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3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加热技术在核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元奎 赵刚 李豪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6-1169,1174,共5页
简述了微波加热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微波加热在辅助浸取铀矿物、二氧化铀陶瓷芯块烧结、硝酸盐热解脱硝、放射性废物处理、放射性元素分析前处理等核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了微波加热技术在核工业中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展望... 简述了微波加热的基本原理,综述了微波加热在辅助浸取铀矿物、二氧化铀陶瓷芯块烧结、硝酸盐热解脱硝、放射性废物处理、放射性元素分析前处理等核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了微波加热技术在核工业中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核工业 微波脱硝 放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关宁昕 孔淮 王萍丽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7,共8页
离子色谱技术作为分析无机离子的首选方法,还可实现小分子极性化合物、氨基酸、糖类等生物样品的分析。近年来,离子色谱技术快速发展,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食品分析、生物医药、农业、地质等多个领域。针对离子色谱技术的综述多是探讨... 离子色谱技术作为分析无机离子的首选方法,还可实现小分子极性化合物、氨基酸、糖类等生物样品的分析。近年来,离子色谱技术快速发展,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食品分析、生物医药、农业、地质等多个领域。针对离子色谱技术的综述多是探讨离子色谱技术在环境、烟草、药品、食品等领域的应用进展,而关注离子色谱技术发展动态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专利文献蕴含科技文献未曾报道的技术研发信息,对于归纳总结前沿技术走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球范围内离子色谱相关技术专利数据,从淋洗液发生装置、色谱柱固定相、离子色谱抑制器、检测器等方面综述离子色谱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旨为国内离子色谱技术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与依据。研究表明,全球离子色谱技术研究发展迅速,核心技术及基础研究主要分布在美国和日本,超高压淋洗液发生器、优化供电方式的自动再生电解抑制器及温控稳定的检测器是离子色谱领域新近研究方向,围绕固定相的研究侧重于提高离子交换容量,提高分析速度,改善离子色谱柱效、选择性与亲水性等方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淋洗液发生装置 色谱柱固定相 抑制器 电导率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辅助冷凝抑制的同位素分离过程气体超声速流动的理论研究
3
作者 李艳霞 王振强 +2 位作者 胡云雷 史壮壮 刘中良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393,共10页
超声速流动在激光辅助冷凝抑制的同位素分离(SILARC)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将氩气在锥形喷管中的超声速流动简化为理想气体的一维等熵稳定流动,理论分析了喷管内速度、比容、压力和温度随着流道截面积的变化,并给出喷管出口参数和临界参数... 超声速流动在激光辅助冷凝抑制的同位素分离(SILARC)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将氩气在锥形喷管中的超声速流动简化为理想气体的一维等熵稳定流动,理论分析了喷管内速度、比容、压力和温度随着流道截面积的变化,并给出喷管出口参数和临界参数。重点研究了喷管张角对氩气超声速流动参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流动的进行和流通面积的增大,速度迅速增大但逐渐趋于一个定值;温度、压力、比容则不断降低,这三个参数同样存在一个极限值。锥形喷管的张角对流动参数有一定的影响,随着角度的增大,速度和马赫数不断增大,但增幅却越来越小,且速度的增长幅度远不如马赫数的增长。背压对喷管出口流量和流动参数的影响显著,当背压不超过临界压力时,出口流量始终等于临界流量,背压降低则出口速度不断升高而出口温度却持续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射流 锥形喷管 理论分析 流动参数变化规律 喷管张角 出口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压环境中气体超声速射流数值研究
4
作者 李艳霞 王振强 +2 位作者 胡云雷 李宾 刘中良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9-588,共10页
超音速射流可为激光光谱法分离同位素(SILARC)过程提供深度冷却,由于SILARC过程射流环境接近真空,低压射流环境会对超音速射流的射程、扩展角等物理场产生很大影响。构建微型喷管射流物理模型,对流体在喷管内跨音速流动及离开喷管后的... 超音速射流可为激光光谱法分离同位素(SILARC)过程提供深度冷却,由于SILARC过程射流环境接近真空,低压射流环境会对超音速射流的射程、扩展角等物理场产生很大影响。构建微型喷管射流物理模型,对流体在喷管内跨音速流动及离开喷管后的真空环境射流现象开展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各物理参数及物理场分布及随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射流时长τ≤200μs时,初始条件对非稳态射流的影响非常大,超音速射流形成的低温气体前沿(T<50 K气流层)不断向流动下游移动。但τ>200μs后,气流移动的速率越来越小,温度和压力最低值的变化也越来越小,但受边界条件的影响越来越显著,下游抽气管道对气流的压缩作用致使激波位置和物理参数出现前后震荡。至τ=250μs时,超音速流体在喷管出口下游10 mm的轴向范围内形成伞状的低温区域,气流温度在70~120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音速流动 超音速射流制冷 数值模拟 真空环境 瞬时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作战飞机经济寿命正向设计优化建模与求解研究
5
作者 杨雪 刘开磊 +3 位作者 杨丽颖 崔新豪 肖依永 康锐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6-1183,共8页
针对无人作战飞机经济寿命设计中存在的理论模型支撑不足、缺乏面向产品寿命周期的成本设计方法等问题,提出无人作战飞机经济寿命正向设计理念和优化模型。构建一种混合整数规划的选型模型,以辅助决策无人作战飞机系统各模块的选型方案... 针对无人作战飞机经济寿命设计中存在的理论模型支撑不足、缺乏面向产品寿命周期的成本设计方法等问题,提出无人作战飞机经济寿命正向设计理念和优化模型。构建一种混合整数规划的选型模型,以辅助决策无人作战飞机系统各模块的选型方案和系统寿命设计,使系统在单位使用时间内的平均寿命周期成本达到最优。通过模拟算例,将经济寿命概念模型应用于无人作战飞机系统选型阶段,开展无人作战飞机经济寿命正向设计并求解经济寿命选型模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优化模型使无人作战飞机的经济寿命比机体结构的设计寿命减少1/5,提升其寿命周期的经济使用效益,验证所提模型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作战飞机 正向设计 经济寿命 寿命周期 优化模型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增强不锈钢表面吸收率工艺及机制研究
6
作者 何荧 吕绪明 +2 位作者 王怡龙 李飞阳 朱海红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0-187,共8页
为了增强不锈钢表面红外波段的吸收率,采用纳秒光纤激光器对不锈钢板材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烧蚀坑尺寸、表面粗糙度和黑度的影响以及激光增强不锈钢表面吸收率的机理,并提出了提高吸收率及生产效率的方法。结果表明,当其... 为了增强不锈钢表面红外波段的吸收率,采用纳秒光纤激光器对不锈钢板材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烧蚀坑尺寸、表面粗糙度和黑度的影响以及激光增强不锈钢表面吸收率的机理,并提出了提高吸收率及生产效率的方法。结果表明,当其它工艺参数固定时,减小扫描速率却提高了搭接率,使得沟槽深度和试样表面粗糙度增大;不锈钢表面吸收率增强是具有陷光作用的微米级表面微结构和氧化发黑的综合作用结果,其中微结构陷光作用影响更大,吸收率与表面粗糙度正相关;当扫描间距很小时,由于在工件表面产生具有强烈陷光作用的凹凸不平的微米级微结构和热累积导致的氧化发黑,使得工件表面粗糙度及黑度大,吸收率可高达92%;当扫描间距合适时,烧蚀沟槽壁不会被下一道激光烧蚀,试样表面粗糙度大,可同时获得高吸收率和加工效率。该研究为高效率增强金属表面吸收率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增强吸收率 纳秒脉冲激光 不锈钢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成本卷积的复杂产品批产路径优化问题建模与求解研究
7
作者 杨丽颖 杨锐意 +3 位作者 崔新豪 张思悦 陈练 肖依永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13-2022,共10页
具有复杂工艺路线的装备产品,其生产系统设计的待决策变量之间通常相互耦合、相互影响,对产品最终的批产成本产生着影响,构成了较为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成本卷积的复杂产品批产路径优化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复杂产... 具有复杂工艺路线的装备产品,其生产系统设计的待决策变量之间通常相互耦合、相互影响,对产品最终的批产成本产生着影响,构成了较为复杂的组合优化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成本卷积的复杂产品批产路径优化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复杂产品工艺路线的各节点均可能存在多种生产设计选项,在各选项对应着不同生产投入和批量效率的情况下,以最终交付产品的批产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输出生产系统设计和成本卷积路径。同时,建立了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通过对模型中非线性成分实施可控精度线性化,将模型换化为可最优求解的线性模型。最后,针对某连续生产行业设计了小、中、大规模实验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可行性、合理性和求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产成本 成本卷积 路径优化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化镧探测器γ射线能量展宽及解谱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冯蠡 兰长林 +5 位作者 宋朝晖 孙薇 姜功 胡启航 王家豪 葛裕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3,共8页
溴化镧(LaBr_(3):Ce)探测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无机闪烁体探测器,准确的LaBr_(3):Ce探测器γ响应参数以及响应能谱是开展应用工作的基础。通过对实验中实测γ能谱的分析,可以得到溴化镧谱仪的半高宽-能量关系,在尝试使用MCNP中GEB卡还原... 溴化镧(LaBr_(3):Ce)探测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无机闪烁体探测器,准确的LaBr_(3):Ce探测器γ响应参数以及响应能谱是开展应用工作的基础。通过对实验中实测γ能谱的分析,可以得到溴化镧谱仪的半高宽-能量关系,在尝试使用MCNP中GEB卡还原此关系时,发现可将程序中自带的半高宽-能量函数简化,简化后的函数关系仍能较好地反映实验测量信息。在此基础上,采用MCNP程序模拟了0.1~5 MeV的单能γ射线在Φ50 mm×10 mm溴化镧探测器中的响应输出,构建了其γ响应函数矩阵。通过能谱计算得到展宽系数后,编写MATLAB计算程序对构建的响应矩阵进行高斯展宽。利用展宽后的矩阵通过加权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测得的复杂能谱进行解谱,并将解谱结果与实验测量数据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展宽后的响应函数与实验得到的响应函数符合一致,通过数值解谱可以很好地给出实验测量中不同γ源的能量以及相对产额等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展宽 半高宽-能量函数 MCNP模拟 响应矩阵 加权最小二乘法解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秒可见光全固态拉曼激光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魏少强 李云飞 +3 位作者 张钧尧 戴玮 陈晨 王雪梅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9-1187,共9页
纳秒脉冲可见波段激光在遥感、相干雷达系统、精密加工、激光清洗、液态染料激光器泵浦等领域广泛应用,全固态激光器以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成本低、寿命长等特点备受青睐。近年来,纳秒可见光全固态激光器发展迅速,本文简述了传统... 纳秒脉冲可见波段激光在遥感、相干雷达系统、精密加工、激光清洗、液态染料激光器泵浦等领域广泛应用,全固态激光器以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成本低、寿命长等特点备受青睐。近年来,纳秒可见光全固态激光器发展迅速,本文简述了传统激光二极管泵浦掺Nd ^(3+)、Yb ^(3+)等稀土离子晶体输出近红外光的二阶非线性频率变换产生纳秒脉冲可见光固体激光器的技术水平。从非线性频率变换角度介绍了几种出光波段丰富的纳秒脉冲可见光全固态拉曼激光器的技术特点,重点介绍了拉曼频移、拉曼混频和金刚石拉曼,对其性能特点和技术瓶颈进行了综述,并在最后做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激光 拉曼频移 拉曼混频 金刚石拉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技术在工程陶瓷涂层制备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哲昊 吕绪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57,共10页
等离子喷涂作为一种成熟的表面处理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生产效率高、涂层质量好的优点,在基体材料表面增强过程中扮演了愈发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实例也证明:陶瓷涂层对提高基体材料的整体性能和服役寿命起到了关键作用。... 等离子喷涂作为一种成熟的表面处理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生产效率高、涂层质量好的优点,在基体材料表面增强过程中扮演了愈发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实例也证明:陶瓷涂层对提高基体材料的整体性能和服役寿命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综述了大气等离子喷涂、超音速等离子喷涂、悬浮液等离子喷涂、真空等离子喷涂、低压等离子喷涂等常规等离子喷涂技术在制备陶瓷涂层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该领域的后续发展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陶瓷涂层 表面增强 整体性能 服役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表面双辉等离子Ta/TaC涂层抗热震性能研究
11
作者 王彦 杨凯 +3 位作者 吕绪明 党博 魏东博 张平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2-50,共9页
为了改善石墨电极表面涂层与基体间因力学性能及热膨胀系数差异而导致的热失配问题,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渗金属技术在石墨表面分别制备了Ta、TaC涂层和Ta/TaC复合涂层。XRD结果表明,Ta涂层表面物相主要由Ta、Ta_(4)C_(3)和Ta_(2)C构... 为了改善石墨电极表面涂层与基体间因力学性能及热膨胀系数差异而导致的热失配问题,采用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渗金属技术在石墨表面分别制备了Ta、TaC涂层和Ta/TaC复合涂层。XRD结果表明,Ta涂层表面物相主要由Ta、Ta_(4)C_(3)和Ta_(2)C构成,TaC和Ta/TaC涂层表面为纯TaC相。SEM结果表明,所有涂层均由涂层-基体互扩散层和表面沉积层组成,且内部均匀致密。相较于TaC物相,Ta单质更容易扩散进入石墨基体;相同条件下TaC在Ta上生长速率更快。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Ta涂层作为TaC涂层和石墨之间的过渡层,因其良好的物理缓冲作用能够有效提高TaC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和显微硬度。热震结果表明,在室温与650℃之间循环40次后,单层TaC涂层因极大的应力失配产生严重崩裂而剥落;Ta/TaC复合涂层因Ta过渡层的存在有效缓解了冷热循环过程中的应力失配问题,热冲击后表面未发现裂纹且膜基界面结合依旧良好,涂层的抗热冲击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电极 碳化钽 复合涂层 双辉 抗热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镥定向凝固过程中杂质分布的理论研究
12
作者 纪凡 何荧 +1 位作者 向金秋 罗立平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88-393,共6页
高纯镥作为稀土金属,有着重要研究价值。文章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真空电子束熔炼和定向凝固下镥锭中杂质Fe和Al的分布,研究了蒸发和分凝效应耦合作用下金属镥的提纯效果以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电子束定向凝固金属镥过程中,虽然杂质Al的... 高纯镥作为稀土金属,有着重要研究价值。文章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真空电子束熔炼和定向凝固下镥锭中杂质Fe和Al的分布,研究了蒸发和分凝效应耦合作用下金属镥的提纯效果以及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电子束定向凝固金属镥过程中,虽然杂质Al的饱和蒸气压大于Fe杂质的饱和蒸气压,但Fe杂质蒸发传质系数大于杂质Al。金属镥中杂质Fe和Al分布不仅受固液界面分凝的控制,还受气液界面蒸发的控制,金属镥锭高度60%以下区域的Fe含量由4.836×10^(−3)降低到了6.2×10^(−5),Al含量由7.75×10^(−4)降低到了3.3×10^(−8),有着较好的提纯效果。熔炼温度和凝固速率是影响电子束定向凝固镥金属过程中杂质分布的两个重要参数。一个纯度较高且分布均匀的镥金属锭可以通过合理控制熔体温度和凝固速率来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熔炼 定向凝固 金属镥 蒸发 分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含特殊限位器的柔性连接转子碰摩响应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诗图 白宇杰 +1 位作者 杨璇 吴庭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8-165,共8页
以一种柔性连接两节式转子-限位器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考虑陀螺效应的转子系统动力学方程,采用Hooke接触模型及Coulomb碰撞模型,描述变刚度限位器与转子的相互作用,并利用数值方法求解碰摩响应,分析了不同碰摩刚度与摩... 以一种柔性连接两节式转子-限位器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考虑陀螺效应的转子系统动力学方程,采用Hooke接触模型及Coulomb碰撞模型,描述变刚度限位器与转子的相互作用,并利用数值方法求解碰摩响应,分析了不同碰摩刚度与摩擦系数下的碰摩行为,引入碰摩稳定域概念,并计算了碰摩稳定域曲线,开展了不同激励强度下的碰摩试验,与理论分析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转子碰摩响应存在有限次碰摩后恢复稳定、拟周期运动、同步全周碰摩三种典型碰摩行为;摩擦力是导致转子失稳的关键因素,限位器碰摩刚度存在最优区间;限位器碰摩模型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位器 转子系统 碰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conel625合金在200~600℃下力学性能及本构方程研究
14
作者 马贤 王丁丁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7-111,共5页
研究了Inconel625合金在200~600℃的力学性能变化,利用SEM、万能材料试验机等仪器分析温度对Inconel625合金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Inconel625合金在200~600℃抗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600℃时抗拉强度保留率为室温的87.7%,... 研究了Inconel625合金在200~600℃的力学性能变化,利用SEM、万能材料试验机等仪器分析温度对Inconel625合金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Inconel625合金在200~600℃抗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600℃时抗拉强度保留率为室温的87.7%,断裂机制由韧性断裂逐步演变为脆性断裂。开展了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速率下的高温拉伸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推导出了Inconel625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本构方程,将实测值与预测值进行了对比,验证本构方程的准确性,其相对误差最大为6.04%,具有很好的吻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NEL625合金 高温拉伸 本构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选区熔化制备纯钽高温拉伸性能研究
15
作者 闫超 吕绪明 贾子朝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4,共7页
对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横、纵向成形的纯钽试样开展力学性能研究。采用SEM、XRD对所制备钽试样的微观组织及物相组成进行研究,并采用显微硬度计、万能试验机对其硬度及室温和高温拉伸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LM横向成形钽试样的... 对采用激光选区熔化(SLM)技术横、纵向成形的纯钽试样开展力学性能研究。采用SEM、XRD对所制备钽试样的微观组织及物相组成进行研究,并采用显微硬度计、万能试验机对其硬度及室温和高温拉伸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LM横向成形钽试样的组织为等轴晶粒;SLM纵向成形钽试样的组织为拉长晶粒。SLM钽试样的物相组织为BCC-Ta,Ta含量大于99.995%,平均致密度为99.87%,平均显微硬度为191 HV。在室温条件下,SLM钽试样展现出优异的强度和延展性。随着拉伸温度的升高,SLM钽试样的强度和延展性均下降,600℃下由于动态应变时效其延展性最差。SLM钽试样的室温断口形貌为韧性断裂特征,随着拉伸温度的升高,其断口解理特征越来越明显,在1 200℃下断口出现严重的氧化腐蚀,呈沿晶氧化腐蚀开裂的特征。在室温至1 200℃范围内,SLM纵向成形钽试样的拉伸性能略优于SLM横向成形钽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选区熔化 高温拉伸 硬度 力学性能 断口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副接触对立式转子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刘奇瑞 唐长亮 +1 位作者 吴庭苇 白宇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4,42,共8页
考虑轴尖-宝石轴承副的接触力,建立立式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轴承副接触参数对转子系统固有特性的影响,讨论横向连接刚度、滑动摩擦系数对转子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轴承力模型将导致在轴尖模态频率附近出现共... 考虑轴尖-宝石轴承副的接触力,建立立式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分析轴承副接触参数对转子系统固有特性的影响,讨论横向连接刚度、滑动摩擦系数对转子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轴承力模型将导致在轴尖模态频率附近出现共振峰值,轴承副接触区变化将触发低频进动;随着连接刚度增大,轴尖磨损状态将发生从圆环接触逐渐向偏磨接触最终向大范围圆环接触的转变;当处于边界润滑时,滑动摩擦系数不会对转子系统产生影响,处于干摩擦状态时,滑动摩擦系数增加将加速系统产生偏磨;研究结果对立式转子系统动力学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轴承 轴尖-宝石轴承副 立式转子系统 连接刚度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蒸气激光同位素分离研究进展综述—(Ⅰ):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和平 王鹏 +3 位作者 王鑫 尤伟 柴俊杰 李增耀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825-2836,共12页
原子蒸气激光同位素分离(atomic vapor laser isotope separation)过程主要包括了金属的原子化过程、蒸气原子中目标同位素原子的激发电离过程和目标同位素离子的引出收集过程。为了深入理解原子蒸气激光同位素分离的机制,本论文综述了... 原子蒸气激光同位素分离(atomic vapor laser isotope separation)过程主要包括了金属的原子化过程、蒸气原子中目标同位素原子的激发电离过程和目标同位素离子的引出收集过程。为了深入理解原子蒸气激光同位素分离的机制,本论文综述了目前有关原子蒸气激光同位素分离系统中各子过程的理论研究(特别是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描述原子化过程中坩埚内部传热与流动特性的流体模型以及液态金属蒸发膨胀过程的蒙特卡洛粒子模拟或基于Bhantagar-Gross-Krood(BGK)方程的动力学方法,描述激光光电离过程的经典速率方程和半经典理论以及离子引出过程的电子平衡流体模型和Monte Carlo粒子模拟方法;综述了采用上述方法研究原子蒸气激光同位素分离过程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和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这对今后继续深入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蒸气激光同位素分离 金属原子化 激光光电离 离子引出 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过渡层对CFRP筒体内壁电镀Ni金属涂层结合性能的影响
18
作者 万俊豪 杨洋 +4 位作者 但敏 唐国庆 张珂嘉 肖凯业 金凡亚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筒体内壁表面进行金属化处理,通过射频等离子体活化、磁控溅射沉积过渡层金属、电镀沉积镍三个步骤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筒体内壁制备大厚度、高结合强度的金属涂层。以拉拔法测试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探究C... 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筒体内壁表面进行金属化处理,通过射频等离子体活化、磁控溅射沉积过渡层金属、电镀沉积镍三个步骤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筒体内壁制备大厚度、高结合强度的金属涂层。以拉拔法测试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探究Cu、Ti-Cu过渡层及不同过渡层厚度对金属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及配套的能谱仪观测金属涂层表面微观形貌和截面元素组成,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金属涂层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磁控溅射Ti-Cu过渡层能明显提高电镀Ni金属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钛膜层厚度对电镀Ni金属涂层结合强度的影响很大,铜膜层厚度对结合强度相对较小,结合强度随着铜膜层的增厚而降低。在等离子体活化的基础上,通过磁控溅射在CFRP筒体内壁制备0.2μm Ti+1μm Cu的过渡层,使电镀约17μm Ni金属涂层的结合强度达到2.05 MPa,赋予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筒体内壁金属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筒内壁 过渡层 结合强度 表面金属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参数的高强铝合金稳态蠕变速率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昂 高蔚 +1 位作者 吴福 张毅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9-714,共6页
建立了基于速率温度参数模型的新型高强铝合金Z′参数表达式及稳态蠕变速率-可靠度预测方法,Z′参数表征稳态蠕变速率数据偏离速率温度参数模型主曲线的程度。结合实测数据,研究了Z′参数的统计分布规律。基于Z′参数,分别得出新型高强... 建立了基于速率温度参数模型的新型高强铝合金Z′参数表达式及稳态蠕变速率-可靠度预测方法,Z′参数表征稳态蠕变速率数据偏离速率温度参数模型主曲线的程度。结合实测数据,研究了Z′参数的统计分布规律。基于Z′参数,分别得出新型高强铝合金实验应力-速率温度参数-可靠度曲线和温度-许用应力-可靠度曲线。结果显示,新型高强铝合金Z′参数满足正态分布规律。稳态蠕变速率预测上限随可靠度的增加而升高。外推至稳态蠕变速率上限10-7 h-1时,新型高强铝合金在50、80℃下的许用应力(可靠度99.7%)分别为470.0、294.5 MPa。与传统安全系数法相比,基于Z′参数的预测结果更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铝合金 速率温度参数 Z′参数 可靠度 稳态蠕变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缠绕张力公式的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保庚 杨福江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7,共5页
详细给出了金属筒体缠绕张力确定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公式,给出了应用此公式确定缠绕各层张力的条件和应注意的问题。此公式经过试验数据验证,基本吻合。
关键词 金属筒体 玻璃纤维缠绕 缠绕张力公式 玻璃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