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铀矿井降氡优势通风方式研究
1
作者
李先杰
张哲
+3 位作者
胡鹏华
陈刚
任建军
刘啸晨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本文以矿井通风网络入风段和用风段氡析出规律为出发点,由铀矿通风降氡基本方程导出不同通风方式下铀矿降氡需风量的计算公式,并由入风段有效供风能力导出优势通风方式评价指标,给出铀矿通风降氡方式的判别方法。
关键词
铀矿
通风方式
降氡
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铀矿通风降氡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先杰
张哲
+2 位作者
胡鹏华
陈刚
任建军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6,共8页
通风降氡是铀矿辐射防护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我国铀矿通风技术的发展,以及通风与氡析出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将我国铀矿通风技术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1958—1965年期间通风降氡技术学习建立阶段,主要为学习引进前苏联的压入式通风方式;196...
通风降氡是铀矿辐射防护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我国铀矿通风技术的发展,以及通风与氡析出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将我国铀矿通风技术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1958—1965年期间通风降氡技术学习建立阶段,主要为学习引进前苏联的压入式通风方式;1966—1977年期间技术发展平台阶段,体现在以抽出式通风代替压入式通风的应用验证与经验积累;1978—1989年期间理论与技术发展阶段,提出了氡析出渗流-扩散规律与通风方式的相互作用理论,推动了铀矿通风防护技术的发展;1990—2002年期间停滞阶段,以减少通风防护投入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使铀矿通风防护技术研究处于停滞;2003—2016年期间强化发展阶段,以氡析出渗流-扩散规律指导不同采矿方法下的通风防护技术研究与应用。目前,中国铀矿通风正在向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通风降氡技术体系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
通风方式
氡防护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松辽盆地北部构造演化对砂岩型铀矿床成矿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
6
3
作者
席海银
范月野
+1 位作者
王广婷
张杨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0-1041,共12页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划分为前中生代克拉通基底演化、晚侏罗世挤压火山穹窿演化、早白垩世伸展断陷、晚白垩世早期热冷却坳陷、晚白垩世晚期反转褶皱隆升萎缩剥蚀、古近纪伸展断陷隆升剥蚀及新近纪—第四纪挤压坳陷等7个演化阶段。本文系...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划分为前中生代克拉通基底演化、晚侏罗世挤压火山穹窿演化、早白垩世伸展断陷、晚白垩世早期热冷却坳陷、晚白垩世晚期反转褶皱隆升萎缩剥蚀、古近纪伸展断陷隆升剥蚀及新近纪—第四纪挤压坳陷等7个演化阶段。本文系统讨论了松辽盆地北部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指出晚白垩世早期冷却坳陷、晚白垩世晚期反转褶皱隆升萎缩剥蚀、古近纪伸展断陷隆升剥蚀3个阶段为区内主要铀成矿阶段。铀矿化的分布受基底断裂及反转构造带联合控制。松辽盆地北部构造演化对各构造分区铀矿床成矿类型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西部斜坡区以寻找"古层间氧化"型、层间氧化型砂岩型铀矿床为主要类型;中央坳陷区及东北隆起区应围绕大庆长垣、绥棱背斜带等构造剥蚀天窗寻找"钱家店"式砂岩型铀矿床;北部倾没区及东北隆起区盆缘以寻找层间氧化型砂岩型铀矿床为主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部
构造演化
基底断裂
构造反转
砂岩型铀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铀矿井降氡优势通风方式研究
1
作者
李先杰
张哲
胡鹏华
陈刚
任建军
刘啸晨
机构
核工业
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核工业湖南矿冶局
出处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4,共5页
文摘
本文以矿井通风网络入风段和用风段氡析出规律为出发点,由铀矿通风降氡基本方程导出不同通风方式下铀矿降氡需风量的计算公式,并由入风段有效供风能力导出优势通风方式评价指标,给出铀矿通风降氡方式的判别方法。
关键词
铀矿
通风方式
降氡
判别
Keywords
uranium mine
ventilation method
radon reduction
discrimination
分类号
TL752.22 [核科学技术—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铀矿通风降氡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先杰
张哲
胡鹏华
陈刚
任建军
机构
核工业
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
核工业湖南矿冶局
出处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6,共8页
文摘
通风降氡是铀矿辐射防护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我国铀矿通风技术的发展,以及通风与氡析出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将我国铀矿通风技术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1958—1965年期间通风降氡技术学习建立阶段,主要为学习引进前苏联的压入式通风方式;1966—1977年期间技术发展平台阶段,体现在以抽出式通风代替压入式通风的应用验证与经验积累;1978—1989年期间理论与技术发展阶段,提出了氡析出渗流-扩散规律与通风方式的相互作用理论,推动了铀矿通风防护技术的发展;1990—2002年期间停滞阶段,以减少通风防护投入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使铀矿通风防护技术研究处于停滞;2003—2016年期间强化发展阶段,以氡析出渗流-扩散规律指导不同采矿方法下的通风防护技术研究与应用。目前,中国铀矿通风正在向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通风降氡技术体系发展。
关键词
铀矿
通风方式
氡防护
历史
Keywords
uranium mine
ventilation pattern
radon radiation protection
history
分类号
TL75 [核科学技术—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松辽盆地北部构造演化对砂岩型铀矿床成矿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
6
3
作者
席海银
范月野
王广婷
张杨
机构
核工业湖南矿冶局
核工业
二四〇研究所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30-1041,共12页
基金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铀矿地质勘查项目(202024)。
文摘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划分为前中生代克拉通基底演化、晚侏罗世挤压火山穹窿演化、早白垩世伸展断陷、晚白垩世早期热冷却坳陷、晚白垩世晚期反转褶皱隆升萎缩剥蚀、古近纪伸展断陷隆升剥蚀及新近纪—第四纪挤压坳陷等7个演化阶段。本文系统讨论了松辽盆地北部构造演化与铀成矿作用的关系,指出晚白垩世早期冷却坳陷、晚白垩世晚期反转褶皱隆升萎缩剥蚀、古近纪伸展断陷隆升剥蚀3个阶段为区内主要铀成矿阶段。铀矿化的分布受基底断裂及反转构造带联合控制。松辽盆地北部构造演化对各构造分区铀矿床成矿类型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西部斜坡区以寻找"古层间氧化"型、层间氧化型砂岩型铀矿床为主要类型;中央坳陷区及东北隆起区应围绕大庆长垣、绥棱背斜带等构造剥蚀天窗寻找"钱家店"式砂岩型铀矿床;北部倾没区及东北隆起区盆缘以寻找层间氧化型砂岩型铀矿床为主要类型。
关键词
松辽盆地北部
构造演化
基底断裂
构造反转
砂岩型铀矿床
Keywords
Northern Songliao basin
tectonic evolution
basement fracture
structural inversion
sandstone type uranium deposit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19.14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铀矿井降氡优势通风方式研究
李先杰
张哲
胡鹏华
陈刚
任建军
刘啸晨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我国铀矿通风降氡的发展历程
李先杰
张哲
胡鹏华
陈刚
任建军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松辽盆地北部构造演化对砂岩型铀矿床成矿的控制作用
席海银
范月野
王广婷
张杨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