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谈学习病理生理学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冯飞玲 韦瑛 甘瑞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39-1040,共2页
目的:本文总结了多年病理生理学教学经验,从学生学习的角度,阐述学好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希望能为各类相关人员学习病理生理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生理动物实验计算机教学软件的研制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冯飞玲 甘瑞静 +3 位作者 韦瑛 周智鹏 韦日明 容明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871-1872,共2页
本文总结研制“动物实验”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CAI)的设计思路和制作过程,介绍使用本软件辅助教学的初步体会,并希望在改革传统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 动物 实验 计算机辅助教学 病理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离、纯化及培养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0
3
作者 庞勇军 孙莉 +1 位作者 谢文娟 莫书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0-523,共4页
目的应用酶消化法消化心室肌组织,培养心肌细胞,探索获得高存活率和高纯度心肌细胞的培养条件,为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胰蛋白酶和胶原酶Ⅰ联合消化新生大鼠心室肌组织,控制消化时间和消化温度;用差速贴壁法和化学抑制... 目的应用酶消化法消化心室肌组织,培养心肌细胞,探索获得高存活率和高纯度心肌细胞的培养条件,为生理学和药理学研究提供细胞模型。方法胰蛋白酶和胶原酶Ⅰ联合消化新生大鼠心室肌组织,控制消化时间和消化温度;用差速贴壁法和化学抑制法纯化心肌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荧光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肌钙蛋白Ⅰ的表达;Fluo-3/AM进行细胞质内游离钙离子染色。结果培养的心肌细胞4 h后开始贴壁生长,24 h后有少数单个细胞出现自发性节律性搏动,之后连接成片,细胞簇同步收缩,细胞形态、结构完整;肌钙蛋白Ⅰ阳性率为91%;所有心肌细胞细胞质内钙离子染色阳性,荧光强度随细胞搏动呈强弱周期性变化。结论应用酶消化法可简单快捷地获得大量活力好、纯度高的心肌细胞,为心血管相关研究提供良好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分离 原代培养 胶原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促进培养乳鼠心肌细胞肌质网钙离子的释放 被引量:13
4
作者 庞勇军 孙莉 +1 位作者 谢文娟 莫书荣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21-2023,2026,共4页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乳鼠心肌细胞胞浆Ca2+浓度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荧光指示剂Fluo-3/AM负载培养大鼠乳鼠的心肌细胞,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察胞内游离钙荧光信号强度的变化,检测不同浓度红景天苷对培养心肌细...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对乳鼠心肌细胞胞浆Ca2+浓度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荧光指示剂Fluo-3/AM负载培养大鼠乳鼠的心肌细胞,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观察胞内游离钙荧光信号强度的变化,检测不同浓度红景天苷对培养心肌细胞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结果:红景天苷浓度为15 mg/L、30 mg/L和60 mg/L时,细胞内的平均[Ca2+]i升高,峰值分别为574.08±4.65、591.86±3.64和618.66±4.27(均P<0.01);有剂量依赖性而无时间依赖性。用维拉帕米阻断细胞膜外钙内流时,红景天苷同样引起细胞内[Ca2+]i升高,峰值由357.74±3.13、387.17±2.37和391.43±1.34分别上升到480.86±3.98、496.70±3.08和522.18±3.19(均P<0.01)。结论:红景天苷能升高乳鼠心肌细胞中[Ca2+]i,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肌浆网钙离子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心肌细胞 心肌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丹醌对CIA大鼠滑膜细胞增殖及TNF-α、IL-1β和MMP-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钟毓娟 李丽 +3 位作者 李勇文 杨成芳 方舒萍 程琪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3-347,共5页
目的研究白花丹醌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体外培养CI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CIA-FLS)的增殖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Ⅱ型胶原蛋白+弗氏完全佐剂建立大鼠关节炎模型(CI... 目的研究白花丹醌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体外培养CIA大鼠成纤维样滑膜细胞(CIA-FLS)的增殖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Ⅱ型胶原蛋白+弗氏完全佐剂建立大鼠关节炎模型(CIA);原代培养CIA-FLS,MTT法检测药物对CIA-FLS增殖的影响;随机设立CIA对照组、LPS对照组、甲氨蝶呤组、白花丹醌1.0μmol/L组、白花丹醌1.5μmol/L组、白花丹醌2.0μmol/L组;各药物与细胞共同孵育48 h后,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和MMP-3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MMP-3的蛋白含量。结果 MTT显示,白花丹醌能不同程度抑制CIA-FLS的增殖,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与LPS对照组比较,甲氨蝶呤或白花丹醌均能明显下调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和MMP-3的含量(P<0.001),明显降低细胞中MMP-3的蛋白含量(P<0.001)。结论白花丹醌能抑制CIA-FLS的增殖,并能通过下调TNF-α、IL-1β和MMP-3的表达而抑制LPS诱导CIA-FLS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醌 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的关节炎 滑膜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1β 基质金属蛋白酶-3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预适应心肌组织中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腺苷三磷酸酶的变化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吉球 黄勤 +2 位作者 曾青 容明智 张月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697-698,701,共3页
目的 :探讨离体心脏缺血预适应时 ,心肌局部交感神经递质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变化以及能量代谢抑制的机制。方法 :大鼠分为对照组、预适应 +停灌 /复灌组和单纯停灌 /复灌组。离体心脏经左心耳插管入左心室测心肌的收缩功能。用改良... 目的 :探讨离体心脏缺血预适应时 ,心肌局部交感神经递质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变化以及能量代谢抑制的机制。方法 :大鼠分为对照组、预适应 +停灌 /复灌组和单纯停灌 /复灌组。离体心脏经左心耳插管入左心室测心肌的收缩功能。用改良荧光法测心肌组织中的去甲肾上腺素 (NE)。用分光光度法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腺苷三磷酸酶 (ATPase)的活性。结果 :心肌组织中的NE和ACE在心肌预处置后无明显改变。预适应可抑制心肌总ATPase、Na+ K+ -ATPase和Mg2 + -ATPase的活性。结论 :大鼠离体预适应对心功能的保护作用与心肌ATPase的抑制有关 ,与心肌组织中NE的浓度和ACE的活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预适应 心肌组织 儿茶酚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腺苷三磷酸酶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中转录辅抑制因子CtBP1与其靶基因E-cadherin的表达 被引量:6
7
作者 曾思恩 肖胜军 +1 位作者 张小玲 陈秋月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5-657,共3页
目的探讨转录辅抑制因子CtBP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状况及对其靶基因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细胞肝癌组织芯片中CtBP1及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CtBP1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9.69%(204/256),其表达... 目的探讨转录辅抑制因子CtBP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状况及对其靶基因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细胞肝癌组织芯片中CtBP1及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CtBP1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9.69%(204/256),其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P=0.049);E-cadherin在肝细胞肝癌组织表达率为20.31%(52/256),与肿瘤分级相关(P=0.027);CtBP1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表达与E-cadherin呈负相关(P=0.036)。结论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CtBP1和E-cadherin可以作为肿瘤诊断的分子标记;同时转录辅抑制因子CtBP1对其靶基因E-cadherin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羧基末端结合蛋白1 上皮型钙黏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狗肝菜多糖减轻D-氨基半乳糖与脂多糖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小玲 肖胜军 +4 位作者 容明智 沈洁 张可锋 高雅 朱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52-955,共4页
目的:观察壮药狗肝菜多糖对D-氨基半乳糖(D-GalN)及脂多糖(LPS)所致大鼠急性重症肝炎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狗肝菜多糖高、低剂量和对照组;狗肝菜多糖高剂量组(300mg·kg-1)、低剂量组(150mg·kg-1)... 目的:观察壮药狗肝菜多糖对D-氨基半乳糖(D-GalN)及脂多糖(LPS)所致大鼠急性重症肝炎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狗肝菜多糖高、低剂量和对照组;狗肝菜多糖高剂量组(300mg·kg-1)、低剂量组(150mg·kg-1)在造模前灌胃给药6d,其它各组用生理盐水对照;末次给药后1h除对照组外均在腹腔内注射D-GalN(500mg.kg-1)和LPS(20μg/kg)建立大鼠急性重症肝炎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对照。于6h、12h分别观察并计算各组动物死亡率;存活动物于6h行眶后静脉窦采血用于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12h摘除眼球采血用于检测血清ALT、AST、TNF-α、IL-1β和一氧化氮(NO);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ALT、AST、NO含量,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1β水平。12h后全部处死存活动物,肝组织切片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6h各组动物均存活;与模型组相比,狗肝菜处理组12h死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组血清ALT、AST活力和TNF-α、IL-1β、NO水平均升高,狗肝菜多糖高、低剂量组血清指标均明显低于模型组。模型肝组织大片坏死、淤血,狗肝菜多糖高、低剂量组组织损伤程度明显降低,以高剂量组效果最佳。结论:狗肝菜多糖能减轻D-GalN/LPS诱导的肝损伤,可能通过降低炎性介质TNF-α、IL-1β和NO的水平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氨基半乳糖 脂多糖类 狗肝菜多糖 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与猴局部脑缺血模型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何卓凯 许乙凯 +7 位作者 邱维加 邓燕贤 周志鹏 黄志宏 冯飞铃 韦瑛 甘瑞静 庾俊雄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20-724,共5页
目的利用猴局部脑缺血模型探讨CT灌注成像在超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研究中的意义。方法采恒河猴静脉血制作自体白色血栓,经DSA手术导入至一侧大脑中动脉M1段分支,分别于栓塞前后不同时间段行CT平扫及CT灌注检查,并结合其DSA栓塞结果、临床... 目的利用猴局部脑缺血模型探讨CT灌注成像在超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研究中的意义。方法采恒河猴静脉血制作自体白色血栓,经DSA手术导入至一侧大脑中动脉M1段分支,分别于栓塞前后不同时间段行CT平扫及CT灌注检查,并结合其DSA栓塞结果、临床表现及大脑病理标本综合分析。结果经DSA栓塞并造影证实猴脑一侧大脑中动脉M1分支栓塞成功;于不同时间段行CT灌注扫描,可见相应区域灌注异常,表现为脑血容量及脑血流量降低,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延长;24h后CT平扫亦可见局部低密度梗死灶。结合尸检病理标本,3种检查结果具一致性。结论CT灌注成像能准确判断猴局部脑缺血模型超急性期脑缺血病灶的形成,对临床超急性期脑缺血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一种准确、经济及简便的检查方法,特别对指导临床溶栓治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脑缺血 疾病模型 动物 血管造影术.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细胞分离术 被引量:19
10
作者 陈吉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75-477,共3页
心肌细胞分离方法在不断得到改进。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不断调整分离程序及方法[1~3]。但要得到高产量,有持久(>2h)兴奋性和收缩功能的心肌细胞,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3],尤其是我们在整体或离体心脏复制各种疾病模型(... 心肌细胞分离方法在不断得到改进。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不断调整分离程序及方法[1~3]。但要得到高产量,有持久(>2h)兴奋性和收缩功能的心肌细胞,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3],尤其是我们在整体或离体心脏复制各种疾病模型(缺血,心肌肥大等),要在单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分离术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介入法导入自体血栓建立猴局部脑缺血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飞玲 黄志宏 +9 位作者 邓燕贤 于俊雄 邱维佳 周智鹏 何作凯 韦瑛 甘瑞静 韦日明 容明智 陈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930-1930,1938,共2页
目的:采用血管介入法导入自体血栓,建立猴局部脑缺血动物模型,为脑缺血的相关研究提供创伤小、应用前景大的基础研究平台。方法:以12只食蟹猴为实验对象,采用血管介入法从股动脉将微导管超选至大脑中动脉(MCA)M1分枝,导入自体血栓堵塞MC... 目的:采用血管介入法导入自体血栓,建立猴局部脑缺血动物模型,为脑缺血的相关研究提供创伤小、应用前景大的基础研究平台。方法:以12只食蟹猴为实验对象,采用血管介入法从股动脉将微导管超选至大脑中动脉(MCA)M1分枝,导入自体血栓堵塞MCA。结果:栓塞后,数字影像血管造影系统下可见M1段以后的血管显影不良;1 h后,CT灌注成像均显示大脑局部血流量和血容量下降,血流平均通过时间延长;48 h后常规CT平扫可见典型的低密度陈旧性局部脑缺血病灶。栓塞后24 h内,取两只动物尸体解剖,大脑切片TTC染色,显示患侧MCA区脑梗病灶;其余动物清醒后,缺血对侧肢体均有不同程度的瘫痪,神经功能评分均<60分。结论:用血管介入法导入自体血栓建立的猴局部脑缺血动物模型,插管和栓塞过程清晰、定位准确、创伤小、并发症少、结果与临床更相似,在脑缺血的相关研究中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梗塞 大脑中动脉 食束猴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C、IT与EPO在脑缺血耐受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12
作者 冯飞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46-1647,共2页
一次或多次短暂的、非致死性的脑缺血刺激,即所谓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PC),能让脑组织对随后发生严重的、甚至致死性的缺血产生耐受,这就是脑对抗缺血的一种自身性保护现象,又称为缺血耐受(isehemic tolerance phenomenon... 一次或多次短暂的、非致死性的脑缺血刺激,即所谓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PC),能让脑组织对随后发生严重的、甚至致死性的缺血产生耐受,这就是脑对抗缺血的一种自身性保护现象,又称为缺血耐受(isehemic tolerance phenomenon,IT).然而,将IPC人为地直接用于有脑缺血隐患的人体上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果将研究证实在IT过程中确有作用的内源性神经保护介质及其制剂提供给病人,触发IPC,也许是切实可行的.最近有人提出了药物预处理、化学预处理等概念,试图通过模拟体内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内源性物质,发挥IT保护脑细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耐受 IPC 发生机制 IT EPO 内源性神经保护 神经保护作用 非致死性 缺血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阿魏酸对乙醇诱导HSC-LX2细胞NOX4和α-SM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琪 李勇文 +2 位作者 李丽 杨成芳 钟毓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9-515,共7页
目的探讨甲基阿魏酸(MFA)对乙醇诱导人肝星状细胞(HSC-LX2)的NADPH氧化酶4(NOX4)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乙醇刺激HSC-LX2细胞不同时间,MTT法和Western blot法确定乙醇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点;用不... 目的探讨甲基阿魏酸(MFA)对乙醇诱导人肝星状细胞(HSC-LX2)的NADPH氧化酶4(NOX4)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乙醇刺激HSC-LX2细胞不同时间,MTT法和Western blot法确定乙醇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点;用不同浓度MFA培养细胞1 d、2 d和3 d,MTT法检测MFA对HSC-LX2细胞生长抑制率;将HSC-LX2分为正常组、乙醇组和乙醇+药物干预组,MTT法检测不同浓度MFA对乙醇诱导HSC-LX2细胞增殖的影响,荧光酶标仪检测各组活性氧簇(ROS)的表达,RT-PCR法检测各组α-SMA、NOX4和p22^(phox)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α-SMA、NOX4和p22^(phox)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50 mmol/L乙醇诱导HSC-LX2细胞24 h,ROS、α-SMA、NOX4和p22^(phox)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MFA对乙醇诱导HSC-LX2细胞ROS、α-SMA、NOX4和p22^(phox)高表达有抑制作用(P<0.05,P<0.01)。结论MFA可以抑制乙醇诱导HSC-LX2细胞ROS、α-SMA、NOX4和p22^(phox)的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阿魏酸 乙醇 人肝星状细胞 Α-SMA NOX4 P22PH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作为ceRNA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想 蔡乐 +1 位作者 王文波 王勇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2年第5期368-372,共5页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核苷酸的RNA分子,可作为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对microRNA(miRNA)及其下游靶基因进行调控,这种调控在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退行性病变等...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核苷酸的RNA分子,可作为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对microRNA(miRNA)及其下游靶基因进行调控,这种调控在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退行性病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代研究证实,lncRNA可通过ceRNA作用对转录产物进行调控,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氧自由基生成、炎性反应、凋亡、自噬及内质网应激等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将对lncRNA作为ceRNA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潜在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lncRNA ce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敲减质粒pLKO.1-shDAPK1的构建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15
作者 秦坤 徐绍业 +3 位作者 韩雨 闫建国 夏春波 邵晓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5-720,共6页
目的 构建敲减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shDAPK1)基因的慢病毒质粒及稳转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并检测SH-SY5Y细胞中DAPK1敲减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合成特异性敲减DAPK1基因的上下游引物,将引物退火后与双酶切PLKO.1载体经T... 目的 构建敲减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shDAPK1)基因的慢病毒质粒及稳转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并检测SH-SY5Y细胞中DAPK1敲减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合成特异性敲减DAPK1基因的上下游引物,将引物退火后与双酶切PLKO.1载体经T4连接酶连接、转化、提取质粒并进行DNA测序,获得重组正确的慢病毒干扰质粒pLKO.1-shDAPK1。将该重组的质粒与辅助质粒psPAX2和pMD2.G共转染HEK293T细胞,72 h后收集慢病毒上清液,感染SH-SY5Y细胞,利用嘌呤霉素进行阳性筛选,得到稳定敲减DAPK1的SH-SY5Y细胞系。利用Western blot检测SH-SY5Y稳转细胞系中DAPK1蛋白以及用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处理后的Bax、Bcl-2及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H-SY5Y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重组pLKO.1-shDAPK1质粒的测序比对结果正确,嘌呤霉素筛选后获得shDAPK1稳转SH-SY5Y细胞系(shDAPK1-SY5Y),该稳转细胞系中DAPK1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此外还上调了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且流式检测结果显示该细胞系凋亡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成功构建了慢病毒敲减质粒pLKO.1-shDAPK1,并建立了DAPK1低表达的SH-SY5Y稳定感染细胞系,明显抑制了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1 慢病毒 质粒构建 人骨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