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功率激光反射镜热变形补偿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海勇 刘丽娜 +3 位作者 但勇军 安振杰 张晓卫 张志忠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84-1188,共5页
研制了一套由环形半导体温控片、半导体温控片温度施加机构和温度控制电路组成的反射镜变形动态补偿系统。圆形反射镜在环形温度控制下,产生曲率可变的内凹或外凸球面变形,由此补偿激光反射镜自身热变形或激光系统中透射元件热变形产生... 研制了一套由环形半导体温控片、半导体温控片温度施加机构和温度控制电路组成的反射镜变形动态补偿系统。圆形反射镜在环形温度控制下,产生曲率可变的内凹或外凸球面变形,由此补偿激光反射镜自身热变形或激光系统中透射元件热变形产生的离焦量。采用口径为50 mm,厚度为10 mm平面反射镜进行了"施温-变形"以及"辐照—施温-变形"实验,利用干涉仪对面形进行监测。获得了温度-面形变化曲线,镜体中心位移和温度保持线性关系,在50℃温度下,中心最大变形量超过2.5μm,温度-变形系数为0.088μm/℃。在激光功率162 W辐照下,反射镜的热变形补偿量由0.3μm减小到0.08μm,对系统中透射元件的热变形量从0.28μm补偿至0.066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激光 离焦量 热变形 热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conel625合金在200~600℃下力学性能及本构方程研究
2
作者 马贤 王丁丁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1,共5页
研究了Inconel625合金在200~600℃的力学性能变化,利用SEM、万能材料试验机等仪器分析温度对Inconel625合金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Inconel625合金在200~600℃抗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600℃时抗拉强度保留率为室温的87.7%,... 研究了Inconel625合金在200~600℃的力学性能变化,利用SEM、万能材料试验机等仪器分析温度对Inconel625合金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Inconel625合金在200~600℃抗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600℃时抗拉强度保留率为室温的87.7%,断裂机制由韧性断裂逐步演变为脆性断裂。开展了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速率下的高温拉伸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推导出了Inconel625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本构方程,将实测值与预测值进行了对比,验证本构方程的准确性,其相对误差最大为6.04%,具有很好的吻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625合金 高温拉伸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参量振荡器的窄线宽准连续黄光激光器
3
作者 熊景平 孙槐苗 +2 位作者 代晓珂 曹剑 安振杰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1,共6页
利用输出532nm波长的全固态准连续Nd:YAG激光器作为泵浦源,对以KTP晶体为非线性晶体的窄线宽光学参量振荡器输出特性进行研究。在谐振腔内插入石英标准具压缩输出激光线宽。通过理论分析,估算了脉冲光学参量振荡器谐振腔内标准具对闲频... 利用输出532nm波长的全固态准连续Nd:YAG激光器作为泵浦源,对以KTP晶体为非线性晶体的窄线宽光学参量振荡器输出特性进行研究。在谐振腔内插入石英标准具压缩输出激光线宽。通过理论分析,估算了脉冲光学参量振荡器谐振腔内标准具对闲频光的透射光谱线宽,根据计算结果设计了实验用的标准具参数。在光学参量振荡器谐振腔内插入另一KTP晶体对闲频光进行腔内倍频,实现了波长调谐范围574.5~577.2nm的pm级窄线宽可调谐黄光输出。在重复频率为10 kHz、泵浦光平均功率为30 W时,倍频黄光的峰值波长为575.81 nm,对应的平均输出功率为155 mW,脉宽约为35 ns,线宽仅为0.8 pm,x和y方向光束质量因子则分别为1.286和1.8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激光器 光学参量振荡器 准连续 窄线宽 黄光 标准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重熔对金属陶瓷Mo-ZrO_2组织和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欢 罗立平 +2 位作者 王丁丁 张延军 夏青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3-99,共7页
针对金属陶瓷Mo-ZrO2抗液态铁腐蚀问题,采用CO2激光器对金属陶瓷Mo-ZrO2进行表面重熔。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重熔后金属陶瓷表面的相组成和形貌,用光学显微镜和SEM分析测试了重熔层厚度和孔隙率。结果表明:在激光快速加... 针对金属陶瓷Mo-ZrO2抗液态铁腐蚀问题,采用CO2激光器对金属陶瓷Mo-ZrO2进行表面重熔。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重熔后金属陶瓷表面的相组成和形貌,用光学显微镜和SEM分析测试了重熔层厚度和孔隙率。结果表明:在激光快速加热和冷却作用下,Mo-ZrO2表面大部分金属钼以MoO3的形式挥发,氧化锆经熔化、凝固,在表面形成以柱状晶为主的氧化锆重熔层;重熔层的厚度随着激光能量密度增大而增大,最大可达430.2μm;随着激光能量密度增加,重熔层孔隙率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最低达到4.29%;重熔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随着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而递减;当激光能量密度为4J/mm2,最大结合强度为17.33 MPa。在1 650℃高温条件下,进行6h熔融金属腐蚀试验,激光重熔使金属陶瓷降低了Mo和Zr元素向熔池扩散速率,显著提高金属陶瓷Mo-ZrO2抗液态铁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陶瓷 激光重熔 结合强度 柱状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芯径集束光纤强激光耦合装置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魏少强 李云飞 +1 位作者 张钧尧 魏永杰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12-1218,共7页
光纤传输是常用的激光传输方式,随着光纤制备工艺的提升,大芯径、大数值孔径的传能光纤被广泛应用于多模激光传输。高效的激光耦合是光纤稳定传输的前提,为实现宽波段、高功率密度的激光耦合,根据混合模类高斯光束传输变换特性和耦合装... 光纤传输是常用的激光传输方式,随着光纤制备工艺的提升,大芯径、大数值孔径的传能光纤被广泛应用于多模激光传输。高效的激光耦合是光纤稳定传输的前提,为实现宽波段、高功率密度的激光耦合,根据混合模类高斯光束传输变换特性和耦合装置初始参数,结合像差分析,设计了一套大芯径四合一集束光纤与单芯光纤之间的非球面镜耦合装置,并通过机械装置装调实验得到了最高60.6%的光纤耦合效率。搭配自研激光共振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实现了钕同位素三色三步光电离路径对应激光饱和功率密度的测量,验证了装置满足复色激光共振激发电离特定同位素的光谱实验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芯径光纤耦合 类高斯光束 非球面透镜 像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侧泵Nd∶YAP连续红外激光器
6
作者 钱金宁 刘涛 +3 位作者 孙桂侠 李嘉强 张晓卫 张志忠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4-1016,共3页
报道了激光二极管(LD)五阵列侧面泵浦Nd∶YAP平平腔结构的1342 nm波长固体激光器实验研究。在LD泵浦功率为700 W时,获得了132.2W的平行于晶体c轴线偏振的连续1342 nm输出光,光光转换效率为19%,斜效率为29%,1 h功率抖动优于0.73%。测量... 报道了激光二极管(LD)五阵列侧面泵浦Nd∶YAP平平腔结构的1342 nm波长固体激光器实验研究。在LD泵浦功率为700 W时,获得了132.2W的平行于晶体c轴线偏振的连续1342 nm输出光,光光转换效率为19%,斜效率为29%,1 h功率抖动优于0.73%。测量了输出激光的峰值波长和线宽,输出激光线宽半高宽为10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侧泵 Nd∶YAP 连续1342 nm红外光 平平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TBP-HNO_3超临界CO_2流体静态络合萃取U_3O_8 被引量:2
7
作者 于震 张生栋 +6 位作者 张志忠 丁有钱 张晓卫 彭一澎 刘庆凯 杨磊 梁晓虎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28-333,共6页
建立了一种快速降低萃取系统压力的静态络合萃取实验装置。在此装置上研究了含TBP-HNO3超临界CO2静态络合U3O8的快速气化测量方法,探索了含TBP-HNO3超临界CO2静态络合萃取U3O8的行为规律。
关键词 超临界CO2静态络合萃取 TBP-HNO3 U3O8 快速气化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拉曼光谱鉴定碳化钨涂层材料的物相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丁丁 马贤 +1 位作者 王筠 安晓娇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7-41,51,共6页
以热压烧结碳化钨(WC)和气体渗碳WC涂层为研究对象,利用原位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电子背散射衍射仪、X射线衍射仪和拉曼光谱仪表征材料的显微形貌、元素组成、晶体取向、物相结构及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涂层截面含有WC、W_(2)C和非晶... 以热压烧结碳化钨(WC)和气体渗碳WC涂层为研究对象,利用原位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电子背散射衍射仪、X射线衍射仪和拉曼光谱仪表征材料的显微形貌、元素组成、晶体取向、物相结构及分布。分析结果表明,涂层截面含有WC、W_(2)C和非晶相。WC主相晶粒尺寸约3μm,厚度约15μm,呈六方多晶状,其拉曼光谱主峰位与WC特征峰位(A_(1)110cm^(-1)、A_(2)166cm^(-1))相吻合,峰形和峰位与热压烧结WC一致;WC晶粒沿(101)晶面生长,出现择优取向,在拉曼光谱中表现为75cm^(-1)峰强度变大,与XRD结果相吻合。W_(2)C晶体结构为六方相,在涂层中存在两种形貌,靠近表层为细小晶粒均匀分布区,靠近基体为单晶异常生长区;W_(2)C区拉曼光谱的主峰位与W_(2)C拉曼特征峰位(E_(g)128.5cm^(-1)、A_(1g)220cm^(-1))吻合,并与WC主峰无干扰。非晶带位于W_(2)C细晶区与基体之间,宽度约2μm,含有摩尔分数约2%的Fe杂质元素,其拉曼光谱表现为无峰的鼓包,与其他相较好地区分开。涂层的拉曼光谱分析验证了电子背散射衍射获得的物相分布结果,丰富了涂层材料截面的物相结构信息。由于电子背散射衍射制样复杂,拉曼光谱在快速鉴定WC、W_(2)C和非晶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物相结构 涂层材料 WC W_(2)C 非晶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