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地电磁多参考站阵列数据处理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周聪 汤井田 +3 位作者 原源 邓居智 石福升 李勇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73-1382,1167-1168,共12页
合理利用多远参考站数据是提高大地电磁(MT)数据处理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从阵列电磁数据处理模型出发,提出一种多参考站阵列数据处理技术。首先,从测区内、外优选多远参考站数据,构建天然场占优的参考数据阵列;然后,利用稳健的主成分... 合理利用多远参考站数据是提高大地电磁(MT)数据处理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从阵列电磁数据处理模型出发,提出一种多参考站阵列数据处理技术。首先,从测区内、外优选多远参考站数据,构建天然场占优的参考数据阵列;然后,利用稳健的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参考数据阵列中提取天然场源极化参数;最后,将该参数应用于目标测站阵列数据,以稳健估计方法计算目标张量阻抗。通过"死频带"畸变的实测MT数据计算实例,对比了所提方法与常规方法的处理效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参考站阵列数据处理方法可有效提高多参考站数据的利用率,可提高强噪环境下MT数据的处理质量,获得优于常规方法的处理结果,为MT"死频带"畸变数据的校正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勘探 大地电磁 远参考 多参考站阵列 MT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通辽地区上白垩统姚家组灰色砂体成因及其与铀成矿关系 被引量:37
2
作者 蔡建芳 严兆彬 +4 位作者 张亮亮 封志兵 黄笑 聂逢君 夏菲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328-335,共8页
内蒙古通辽地区姚家组中已发现多个大中型铀矿床,是松辽盆地重要的铀矿富集区。铀矿体与灰色砂体在空间上具有共生关系,研究发现姚家组灰色砂体主要有原生沉积型和后生还原改造型两种类型。其中原生沉积型灰色砂体主要受沉积相或古地貌... 内蒙古通辽地区姚家组中已发现多个大中型铀矿床,是松辽盆地重要的铀矿富集区。铀矿体与灰色砂体在空间上具有共生关系,研究发现姚家组灰色砂体主要有原生沉积型和后生还原改造型两种类型。其中原生沉积型灰色砂体主要受沉积相或古地貌控制,分布范围较小;后生还原改型灰色砂体主要受油气作用范围控制,砂体分布范围较大,还原剂充足。姚家组原生及后生形成的灰色砂体中铀丰度均较高,是本区重要铀源之一。古近纪氧化流体与还原流体长期相互作用,使得灰色砂体呈板状分布于上、下氧化带中,铀矿体则赋存于上、下氧化带之间的灰色砂体中,呈板状、似层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砂体 还原剂 铀矿体 姚家组 通辽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铀地质体与成矿铀源关系探讨 被引量:14
3
作者 吴仁贵 胡志强 +1 位作者 巫建华 刘帅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358-363,共6页
文章对富铀地质体与成矿铀源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分析了铀在不同地质作用下的迁移行为以及铀发生迁移的主要受控因素,认为富铀地质体对铀的氧化-还原成矿提供了成矿的重要铀来源;但热液成矿中铀的主要来源是在广泛的区域变质作用及... 文章对富铀地质体与成矿铀源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讨论,分析了铀在不同地质作用下的迁移行为以及铀发生迁移的主要受控因素,认为富铀地质体对铀的氧化-还原成矿提供了成矿的重要铀来源;但热液成矿中铀的主要来源是在广泛的区域变质作用及之后岩石圈频繁的构造-岩浆活动作用期间,受深部各种热及特殊流体的共同作用驱使下引起的从高热场向低热场发生的铀迁移,而非来自低热场的成矿周边富铀地质体。分析认为富铀地质体是伴随铀成矿作用形成的产物,在物质成分组成上与成矿必然具有相似性或继承性,也是内生铀矿找矿的直接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源 富铀地质体 成矿作用 构造岩浆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浸采铀钻孔过滤器对溶液渗流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9
4
作者 周义朋 黎广荣 +2 位作者 徐玲玲 赵凯 李衡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301-306,共6页
为提高矿体薄、矿砂比小的砂岩型铀矿地浸溶液工作效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钻孔过滤器影响溶液在矿层和围岩的流量分布进行了计算,以优化钻孔结构。结果表明,钻孔过滤器向围岩延伸方向及长度,是影响地浸溶液渗流分布的重要因素;采用抽... 为提高矿体薄、矿砂比小的砂岩型铀矿地浸溶液工作效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钻孔过滤器影响溶液在矿层和围岩的流量分布进行了计算,以优化钻孔结构。结果表明,钻孔过滤器向围岩延伸方向及长度,是影响地浸溶液渗流分布的重要因素;采用抽、注孔过滤器分别自矿层向下围岩和上围岩延伸的结构,可以有效增加溶浸液流经矿层的比例;过滤器延伸长度以2~3 m为宜,处于高位的注液孔过滤器延伸长度可略小于低位注液孔,有利于不同方向的均衡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地浸钻孔 过滤器 溶液渗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数值建模在地质工程综合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孙文洁 杨文凯 +1 位作者 王子超 杨蕾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0-122,共3页
介绍了地质工程综合设计的主要内容、开展实施过程以及三维数值建模在综合设计中的应用,优选典型煤矿和地层资料(华北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将相关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数据进行提取。利用国际先进的Visual Modflow专业软件进行三维数值建模... 介绍了地质工程综合设计的主要内容、开展实施过程以及三维数值建模在综合设计中的应用,优选典型煤矿和地层资料(华北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将相关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数据进行提取。利用国际先进的Visual Modflow专业软件进行三维数值建模,经过模型识别和验证,最终完成东欢坨矿8~#煤层上覆含水层涌水量预测评价,达到了地质工程综合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值建模 地质工程 VISUAL Modflow软件 涌水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克尔碱向斜构造特征与砂岩型铀矿目的层沉积相、微相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姜美珠 聂逢君 +4 位作者 张成勇 严兆彬 张鑫 乔海明 周伟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315-327,共13页
吐哈盆地的砂岩型铀矿找矿进入了攻坚期,到目前为止,除了在盆地西南缘找到了有价值的工业铀矿化以外,其他地区多年来一直没有重要突破。盆地西部布尔加地区克尔碱向斜侏罗系地层西山窑组虽然发现了若干铀矿化线索,但近年的勘查进展不大... 吐哈盆地的砂岩型铀矿找矿进入了攻坚期,到目前为止,除了在盆地西南缘找到了有价值的工业铀矿化以外,其他地区多年来一直没有重要突破。盆地西部布尔加地区克尔碱向斜侏罗系地层西山窑组虽然发现了若干铀矿化线索,但近年的勘查进展不大。究其原因,砂岩型铀矿的主要控制因素还没有完全弄清。本研究通过克尔碱向斜北、南、东部地区的野外露头地质调查,结合钻孔岩芯观察与镜下岩石鉴定,明确了北部的构造变形强,以逆冲断层和紧闭褶皱为特征;而南部的变形稍弱,主要是逆冲断层。铀矿目的层——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二段赋矿砂体主要沉积于辫状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微相环境,少量的为前缘席状砂微相环境。形成铀矿化的含铀含氧流体主要来自南部隆起区,渗入到西山窑组二段底部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后,再进入河口坝砂体中形成铀矿化,仅少量的氧化流体能够到达前缘席状砂体中。综合分析表明,向斜南部目的层成矿潜力比北部的要好,下一步找矿工作应着重在南部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目的层 沉积相 微相 克尔碱向斜 吐哈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A与ELM模型相结合的矿井突水水源快速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孙文洁 杨恒 +2 位作者 李祥 王子超 杨蕾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为了快速准确判别矿井突水水源,降低矿井突水事故给煤矿生产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危害,以赵各庄矿为例,提出了主成分分析法(PCA)与极限学习机(ELM)相结合矿井突水水源快速识别方法。结果表明:PCA确定了赵各庄矿中Na+、Ca2+、Mg2+对... 为了快速准确判别矿井突水水源,降低矿井突水事故给煤矿生产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危害,以赵各庄矿为例,提出了主成分分析法(PCA)与极限学习机(ELM)相结合矿井突水水源快速识别方法。结果表明:PCA确定了赵各庄矿中Na+、Ca2+、Mg2+对水样影响较大,为赵各庄矿水样的主控因子,排除了其它指标冗余信息的影响;在MATLAB中导入PCA确定的水样中三种主成分数据,通过ELM模型仿真训练可在10s内得出水样分类结果,分类学习时间迅速;对比ELM模型与BP神经网络对水样的分类结果,ELM仿真训练结果精确度高达100%,而BP神经网络仿真训练结果精确度仅为83.33%,远低于ELM模型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A模型 ELM模型 矿井突水 水源判别 赵各庄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条件对碳材料形貌影响及其光致吸附增强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庆春 万文杰 +1 位作者 邦宇 邓慧宇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418-425,共8页
采用葡萄糖作碳源,利用水热法制备碳材料,研究了无机添加剂、表面活性剂、葡萄糖浓度、反应釜装填体积、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碳材料形貌的影响和光照下碳材料对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当葡萄糖浓度为7.5%、装填体积为75%、反应温度为16... 采用葡萄糖作碳源,利用水热法制备碳材料,研究了无机添加剂、表面活性剂、葡萄糖浓度、反应釜装填体积、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碳材料形貌的影响和光照下碳材料对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当葡萄糖浓度为7.5%、装填体积为75%、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20 h、添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0.25%时,可制得均一的、直径约600 nm的单分散碳球。在罗丹明B水溶液浓度为8 mg/L、碳球浓度为0.4 g/L时,可见光照5 h染料去除率接近100%。水热制备条件可明显影响碳材料的形貌,光照可增强碳材料对罗丹明B类染料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碳球 水热法 形貌 吸附性 光致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统计损伤本构关系的岩石脆性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胡清波 梁海安 +3 位作者 杨婷 程新俊 陈海康 张龙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7-156,共10页
脆性评价对岩石(尤其是深部岩石)的可压裂、开挖损伤及岩爆等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总结国内外岩石脆性评价方法,基于现有脆性指数在定量表征岩石脆性程度中的局限性,考虑能够模拟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分... 脆性评价对岩石(尤其是深部岩石)的可压裂、开挖损伤及岩爆等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总结国内外岩石脆性评价方法,基于现有脆性指数在定量表征岩石脆性程度中的局限性,考虑能够模拟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分析岩石的损伤演化特征,提出一种基于统计损伤本构关系的岩石脆性特征评价新方法,建立脆性指数B D定量表征岩石的脆性程度,通过模型理论论证和室内三轴压缩试验验证脆性指数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脆性指数B D能很好地表征岩石的脆性特征,基于统计损伤本构关系的岩石脆性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通过大理岩、花岗岩以及塔木素黏土岩不同围压下的物理实验,验证脆性指数B D的正确性及相比其他方法的优越性;随着围压的增大,塔木素黏土岩表现出明显的脆性破坏向塑性破坏转变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损伤理论 本构模型 损伤演化 脆性评价 黏土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空频率倾子测深法及一维正演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敏 陈辉 +3 位作者 邓居智 尹敏 余辉 周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8-737,I0009,I0010,共12页
为了充分利用地空频率域电磁法的三分量磁场信息,参照大地电磁法倾子测量技术,提出了一种地空频率倾子测深方法。首先,从水平电偶极子在一维层状介质中的全空间磁场公式出发,推导了地空频率倾子两个分量T_(x)、T_(y)的表达式,并通过快... 为了充分利用地空频率域电磁法的三分量磁场信息,参照大地电磁法倾子测量技术,提出了一种地空频率倾子测深方法。首先,从水平电偶极子在一维层状介质中的全空间磁场公式出发,推导了地空频率倾子两个分量T_(x)、T_(y)的表达式,并通过快速汉克尔变换实现地空频率域倾子响应的一维正演;然后,对典型层状模型进行一维正演模拟,分析地空频率域倾子响应特征。通过分析均匀半空间模型和一维层状模型的正演结果,得到如下结论:(1)倾子响应整体沿场源方向及其垂直方向对称,同时存在场源畸变和过渡带畸变效应;(2)随收发距增大,倾子响应形态基本保持不变,幅值快速减小;(3)飞行高度变化时,倾子虚部幅值保持不变,实部幅值快速减小;(4)通过测量不同频率的倾子响应能够有效研究地下介质电阻率的垂向变化;(5)地空频率倾子测深法应在远区观测,可尽量避开畸变效应区,并合理选择T;和T;分量进行解释。文中模拟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理论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地空电磁法提出一种可能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空频率域电磁法 倾子测深 一维正演 层状模型 电磁响应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效场源法的CSAMT三维无限元正演模拟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林成 胡宏伶 +3 位作者 汤井田 肖卫初 肖晓 原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22-630,I0014,I0015,共11页
针对传统CSAMT三维正演场源奇异性及无穷边界处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场源的CSAMT三维无限元快速高精度正演模拟算法。首先,通过精确计算场源附近一定范围内网格节点的电磁场,实现水平电偶极源的精确模拟;然后,采用无限元代替传... 针对传统CSAMT三维正演场源奇异性及无穷边界处理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场源的CSAMT三维无限元快速高精度正演模拟算法。首先,通过精确计算场源附近一定范围内网格节点的电磁场,实现水平电偶极源的精确模拟;然后,采用无限元代替传统截断边界条件,通过有限元-无限元耦合法和并行直接求解方法,实现基于等效场源的CSAMT三维快速精确求解。均匀半空间模型测试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同时,以趋肤深度公式为基础,开展了场源等效模拟的最佳范围研究,数值结果表明对于场源的等效加载范围最好不低于1.5倍趋肤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场源 无限元 并行直接求解 趋肤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放废物处置库黏土围岩温度-应力耦合测试方法展望
12
作者 张龙鹏 梁海安 +2 位作者 杨婷 唐毯 张娟 《工程质量》 2021年第3期47-52,共6页
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围岩在温度及应力耦合作用下的工程稳定性是关系环境安全的关键问题。本文对黏土围岩高放废物处置库在放射性物质放热温度及深部地应力环境应力耦合研究工作中采用的测试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从黏土岩热学... 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围岩在温度及应力耦合作用下的工程稳定性是关系环境安全的关键问题。本文对黏土围岩高放废物处置库在放射性物质放热温度及深部地应力环境应力耦合研究工作中采用的测试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从黏土岩热学性能测试方法以及温度对黏土岩力学性质影响研究方法两个方面,对目前高放废物温度-应力耦合特性测试的试验方法及新进展进行展开叙述,并对未来黏土岩温度-应力耦合研究方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岩 高放废物 热传导 温度影响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