LX2细胞24 h,ROS、α-SMA、NOX4和p22^(phox)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MFA对乙醇诱导HSC-LX2细胞ROS、α-SMA、NOX4和p22^(phox)高表达有抑制作用(P<0.05,P<0.01)。结论MFA可以抑制乙醇诱导HSC-LX2细胞ROS、α-SMA、NOX4和p22^(phox)的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阿魏酸 乙醇 人肝星状细胞 Α-SMA NOX4 P22PH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游泳结合银杏叶提取物给药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健 徐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84-786,共3页
[目的]研究低温游泳运动结合银杏叶提取物(GBE)给药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大鼠模型试验42 d,获高脂血症试验鼠,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n=3),分别为对照组、安静药物组、单纯低温游泳运动和低温游泳结合GBE... [目的]研究低温游泳运动结合银杏叶提取物(GBE)给药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大鼠模型试验42 d,获高脂血症试验鼠,将大鼠随机分成4组(n=3),分别为对照组、安静药物组、单纯低温游泳运动和低温游泳结合GBE给药组,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同时测定血清、肝脏、心脏组织中过氧化脂质(L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各试验组均能降低肝脏指数,SOD活性也明显降低;低温游泳联合GBE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TC、TG值。[结论]低温游泳联合GBE给药可以调节高血脂大鼠血脂代谢,明显降低血液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有助于高脂血症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游泳联合银杏叶提取物 高血脂大鼠 胆固醇 甘油三酯 LPO S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