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骨距的解剖与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夏春波 秦小云 +5 位作者 沈洪涛 李建全 刘源劼 张幸 兰羚元 程先雄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8-450,共3页
目的:研究股骨距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制作股骨距标本,测量股骨距长度、夹角等参数,显微镜下观察股骨距显微结构特点,并进行股骨距力学实验。结果:股骨距平均长度为51.32±0.67mm,股骨距长轴与股骨颈长... 目的:研究股骨距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制作股骨距标本,测量股骨距长度、夹角等参数,显微镜下观察股骨距显微结构特点,并进行股骨距力学实验。结果:股骨距平均长度为51.32±0.67mm,股骨距长轴与股骨颈长轴的夹角为36.55±4.50°。去除股骨距的股骨压缩强度明显低于保留股骨距的压缩强度(P<0.05)。结论:股骨距解剖结构复杂,在股骨力学负重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距 解剖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唇裂所致唇鼻部解剖结构改变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夏春波 王伯钧 秦小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0-522,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鼻畸形的形态特点,为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60例单侧唇裂鼻畸形患儿唇鼻部的结构改变特征,测量上唇面积、主要线距变化等。结果单侧唇裂患侧人中面积、侧唇面积、唇峰口角距及红唇嵴角均小于健侧(P<0.05),...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鼻畸形的形态特点,为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60例单侧唇裂鼻畸形患儿唇鼻部的结构改变特征,测量上唇面积、主要线距变化等。结果单侧唇裂患侧人中面积、侧唇面积、唇峰口角距及红唇嵴角均小于健侧(P<0.05),鼻尖鼻底距和鼻小柱偏斜度Ⅲ度明显大于Ⅱ度(P<0.05),Ⅲ度唇裂健侧唇裂隙缘唇峰点上移程度大于Ⅱ度,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唇裂唇鼻部在健侧与患侧、Ⅱ度裂与Ⅲ度裂间差异较大,在手术设计中应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唇裂鼻畸形 形态特点 手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MP1基因慢病毒干扰质粒构建及其对SH-SY5Y细胞NLRP3炎症小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王松豪 秦坤 +3 位作者 韩雨 张微微 徐绍业 邵晓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3-438,共6页
目的:构建靶向坍塌反应调节蛋白1(CRMP1)基因的慢病毒干扰质粒,建立稳定敲减CRMP1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稳转细胞系,探讨其对NLRP3炎症小体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h-CRMP1 mRNA为靶序列设计合成shRNA双链,克隆至PLKO.1载体,构... 目的:构建靶向坍塌反应调节蛋白1(CRMP1)基因的慢病毒干扰质粒,建立稳定敲减CRMP1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稳转细胞系,探讨其对NLRP3炎症小体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h-CRMP1 mRNA为靶序列设计合成shRNA双链,克隆至PLKO.1载体,构建CRMP1重组干扰质粒。将重组正确的shCRMP1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获得的慢病毒上清浓缩后感染SH-SY5Y细胞,Western blot检测SH-SY5Y细胞内CRMP1的干扰效果及其对NLRP3炎症小体各组分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DNA测序结果显示,pLKO.1-shCRMP1慢病毒干扰质粒构建成功;转染HEK-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后,细胞内CRMP1蛋白表达下降;慢病毒浓缩液感染SH-SY5Y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Western blot发现shCRMP1慢病毒能显著下调SH-SY5Y细胞中CRMP1蛋白表达。同时稳定敲减CRMP1的SH-SY5Y细胞系中发现,MPP^(+)诱导下,抑制CRMP1表达可有效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结论:成功构建pLKO.1-shCRMP1慢病毒干扰质粒,且干扰CRMP1可抑制MPP^(+)诱导的SH-SY5Y细胞NLRP3炎症小体活化,为进一步研究CRMP1在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发生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坍塌反应调节蛋白1 慢病毒干扰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中神经合并肌皮神经变异1例 被引量:9
4
作者 夏春波 蒋常文 +2 位作者 秦小云 周思 兰羚元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6-126,共1页
笔者在解剖一具男尸时发现其右侧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变异较大,现报道如下。右侧正中神经为双支型,第一支由臂丛内侧束和外侧束神经纤维组成,与腋动脉和肱动脉伴行于喙肱肌内侧,起始处横径为3.1mm;第二支由臂丛外侧束发出,穿经喙肱肌,起... 笔者在解剖一具男尸时发现其右侧正中神经和肌皮神经变异较大,现报道如下。右侧正中神经为双支型,第一支由臂丛内侧束和外侧束神经纤维组成,与腋动脉和肱动脉伴行于喙肱肌内侧,起始处横径为3.1mm;第二支由臂丛外侧束发出,穿经喙肱肌,起始处横径为5.2mm,在距起点12.7cm处与第一支汇合,汇合后的横径为6.8mm。肌皮神经肱二头肌支在距第二支起点8.4cm处发出,支配肱二头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皮神经变异 正中神经 神经纤维 肱二头肌 喙肱肌 肱动脉 腋动脉 横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肱动脉合并肌皮神经变异1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幸 夏春波 +2 位作者 兰羚元 杨展 程先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4,共1页
作者在解剖1例男尸时发现其右侧肱动脉和肌皮神经异常,现报道如下:①变异肱动脉为2支,自大圆肌下缘约2.3cm处分出,第1支肱动脉起点外径为2.9 mm,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至肘窝。
关键词 肌皮神经变异 双肱动脉 皮神经异常 右侧肱动脉 肱二头肌 大圆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裂红唇形态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夏春波 王伯钧 +2 位作者 韦进 秦小云 玉铭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唇裂红唇的形态学特点,为手术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观测48例唇裂患者红唇外观形态特征,HE染色观察干湿性红唇组织结构。结果①Ⅲ度单侧唇裂患侧红唇最厚点厚度为(3.48±0.41)mm,明显小于Ⅱ度唇裂(P<0.05);②双侧唇裂... 目的探讨唇裂红唇的形态学特点,为手术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观测48例唇裂患者红唇外观形态特征,HE染色观察干湿性红唇组织结构。结果①Ⅲ度单侧唇裂患侧红唇最厚点厚度为(3.48±0.41)mm,明显小于Ⅱ度唇裂(P<0.05);②双侧唇裂前唇上部宽度明显小于下部,前唇正中的厚度明显大于左右侧(P<0.05);③干性红唇上皮棘层和固有层较薄,毛细血管丰富,粘膜下层厚且有大量腺体,肌层较致密;湿性红唇固有层毛细血管少,粘膜下层较薄,腺体少,肌层疏松。结论单侧唇裂患侧红唇厚度可能与裂隙大小有关,双侧唇裂前唇外观形态与左右侧有差异,唇裂干湿性红唇组织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术中应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形态特点 红唇 手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干预对运动大鼠胃肠激素与AQP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莫伟彬 杨衍滔 +2 位作者 郭艳菊 周彩华 邵晓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1-417,共7页
目的研究益生菌干预下力竭性运动大鼠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NC),运动对照组(ME),安静给药组(NCY),运动给药组(MEY)。ME与MEY组进行6周力竭训练,速度为19.3 m/min,坡度为5o,每天训练1次,每周6 d。NCY... 目的研究益生菌干预下力竭性运动大鼠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NC),运动对照组(ME),安静给药组(NCY),运动给药组(MEY)。ME与MEY组进行6周力竭训练,速度为19.3 m/min,坡度为5o,每天训练1次,每周6 d。NCY与MEY组每日灌胃浓度为10~7CFU/mL益生菌溶液10.0 mL/(kg·d)。6周力竭训练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中胃肠激素ghrelin、PYY、CCK、GLP-1、MTL和GAS指标含量,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胃和结肠组织中AQP4的表达。结果 ME组大鼠血清ghrelin和PYY含量均高于NC组(P<0.01),而ME组CCK、GLP-1、MTL和GAS含量均低于NC组(P<0.01);NCY组大鼠血清ghrelin、PYY均低于ME组(P<0.01),而CCK、GLP-1、MTL和GAS含量均高于ME组(P<0.01);MEY组大鼠血清ghrelin高于NC组(P<0.05)而低于ME组(P<0.01);MEY组大鼠血清PYY的含量低于ME组(P<0.01);MEY组大鼠血清CCK含量低于NC组(P<0.05)而高于ME组(P<0.05);MEY组大鼠血清GLP-1、MTL和GAS含量均高于ME组(P<0.01)。ME组大鼠胃肠组织AQP4 mRNA和蛋白表达均低于NC组(P<0.01或P<0.05);NCY和MEY组大鼠胃肠组织AQP4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ME组(P<0.01或P<0.05)。结论力竭性运动引起大鼠胃肠激素含量发生变化以及AQP4表达的上升与补充益生菌溶液密切相关,提示益生菌可能参与了胃肠激素的分泌和水代谢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力竭运动 胃肠激素 水通道蛋白-4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侧腋动脉分支变异1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夏春波 周思 +3 位作者 陆明深 兰羚元 张幸 蒋常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6-706,共1页
笔者在解剖1例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右侧腋动脉分支异常,现报道如下:①解剖发现从右侧腋动脉第2段远侧端发出一变异动脉干,长8.1cm,起端外径为7.9mm。②变异动脉干近侧端发出肩胛下动脉和旋肱前动脉,旋肱前动脉为2支,近侧分支较小... 笔者在解剖1例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右侧腋动脉分支异常,现报道如下:①解剖发现从右侧腋动脉第2段远侧端发出一变异动脉干,长8.1cm,起端外径为7.9mm。②变异动脉干近侧端发出肩胛下动脉和旋肱前动脉,旋肱前动脉为2支,近侧分支较小,起端外径为1.0mm,远侧分支较大.起端外径为1.6mm。肩胛下动脉分支正常,分为旋肩胛动脉和胸背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变异 腋动脉 右侧 旋肱前动脉 肩胛下动脉 旋肩胛动脉 分支异常 男性尸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下丘脑腹内侧核与海马神经纤维联系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琳 秦小云 +6 位作者 靳文雨 杨开雯 邵晓云 彭云滔 王俊锋 马军 夏春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下丘脑腹内侧核与海马的传入、传出神经纤维联系,为摄食和能量代谢等内脏活动的神经调节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参考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借助脑立体定位仪将逆行示踪剂伊文思蓝(EB)分别注入SD大鼠左侧下丘脑... 目的:探讨大鼠下丘脑腹内侧核与海马的传入、传出神经纤维联系,为摄食和能量代谢等内脏活动的神经调节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参考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借助脑立体定位仪将逆行示踪剂伊文思蓝(EB)分别注入SD大鼠左侧下丘脑腹内侧核(A组,18只)或海马CA2区(B组,18只),大鼠存活3 d后,4%多聚甲醛心脏灌注,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A组双侧海马的CA2,CA3处均显示有荧光标记细胞,且对侧荧光强于同侧;B组下丘脑腹内侧核处未见荧光标记细胞。结论:下丘脑腹内侧核与海马有广泛的纤维联系,可接受来自双侧海马CA2,CA3区的神经纤维投射,两者可能在内脏活动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腹内侧核 海马 神经通路 荧光追踪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G1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夏春波 蒋常文 +3 位作者 刘源劼 周思 刘静 张晓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9-731,共3页
目的:探讨OGG1 mRNA表达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OGG1 mRNA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的癌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HE染色从组织病理学上确定鼻咽组织的良、恶性以及恶性组织的分级。应用RT-PCR法检测45例鼻咽癌... 目的:探讨OGG1 mRNA表达在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OGG1 mRNA表达与鼻咽癌患者的癌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HE染色从组织病理学上确定鼻咽组织的良、恶性以及恶性组织的分级。应用RT-PCR法检测45例鼻咽癌组织和17例正常鼻咽组织中OGG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鼻咽癌组织OGG1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57.78%,明显低于正常鼻咽组织(88.2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OGG1 mRNA表达随分化程度降低而降低(P<0.01),有淋巴转移的患者低于无淋巴转移的患者(P<0.05)。结论:OGG1 mRNA在鼻咽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提示它与鼻咽癌发生发展有关;鼻咽癌组织OGG1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对鼻咽癌的病理诊断及其分级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OGG1基因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猴模型生化指标及肾上腺的改变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荆华 朱明慧 +1 位作者 张争辉 于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4,59,共5页
目的探究食蟹猴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慢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造模后生化指标、肾上腺组织的改变。方法将8只雄性食蟹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只,造模组5只,用MPTP造模30 d。记录观察两组的行为学变化。... 目的探究食蟹猴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慢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造模后生化指标、肾上腺组织的改变。方法将8只雄性食蟹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只,造模组5只,用MPTP造模30 d。记录观察两组的行为学变化。食蟹猴造模成功后,抽血检测肾功能、葡萄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动物麻醉安乐死后,取肾上腺组织,进行HE、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多巴胺受体D2染色并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食蟹猴PD模型成功建立模型组和对照组比较,生化指标葡萄糖(glucose,GLU)、胆固醇(cholesterol,CH)有统计学差异(P<0.05),肾功能无明显差异。模型组肾上腺组织有损害,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被膜与各带、髓质之间分界基本不清,皮质层变薄,部分呈局灶性坏死。α-synuclein在肾上腺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髓质区多巴胺受体D2明显减少,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食蟹猴PD模型代谢指标明显下降;其肾上腺结构功能的改变可能与PD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检测外周生物学指标可为PD前期诊断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肾上腺 肾功能 多巴胺受体 Α-SYNUCLE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与TrkB在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英文)
12
作者 蒋常文 秦小云 +3 位作者 夏春波 周思 刘静 兰羚元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1-444,共4页
本文探讨了ERK(extracc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和Trk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在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生后2~3d的SD大鼠在无菌条件下取脑,以胰蛋白酶消化制备细胞悬液。用GFAP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星形细胞,通过... 本文探讨了ERK(extracc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和Trk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在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生后2~3d的SD大鼠在无菌条件下取脑,以胰蛋白酶消化制备细胞悬液。用GFAP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星形细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与蛋白印迹方法检测TrkB,ERKI和ERK2在星形胶质细胞的表达。结果显示,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度达95%以上,在星形胶质细胞的细胞质观察到ERK1免疫阳性染色;TrkB免疫阳性染色位于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化学发光法检测后ERK1和ERK2两条蛋白条带清晰可见。以卜结果提示大鼠大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表达TrkB,ERK和ERK2,TrKB/ERK通路可能与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酪氨酸激酶受体B 星形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通动脉变异1例
13
作者 陆明深 夏春波 +3 位作者 李光标 苏国军 陈泽文 余游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0-670,共1页
作者在解剖1例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前交通动脉与两侧大脑前动脉间连接异常,现报道如下: ①变异的前交通动脉位于视交叉的上方,距大脑前动脉起点18.4 mm,呈"工"字形,分为前交通动脉前干和后干,前、后干间有交通支相连,与大脑前动脉共同... 作者在解剖1例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前交通动脉与两侧大脑前动脉间连接异常,现报道如下: ①变异的前交通动脉位于视交叉的上方,距大脑前动脉起点18.4 mm,呈"工"字形,分为前交通动脉前干和后干,前、后干间有交通支相连,与大脑前动脉共同构成左右两个小窗,右侧小窗较大。②前交通动脉前干长4.3 mm,右侧段外径1.2 mm,左侧段外径1.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 动脉变异 大脑前动脉 连接异常 男性尸体 视交叉 交通支 右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爬板实验装置的设计制作及其在脑损伤实验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黎黎 田顺亮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8-52,共5页
目的设计制作一种大鼠爬板实验装置,以使科研工作者能轻松快捷地通过爬板实验检测大鼠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改变,并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Tβ4组、PBS组和sham组。分别采用新装置和原装置对3组大鼠进行爬板... 目的设计制作一种大鼠爬板实验装置,以使科研工作者能轻松快捷地通过爬板实验检测大鼠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改变,并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Tβ4组、PBS组和sham组。分别采用新装置和原装置对3组大鼠进行爬板实验,检测记录术后1~7d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新装置进行检测:Tβ4组和PBS组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在逐步平缓下降,5 d后,仍可检测到神经功能缺失;两组之间的差异(P<0.05)在3 d后,均可检出。Tβ4组与sham组之间的差异(P<0.05),前3d均可检出。PBS组与sham组之间的差异(P<0.05),术后一直可以检出。用原装置进行检测:Tβ4组和PBS组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呈跳跃式下降,5 d后,不再能检出神经功能缺失;两组之间的差异(P<0.05),只在第4天时检出。Tβ4组与sham组之间的差异(P<0.05),只在前2 d检出。PBS组与sham组之间的差异(P<0.05),只前在前4 d检出。结论新的实验装置制作简单,实验操作便利;可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能更好地检测出因实验因素所造成的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爬板实验 脑损伤 神经功能缺失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IR技术在膀胱肿瘤模型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亚波 王波 +7 位作者 武兴杰 马立恒 曾文彦 庄娘妥 杨清华 刘卫军 王永豪 杜森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16-719,722,共5页
目的:通过对膀胱肿瘤模型行多排螺旋CT不同剂量下扫描,对获得图像行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及CT仿真膀胱镜成像(CTVC),比较各种不同剂量条件下所得图像的质量,分析ASIR技术... 目的:通过对膀胱肿瘤模型行多排螺旋CT不同剂量下扫描,对获得图像行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daptive statistical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ASIR)及CT仿真膀胱镜成像(CTVC),比较各种不同剂量条件下所得图像的质量,分析ASIR技术在膀胱肿瘤低剂量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一新鲜正常猪膀胱,在其黏膜表面通过结扎法获得20枚1-10mm(≤5mm13枚,〉5mm7枚)连续的模拟肿瘤,运用高分辨CT(GE optima CT660)在不同剂量(120kVp,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mA)下扫描,并分别应用11种不同ASIR水平(0、10%、20%、30%、40%、50%、60%、70%、80%、90%及100%)进行数据重建,获得CTVC图像,对不同采集条件、不同ASIR水平的图像进行客观和主观评价,测量并比较平均噪声、平均信噪比(SNR)、平均对比噪声比(CNR)及CTVC图像的肿瘤检出率。结果:在管电流一定情况下,各组图像经80%水平ASIR重建后,其噪声呈较明显下降(P〈0.05)。在相同管电流下,随着ASIR水平的增高,图像的SNR值逐渐升高(P〈0.05)。在相同管电流下,随着ASIR水平的增高,图像的CNR值逐渐升高(P〈0.05)。CTVC图像对膀胱肿瘤的检出率在管电流一定的情况下,各病灶的检出率随ASIR水平的升高并无明显提高(P〉0.05)。结论:ASIR技术可以提高膀胱低剂量CT图像的质量,降低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但是,ASIR技术提高膀胱CTVC图像病灶检出率的能力有限,需要更多的实验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手术操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石将通 赵忠 +1 位作者 蒙息标 田顺亮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68-71,共4页
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被普遍认为是标准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该模型在制备过程中,易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手术操作对模型的成功制作起着关键作用。文章从大鼠颈部主要动脉的解剖位置、手术切口位置的选择、手术左右... 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被普遍认为是标准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该模型在制备过程中,易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手术操作对模型的成功制作起着关键作用。文章从大鼠颈部主要动脉的解剖位置、手术切口位置的选择、手术左右侧别的选择,以及插线位置的选择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线栓法 脑缺血模型 大脑中动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对不同聚集状态的β-淀粉样蛋白(1-42)的形态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樊里根 俸军林 +3 位作者 陈雪 杨丽娟 吕高萍 蒋常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β-淀粉样蛋白(Aβ_(1-42))在不同聚集状态下的形态结构。方法:制备寡聚体:用六氟异丙醇溶解Aβ_(1-42)单体,通风干燥后重悬于二甲基亚砜,以PBS稀释后4℃孵育24 h;按常规方法制备Aβ单体和纤维体;用AFM... 目的: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β-淀粉样蛋白(Aβ_(1-42))在不同聚集状态下的形态结构。方法:制备寡聚体:用六氟异丙醇溶解Aβ_(1-42)单体,通风干燥后重悬于二甲基亚砜,以PBS稀释后4℃孵育24 h;按常规方法制备Aβ单体和纤维体;用AFM的轻敲模式及相位成像技术观察不同聚集状态Aβ的形态结构,并与单体和纤维体进行比较。结果:在制备寡聚体样本中,可观察到不同形状的Aβ_(1-42)聚集体,包括球状寡聚体、环状结构、初级原纤维、成熟原纤维体等。初级原纤维呈串珠样链状结构,成熟原纤维呈致密的绳状结构。寡聚体高度为2~6nm,均值为4.39 nm;原纤维的长度约1μm,高度为1.5 nm^4 nm。单体分布均匀,呈颗粒状,平均高度为0.65±0.16 nm。纤维长度为2μm以上,高度为2~4 nm。结论:1用AFM可观察到Aβ单体、纤维和不同聚集状态的中间体,AFM技术是研究蛋白质聚集过程中动态变化的较好工具;2Aβ经PBS处理,可孵育出多种Aβ_(1-42)中间体:球状体、环状结构和原纤维;3本实验将为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和开发治疗AD新疗法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AFM) β-淀粉样蛋白(Aβ) 阿尔茨海默病(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突变亨廷顿蛋白 被引量:3
18
作者 方方 陈恬 +1 位作者 彭云滔 李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1-644,649,共5页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降解突变亨廷顿蛋白(mutant huntingtin,mHtt)的途径。方法在稳定表达mHtt 160Q的HEK293细胞中使用不同浓度LBP,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caspase-3活性酶标法检测caspase-3活性;使用...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降解突变亨廷顿蛋白(mutant huntingtin,mHtt)的途径。方法在稳定表达mHtt 160Q的HEK293细胞中使用不同浓度LBP,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caspase-3活性酶标法检测caspase-3活性;使用荧光显微镜检测、Image Pro Plus 6.0分析LBP对HEK293-160Q细胞中mHtt的影响并同时使用RT-PCR法检测LBP是否影响其mRNA水平;使用LBP、MG132及氯喹,分组处理HEK293-160Q细胞,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组细胞中mHtt的变化。结果 LBP能提高HEK293-160Q细胞活力,降低caspase-3活性;LBP能减少细胞中mHtt且不改变其mRNA;不同药物处理HEK293-160Q细胞后,发现与只使用LBP相比,同时使用LBP与MG132会显著降低mHtt的降解,而同时使用LBP与氯喹则对mHtt的降解没有影响。结论 LBP能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降解mHtt,减轻mHtt所引起的细胞毒性继而提高细胞活力、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亨廷顿蛋白 枸杞多糖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自噬溶酶体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3(NLRP3)炎性体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芯育 钟海凤 +3 位作者 王俊锋 农林琳 徐绍业 邵晓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65-568,共4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典型的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点是黑质区多巴胺神经元死亡。目前,炎症细胞因子介导神经炎症引起神经元死亡被广泛关注。我们总结了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3(NLRP3)在PD中的活化方式以及对神经的...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典型的退行性疾病,其病理特点是黑质区多巴胺神经元死亡。目前,炎症细胞因子介导神经炎症引起神经元死亡被广泛关注。我们总结了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3(NLRP3)在PD中的活化方式以及对神经的保护作用和对PD发展的影响。此外,对调控NLRP3影响PD的相关靶点,包括活性氧(ROS)、钙离子与钾离子、微小RNA(microRNA)、泛素以及NLRP3单核酸多态性也进行了总结,以期为PD治疗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pyrin结构域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3(NLRP3) 炎性体 中枢神经系统 帕金森病(PD)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通过PTEN/AKT减轻突变亨廷顿蛋白细胞毒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希凡 陈恬 +1 位作者 方方 李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探讨miR-21减轻突变亨廷顿蛋白(mutant huntingtin,mHtt)细胞毒性的机制。方法利用qRT-PCR检测miR-21在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HD)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以及HEK293-160Q细胞中的变化;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PTEN是否为miR-21的靶基... 目的探讨miR-21减轻突变亨廷顿蛋白(mutant huntingtin,mHtt)细胞毒性的机制。方法利用qRT-PCR检测miR-21在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HD)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以及HEK293-160Q细胞中的变化;双荧光素酶实验检测PTEN是否为miR-21的靶基因;转染miR-21 mimics后,CCK8检测细胞活力,Caspase-3活性酶标检测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PTEN、Ser-473位点磷酸化的AKT以及AKT。结果qRT-PCR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及HEK293-20Q细胞相比,HD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及HEK293-160Q细胞中miR-21均显著降低;双荧光素酶实验证实PTEN为miR-21靶基因;在HEK293-160Q细胞中转染miR-21 mimics后PTEN显著降低、p-AKT-Ser 473/AKT显著升高。结论miR-21能通过降低PTEN来提高p-AKT-Ser 473/AKT,减轻mHtt所引起的细胞毒性继而提高细胞活力、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亨廷顿蛋白 MIR-21 PTEN 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