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卫星遥感的秦山核电周边海域温度分布研究
1
作者 石海岗 梁春利 +5 位作者 薛庆 张恩 章新益 张建永 张春雷 程旭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60,共9页
以秦山核电周边海域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系列热红外遥感数据,研究秦山核电周边海域的温度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温度反演结果与海上测温数据具有强相关性,反演结果可靠;秦山核电运行前,周边海域温度较为均匀,除自然增温外,无明显温度... 以秦山核电周边海域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系列热红外遥感数据,研究秦山核电周边海域的温度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温度反演结果与海上测温数据具有强相关性,反演结果可靠;秦山核电运行前,周边海域温度较为均匀,除自然增温外,无明显温度分异现象,沿岸南北方向上海域温度几乎无变化,东西方向存在较小的温度梯度,离岸10 km范围内温度变化不超过0.6℃;核电运行后,周边海域呈现水温分异现象,温排水分布特征与潮汐和季节密切相关,同季节落潮时刻的温升范围总体要大于涨潮,同潮态夏季温升分布总体大于冬季;某厂取水口处表层海水在涨潮时刻存在1.0℃以上温升。Landsat系列数据基本满足秦山核电周边海域温度分布研究需求,针对特定潮态温排水分布可开展航空遥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山核电 温排水 温度反演 遥感监测 潮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驱动的疑似黑臭水体遥感识别方法研究
2
作者 李启亮 卢辉雄 +5 位作者 孙永彬 汪冰 张恩 薛庆 韩少飞 牛海威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1-460,共10页
面积较小、位置隐蔽或突发性的黑臭水体难以通过波段比值法和深度学习技术进行有效地识别。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以知识为驱动的综合遥感识别方法。该方法从空间分布模式、污染源和遥感特征3个方面对黑臭水体逐... 面积较小、位置隐蔽或突发性的黑臭水体难以通过波段比值法和深度学习技术进行有效地识别。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以知识为驱动的综合遥感识别方法。该方法从空间分布模式、污染源和遥感特征3个方面对黑臭水体逐步进行识别与黑臭判定,按照生活污水类、生活垃圾类、养殖粪污类和工业污水类4个类别开展分类综合研究,给出了每一类适用的遥感识别方法。以沧州市为研究区,开展疑似黑臭水体遥感识别。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知识驱动的疑似黑臭水体识别方法有效,通过分布位置、形成原因和影像特征3个方面在研究区识别出137处黑臭水体;2)经过精度验证,黑臭水体查准率为65.8%,查全率为97.1%,准确率为64.6%,F1 Score为0.78,错分率为34.2%,漏分率为1.9%,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全面地识别黑臭水体;3)作业耗时分析,发现该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范围地区的黑臭水体分布位置。因此,该技术可为政府部门提供迅速的稳定的黑臭水体排查服务,为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水体 知识驱动 高分遥感 分类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萍乐坳陷西部地区航测遥感油气预测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江民忠 谢迎春 石岩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0-64,共5页
建立了萍乐坳陷西部地区的航测、遥感油气预测模型。通过航测、遥感构造解译和区域油气成藏背景分析,指出该地区具有中小型油气藏成藏的构造条件。圈出了常指示油气圈闭构造的航磁局部构造异常和遥感环形构造,并提取了与油气微渗漏直接... 建立了萍乐坳陷西部地区的航测、遥感油气预测模型。通过航测、遥感构造解译和区域油气成藏背景分析,指出该地区具有中小型油气藏成藏的构造条件。圈出了常指示油气圈闭构造的航磁局部构造异常和遥感环形构造,并提取了与油气微渗漏直接相关的微磁异常、航空放射性低铀异常、低钾异常和热异常,据此预测出三片油气成藏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萍乐坳陷 航测 遥感 油气预测 油气圈闭构造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砂岩型铀矿找矿的遥感-航测信息集成模型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聂俊兵 周铭 +1 位作者 谢迎春 李名松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9-102,107,共5页
应用遥感—航测(航放和航磁)信息集成技术,针对砂岩型铀矿找矿的几个重要条件:如盆地内部构造、含矿目的层、水文条件和矿化条件,构建了构造、岩性、水文和矿化4种信息集成模型。将这4种信息集成模型应用于示范区,在已知的矿化地段得到... 应用遥感—航测(航放和航磁)信息集成技术,针对砂岩型铀矿找矿的几个重要条件:如盆地内部构造、含矿目的层、水文条件和矿化条件,构建了构造、岩性、水文和矿化4种信息集成模型。将这4种信息集成模型应用于示范区,在已知的矿化地段得到的结果与实际勘探的成果符合较好,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集成模型 航测信息 遥感信息 砂岩型铀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测遥感同步技术在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怀武 韩长青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300-301,共2页
概述了应用航测遥感同步技术 ,寻找砂岩型铀矿床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及其在铀矿勘查中取得的良好效果。强调子多元地学信息的融合和互补、计算机数据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及弱信息的增强和提取是该方法成功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 航测遥感同步技术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 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海域环境变化监测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石海岗 薛庆 +3 位作者 章新益 张恩 张建永 张春雷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以杭州湾海域和连云港周边海域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5、Landsat-9的多光谱和热红外数据,对研究区的海域岸线和温度场信息进行提取,分析海域岸线变迁和温度分布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的海域岸线变化均较显著;海域温度在核电站运... 以杭州湾海域和连云港周边海域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5、Landsat-9的多光谱和热红外数据,对研究区的海域岸线和温度场信息进行提取,分析海域岸线变迁和温度分布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的海域岸线变化均较显著;海域温度在核电站运行前较为均匀,无明显温度分异,核电站运行后,因温排水排放,核电站周边海域温度出现明显分异;Landsat-9热红外数据温度反演结果可靠,可用于监测温排水对海域环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监测 海域环境 杭州湾 连云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型铀矿遥感航测信息集成模型研究
7
作者 梁春利 谢迎春 +1 位作者 梁俊 董玉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7073-7074,7091,共3页
针对砂岩型铀矿找矿的几个主要决定条件:盆地内部构造、储矿目的层、水文条件和矿化条件,应用遥感数据和航测(航放和航磁)数据集成,通过目标影像特征的归纳总结,分析影像特征的形成机制,提取与成矿有关的相关信息,建立了4种信息集成模型。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遥感 航测(航放和航磁) 信息集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测与遥感技术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现状
8
作者 王怀武 韩长青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298-299,共2页
介绍了航测与遥感技术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前提和应用领域 ,列出了大量国内外应用研究的实例 ,充分说明该技术是环境评价前期阶段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具有快速、低廉等特点 ,受到各国广泛重视和采用。
关键词 航测 遥感 环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遥感信息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应用——以巴音戈壁盆地银根地区为例
9
作者 邱骏挺 李江坤 +4 位作者 葛藤菲 木红旭 芮歆旻 杨云汉 杨燕杰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4,共12页
砂岩型铀矿是一类重要的铀矿资源,而遥感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勘查方法。由于砂岩型铀矿多形成于地下,地表常被沉积物覆盖。这种情况下,遥感是否能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发挥作用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以巴音戈壁盆地银根地区为研究对... 砂岩型铀矿是一类重要的铀矿资源,而遥感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勘查方法。由于砂岩型铀矿多形成于地下,地表常被沉积物覆盖。这种情况下,遥感是否能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发挥作用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本研究以巴音戈壁盆地银根地区为研究对象,在获取Sentinel2,Landsat7 ETM+,ASTER,ALOS DEM以及航空放射性数据的基础上,开展了地形可视化、构造解译、K-T变换、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ble index,NDVI)计算、蚀变矿物提取、Th/U比值计算等工作,并从次生还原砂岩型铀矿的成矿模式、条件与控矿要素出发,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分析表明,银根地区中部为隆起带而东南部为凹陷带,两者间为斜坡带。隆起带花岗质岩石可作为重要的铀源。斜坡带上发育的多条近东西走向的断裂构造为含铀含氧水向地下迁移创造了条件。凹陷区发育的断裂富水带和强地表蒸发作用为含铀含氧水排泄蒸发以及驱动地下水循环创造了条件。因此,银根地区隆起带、斜坡带、凹陷带构成一套完整的含铀含氧水循环体系。综合前人资料,认为中部斜坡带可能是一处较好的形成次生还原砂岩型铀矿的地段。本研究也说明,即便在覆盖严重的地区,遥感技术依然可从识别成矿条件与控矿要素的角度,为砂岩型铀矿找矿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砂岩型铀矿 巴音戈壁 银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集多尺度特征的遥感影像水体提取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天浩 杨海成 +2 位作者 李云涛 梁四幺 王晗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针对传统遥感影像水体提取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经典目标提取模型的提取结果存在丢失边缘细节信息和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层特征编码-水体识别解码的多尺度特征密集连接网络结构。首先利用深层特征编码结构中的普通卷积提取影像... 针对传统遥感影像水体提取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经典目标提取模型的提取结果存在丢失边缘细节信息和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深层特征编码-水体识别解码的多尺度特征密集连接网络结构。首先利用深层特征编码结构中的普通卷积提取影像中水体的特征信息,然后利用密集多尺度特征模块提取水体的多尺度特征和保留全局信息,最后利用水体识别解码结构对图像中的水体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提取结果精度优于经典全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像元精度达到98.56%,交并比达到78.91%,有效保留了水体的完整性和细节边缘信息,实现了水体的精细化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深度学习 水体提取 密集连接网络 膨胀卷积 密集多尺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epLabV3+的遥感影像道路中心线提取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荣军 谭海 +2 位作者 马天浩 于永帅 黄小贤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100,共7页
针对目前已有基于遥感影像道路中心线提取算法易受道路旁树木遮挡、建筑物及其阴影覆盖和道路上车辆等因素影响,造成提取出来的道路中心线存在断裂、不完整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的道路掩膜,引用细化算法提取道路中心线... 针对目前已有基于遥感影像道路中心线提取算法易受道路旁树木遮挡、建筑物及其阴影覆盖和道路上车辆等因素影响,造成提取出来的道路中心线存在断裂、不完整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的道路掩膜,引用细化算法提取道路中心线矢量数据,对矢量道路中心线进行优化的道路中心线提取方法。首先,通过对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提取出来的道路掩膜进行形态学膨胀处理,减少道路掩膜出现部分断裂、空洞、不完整现象;然后,利用细化算法,对膨胀处理后的道路掩膜提取道路中心线并进行矢量化;最后,结合出现断裂处的道路中心线间几何、空间等约束关系,进行优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对于其他道路中心线提取方法,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完整度,在不考虑前期深度学习样本制作、模型训练所使用时间的情况下,提取效率也优于其他方法;生成了标准格式的矢量道路中心线数据,可直接用于实际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DeepLabV3+ 语义分割 道路提取 道路中心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液型矿床白色云母短波红外光谱特征及其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12
作者 徐清俊 张志新 +5 位作者 叶发旺 张川 王艺龙 李瑞炜 田程 李新春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2-1035,共14页
【研究目的】白色云母是热液型矿床最为广泛发育的蚀变矿物,其短波红外光谱蕴含着丰富的地质信息,记录了其形成热液环境及其与矿化的关系。研究热液型矿床白色云母短波红外光谱变化规律及地质影响因素,这不仅可为高光谱矿物填图技术的... 【研究目的】白色云母是热液型矿床最为广泛发育的蚀变矿物,其短波红外光谱蕴含着丰富的地质信息,记录了其形成热液环境及其与矿化的关系。研究热液型矿床白色云母短波红外光谱变化规律及地质影响因素,这不仅可为高光谱矿物填图技术的深入找矿应用提供重要理论支持,还可以进一步完善蚀变矿物勘查标识体系。【研究方法】本文系统整理、总结了热液型矿床白色云母短波红外光谱特征,剖析了白色云母化学组分和含量,热液流体温度、酸碱性、压力等地质因素与其短波红外光谱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白色云母短波红外光谱吸收特征与其结构中主要的两种含氢基团Al-OH和H_(2)O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的两个特征吸收峰位分别位于2200 nm(主要吸收峰)和2350 nm(次要吸收峰)附近。白色云母Al-OH特征吸收峰位受到热液流体温度、压力、酸碱性等地质因素影响,主要发生Tschermak(契尔马克)替换^(Ⅵ)Al^(3+)+^(Ⅳ)Al^(3+)ν^(Ⅳ)Si^(4+)+^(Ⅵ)(Fe^(2+),Mg^(2+),Mn^(2+)),Si、Al、Fe、Mg、K、Na等离子含量产生变化,致使其Al-OH特征吸收峰位在2180 nm和2230 nm之间发生漂移变化。原岩组分、其他蚀变矿物、流体组分、岩石渗透率和水/岩比值等地质因素也会影响白色云母Al-OH特征吸收峰位波长的变化。【结论】白色云母Al-OH特征吸收峰波长与矿化的关系会因地质环境的不同而呈现出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在利用Al-OH特征吸收峰波长变化规律圈定矿床热液矿化中心时需要综合考虑矿床地质特征。白色云母的伊利石成熟度或结晶度(ISM或SWIR-IC)在不同的热液矿床系统中则呈现出一致性,即靠近矿床热液矿化中心,伊利石成熟度值相对较大,远离矿床热液矿化中心则相对较小。未来应加强白色云母光谱特征的精细、定量化星空(卫星和航空)高光谱遥感反演研究,建立典型热液矿床成矿热液特征的高光谱遥感反演应用示范,以推进星空高光谱遥感矿物填图技术的深入地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云母 短波红外光谱 Al-OH特征吸收峰 伊利石成熟度 矿产勘查工程 热液型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遥感地空综合预测方法在新疆卡拉塔格地区铜金矿床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孙永彬 王瑞军 +4 位作者 魏本赞 汪冰 董双发 李存金 李名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8-191,共14页
新疆卡拉塔格地区位于东天山成矿带,地质矿产资源丰富,铜金及多金属矿床集中,找矿潜力较大。铜金矿床地表矿化蚀变现象明显,发育的褐铁矿化+黄钾铁矾化+绢云母化形成地物反射光谱特征,为高光谱遥感地空综合预测方法用于探测铜金矿化蚀... 新疆卡拉塔格地区位于东天山成矿带,地质矿产资源丰富,铜金及多金属矿床集中,找矿潜力较大。铜金矿床地表矿化蚀变现象明显,发育的褐铁矿化+黄钾铁矾化+绢云母化形成地物反射光谱特征,为高光谱遥感地空综合预测方法用于探测铜金矿化蚀变信息成为可能,并成为寻找铜金矿床的有效技术方法。本文在卡拉塔格地区开展了航空高光谱和地面高光谱在铜金多金属矿床找矿研究,分别采用Hy Map航空成像光谱仪和Field Spec Pro FR光谱仪,获取了研究区Hy Map航空高光谱数据、地面准同步定标数据、地面高光谱数据,提取并筛选了基于Hy Map航空高光谱影像的成矿有利蚀变信息,在此基础上对该区红山铜金矿床航空-地面高光谱提取的蚀变信息进行了综合剖析,并结合矿区地质背景,建立了红山铜金矿床高光谱遥感地空综合找矿模型,经对比分析在该区圈定了2处找矿预测区。说明高光谱遥感地空综合预测方法在该区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高光谱 地面高光谱 诊断性光谱特征 地空综合找矿模型 红山铜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红山地区重要控矿地质单元GF-1数据遥感解译与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瑞军 闫柏琨 +3 位作者 李名松 董双发 孙永彬 汪冰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2-170,共9页
为了解高分一号(GF-1)卫星图像在地质找矿领域的应用性能,查明甘肃红山地区的成矿地质环境,利用GF-1图像对红山地区的控矿地层、构造和岩体进行遥感解译。在收集、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验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红山地区的成矿地质特征... 为了解高分一号(GF-1)卫星图像在地质找矿领域的应用性能,查明甘肃红山地区的成矿地质环境,利用GF-1图像对红山地区的控矿地层、构造和岩体进行遥感解译。在收集、梳理前人研究成果和野外验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红山地区的成矿地质特征和规律,总结区内与多金属矿密切相关的地质体,建立该区重要控矿地层、控矿构造和控矿岩体的GF-1图像解译标志;通过分析重要控矿地质单元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解析和挖掘典型矿床的控矿地质要素特征,整合典型矿床所处地质环境和控矿及赋矿要素信息,综合剖析典型多金属矿床的多源异常特征,构建找矿模型;开展找矿应用,圈定遥感找矿有利地段。经野外查证,新发现铜、钼、铁、锌等多金属矿化线索,均位于GF-1图像解译的重要控矿地质单元区,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成果,表明国产卫星数据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地质矿产勘查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一号(GF-1)卫星 重要控矿地质单元 遥感解译 找矿应用 红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五号航天高光谱遥感技术在甘肃龙首山铀矿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冯博 段培新 +4 位作者 程旭 卢辉雄 李瑞炜 张恩 汪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94-1604,共11页
为深入研究和探讨高分五号(GF-5)航天高光谱遥感技术在铀矿地质找矿中的应用效果和潜力,基于龙首山成矿带航天高光谱数据,开展高光谱数据处理和蚀变信息提取工作,创新实现了GF-5高光谱波段修复,通过构建标准光谱库和诊断光谱,运用MNF算... 为深入研究和探讨高分五号(GF-5)航天高光谱遥感技术在铀矿地质找矿中的应用效果和潜力,基于龙首山成矿带航天高光谱数据,开展高光谱数据处理和蚀变信息提取工作,创新实现了GF-5高光谱波段修复,通过构建标准光谱库和诊断光谱,运用MNF算法、PPI算法,结合SAM光谱角填图技术,完成蚀变矿物端元提取和光谱匹配,实现研究区钠长石、方解石、石英、绿泥石、赤铁矿和高岭土蚀变矿物的提取,综合区域铀矿成矿地质背景,通过开展地面波谱测量和野外调查,在验证蚀变准确度的基础上,剖析航天高光谱蚀变信息和成矿规律,构建了区域找矿定位模型,圈定找矿预测区3处,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国产GF-5高光谱遥感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五号 航天高光谱 蚀变信息提取 碱交代型铀矿 龙首山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像元分解的OLI影像草原植被覆盖区遥感岩矿信息提取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程思思 汪冰 +3 位作者 范芳 付丽华 沈鸿坡 张策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5-581,593,共8页
在植被覆盖区,植被与部分矿物存在相似的反射光谱特征,运用常规的遥感信息提取方法难以有效地提取岩矿及蚀变信息.基于Landsat8 OLI数据,以白云鄂博西南草原覆盖区为研究区,通过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法从混合像元光谱中减去植被类型终端单... 在植被覆盖区,植被与部分矿物存在相似的反射光谱特征,运用常规的遥感信息提取方法难以有效地提取岩矿及蚀变信息.基于Landsat8 OLI数据,以白云鄂博西南草原覆盖区为研究区,通过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法从混合像元光谱中减去植被类型终端单元的反射率值及其强度,达到抑制植被干扰的目的,实现岩石、土壤光谱重建.对比植被抑制前后OLI数据植被相关统计信息,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一步提取研究区植被抑制前后的羟基异常信息,结合野外验证表明:在中低密度草原覆盖区,运用线性混合像元分解法可有效抑制植被干扰,抑制干扰后提取的遥感蚀变信息更为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混合像元 植被干扰 终端单元 光谱重建 羟基蚀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永善段隐蔽性滑坡隐患综合遥感识别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永彬 张恩 +4 位作者 李启亮 牛海威 王少帅 王诜 张策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1-183,共13页
隐蔽性滑坡隐患是金沙江下游最普遍的地质灾害发育形式,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强、高位远程运动等特点。近年来,特大山区隐蔽性滑坡灾害案件频繁发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威胁。如何突破传统地质灾害调查手段的局限性、滞后性,提... 隐蔽性滑坡隐患是金沙江下游最普遍的地质灾害发育形式,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强、高位远程运动等特点。近年来,特大山区隐蔽性滑坡灾害案件频繁发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威胁。如何突破传统地质灾害调查手段的局限性、滞后性,提前有效识别隐蔽性滑坡隐患并探索其发育特征,对指导中国西南地区防灾减灾、工程规划建设具有重大科学意义。本文选择金沙江下游永善段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利用升降轨时序InSAR–光学遥感综合识别方法,精细识别区域性时序地表形变、隐蔽性滑坡隐患光学遥感信息,通过野外考察,深入探索隐蔽性滑坡隐患发育特征。研究显示:1)通过升轨时序InSAR技术识别隐蔽性滑坡隐患26处,降轨时序InSAR技术识别隐蔽性滑坡隐患28处,光学遥感识别隐蔽性滑坡隐患48处(与升降轨时序InSAR识别结果有10处重合),合计识别滑坡隐患92处;对识别结果进行100%的野外考察,将升降轨InSAR和光学遥感识别结果划分为完全一致、部分一致、仅有光学遥感识别结果、仅有InSAR识别变形结果4种情况,识别准确率分别为82.86%、80.77%、75.00%和63.64%,总体识别准确率达78.26%,略高于目前国内滑坡隐患识别平均水平,验证了滑坡隐患识别的可靠性和有效性。2)通过对比分析综合遥感识别结果可知,InSAR技术和光学遥感的识别结果与二者的识别方式、影像成像条件、滑坡活动性关系密切,二者不能直接进行互检。3)通过分析滑坡发育特征可知,隐蔽性滑坡隐患发育规律随着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升降轨InSAR技术和光学遥感识别的隐蔽性滑坡隐患在地貌空间分布、地层岩性均存在一定差别。结果表明,综合遥感识别技术充分利用了升降轨InSAR技术和光学遥感识别方法的互补性,解决了隐蔽性滑坡隐患看不见、看不清、看不准的难题,提高了滑坡识别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下游永善段 时序InSAR 光学遥感 综合遥感识别技术 隐蔽性滑坡隐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站近岸温度场航空热红外遥感测量数据处理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贺佳惠 梁春利 李名松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10年第3期51-53,共3页
核电站运行过程中需要向附近海域排放大量的冷却水,冷却水是否影响周边环境及核电站的运行,温排水数学模拟和物理模拟验证都需要获取不同季节和潮汐状况下的核电站附近区域海面温度场分布特征,而航空热红外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精度海面... 核电站运行过程中需要向附近海域排放大量的冷却水,冷却水是否影响周边环境及核电站的运行,温排水数学模拟和物理模拟验证都需要获取不同季节和潮汐状况下的核电站附近区域海面温度场分布特征,而航空热红外遥感技术可以获取高精度海面温度数据。对核电站近岸温度场航空热红外遥感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为核电温排水遥感测量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 温度场 航空热红外遥感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丹吉林盆地本巴图地区航放异常成因及HFU-03和HFU-04异常铀成矿潜力
19
作者 徐顺 伍显红 +2 位作者 李江坤 卢亚运 牛家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642-6651,共10页
研究区位于巴丹吉林盆地东南部本巴图地区。区内发现多处航放异常,为进一步探究异常成因并对下一步找铀工作提供参考,本次对这些航放异常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地面查证及铀矿找矿潜力分析。结果表明:区内存在中部密集分布的强航放异常... 研究区位于巴丹吉林盆地东南部本巴图地区。区内发现多处航放异常,为进一步探究异常成因并对下一步找铀工作提供参考,本次对这些航放异常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地面查证及铀矿找矿潜力分析。结果表明:区内存在中部密集分布的强航放异常和东南部带状分布的弱异常两类,前者主要是寻找硬砂岩型铀矿线索的航放异常,后者主要是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线索,也是在区内发现的铀成矿的新类型。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弱航放HFU-03和HFU-04异常成矿潜力进行分析。研究成果为区内铀找矿类型提供新线索及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地浸砂岩型铀矿 航放异常 巴丹吉林盆地 铀成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岸线变迁对田湾核电站温排水影响遥感调查 被引量:6
20
作者 石海岗 梁春利 +2 位作者 张建永 张春雷 程旭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6-203,共8页
以田湾核电站周边海域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2组同一潮态下、不同时相的Landsat8数据,研究田湾核电站周边岸线变化及温排水热影响现象,综合分析核电站周边岸线变迁对附近海域水温分布与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田湾核电站周边海域岸线变化显... 以田湾核电站周边海域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2组同一潮态下、不同时相的Landsat8数据,研究田湾核电站周边岸线变化及温排水热影响现象,综合分析核电站周边岸线变迁对附近海域水温分布与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田湾核电站周边海域岸线变化显著,岸线变迁影响温排水水域流场分布,对核电站温排水区域造成影响。遥感技术能够监测出核电站周边岸线变迁情况及其对温排水的影响情况,关注周边岸线变化情况对于核电站周边海域海温监测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岸线变迁 Landsat8 核电站温排水 温度反演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