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西栾川县骆驼山硫锌多金属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1
1
作者 裴秋明 张寿庭 +5 位作者 曹华文 唐利 许腾 李军军 张旭晃 郭娜娜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1-754,共14页
豫西栾川晚侏罗世中酸性岩浆热液活动形成了一套Mo-W(Fe)-Pb-Zn-Ag多金属成矿系列。其中骆驼山硫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南泥湖矿田岩体的外接触带。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ICP-MS对该矿床中闪锌矿/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 豫西栾川晚侏罗世中酸性岩浆热液活动形成了一套Mo-W(Fe)-Pb-Zn-Ag多金属成矿系列。其中骆驼山硫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南泥湖矿田岩体的外接触带。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ICP-MS对该矿床中闪锌矿/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矿床中闪锌矿微量元素的组成以富集Cd、In、Cu,亏损Ga、Tl为主要特征;Cd、In、Ga等分散元素主要赋存在闪锌矿中,Co、Ni主要富集在黄铁矿中。闪锌矿/黄铁矿中的∑REE含量均明显低于近矿围岩,早阶段闪锌矿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配分曲线右倾;晚阶段闪锌矿LREE含量降低,配分曲线趋向平缓,并与晚阶段黄铁矿呈现互补性异常。闪锌矿的部分微量元素如Ga、Ge、Cd、In、Tl等能指示成矿温度、成矿流体特征及矿床成因,总体上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与岩浆热液型矿床一致,与栾川中鱼库矿床成因相近,矿床形成于中高温环境。通过与邻区矿床对比分析,显示从成矿系列的过渡带到外围,成矿温度等特征呈规律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锌矿 微量元素 地球化学 成矿系列 骆驼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栾川矿集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帆 王功文 +2 位作者 贾文娟 邵晋涵 郭娜娜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956-,共1页
河南栾川矿集区是华北陆块南缘著名的斑岩型钼矿集区,经数十年找矿勘查及科研工作,铅锌矿勘查取得重要进展。相继发现百炉沟、赤土店、冷水北沟、西沟、骆驼山、杨树凹、银河沟、洪洞沟等铅锌多金属矿脉群,矿床类型大多认为是热液脉型... 河南栾川矿集区是华北陆块南缘著名的斑岩型钼矿集区,经数十年找矿勘查及科研工作,铅锌矿勘查取得重要进展。相继发现百炉沟、赤土店、冷水北沟、西沟、骆驼山、杨树凹、银河沟、洪洞沟等铅锌多金属矿脉群,矿床类型大多认为是热液脉型和矽卡岩型。该矿集区发现有百余条含矿断裂带,与铅锌多金属矿床具有相似的矿化特征。显示出了良好的找矿潜力,由此对该区铅锌矿的深入研究和投入相关勘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集区 栾川 铅锌矿床 铅锌多金属矿 地质特征 锌矿 找矿勘查 矿床类型 矿化特征 找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栾川县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文献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8-49,共2页
栾川地处河南省西部山区,隶属洛阳市管辖.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南缘与秦岭褶皱系北侧的衔接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岩层古老,岩浆活动频繁,各类围岩蚀变强烈,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自1955年以来,随着县域范围内国家巨额资金的投入和各专业... 栾川地处河南省西部山区,隶属洛阳市管辖.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南缘与秦岭褶皱系北侧的衔接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岩层古老,岩浆活动频繁,各类围岩蚀变强烈,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自1955年以来,随着县域范围内国家巨额资金的投入和各专业地勘单位的不懈努力,初步发现和探明各类有用矿床(点)238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发展 可持续发展 发展战略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栾川矿集区钼钨铅锌银多金属矿成矿系统及演化特征 被引量:14
4
作者 唐利 张寿庭 +5 位作者 曹华文 李冬 张旭晃 张云辉 田浩浩 张浩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6-368,共13页
探讨河南省栾川钼钨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内不同矿床类型、不同成矿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S、Pb、C、H、O 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不同类型矿床具有统一的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是由斑岩体中心向外不断演化的岩浆热液流体体系... 探讨河南省栾川钼钨铅锌银多金属矿集区内不同矿床类型、不同成矿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S、Pb、C、H、O 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研究区内不同类型矿床具有统一的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是由斑岩体中心向外不断演化的岩浆热液流体体系。区内不同类型矿床均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62~131 Ma B.P.)岩浆热液活动的产物,钼钨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以晚侏罗世花岗斑岩体为中心,由中心向外分为中心成矿带(斑岩-矽卡岩型钼钨矿床)、过渡带(矽卡岩型硫锌多金属矿床)和边缘成矿带(热液型铅锌银矿床)。由中心向外,成矿时代具有由老到新的变化趋势,矿物组合和蚀变类型具有由高温到低温变化的特征,成矿流体具有由高温-高盐度岩浆热液流体向中低温-低盐度流体演化的趋势,晚期大气降水加入特征明显。由于不同成矿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差异和成矿流体运移路径上物理化学条件的不同,富含成矿物质的深源岩浆热液流体在斑岩岩浆热动力驱动下,形成了一个以燕山期花岗斑岩岩浆侵入活动为中心,时空密切关联的钼钨铅锌银多金属成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热液 同位素 钼钨铅锌银 成矿系统 栾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栾川三道沟铅锌银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5
作者 唐利 张寿庭 +5 位作者 曹华文 田浩浩 张旭晃 张亚飞 陈慧军 张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59-368,共10页
河南栾川三道沟铅锌银矿床是豫西铅锌银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床成矿作用划分为早、中、晚3个成矿阶段,即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铅锌银硫化物阶段和石英-方解石阶段。各成矿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主要有液体包裹体、气体包裹体、含CO... 河南栾川三道沟铅锌银矿床是豫西铅锌银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床成矿作用划分为早、中、晚3个成矿阶段,即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铅锌银硫化物阶段和石英-方解石阶段。各成矿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主要有液体包裹体、气体包裹体、含CO2包裹体3种类型。成矿早、中、晚阶段成矿温度依次降低,分别为260~360℃、200~320℃、160~260℃,成矿流体盐度先升高后降低,分别为4%~10%、6%~12%、4%~8%,密度为0.58~1.06g/cm3,平均0.86 g/cm3,即成矿流体为高—中温、低盐度、低密度流体。成矿早阶段δD=-67.5‰^-75.1‰,δ18O水=6.4‰~11.1‰;成矿中阶段δD=-106.8‰,δ18O水=5.0‰;成矿晚阶段δD=-86.4‰^-100‰,δ18O水=-0.7‰~2.2‰,综合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岩浆水或变质水,成矿中—晚阶段有大气降水的加入。初步认为三道沟铅锌银矿床属于中温热液脉型铅锌银矿床,是燕山期岩浆期后含矿热液充填成矿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铅锌银矿床 三道沟 栾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栾川西鱼库隐伏斑岩型Mo-W矿床地球化学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6
作者 韩江伟 郭波 +5 位作者 王宏卫 马有华 冯战奎 云辉 燕长海 李冬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89-1796,共8页
西鱼库大型隐伏斑岩钼-钨矿床是近年来在栾川地区开展深部找矿勘查过程中的新发现。该矿床与南泥湖、上房沟钼矿不同,其矿体主要赋存于斑岩体内部而非岩体外接触带的矽卡岩或角岩中。与南泥湖和上房岩体相比,西鱼库隐伏斑岩体的Si O2、... 西鱼库大型隐伏斑岩钼-钨矿床是近年来在栾川地区开展深部找矿勘查过程中的新发现。该矿床与南泥湖、上房沟钼矿不同,其矿体主要赋存于斑岩体内部而非岩体外接触带的矽卡岩或角岩中。与南泥湖和上房岩体相比,西鱼库隐伏斑岩体的Si O2、K2O含量略低,具有正Eu异常,表明西鱼库隐伏斑岩体比南泥湖和上房岩体分异程度略低,更接近成矿岩浆中心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栾川 西鱼库 隐伏斑岩钼-钨矿床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栾川鱼库Mo矿床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成矿规律 被引量:2
7
作者 贾文娟 王功文 +10 位作者 韩江伟 燕长海 宋要武 刘传权 冯源 王宏卫 杨帆 孔亮 郭娜娜 张旭晃 李军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09-1218,共10页
栾川鱼库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岩浆-矽卡岩热液成矿作用有关,是近年来发现的大型隐伏钼多金属矿床。对鱼库矿区骨干剖面的深部钻孔(〉1 000 m)中黄铁矿开展热电性标型特征分析,发现样品中黄铁矿以N型为主,总... 栾川鱼库钼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岩浆-矽卡岩热液成矿作用有关,是近年来发现的大型隐伏钼多金属矿床。对鱼库矿区骨干剖面的深部钻孔(〉1 000 m)中黄铁矿开展热电性标型特征分析,发现样品中黄铁矿以N型为主,总含量达96%。根据黄铁矿导型及热电性参数变化特征推测出矿体向深部有一定规模的延伸。根据热电性实验数据计算出成矿温度范围在270~332℃之间,结合矿床矿石特征判断该矿床属于浅成中温热液成矿。并利用地质统计学知识,运用Arc GIS对计算出来的成矿温度进行克里格插值分析,探讨矿区深部成矿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热电性特征 成矿预测 鱼库Mo矿床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建模的指示克里格估算与分形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曲家楠 王功文 +3 位作者 郝应龙 郭娜娜 冯源 朱彦彦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B12期198-201,共4页
因地质统计学(侯景儒等,1982)和分形方法在空间预测和不确定分析方面的明显优势,与三维地质建模技术(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ing,简称3DGM)(Simon等,1999)结合(Kevin等,2005;王功文等,2007;Calcagno等,200... 因地质统计学(侯景儒等,1982)和分形方法在空间预测和不确定分析方面的明显优势,与三维地质建模技术(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ing,简称3DGM)(Simon等,1999)结合(Kevin等,2005;王功文等,2007;Calcagno等,2008;C6dric等,2010;Wang等,2011)更好的解决了矿山开采过程中各种储量计算和误差估计问题,为解决地质变量条件下的统计问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方法 三维建模 克里格 估算 地质统计学 不确定分析 空间预测 建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钼矿成矿远景预测与评价——以三道庄一南泥湖矿区为例
9
作者 郝应龙 王功文 +2 位作者 曲家楠 郭娜娜 李昆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B12期186-189,共4页
1引言 矿床的元素空间分布规律对地质勘查和深部找矿工作具有指导作用,而如何简单、快速地描述矿床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的特征以及定量化揭示深部隐伏矿体,因此使用非线性方法就具有重要意义。分形理论作为非线形理论的一个分支,是法国... 1引言 矿床的元素空间分布规律对地质勘查和深部找矿工作具有指导作用,而如何简单、快速地描述矿床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的特征以及定量化揭示深部隐伏矿体,因此使用非线性方法就具有重要意义。分形理论作为非线形理论的一个分支,是法国数学家Mandelbrot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解决非线形现象的一种方法(Mandelbrot,19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理论 成矿远景预测 南泥湖 深部找矿工作 空间分布规律 矿区 评价 钼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