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相山铀矿区与非铀矿区稻谷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平辉 叶长盛 +1 位作者 谢淑容 芮玉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972-1975,共4页
文章对比分析研究了江西相山铀矿区和非铀矿区稻谷中天然放射性核素U和Th的含量特征。样品分别采自江西省相山铀矿区及远离铀矿区的抚州市郊丘陵水稻种植区。结果表明相山铀矿区稻谷中天然放射性核素U的含量显著高于非铀矿区的稻谷,铀... 文章对比分析研究了江西相山铀矿区和非铀矿区稻谷中天然放射性核素U和Th的含量特征。样品分别采自江西省相山铀矿区及远离铀矿区的抚州市郊丘陵水稻种植区。结果表明相山铀矿区稻谷中天然放射性核素U的含量显著高于非铀矿区的稻谷,铀矿区内稻谷中放射性核素U含量平均值是非铀矿区的5.30倍;但铀矿区内稻谷中放射性核素Th的含量却较非铀矿区稻谷含量低,仅为其Th含量的50%。另外,相山铀矿区内稻谷中放射性核素U和Th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线性关系,稻谷中放射性核素Th的含量随U含量的增加而升高。铀矿区内稻谷中放射性核素U含量显著高于非铀矿区的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然而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对于保证我国区域稻谷质量和食品安全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区 稻谷 天然放射性核素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信号去噪的最优小波基选取方法 被引量:59
2
作者 张华 陈小宏 杨海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0-75,164+170-171,共6页
利用小波技术进行地震信号去噪处理的效果与最优小波基的选取有关。本文在剖析地震信号特点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上讨论小波基选取准则,再从实验角度进行对比选择,提出在进行小波分解和重构时应分别选择不同的小波基函数,以保证重构信号... 利用小波技术进行地震信号去噪处理的效果与最优小波基的选取有关。本文在剖析地震信号特点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上讨论小波基选取准则,再从实验角度进行对比选择,提出在进行小波分解和重构时应分别选择不同的小波基函数,以保证重构信号的精确度,增强对地震信号的处理能力。此方法改变了以往分解与重构处理时均采用同一小波基函数的做法。文中最终选择适合于地震信号去噪处理的bior2.4小波基。对实际资料处理效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应用bior2.4小波基处理地震数据,不仅去噪效果好,而且在结果数据中能提取地震信号的有效低频和高频成分,拓宽了地震信号有效频带,并同时提高了地震信号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小波分析 小波基函数 去噪 信噪比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二茂铁和双噻唑的聚合席夫碱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熊国宣 曾东海 +1 位作者 周瑜芬 陆春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共4页
以丁二酮、液溴和硫脲为原料经过有机合成反应制得2,2′-二氨基-4,4′-联噻唑(DABT);利用合成的DABT和二茂铁甲醛通过缩合反应得到小分子二茂铁席夫碱,利用傅列德尔-克拉夫茨反应原理制备了聚合二茂铁席夫碱;再将金属铁、镍和铜的硫酸... 以丁二酮、液溴和硫脲为原料经过有机合成反应制得2,2′-二氨基-4,4′-联噻唑(DABT);利用合成的DABT和二茂铁甲醛通过缩合反应得到小分子二茂铁席夫碱,利用傅列德尔-克拉夫茨反应原理制备了聚合二茂铁席夫碱;再将金属铁、镍和铜的硫酸盐掺杂聚合物得到其金属配合物,利用红外、1H核磁表征了产物的结构,用四探针测试仪和古埃磁天平测试了产物的电导率和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合成产物是聚合二茂铁基席夫碱,其电导率为1.61×10-6S.cm-1,处于半导体范围;掺杂有Fe2+,Ni2+和Cu2+的硫酸盐配合物的磁增重均比未掺杂的聚合物有明显的提高,其中掺杂Cu2+金属离子的配合物性能最好,这暗示它可作为一类新型的有机功能电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茂铁 双噻唑 席夫碱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纳米钡铁氧体制备及其吸附铀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熊国宣 黄海清 张志宾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041-1044,共4页
以硝酸铁和硝酸钡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溶胶-凝胶与自蔓延燃烧法相结合制备多孔纳米钡铁氧体,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与振动样品磁强计表征产物的组成、形貌与磁性能;采用静态实验法研究多孔纳米钡铁... 以硝酸铁和硝酸钡为原料、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溶胶-凝胶与自蔓延燃烧法相结合制备多孔纳米钡铁氧体,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与振动样品磁强计表征产物的组成、形貌与磁性能;采用静态实验法研究多孔纳米钡铁氧体对含铀废水中铀的吸附性能,探讨溶液pH、吸附温度与振荡吸附时间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纳米钡铁氧体的平均粒径为45~65nm,饱和磁场强度为62.83emu/g,矫顽力为5 481.0Oe;当多孔纳米钡铁氧体用量为0.02g、铀溶液pH为6、振荡吸附时间为30min、在25℃下,多孔纳米钡铁氧体对含铀废水中铀的吸附容量可达921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纳米钡铁氧体 制备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SO_4^(2-)/CeO_2催化合成D,L-丙交酯 被引量:1
5
作者 冯雪风 金卫根 +1 位作者 杨婥 陈昌林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0,共4页
制备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CeO2,探索了合成D,L-丙交酯的催化剂的最优条件:用表面活性剂十二胺制备介孔二氧化铈,1mol·L-1的硫酸浸渍24h,500℃焙烧5h制备的SO42-/CeO2固体超强酸酸性强、催化活性好。并得到此催化剂合成D,L-丙... 制备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O42-/CeO2,探索了合成D,L-丙交酯的催化剂的最优条件:用表面活性剂十二胺制备介孔二氧化铈,1mol·L-1的硫酸浸渍24h,500℃焙烧5h制备的SO42-/CeO2固体超强酸酸性强、催化活性好。并得到此催化剂合成D,L-丙交酯最优工艺条件:催化剂用量是乳酸质量的1.0%,脱水齐聚化温度为60℃~130℃,时间1.5h,解聚温度150℃~210℃,时间90min,此时丙交酯收率最高,达6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 L-丙交酯 固体超强酸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在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浸出中对铜与铁离子吸附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卫民 谷士飞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7,共4页
通过摇瓶实验,研究了活性炭在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浸出中对铜与铁离子吸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浓度和pH值对活性炭吸附铜和铁离子有重要影响,活性炭对铜和铁离子的吸附量随活性炭浓度增加而增加。在原生硫化铜矿石细菌浸出的初始阶... 通过摇瓶实验,研究了活性炭在原生硫化铜矿细菌浸出中对铜与铁离子吸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浓度和pH值对活性炭吸附铜和铁离子有重要影响,活性炭对铜和铁离子的吸附量随活性炭浓度增加而增加。在原生硫化铜矿石细菌浸出的初始阶段,添加活性炭可以大大加快铜的浸出速度和提高铜的浸出率,在600 h内,铜的浸出率可以达到79%,比不添加活性炭时提高了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 细菌浸出 原生硫化铜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噻唑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7
作者 熊国宣 熊小青 +2 位作者 杨女卓 曾东海 邓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19,共4页
以丁二酮、液溴和硫脲为原料合成了2,2-二氨基-4,4-联噻唑(DABT);将DABT与对氨基苯甲酸和多聚甲醛共聚制得对氨基苯甲酸缩聚DABT聚合物,然后与铁、镍、铜的硫酸盐配合得到金属配合物。表征了产物结构,测试了产物的热性能、电导率、磁性... 以丁二酮、液溴和硫脲为原料合成了2,2-二氨基-4,4-联噻唑(DABT);将DABT与对氨基苯甲酸和多聚甲醛共聚制得对氨基苯甲酸缩聚DABT聚合物,然后与铁、镍、铜的硫酸盐配合得到金属配合物。表征了产物结构,测试了产物的热性能、电导率、磁性能和荧光特性。结果表明,对氨基苯甲酸缩聚DABT聚合物的电导率优于配合有金属离子的聚合物,其值为3.12×10-6S/cm,处于半导体范围;配合Fe2+的聚合物具有一定的磁性能,表明配合Fe2+聚合物是一种有机软铁磁体;而配合Cu2+的聚合物能激发产生荧光,具有发射紫外-蓝光特性,可作为新型有机光功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噻唑 聚合物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铀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代鹏飞 王帅 +3 位作者 钱坤 袁凤辉 朱业安 黄德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44-650,共7页
为探究某铀矿区附近农田土壤的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以该铀矿采矿区、冶炼厂和尾矿坝附近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并采用经改良后的BCR四步提取法对土壤重金属Pb、Cd、Cr、Cu和U生物有效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 为探究某铀矿区附近农田土壤的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以该铀矿采矿区、冶炼厂和尾矿坝附近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并采用经改良后的BCR四步提取法对土壤重金属Pb、Cd、Cr、Cu和U生物有效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田土壤偏酸性;不同区位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尾矿坝、冶炼厂和采矿区;重金属赋存形态主要为残渣态;重金属元素Pb、Cd、Cr和Cu生物有效态含量分别占其总含量的27%~42%,放射性核素U生物有效态含量为U总含量的43%~45%;不同区位农作物对重金属Cr、Cd、Cu和Pb富集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采矿区、冶炼厂和尾矿坝;各区位农作物对U的富集效果均最强。综上,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受pH值、有机质含量及重金属生物有效态含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越强,其引起的生态风险越大;不同区位农田土壤中重金属Cr、Cd、Cu和Pb生物有效性由大到小依次为采矿区、冶炼厂和尾矿坝;不同区位农田土壤重金属中U的生物有效性均最强;由于受提炼铀矿石的影响,冶炼厂相较于其他研究区域具有更强的U生物有效性;虽然尾矿坝农田农作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效果较差,但考虑到该区位土壤重金属含量较大,其带来的生态风险仍值得关注。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该矿区重金属污染的科学生物防治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区 农田土壤 重金属 赋存形态 生物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某铀矿区土壤中重金属镉含量特征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王一婷 刘平辉 张淑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4期15-17,共3页
[目的]对华东某铀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含量进行评价研究。[方法]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铀矿区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所采样品Cd含量范围为0.05-1.81 mg/kg,采矿区与尾矿坝区所采土壤样品污染程度较高;正在开采矿区... [目的]对华东某铀矿区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含量进行评价研究。[方法]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铀矿区土壤重金属镉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所采样品Cd含量范围为0.05-1.81 mg/kg,采矿区与尾矿坝区所采土壤样品污染程度较高;正在开采矿区位置上游土壤中Cd含量高于下游,采矿区沿运输路线所采样品含量偏高。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整个采样区各区域土壤均受到重金属Cd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照区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最小。[结论]所采样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镉污染。各区域受污染程度大小依次为采矿区〉整个矿区〉尾矿坝〉含矿未采区〉对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镉含量 污染评价 铀矿区 华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不可逆热致变色Schiff碱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刚 许文苑 孟莉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32-1036,共5页
合成了双水杨醛缩对苯二胺(L1)及其与锌(Ⅱ)的配合物(L1Zn)和双水杨醛缩间苯二胺(L2)及其与镍(Ⅱ)的配合物(L2Ni),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质谱对4种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Schiff碱化合... 合成了双水杨醛缩对苯二胺(L1)及其与锌(Ⅱ)的配合物(L1Zn)和双水杨醛缩间苯二胺(L2)及其与镍(Ⅱ)的配合物(L2Ni),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和质谱对4种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两种Schiff碱化合物经二价金属离子配位后其荧光光谱均发生了蓝移现象;热激发实验发现L1Zn具有可逆热致变色性质,而L2Ni热致变色不可逆,表明它们是一类新型有机热致变色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HIFF碱配合物 荧光 可逆/不可逆热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